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速记知识介绍_第1页
第一章速记知识介绍_第2页
第一章速记知识介绍_第3页
第一章速记知识介绍_第4页
第一章速记知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章速记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速记的目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了解速记的产生与发展、速记的用途、速记的基本原理、速记与文字的关系、速记对文秘和记者的特殊意义,学习速记的方法。教学重点:速记的内涵,速记的发展,学好速记的方法。教学难点:速记的发展教具素材:使用多媒体;参考张晋峰策划,范立荣主编的《手写速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求:1.每人准备几个英文练习本,为练习拼音速记做好准备;2.每节课做好课堂笔记,主要记知识点和举例;3.提醒学生平时作业占考试成绩的40%。导入: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速记在我国已经悄然地、高速地成为一个热门职业。速记已成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文字工作者的特色技能。很多掌握速记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往往受到青睐。速记作为一门快速书写技术,可用来随时随地记录各种讲话,采集信息、摘抄资料、起草文件、做课堂笔记、记事备忘、记笔记、写日记等,具有任何现代办公设备不能替代和比拟的优越性。一般人讲话的速度是160个字(音节)/分钟,而汉字的书写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40个字。如果要实现音落字出是比较困难的。但速记解决了文字速写的这个难题。用速记符号写一段话,让学生感受速记的速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走进速记的世界,去领略速记的魅力。一、什么是速记1.定义速记是人们系统地运用简单符号及各种有规则的省略方法,通过书写或计算机等辅助手段,来快速准确的记录语言和传导语言信息的一种高效率的适应技术。2.速记的学科性质速记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边缘学科。它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与二者有交叉关系。在自然科学领域,速记与生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与几何学、心理学也有一定关系;在社会科学领域,速记与语言学、语音学、语法学、修辞学、秘书学、信息学、传播学、逻辑学等也有关联。3.速记的分类时间——古代速记,现代速记地域——中国速记,外国速记语言——汉语速记,外语速记书写方式——手写速记,计算机速记文字造型——几何型速记,斜体形速记,流线形速记现在我们广泛采用的是双式速记,即汉字速记和拼音速记。二、速记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速记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古代关于速记的传说和故事(1)周代著名军事家周公望(即《封神榜》中的太公姜子牙)创制的“阴符”,一些长短不等的线条符号。实际上是军队秘密通信的暗码,只为通信双方知道。太公阴符共分八级,如一级——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后来,在这阴符的基础上发展成“虎符”、“兵符”、“令箭”、“金牌”、符节等。这些通讯方法一直沿用到清代默契。(2)有人说,唐代有完整的速记术。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巴格达人纳丁在公元988年完成的《科学书目》记载着伟大医师和炼丹术士拉齐的一个有趣故事。拉齐说,有一位中国学者来到我家,他在本城住了一年左右。他花了5个月的时间学会了阿拉伯文,并且确实做到讲的流利、写得顺畅。当他决定回国后,他大约提前一个月对我说,我要离开这里了,假如有人愿意在我离开以前,把盖伦的16卷著作读给我听,我将非常快乐。我告诉他,这点时间还不够抄录一小部分。可是他说,我求你在我走之前把你的全部时间都送给我,并且尽快的读给我听。你会看到,无论你能读多块,我都将写得比你读得还快。这样,我和我的一个学生尽量快地读盖伦的著作。而他确实写得更快。后来我校对了一下,发现他写得完全正确。我问他怎么能写得这样快。他说,在我国有一种书法称为速写……但是故事中提到的书法至今没有发现,所以不能说那时中国就有了“完整的速记术”。(3)宋代流传的圈圈符号但这是宋代商人为了传递商业信息而采用的既好写又保密的符号。如宋代女诗人、词人朱淑贞,就用圈圈符号给她在外地经商的丈夫写信。(空白处需要手写补充图形,下同)其意思为:相思欲寄无从寄,话几个圈儿来代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是我,双圈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我密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只好一路圈到底。