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3C/25/wKhkGWekKM6AQDV4AAEhqKfFa18586.jpg)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3C/25/wKhkGWekKM6AQDV4AAEhqKfFa185862.jpg)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3C/25/wKhkGWekKM6AQDV4AAEhqKfFa185863.jpg)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3C/25/wKhkGWekKM6AQDV4AAEhqKfFa185864.jpg)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3C/25/wKhkGWekKM6AQDV4AAEhqKfFa1858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默写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进入楚地后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二、其他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______得像温室。(2)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______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3)为了这一着,多少人dān
jīnɡ
jié
lǜ______,青丝变白发。(4)若不是miào
shǒu
ǒu
dé______,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______三、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B.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十分推崇卢沟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能够让你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D.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每个问题都要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B.几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删去“学校的”)C.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D.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在“保护”后加“意识”) 四、语言表达1、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珍惜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那份传承千年的文化。春节一盘饺子,包出代代不变的温馨和喜庆;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②人恒过
③衡于虑(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
作者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
文章在阐述思路上,先说国家再说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C.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D.
文章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______2、孔子闲居,子贡①侍坐,请问为人下②之道奈何。孔子曰:“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子贡未达,孔子曰:“夫土者,据③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故曰:能为人下者,其惟土乎?”子贡曰:“赐虽不敏,请事④斯语。”
(选自《韩诗外传》卷七)【注释】①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
②下:谦虚有礼。③据:占据,这里指挖掘。④事:从事,做。(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
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为人谋而不忠乎B.
子贡未达/乡书何处达C.
鸟兽鱼鳖遂焉/遂成枯落,多不接世D.
生则立焉
/三十而立(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3)根据文意,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真正“为人下”。______六、现代文阅读1、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1)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2)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②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______2、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渴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打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又把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回忆: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得有些害羞。【A】他的心里有微微的酸。“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
他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说:“不,还是让我给您擦擦脚吧。”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B】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父亲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
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我这辈子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是不是也像儿子今天这样,给咱爸也洗一洗脚?”(略有删改)(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超过15字)(2)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两次写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文中用了对比的手法,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4)对文章最后一段对父亲心理活动的描写,有人认为写得好,有人认为多余,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七、作文1、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撒下的阳光,也离不开老师播下的希望;离不开自然雨露的滋润,也离不开芬芳书香的熏染;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也离不开追逐未来的梦想……
请以“成长,离不开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要注意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______2、这一天大家似乎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它。(1)文段中详细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作用?(2)作者在童年目睹父亲受病魔纠缠的痛苦后一心想从医,但去日本后为什么又改变了这种想法?请结合《朝花夕拾》其他相关的情节具体分析。(3)文中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批判和讽刺之情,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选段中蕴含的情感。______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默写第1题参考答案:问君何能尔;芳草萋萋鹦鹉洲;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答案为:(1)问君何能尔)(重点字:尔)(2)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重点字:窥)(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凝)(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重点字:荒)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二、其他---------------------------------------------------------------------第1题参考答案:燥热;翘首;殚精竭虑;妙手偶得答案:(1)燥热
