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浮力(综合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合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1.小亮用一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他将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液体密度比乙杯中液体密度大B.密度计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C.在甲杯中,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D.甲、乙两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2.“我劳动,我快乐!”,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家洗碗,将沉在洗碗池的碗洗干净后放在水面漂浮,洗碗池里的水量不发生变化。若碗沉底时,碗受到的浮力为,水对池底的压强为,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为,水对池底的压强为,则如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B.C. D.3.如图所示,将一支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浮力相等B.密度计在乙烧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D.甲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乙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4.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展示了“浮力消失”的实验。在中国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她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在中国科技馆的同学们做了同样的实验,乒乓球却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乒乓球的质量为零B.图甲中,水对乒乓球的压力的合力几乎为零,因此“浮力消失”C.图乙中,乒乓球上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所受的重力D.图乙中,乒乓球上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甲液体的密度为,乙液体的密度为,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则()A.木块在图Ⅱ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图Ⅱ中的容器盛的是乙液体C.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D.容器底部在图Ⅱ、图Ⅲ中受的压强相等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为的液体,重为的实心铁块用细线拴着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则细绳所受的拉力和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A. B.C. D.7.在“想想做做”教学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活动。小方用橡皮泥造“船”并放入水中,住所造小船中装入豆粒来观察它的承载量,示意图如图。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未沉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受的浮力不变B.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C.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不变D.漂浮时,小船受的浮力等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8.图甲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着竖直方向以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A.长方体A的高度为B.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C.长方体的体积为D.长方体A的密度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9.某科考潜水艇,体积为,该潜艇悬浮在水下8m深处时,所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若潜水艇在水下从淡水潜入海水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取10N/kg)10.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水球变“懒”实验。如图甲,当用注射器向水球喷出空气时,水球的振动很激烈;如图乙,在水球内加入钢球后,再次向水球和钢球整体喷气,观察到水球振动变慢,即“水球变懒”,这是因为加入钢球后,整体惯性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钢球_____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到水的浮力。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航空母舰作为最顶尖的军事装备,除了军事意义之外,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简称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并配置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装置,如图所示。电磁弹射不仅提高了起飞动力和速度,同时也增加了舰载机的数量;电磁阻拦系统简单轻巧、调节方便,不仅缩短了舰载机的停机时间,还优化了阻拦效果。福建舰的部分参数如下表。舰长舰宽航母最大航速满载排水量舰载机质量舰载机搭载数量吃水深度320m78m30节(约为54km/h)8万余吨50吨60~70架约13m福建舰基于先进的起降方式带来的舰载机出动效率优势,使其综合作战能力大幅超越了辽宁舰与山东舰,进而可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g取10N/kg)(1)福建舰满载时与空载相比,会__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2)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N;(3)福建舰采用的先进起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给舰载机带来了出动效率的优势。12.如图所示,质量为2.1kg、高度为25cm,底面积为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A是边长为10cm密度为的正方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缓慢向容器中注水,注水过程中正方体A一直保持竖直状态。当水的深度为16cm时,细绳对容器底的拉力为1N,则细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cm。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8:11时,停止注水然后剪断细线,液面静止后,将底面积为,高为10cm的柱形物体B叠放在A的正上方,当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达到最大时,物体B的最小密度可以为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13.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物块A、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1)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2)小明根据(1)中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一次测量后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红认为还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测量,此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A.减小误差 B.得出普遍结论(3)小张同学认为实验过程中,只将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是得不出实验结论的。结合所学,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若实验过程中,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则___________(选填“>”、“<”或“=”)。(4)物块A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小红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得: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以取_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四、计算题,共27分。14.(13分)如图甲,古代有一种计时器称为“漏刻”,其计时原理是通过受水壶中水量的均匀变化来度量时间。图乙为小文同学制作的简易受水壶模型,该模型由薄壁圆柱形玻璃容器、长方体浮块(不吸水)和标有刻度的标尺构成,标尺重力忽略不计,其底部与浮块相连,当向容器内均匀注水,可使标尺和浮块随水面匀速竖直上升,从而计时。已知容器高为50cm,底面积为,浮块重2N,高为5cm,底面积为。初始状态下,需要向容器内注水使浮块漂浮进入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下,从浮块刚漂浮到浮块上升至上表面刚好与容器上沿相平时为一个计时周期。不计容器底和容器壁的厚度。求:(1)浮块进入工作状态时受到的浮力;(2)初始状态下向容器内注水1650g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一个计时周期内,水对容器底压力的最大值。15.(14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柱形物体从水面上方某处缓慢浸入水中,直到把物体放在容器底部后撤去拉力。图乙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随物体移动距离h变化的图像。容器内底面积为。()求:(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2)圆柱体的密度;(3)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考虑水面上升)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B.密度计在两杯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密度计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故B正确;A.观察图片,密度计在甲杯中浸入的深度大于乙杯,则密度计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而密度计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可知,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C.