(4)清代有人在海外谋生,往家里写信,常用一些直线和圆圈。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不会只写,只有用图形,(像《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那样),画一条竖直线,表示身体好,能挣钱;画个大圆圈表示挣到钱了;画个大元宝,表示挣到大钱了;画一条横直线,表示生病了,挣不到钱了。这些都不能算速记,但这些符号和思维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启示。2.我国近当代速记发展简史我国的速记从1896年开始创案到1996年刚刚跨入100个年头。1986年8月和1996年8月都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中共中央党校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速记诞生九十周年”和“庆祝中国速记诞生一百周年学术交流会”,在这两次会上,都进行了手写的速记比赛,这也是中国速记历史上最有意义的回顾。我国的速记,在“纪念中国速记诞生一百周年学术交流会”上,大家一致公认应该从1896年蔡锡勇发表的《传音快字》、沈学发表的《盛世元音》(又名《天下公字》)和力捷三发表的《闽腔快字》为我国速记的纪元年。1896年(清、光绪22年),正值我国文字改革的切音运动时期。这一年出版的切音新字方案有上述三种,其中最有代表性并正式转化为速记技术的是蔡锡勇的《传音快字》。蔡锡勇,字毅若,福建龙溪人(1850-1898),他在京师同文馆毕业以后,随陈荔秋出使美国、日本、秘鲁等国担任参赞职务。他在美国华盛顿工作的四年中,留心考察当地的文化,发现有一种“快字”(即指速记Shorthand)每分钟能写200多字,可以详尽地记录人们的讲话,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便进行了研究。他回国以后,参照美国凌士礼(Lindsley)的速记法,结合我国的《音韵学》写成《传音快字》一书,于1896年(光绪22年)在武昌出版。《传音快字》的创作动机,并不是为了解决汉字的书写问题,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字的改革方案来发表的。“19世纪90年代,继卢戆章创制‘切音新字’之后,还发表了四种拼音文字方案,这就是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力捷三的《闽腔快字》和王炳耀的《拼音字谱》。这几种方案都是受欧美速记符号的影响而仿制出来的速记符号,因此,这几种方案属于速记符号式。(摘自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331页)”作者在自序中说:“尝念中国文字最为美备,亦最为繁难。仓史以降,孽乳日多,字典所收四万余字,士人读书不能尽识,……寻常应用三千足矣。四书不同者,二千三百余字;五经、十三经,递加二千余字。童子束发入塾,欲竟其业,慧者亦须历十余年,如止读数年,改操他业,识字有限,类不能文。在妇女,更无论矣。”他又说,如能采用快字“以授儿辈,数日悉能通晓,即以此法传信往来,幼子八龄亦能以言自达。以此推之,欲习此者,不过旬月之功。贯通之后,得以其余力暇日,习诸要务。”由此可见,蔡锡勇创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汉字的繁难,用以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代替汉字,没有提到速记的功用。到了戊戌维新时期,清廷设置咨政院,因开会需要速记人员担任会议记录,清政府通过日本驻华使馆聘请日本速记学家熊崎健一郎(熊氏曾于1908年著《中国速记术》一书)来华担任速记教授,培养速记人才,不料遭到拒绝。满清政府在国外碰到钉子后,只好在国内寻找。当时发现,在北京译学馆的福建学生蔡玮很少写汉字,而绝大部分是用一种简单的符号作记录,书写非常之快,经了解得知我国早已发明了快速记录的方法,当年蔡锡勇已经去世,因蔡玮年纪还小,学业未竟,于是改召蔡玮的哥哥蔡璋,到北京担任速记教授,以《传音快字》为教材,创办京师速记学堂,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速记人才(约200人)。蔡璋于1903年留学日本,研究了日文源纲纪、熊崎健一郎等诸式速记之后,将其父的《传音快字》改编为《中国速记学》,于1913年(民国2年)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速记命名的专著。从清廷设置的咨政院开会起,直到民国的历届国会,都是由蔡璋和他的学生担任速记工作,他们记下了大量的速记稿,有的至今还保留在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由于蔡璋主持速记工作有功于文化,民国时期的大总统曾先后颁发给他四等嘉禾勋章及二等大绶嘉禾勋章,并颁发给其父蔡锡勇“有功艺林”的匾额。”我国另一位速记创始人和传播者,名叫沈学(1871-1900)字菊庄(一字曲庄),江苏吴县人,上海梵皇渡圣约翰书院医科毕业,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穷困不遇的大学生,他英语很好,学生时代就接触了英语速记。