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2、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诗赞颂雪莲花:“异香升腾,秀色媚景。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尝兮,深山穹谷秀严霜。”雪莲花生活的环境是()A.冰冻的极地B.3000米左右的高山雪区C.潮湿的草丛D.浩瀚的海洋3、小儿易在夜间发生遗尿的原因是()

A.膀胱小;尿液经常压迫膀胱壁,易产生尿意。

B.膀胱平滑肌常处于收缩状态。

C.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排尿的抑制力较弱。

D.尿道口括约肌常处于放松状态。

4、【题文】下列为正常人尿液的成分是。

①尿素②水③无机盐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5、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图中[A]植物属于____,[D]某些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用字母可表示为:____。

(3)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和____。

(4)A、B和C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7、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____,危害渔业.8、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中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9、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____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型或____型血.10、下表是某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3.5~5×1012/L3.8血小板100~300×109/L220血红蛋白110~150g/L130血型//A型白细胞3.5~10×109/L13.2淋巴细胞0.7~4×109/L2.5(1)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该同学可能患有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2)若该同学因车祸受伤,需要输血,应输入____血型.11、人体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是____.12、【题文】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13、【题文】血液是由____和血细胞构成的。14、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搅拌后保温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____,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____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为800kg的人粪尿,即便不经过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16、小李由于失血过多,急需输血.小李是O型血,他可以接受的血型为2种.______.(判断对错)17、科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古人类化石.______(判断对错).18、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9、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足以维持自身的绝对稳定性。()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0、动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动物多样性应该从遗传物质、______和______这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包括:就地保护、______和法制教育与管理,其中在四川建立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的方法属于______.21、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对照实验是__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22、如图是一张医院的血常规化验单;请阅读这张“化验单”,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患者的红细胞为______个/升;血红蛋白______克/升;是否贫血?______。

(2)PLT有______功能;若PLT值偏______(填大或小)机体易形成血栓。

(3)从“化验单”中可以看出,该患者三种血细胞计数都低于正常值,说明该患者的红骨髓______功能不足。23、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二中的草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是图一中的______;因为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它的细胞中有______(填结构名称)能制造有机物。

(2)给牧草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牧草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______(填字母)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图中还缺少______者和非生物部分。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40分)24、【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宁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字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4)根据小字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题文】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观察时,应该先旋转[7]____找到物像,再调[8]____让物像更加清晰。

(2)天气阴暗时应该使用反光镜的____可以让视野明亮。

(3)转换镜头时,应该转动[2]____,不能直接摆弄物镜。26、【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27、【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8分)28、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6]内的血液达到心脏时,首先流入(填心脏的结构名称)。(2)图中[5]内的血液比[4]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作用有关系;[3]内的血液比[2]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3)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所以此题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答案】C2、B【分析】该题考查的是雪莲花生活的环境,生活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雪区。【解析】【答案】B3、C【分析】

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里;受大脑皮层控制.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应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有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环境不适宜,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不排尿.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会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故选:C

【解析】【答案】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4、C【分析】【解析】因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所以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因为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正常人尿液的成分中不含葡萄糖,所以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解析】【答案】C5、D【分析】【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生产者分解者A→B→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自动调节能力【分析】【解答】(1)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D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生产者利用,是分解者。

(2)每条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所以本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A→B→C。

(3)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并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向下流动的。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循环,而物质是往复循环的。因此,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组成等知识。7、赤潮【分析】【解答】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海水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造成赤潮.

故答案为:赤潮。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8、呼吸道肺肺【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还能对进入人体的空气做一定的处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解析】呼吸道肺肺9、略

【分析】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故答案为:同型血;O;A;B.

【解析】【答案】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10、略

【分析】

(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从该同学的血液化验单可以看出其白细胞高于正常值,故有炎症.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从表格中可知该同学的血型是A型.因此,若该同学因车祸受伤,需要输血,应输入A型血型.

故答案为:(1)炎症;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

(2)A型。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输血的原则等知识.

11、略

【分析】

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子宫内膜,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内并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胎儿发育成熟即从阴道产出.因此人体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是输卵管.

故答案为:输卵管.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人体受精过程的位置.结合女性生殖系统图及受精过程图进行记忆.

