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课件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课件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课件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课件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体》本课件旨在介绍医学微生物学中常见病原体,涵盖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四大类。导言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无处不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但其中一部分能引起疾病,称为病原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病原微生物概述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无核膜和细胞器,具有多种形态和生理特征。真菌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以孢子形式繁殖,种类繁多。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组成,需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寄生虫体型较大,结构复杂,以寄生方式获取营养,分为原生动物和蠕虫两大类。细菌病原体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引起化脓性感染,常见于皮肤和呼吸道。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猩红热和风湿热。肠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存在于肠道,可引起尿路感染、肺炎等。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引起食物中毒,如伤寒和副伤寒。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痈、肺炎、心内膜炎等。毒素产生多种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如肠毒素和溶血毒素。耐药性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链球菌属1A组链球菌引起咽峡炎、猩红热、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2B组链球菌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3肺炎链球菌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和败血症的常见病原体。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肠道正常菌群,但可引起尿路感染、腹泻和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痢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导致腹泻、腹痛和发热。沙门氏菌属1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腹痛和腹泻。2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副伤寒,症状与伤寒相似,但较轻。3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和呕吐。志贺氏菌属1痢疾志贺氏菌引起细菌性痢疾,表现为血便、腹痛和发热。2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细菌性痢疾,症状较轻,以腹泻为主。3宋内氏志贺氏菌引起细菌性痢疾,症状与痢疾志贺氏菌相似。霍乱弧菌1传播经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2症状剧烈呕吐、腹泻,导致脱水。3治疗补液治疗,抗生素辅助。支原体属肺炎支原体引起非典型肺炎,症状较轻,以咳嗽和发热为主。人型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尿道炎、宫颈炎。衣原体属真菌病原体曲霉属引起曲霉病,主要感染肺部,可导致肺部感染、脑膜炎等。隐球菌属引起隐球菌病,主要感染肺部,可导致脑膜炎、肺部感染等。组织胞浆菌属引起组织胞浆菌病,主要感染肺部,可导致肺炎、皮肤感染等。曲霉属烟曲霉常见于土壤和腐烂的植物中,可引起肺部感染。黄曲霉可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粮食,具有致癌作用。黑曲霉可引起皮肤感染和眼部感染。隐球菌属1新型隐球菌主要感染肺部,可导致脑膜炎,尤其是艾滋病患者。2隐球菌病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脑膜炎,也可引起皮肤感染。3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氟康唑。组织胞浆菌属组织胞浆菌主要感染肺部,可导致肺炎、皮肤感染,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传播途径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的土壤或鸟粪。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病毒病原体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导致艾滋病。2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3登革热病毒引起登革热,可导致高热、出血和休克。4小儿麻痹病毒引起小儿麻痹症,可导致瘫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传播途径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2感染过程攻击免疫系统,破坏T淋巴细胞。3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乙型肝炎病毒1传播途径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2症状肝脏炎症,可导致黄疸、乏力。3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登革热病毒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症状高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小儿麻痹病毒寄生虫病原体钩虫寄生于小肠,引起钩虫病,可导致贫血。绦虫寄生于小肠,引起绦虫病,可导致腹泻、腹痛。阿米巴寄生于肠道,引起阿米巴痢疾,可导致腹泻、腹痛。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引起疟疾,可导致发热、寒战。钩虫传播途径经皮肤感染,如赤脚走在污染土壤上。症状皮肤瘙痒、贫血、腹泻、腹痛。预防穿鞋袜,注意环境卫生。绦虫1猪肉绦虫寄生于猪肉,感染者食用未煮熟的猪肉可感染。2牛肉绦虫寄生于牛肉,感染者食用未煮熟的牛肉可感染。3预防食用肉类要充分煮熟,注意个人卫生。阿米巴溶组织阿米巴可引起阿米巴痢疾,导致腹泻、腹痛、便血。传播途径经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预防注意饮水卫生,食用新鲜清洁的食物。疟原虫1间日疟原虫引起间日疟,发热周期为48小时。2恶性疟原虫引起恶性疟,发热周期为36-48小时,病情严重。3卵形疟原虫引起卵形疟,发热周期为48小时,症状较轻。4三日疟原虫引起三日疟,发热周期为72小时,症状较轻。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1病原体SARS冠状病毒。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3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可发展为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3预防戴口罩、勤洗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