他19岁(1890)起开始研究“新字”,花了五年的时间用英语写成了《盛世元音》(又名《天下公字》),这部书由梁启超作序,先后发表在1895年8月的《申报》和1896年9月7日的《时务报》上。沈学不但有速记的理论,而且还是速记的积极推广、传播者,为了推广和普及他的《天下公字》,他每天下午2-4时在上海的“一林春茶楼”或“徐园茶馆”向群众面授速记。据梁启超说:“沈学常在星期天到上海的‘一林春茶楼’传授《天下公字》八小时速成,并宣称他的《公字》方案简易的程度在五大洲一切文字之上。”梁启超曾问他:“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怎样?”他答:“《传音快字》符号分粗细,书写不便,法则也不严密,不如《公字》好。”不幸的是,在那国弱民困的清朝末年,他最后竟流落为乞丐,穷困饥饿而死。五四运动以后,许多爱国的学者群起研究,陆续发表了各种不同方案的速记,约有百余种。解放前的国立复旦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系和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都开设了速记课程,速记在我国的新闻界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38年唐亚伟在重庆创办《规格化亚伟中文速记社》开办面授和函授教学。并创办《亚伟速记月刊》。在推广椭圆派速记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5年,由陈毅副总理亲自批准,创建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所公办的速记学校,用国家的力量继续推广速记,为中央、地方的机关、团体、部队培训了不少专兼职速记工作者。此后,上海、北京、哈尔滨、温州、重庆、广州、沈阳等地的速记工作者纷纷在当地举办各种形式的速记学校和速记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推广速记学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速记人才,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1979年10月,全国政协教育组召开了在京速记工作者座谈会,会议由全国政协教育组组长、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主持,与会同志就恢复和发展我国的速记学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成立自己的速记学术组织和社会团体。1986年8月21-24日,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纪念中国速记九十周年学术交流会”,全国12个省市的27个速记学术团体和教学单位联合举办,共有200多人到会,日本派出5人速记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和举行了“长城杯速记比赛”。1990年8月5-8日,“庆祝第二届中国速记节暨学术交流大会”在辽宁兴城隆重开幕,2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速记比赛和闭幕式在锦州举行。1992年10月16-18日,“第四届中国速记节暨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参赛选手参加。1992年12月26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速记打字学会”。1993年7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的成立大会。1994年8月8-12日,“庆祝第六届中国速记节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举行,这是自1993年成立“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以后的第一个学术年会,来自全国除台湾、西藏地区外,各省、市、自治区的17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际速记与打字联合会执行主席(荷兰)万·博丹和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都派出速记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与中国速记同仁进行了学术交流。1996年8月8-12日,“纪念中国速记百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年会”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来自全国除台湾、西藏共29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和参赛选手聚集一堂,共庆1896年蔡锡勇发表《传音快字》、沈学发表《盛世元音》(又名《天下公字》100周年。我国的速记事业,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扶植下,和其它改革事业一样,活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正在健康地发展中。