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因素。【解析】【答案】错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能运输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析】【答案】血浆14、清水;对照​​唾液淀粉变蓝(变浅蓝)牙齿和舌葡萄糖【分析】【解答】(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里应加清水,这样就与1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2)1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变蓝(变浅蓝);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牙齿和舌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1)清水;对照(2)唾液淀粉(3)变蓝(变浅蓝);牙齿和舌(4)葡萄糖。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该题考查的是人粪尿的危害,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危害。【解析】【答案】错16、×【分析】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小李是O型血,则只能接受O型血.

故答案为:×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关键点: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解析】×17、√【分析】解: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古人类化石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要灵活掌握.【解析】√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答】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因此,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故此题说法错误。故选F。

【解析】F19、×【分析】【解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条件适宜的时候草的数量,以草为食的动物就会因食物增加而繁殖,所以使草的数量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草食动物如果数量增加了,也就会因缺乏食物而有一部分被饿死,所以它们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在一定的状态中,但如果放养的草食动物过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很难恢复了。故答案:错误。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四、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0、物种;生态系统;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分析】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物种;生态环境;易地保护;就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只要熟练掌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即可做出正确的解答.【解析】物种;生态系统;易地保护;就地保护21、2ml唾液;唾液;2;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1;变蓝;2ml唾液;1;变蓝;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分析】解:(1)1号试管与2号试管馒头形态;温度环境都相同;不同的是加入的物质,1号试管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2号试管是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其变量是唾液.因为通过该实验不能知道被分解成什么了,只知道不变蓝,因此没有淀粉了,所以只能得出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其他物质.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3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变量是馒头形态;馒头碎屑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二者构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接触馒头块的一部分,不能消化全部的淀粉,遇碘会变蓝.

(3)4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温度环境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加入的物质也是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消化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消化作用才能发挥最好;由于4号试管所处的温度较低,影响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没有发生变化,遇碘变蓝.

故答案为:(1)唾液;2;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1;变蓝;

(3)2ml唾液;1;变蓝;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这一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环境条件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模仿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使淀粉与唾液充分混合.【解析】2ml唾液;唾液;2;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1;变蓝;2ml唾液;1;变蓝;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22、3.69×1012112是止血和加速凝血大造血【分析】解:(1)在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红细胞,其数量是3.69x1012/L,WBC表示白细胞,其数量是3.54x109/L,Hb表示血红蛋白,其数量是112g/L,PLT表示血小板,其数量是90x109/L.男子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0~5.5)×1012个/L,而测定值为3.69x1012/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较正常值少,正常成年男子血液中血红蛋白(Hb)的含量为120~160g/L;此人血红蛋白数量较正常值少,故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2)PLT值为90×109/升表示血小板计数为每升90×109个;若PLT值含量过大。由于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机体易形成血栓,过少易导致凝血延迟。

(3)从化验单上分析;该患者贫血,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该患者的白细胞数也过少,对身体的防御功能有影响。三种血细胞都过少,说明该患者的造血功能不足。

故答案为:(1)3.69×1012;112;是;

(2)止血和加速凝血;大;

(3)造血。

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解析】3.69×1012112是止血和加速凝血大造血23、乙生产叶绿体D鹰5草→鼠→蛇→鹰分解【分析】解:(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图一中的乙图表示草的细胞,其体内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当给牧草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由于细胞膜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所以不会杀死牧草的细胞。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农药含量最高。

(3)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共有5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图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故答案为:(1)乙;生产;叶绿体。

(2)D;鹰。

(3)5;草→鼠→蛇→鹰;分解。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图一中;A液泡、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E细胞壁。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析】乙生产叶绿体D鹰5草→鼠→蛇→鹰分解五、其他(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解答:解:(1)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

(3)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4)由于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可以发现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故答案为:(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2)没有(3)A(4)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实验,因注意①找好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解析】【答案】25、略

【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显微镜的结构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初中生物的重要内容之一。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了更容易找到物象应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找到物象不是很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至物象最清晰。题目中天气阴暗即光线暗时,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图中②是转换器,其作用是换用不同的物镜,如果直接扳动物镜容易使镜头滑脱,损坏镜头。【解析】【答案】(1)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凹面镜。

(3)转换器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以探究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提出问题: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一定是问句“?”)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