(2)翘首
(3)殚精竭虑
(4)妙手偶得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书写掌握程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准确书写。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准确书写能力。中考经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三、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DA.咫尺:指距离很近,符合语境;B.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句中符合解释;C.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符合原意;D.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摘细小的毛病,不符合句子原意。故选:D。作答本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词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第2题参考答案:CA.正确;B.正确;C.语序不合理;“研究并征集”改为“征集并研究”;D.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修改。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累赘等。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前后是否矛盾,然后修改。还可以压缩句子主干来辨析。四、语言表达---------------------------------------------------------------------第1题参考答案:端午一袋粽子,裹着千回百转的祭奠和追忆;冬至一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蜜和团圆阅读题干可知要写与传统节日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内容还要合理。应保留的句式为“……一……,……的……和……”。答案:
参考示例:端午一袋粽子,裹着千回百转的祭奠和追忆;冬至一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蜜和团圆。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解答时需要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修辞,更要抓住关键词。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内容,形式符合要求即可。五、文言文阅读---------------------------------------------------------------------第1题参考答案:选拔,任用;B(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选拔,任用;②句意为:一个人,常常出错。恒:常常;③句意为: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的重点词有:所以,以此用来;动,使……受到震动;忍,使……坚忍;曾益,增加;句子翻译为:(通过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即可得出答案。
从本文的内容来看,作者在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前半部分,都是在说个人,然后再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说一个国家在忧患与安乐中的不同境遇,所以是由个人说到国家,故分析有误的一项为B。答案:(1)①选拔,任用
②常常
③通“横”,梗塞,不顺
(各1分)(2)(3分)
译文:(通过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3)(2分)
B
(应是从个人说到国家)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第2题参考答案:D(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请教孔子应该如何做到谦虚谨慎地待人。为:对待;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为:替B句意:子贡不明白孔子的意思。达:明白;家信到达哪里呢?达:到达C句意:鸟兽鱼鳖在其中各得其所。遂:顺心,如意;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遂:最终,最后D句意:人活着就在上面成家立业。三十岁就应该能有所成就。立都指自立,立身,成家立业,能有所成就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做人要谦虚谨慎,大概就像大地那样吧!(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参考语句:“夫土者,据③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故曰:能为人下者,其惟土乎?”根据句子的意思加以概括总结。答案:(1)D
(2)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3)孔子认为要像大地那样包容万物,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却不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自我宣扬,这样才算真正谦虚有礼对待人。(意思对即可给分)参考译文:孔子在家闲坐,他的学生子贡陪侍在旁,请教孔子应该如何做到谦虚谨慎地待人。孔子说:“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做人要谦虚谨慎,大概就像大地那样吧!”子贡不明白孔子的意思。孔子又说:“那大地,挖掘它就可以得到甘泉,耕耘它就会得到五谷;草木在它上边生长,鸟兽鱼鳖在其中各得其所。人活着就在上面成家立业,死后就埋入地里。大地的功劳很多却从不四处张扬,它对社会的贡献却永不断绝。所以说,真正能谦虚的人,大概只有大地了吧!”子贡说:“我虽然不聪明,也一定要按这话去做。”“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六、现代文阅读---------------------------------------------------------------------第1题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特征的分析。第二段具体说明了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抓住关键句子“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中的“鲜明活泼”,“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粟、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中的“秀丽淡雅”。概括为: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2)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句中的“例如”即可判断,作者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此具体说明了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第①句中的“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个,说明古代建筑的特点有很多,而敢于使用色彩只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如果删去,则变成其只有这一个特点,这就与事实不相符。第②句,可从词意的侧重点来分析。“悦目”突出的是人的视觉享受,如果没有这个词,则无法突出这种对比表现在哪个方面。答案:(1)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2)(3分)
举例子。(1分)作者以故宫和天坛等建筑为例,具体说明了北方建筑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意思对即可)(3)(4分)①“之一”准确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②“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强调了美感。(意思对即可)本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文章第一段总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第二、三段,具体说明了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第四段说明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说明对象特征的归纳概括:①通读全文,找出对说明对象介绍说明的语句;②从句中提取出表现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词或句子;③对提取出的词进行筛选与归纳,分点罗列或用一句话加以表述。---------------------------------------------------------------------第2题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我”为父亲洗脚的一次经历。