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体速记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奋斗之下,一个以速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一个为解放众多书写劳动者的书写劳动强度、一个大繁荣的速记新天地繁荣景象一定会早日到来。第二课时(二)外国速记的产生和发展世界最早的速记发生在公元前63年12月5日,泰罗(有的译为“太罗”)(MarcusTulliusTiro)用他的速记法记录了在元老院的辩论中,骑士西赛罗(MarucusTulliusCicero)弹劾卡贴里那(Catoyounger)阴谋的演说,这一事件被历史记录下来。所以说“速记”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速记的工具是尖铁笔和蜡版。速记时,把速记字母用尖铁笔刻他蜡版上。太罗速记西赛罗发言的第一句“QuousquwetabdemCatilinaPatientianostra?,太罗只是在腊板上刻写了QPN三个字母代表这句话。由此可见速记和通用文字完全不同。速记的这种“简略记录”特性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太罗的速记法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亡也被湮没了。直到1588年,英国的白来德TimothyBright(1551—1615)发表了CharacterieAnarteofshorte,swifteandsecretwritingbyCharcter,译为《用符号简单快速秘密书写术》。这本书的出版,使湮没了1400年的“速记术”得到复兴。速记的发展虽然从1588年,白来德中兴速记以来的250年间,有许多人对速记进行了改革,但是速记符号的体系,仍然是沿着太罗的直线、首环线,首尾钩线的字母变写符号为主体。一直到1834年德国的戈贝尔伯格发表草书派速记体系。1837年,英国的爱萨柯·皮特曼发表“几何派速记体系“,欧洲的速记形态才发生了革命化的改变。由于速记符号体系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于是草书派速记体系和几何派速记体系相继兴起,使速记发展随进入中期阶段。1834年,德国的戈贝尔伯格FranzXaverGabelsberger(1789—1849)发表了草书派速记体系。他是从草书体拉丁字母中分割出不同的笔画符号,作为速记的子音基本符号,开创了草书派速记体系。这一体系流行于欧洲大陆,以后德国和前苏联都制定了国家统一式速记法。现在的法国、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都是使用草书派速记法。1978年,英国的J.R.葛来格(有的译成“葛锐格”)(1867—1948)开创了从3个不同方向的椭圆中分割出3条直线和6条弧线,这9条线形符号,再延长后便产生18条不同的符号。作为速记的基本符号,于是出现了椭圆派速记体系。并在美国得到发展,这是速记发展中的又一大进步。(三)中国机械速记的发展电脑速记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计算机,装入能够快速录入的速记特殊编码,以达到快速记录的要求,所以叫做“电脑速记”;因为打字的编码有独特的编码规则,简码占有75%,拼音字仅占据25%,所以和任何电脑打字输入法不同。不能把“电脑速记”叫做“电脑打字”。第二阶段是使用专业用的速记机,是一台特制的速记机械,只有24个键位,左右手可以同时并击。一击可以打出两个汉字,所以叫做“速录机”。中国专用型的速记机正在改革创新,2003年刘永森又发明了26键的“速记机”,改革了速录机的结构方式,这是中国速录机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中国利用计算机进行速记记录的“电脑速记”系统的发明,首先是北京人民大学陶沙教授的《人脑电脑速记》。还有颜廷超、张数玄、高永仁发明的《速记码电脑速记》,都是在计算机中装入为快速记录而设计的特殊简码词组为主的“电脑速记”词库。这两种利用计算机进行速记记录的速度在练习一年以后,可以达到一分钟180字以上。1996年以刘伯文为组长的并击式电脑速记研究小组发明了能够在通用计算机键盘上进行左右手同时并击,一击可以打出两个字母的操作系统。例如:SUJIDAZIGGSS。。。都可以一键打出来。两击可以打出3字、4字、多到16字的词组和短句。例如:GO→国家RM→人民DH→但是YX→一些GUD→共产党,RMIF→人民政府XDH→现代化VHIY→社会主义JJJV→经济建设RMIF→人民政府IHRG→中华人民共和国,IGRJ→中国人民解放军IHRF→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JVYY→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VDF→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个电脑速记小组开创了在通用计算机键盘上进行多键并击的世界记录。虽然可以在通用键盘上进行多键并击,但是仍然属于“电脑速记”体系。不属于“速录机”一类的专用机系统。1994年唐亚伟发明了24键并击式速录机,把中国的电脑速记推向速记专用机的新阶段。这是中国速记电脑化的跃进。所以定名为“速录机”,属于“专用速记机”体系。