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B.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D.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2、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3、《孟子▪梁惠王上》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表明孟子主张A.小国寡民B.君权神授C.重民保民D.依法治国4、表1为唐朝皇子官职简表(部分);这反映了。

A.地方恢复分封制度B.皇子成为割据势力C.宗法关系受到挑战D.朝廷对军事的重视5、如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A.土地改革B.“文化大革命”C.粉碎“四人帮”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6、“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B.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C.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7、1961年8月13日,东柏林人一觉醒来,听到的第一条新闻是:“华沙条约国请求东德政府对柏林内部和周边地区建立有效的控制。”1个小时内,东西柏林之间81个路口均被封锁。更令人惊异的是“柏林墙”从天而降。这反映出当时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放缓B.“冷战”对峙局面加强C.美苏激烈争夺中间地带D.两极格局逐步形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__________。明成祖设立______________9、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管地方财政,转运使、四监司、通判从不同角度对各州进行监控。将____编入禁军。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的方针,用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10、辽。

(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________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________,定都________;后来改国号为辽。

(3)统治(因俗而治)①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皇帝和宫廷依然________;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4)与宋的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11、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________。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________。12、唐朝后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875年,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虽然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13、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发展的一个高峰14、手工业。

(1)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________、官窑、定窑、哥窑、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和________

③宋元时期:________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矿冶业。

①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都城________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________。

(3)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15、就“儒学的演变及其传播”的主题;将下列关键史实与其相应时间配伍。(将代表相应时间段的字母填入括号中)

①儒学初创的源头()②孔孟之道()③辐射日本()④经学()⑤理学()1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

(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________。

(2)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A.正确B.错误18、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A.正确B.错误19、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总理衙门的设立A.正确B.错误20、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兴中会的成立。A.正确B.错误21、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领导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之后;苏俄进入了一个由战争到和平的新时期。1919年12月5日,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列宁表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这就是不同制度的国家可能和平共处的经济基础;而这一政策的政治基础,是必须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平等和保证绝对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苏维埃国家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苏维埃俄国愿意和一切国家发生事务上的往来并进行贸易,发展经济关系。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出台和平共处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对苏俄经济发展的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绝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绝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943年11月30日,在(德黑兰会议)三国首脑的午宴上,丘吉尔带有总结性地提出了一个安排战后世界事务的原则:“重要的问题,是使战后管理世界的国家和战后受托指导世界的国家都得到满足,使它们没有领土和别的野心。如果那个问题能够解决得使大国感到满意,那么我认为世界也许确实可以保持和”罗斯福和斯大林作为大国的首脑,当然表示同意。

(1)根据材料;指出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确立战后安排原则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次国际会议对战后中国的影响。——摘编自郑寅达《会议桌上的世界》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威尔逊任期内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以维也纳体系为标志的欧洲中心时代走向终结。这为威尔逊按着他的世界主义的理想来设计世界新秩序提供了良机。威尔逊主张建立一个符合“人类利益的更完善的国际体系”,如果真的按我们理解的字面含义来实施,威尔逊的“新世界”真够得上理想的了。但是,从颠覆墨西哥韦尔塔政权到出兵海地;多米尼加和古巴,威尔逊并无迟疑地再次扮演了“大棒总统”的角色。而他宣称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要为世界的其余地区做门罗主义为西半球世界所做的事情”,则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新世界”的篮子里到底装的什么货色。所以威尔逊是理想主义地提出目标——承认时代的进步所带来的新的价值观念,现实主义地实现目标——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

——据纪胜利《威尔逊、罗斯福和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之比较》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新世界”构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新世界”构想不能实现的必然性。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5、“阅读与思考”

下列是美国学者R.R.帕尔默所著《现代世界史》第11章的目录(节选)。

(1)为《现代世界史》第11章拟定一个标题。

(2)依据《现代世界史》第11章的目录(节选),设计一组思考题。(要求:设计3—6个问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章的主要内容;揭示该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26、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

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定远舰1885年入编北洋海军,在威海卫保卫战中遭受重创后为免资敌主动自爆。文物二。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任选其中一件文物,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解释,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经济中心往往是生产的中心,商品集散的中心,有的国家由于商业资本发达,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从而也形成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在以产业转移为形式的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过程中,资本逻辑成为其内在动力,哪里赚钱,资本就流动到哪里,产业就转移到哪里,制造业生产就转移到哪里,“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新资源的发现,在资本逐利目的的驱动下,生产中心、经济中心会转移,从而产生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摘编自张峰《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9分)28、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对商鞅变法给予评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材料中说明天平天国运动时期实行政策不得人心导致民众纷纷外逃,可见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实行的政策缺乏科学的依据,故D项正确;“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只是材料体现出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天平天国纲领的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涉及关注农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分析天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故C项错误。2、D【分析】【详解】

松江原本没有暑袜,但是松江暑袜店主将尤敦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是一种典型的雇佣关系。D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题干主旨并不是关于江南市镇,排除B;题干反映出家庭手工业和市场的关系,不能说明家庭手工业衰落,排除C。3、C【分析】【分析】

【详解】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表明孟子主张重民保民,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小国寡民、君权神授、依法治国等思想,故ABD错误。4、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玄宗的子弟多兼领军事官职,这说明朝廷对军事重视,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皇子多为遥领军事官职,并未直接控制军队,并未形成割据,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5、D【分析】试题分析:宣传语的关键词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进而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正确,排除ABC。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面红旗”。6、B【分析】【详解】