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等于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所受压力之差,而密度计漂浮,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密度计底面积一定,故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D.由图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于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根据可知,乙杯底所受液体的压强大,故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若碗沉底时,碗受到的浮力为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为故;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已知,故碗沉底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则碗沉底水的深度小于碗漂浮时水的深度,根据可知,故C正确。故选C。3.答案:A解析:AB.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特点可知,故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根据可知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由可知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为,又因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由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故CD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所处的位置、状态无关,则乒乓球在太空时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B.在微重力环境中,水所受的重力几乎为零,根据乒乓球静止不动,则乒乓球所受浮力也几乎为零,即浮力消失,故B正确;C.在科技馆里,乒乓球浸没在水中后去掉吸管迅速上浮,说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而处于漂浮状态,故C错误;D.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还没露出水面前,浮力不变,液面距离容器底的高度不变,由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仍大于重力,随着乒乓球的上升,浮力减小,则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距离容器底的高度减小,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故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ABC.由Ⅰ图和压强公式可得,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即,同一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均漂浮,可得浮力等于重力,在两杯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由公式可得,在Ⅱ中排开体积更小,则Ⅱ中液体密度更大,则Ⅱ中为甲液体,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图Ⅱ和图Ⅲ中放入木块后液体深度相同,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根据可得,图Ⅱ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于图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C解析:细绳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所受的浮力之差,即细绳所受的拉力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所受的浮力之和,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BD解析:AD.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船和豆粒的总重力,随着逐渐装入豆粒,总重力变大,所以浮力变大,故A错误,D正确;B.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浮力变大,所以小船排开水的重力变大,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故B正确;C.小船受到水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为浮力,浮力变大,所以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大,故C错误。故选BD。8.答案:AD解析:A.由乙图可知,钢缆绳的拉力从第10s开始减小,第15s开始保持不变,说明长方体A在第10s接触江面到第15s完全浸没,则长方体A下降了5s,则长方体A的高度故A正确;B.由乙图可知,长方体A完全浸没钢缆绳的拉力为,长方体A没有浸入水中钢缆绳的拉力为,所以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C.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则长方体A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故C错误;D.长方体A的密度故D正确。故选AD。9.答案:;;变大解析:该潜艇悬浮在水下8m深处,受到水的压强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潜艇受到的浮力若潜水艇在水下从淡水潜入海水的过程中,潜艇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由可知,潜艇受到的浮力变大。10.答案:变大;不受解析:惯性与质量有关,加入钢球后,整体质量增大,惯性增大。在太空中,水球与钢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钢球在水中不受浮力。11.答案:(1)下沉一些;(2);(3)电磁弹射;电磁阻拦解析:(1)福建舰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满载时与空载相比,总重力较大,受到的浮力较大,由可知,福建舰会下沉一些。(2)由题意知,福建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受到的浮力约为(3)由文中“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并配置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装置”,因此福建舰采用的先进起降方式分别为电磁弹射和电磁阻拦。12.答案:9;4解析:由题意知,A是边长为10cm密度为的正方体,由和可得,A受到的重力为当水的深度为16cm时,细绳对容器底的拉力为1N,则A受到绳子对其的拉力为1N,此时A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A所受的浮力由可得,此时A浸入水中的体积为由可得,此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由此可知,该细线的长度为因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受力面积与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之比,即解得当停止注水时,停止注水然后剪断细线,液面静止后,A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其受到的浮力与其自身重力相等,即由可得,此时A浸入水中的体积为设此时水的深度为h则有解得由于薄壁柱形容器的深度为25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达到最大时,即为水面刚好与容器口齐平,则物体B叠放在A的正上方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容器体积减去未放入物体B时的体积,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B叠放在A的正上方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B受到的重力,即由可知,物体B的最小密度为13.答案:(1)B(2)B(3)不正确;>(4)1;(5)体积解析:(1)由实验可知,若最后再测小桶的重力,则小桶中因残留有液体会使小桶重力偏大,所测出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先测量小桶的重力,再测物块重力,然后将金属块慢慢进入到液体中,用小桶接溢出来的水,最后测量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因此实验顺序应为丁甲乙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一次实验得出规律后,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因为实验的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因此物体没有完全浸入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仍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小张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若实验过程中,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排开水的质量减小,则排开水的重力偏小,从而使。(4)由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4N,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由称重法可知,此时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公约管理办法
- 权证销毁管理办法
- 拨备计提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长宁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建设财务管理办法
- 执业资质管理办法
- 护理礼仪管理办法
- 异常申请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郫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往来账目管理办法
- 车抵工资协议书
- 食品加工小作坊安全与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 完整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 洗涤厂安全知识培训
- 新建长庆桥至西峰工业园铁路专用线 项目实施方案
- 电力增容协议合同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 2025年保安证考试模拟测试及答案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库(新版)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海上风电设备运输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