(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第九自然段中的“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第十二自然段中的“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等语句分析概括即可。(3)本题是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加以理解分析即可。解答此题,应该依据对比对象、对比角度找出文中的对比的内容。对比对象是“我”和父亲,对比的角度是孩子和父亲的脚的样子进行对比。孩子的脚的样子可依据文中“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这一语句概括出来,父亲的脚的脚的样子可依据文中“宽大、粗糙、棱角分明”“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这两语句概括出来。另外,孩子和父亲洗脚时的情态也不同,孩子“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父亲“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父母关爱子女比子女关心父母要多得多,表达了作者愧疚之情。(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多余;其次,说明理由。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内容上,这句话形象生动的写出父亲的反思、内疚的心理,说明儿子的榜样力量。从结构上,这句话对文章主旨起深化、升华的作用,也给读者留有悬念,达到意味深长的效果。答案:(1)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意思相同即可)(2)①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
②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③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答对其中两点即可)(3)参考示例:对比的内容:孩子小时候脚的“白嫩、柔软”和父亲脚的“宽大、粗糙”形成对比,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安静、羞怯形成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鲜明、形象地揭示了父母关爱子女与子女关心父母的强烈反差,饱含愧疚之情,发人深思。(4)参考示例:我认为最后一段不是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孝亲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意思对即可)这篇文章写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看到父亲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的脚,儿子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更令人吃惊的是,洗完脚的父亲想到也要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文章按总分式结构全文,第一段选交代“洗脚”的原因,后面的内容具体叙述洗脚的过程。本阅读第(4)题是阅读的难题,分析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七、作文---------------------------------------------------------------------第1题参考答案:挫折【例文】成长离不开挫折挫折和磨难,是体味苦难的一种过程。对青少年来,挫折能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厌倦生活,但也可以磨练其意志,走上成功之路。对挫折和磨难的耐受力与个人先天素质有关,但更多的是后天环境所造就的,它是一个人的情感、个性、意志的结合体现。历经一次磨难,就会获得一次再生的机会。人生需要磨难,对于强者来说,磨难可以使其命运得到改善,获得人生的价值和升华。俗话说”自古英豪出贫贱,纨绔子弟少伟男”,因为顺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往往贪图享受,不知道苦难为何物。而没有志向,缺乏进取心,所以很难成材。。逆境中的人,饱受挫折和磨难,为了改变现状,与命运和困难作斗争,为走出逆境,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和奋斗目标。人没有压力不抬头,没有动力不奋进,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就会发挥出超常的潜力,获得成功。成功者往往比常人遭受更多的挫折和磨难。在人生中,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痛苦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经历过挫折磨练。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经历挫折和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发现草地上有一蛹,将它带回了家。没过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很长时间,身子仿佛被卡住了,迟迟出不来。天真善良的孩子看到蛹中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于心不忍。于是,他找了把剪刀,把卡住蝴蝶的蛹壳剪开了,蝴蝶轻松的脱壳而出。可是,因为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所以出壳后,它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无法飞翔,不久就死了。由此可见,如果不经历挫折和磨难,就不会茁壮健康的成长,磨难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样,孩子的心理发展也需要经历挫折。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衣食无忧、生活安逸,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艰苦、贪图安逸、无所作为、依靠父母的心理。特别是,有些家长从小包办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心理依赖性越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就越低。心理承受能力低,就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美国一位儿童心理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没有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复杂的社会而痛苦不堪。目前,心理承受力差、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为数不少,如:身心脆弱、心胸狭窄、害怕吃苦、遇难而退,稍受挫折就承受不了,经受不住艰苦生活的磨难等。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成功的激励,也离不开失败的鞭策。所以,给孩子失败的机会,教会他们面对挫折,经历苦难,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也是使他们将来能创造生活,获得成功的必修课。【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还包括心灵的成熟。补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正面补题,成长离不开希望,成长离不开鼓励,成长离不开阳光等。二是从反面补题,成长离不开挫折,成长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聚氯乙烯粒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酒瓶保护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紫铜螺纹电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甲硫酸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淋浴座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木制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推骑小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吸污口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双盆落地直饮水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ABS再生造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骨科的疼痛管理
-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真题「英语」
- 江苏省2023年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填写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法)参考范本
- 《长方形的面积》-完整版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课件
- 工业企业现场监测工况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沟清理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