相权对皇权来说是有一定威胁的,而不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故A错误。宰相的职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宰相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是为皇权服务的,皇帝的需求决定着相权的大小,因此,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的,故B正确。宰相虽然具备这两个特点,但并不是相权的本质,故CD项错误。7、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突出的是“冷战”条件下美苏两国对峙的加强,B项正确;当时欧洲一体化进程才刚刚起步,而且不包括东德,A项错误;东西德在当时不属于中间地带,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两极格局之前已经形成,“逐步"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丞相内阁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文官诸路转运使地方精锐部队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枢密院崇文抑武文官文治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契丹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解析】契丹耶律阿保机契丹国上京南、北面官保持草原习俗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解析】元谋人北京人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所以,①处为宦官专权;②处为朋党之争;③处为黄巢。【解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13、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解析】商品经济14、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五大名窑是官窑;哥窑、汝窑、钧窑和定窑;元朝时期的出现的新型彩绘瓷器是青花瓷和釉里红。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做燃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印刷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解析】汝窑钧窑青花瓷釉里红瓷器煤东京煤质量文化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初创的源头是在西周,B正确;孔孟之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C正确;隋唐时期儒学辐射至日本,E正确;经学是在两汉魏晋时期,D正确;理学产生于宋代,F正确。【解析】①儒学初创的源头(B)②孔孟之道(C)③辐射日本(E)④经学(D)⑤理学(F)16、略

【分析】【详解】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

(2)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解析】鼓足干劲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规律严重困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是短暂春天,故题干表述错误。18、B【分析】【详解】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故答案为:错误。19、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使外交事务有所专属,而且推动了“华夷”观念的改变。故本题正确。20、B【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错误。21、B【分析】【详解】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题干描述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2分)2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在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之后;苏俄进入了一个由战争到和平的新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苏俄由战争过渡到和平的时期;苏俄需要和平国际环境恢复经济;根据材料“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这就是不同制度的国家可能和平共处的经济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根据材料“而这一政策的政治基础,是必须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平等和保证绝对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等世界格局的出现(一战后短暂和平局面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完成后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提升;1919年下半年,欧洲革命运动相继失败,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趋于低落,世界革命的进程不利。

(2)根据材料“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苏维埃国家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苏维埃俄国愿意和一切国家发生事务上的往来并进行贸易,发展经济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与封锁,开拓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采取对外开放,扩大贸易往来,推动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材料“苏维埃国家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并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苏俄经济的变革,为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了条件。【解析】(1)背景: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苏俄由战争过渡到和平的时期;苏俄需要和平国际环境恢复经济;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等世界格局的出现(一战后短暂和平局面的出现);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提升;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革命的进程不利。

(2)影响: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与封锁,开拓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采取对外开放,扩大贸易往来,推动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苏俄经济的变革,为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了条件。23、略

【分析】【详解】

(1)异:根据材料“三国绝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可知,开罗会议强调三国没有领土野心;根据材料“重要的问题,是使战后管理世界的国家和战后受托指导世界的国家都得到满足”,可知,德黑兰会议实际承认大国的既得利益。同:根据材料可知,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都确立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收回被侵占的领土;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中国在战后卷人两极格局下的矛盾斗争等方面简析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对战后中国的影响。【解析】(1)异:开罗会议强调三国没有领土野心;德黑兰会议实际承认大国的既得利益。

同:确立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2)中国收回被侵占的领土;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中国在战后卷人两极格局下的矛盾斗争。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以维也纳体系为标志的欧洲中心时代走向终结”得出:维也纳体系崩溃;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政策松动等角度补充。

(2)“必然性”,根据材料“要为世界的其余地区做门罗主义为西半球世界所做的事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遭到英法等大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反对;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美国尚不具备主导世界的实力、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等角度说明。【解析】(1)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旧有的国际格局(或答维也纳体系崩溃);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政策松动等。

(2)当时美国尚不具备主导世界的实力;遭到英法等大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反对;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等等。五、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创新设计问题的能力。

(1)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且主要是对当时的欧洲产生的影响,因此可以确定“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的标题。

(2)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工业革命的内容,可以确定“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哪些发明?古典自由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等思考题,可以确定“为什么19世纪中期会出现各种‘主义’?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等思考题,还可以确定“工业革命在哪些领域产生了影响?”的思考题,这些问题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工业革命的考查,且揭示出了该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1)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

(2)评分标准能够从三个层次答题;能够体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具有创新性。

例:第一层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哪些发明?古典自由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层次:为什么19世纪中期会出现各种“主义”?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第三层次:工业革命在哪些领域产生了影响?如果为这一章增加目录,可以增加哪些内容?26、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选择文物一,可从洋务运动的兴起、甲午战争的结果及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选择文物二,可从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抗美援朝的结果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

文物一见证了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日本明治维新后蓄谋侵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定远舰遭重创后为免资敌主动自爆,展现了北洋官兵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也证明了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只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在近代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

文物二见证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建议分别从朝鲜、美国、中国三个角度赋分)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或挫败美国的霸权政策),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27、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世界经济中心往往是生产的中心,商品集散的中心,有的国家由于商业资本发达,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从而也形成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在资本逐利目的的驱动下,生产中心、经济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