它本身具备各种快速记录的特殊功能,有自己的特殊造词、造句的编码方式,“亚伟中文速录机”是独立的、具备特殊功能的“速记机”,不是一般的“电脑打字机”。(四)世界速记发展的四个阶段纵观世界速记两千年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63年——1588年,为古代速记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以太罗符号体系为主,属于字母变形体系;第二阶段:1588年——1875年,为近代速记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速记体系的改变,出现了草书式(1834)、正圆式(1837)、椭圆式(1878)等三种速记基本符号的创造、发明,形成了近代速记的三大体系。在速记书法上,改变了速记符号的形态,在速记符号和语言的音素之间的调配上,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这三大速记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世界各国速记学术和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1943年——1990年,为现代速记发展阶段,机械速记兴起。速记的发展由手写速记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实现了速记机械化。第四阶段:1990年——现在,为当代速记发展阶段,速记与计算机相结合,出现了“电脑速记”和“亚伟中文速录机”,实现了速记电子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和社会正面临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要求快速处理好大量的信息,这关系到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度。速记是快速处理信息的手段,时代要求速记的发展必须赶上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如何发展手写速记和电脑速记便成为速记专家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三、速记的用途(一)记录有声语言会议记录、新闻采访、学术记录、文艺创作(口述笔录,意到笔随)(二)记录无声语言摘抄资料,写日记、记笔记,起草文稿(三)用于既要保密工作英国查理二世统治时,有人担心《圣经》被查禁,许多人用速记抄录。外交会谈、外事会见都是用速记做记录的。军队、保密部门、公安机关等培训速记员就是为了做保密工作。他们可自创速记符合,即使懂速记的人也辨认不出来。四、录音机等技术代替不了手写速记1.录音机不可能把语言变成文字,录音带放出的声音依然很快,还是需要速记来节省时间;2.很多场合不能用录音机,如与外宾谈话,有如采访初露头角的新闻人物,他们有的见了录音机就结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采访老字辈专家等,他们往往指出,“我只是随便聊聊,请不要录音。”3.查阅录音中的一两句话不方便,且无法修改。4.录音机不能记录无声语言。5.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经常联系手写速记,有助于发展智力。五、速记的基本原理(一)汉字速记及基本原理汉字速记即汉字快写法,旨在在已经掌握的汉字的基础上,提高书写速度。它的整体效应,不亚于其他速记方法。如果掌握专门的速记符号,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等于另学一中文字符号,专业性很强,记下的符号也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翻译和整理;而汉字速记之需要掌握汉字草书的规律和一些简要的,常见的略写方法。其原理是:1.汉字速记法是采用汉字草书的快写法。汉字草书是有规律,有系统的“草率”化,是一种表意的、记录汉语的符号。2.汉字速记法是对汉语中字、词、句段的合理精简和缩略快写法。3.汉字速记是灵活应用替代法的快写法。本课程汉字速记部分主要介绍“汉字简明速记法”。(二)拼音速记及基本原理拼音速记就是通过记音,实现达意的目的。在我国有多种汉语、汉字记音和注音方法:直音法——用甲字来注乙字的音,也就是同音字互注音。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来拼一个字的音,如“高,古老切”。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协会1988年拟定公布,现有100多个符号。注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前的汉字注音和学习普通话的音标。汉语拼音字母——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所采用的26个拉丁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一样,拼音速记方案也是一些简单的、好写的符号来记录语言。语言的声音都表达一定的意义,拼音速记就是通过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