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
基础学问必备(四)
一、学业水平测试常考词语
第一组
1.权力•权利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气;职权范围内的支配力气。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2.拙笨•拙劣
“拙笨”指笨拙,手脚不灵敏。
“拙劣”指笨拙而低劣。含义更丰富,包含笨拙,还有“拙笨”的意思。
3.消逝•流失
“消逝”指像水一样流去。亦形容势不行当,或快速消逝。
“流失”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或比方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4.简朴•俭朴
“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洁朴实。运用范围较广。
“俭朴”是“俭省朴实”的意思。偏重于节约、节俭。
5.侦查•侦察
两者都有“为了弄清楚状况而进行活动”的意思。
“侦查”指公安机关、国家平安机关和监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明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确有罪而进行调查及实行有关的强制措施。
“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状况而进行活动。
6.扩散•漫延
扩散:像蔓草一样延长扩展。
漫延:①水满溢而向四周扩散;②泛指向四周扩散。
7.继承•传承
继承: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学问等接受过来;后人接着做
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
传承:动词,传授和继承;名词,传统。
前者适用于具体的物质,后者适用于精神等。
8.启示•启事
启示: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前者是“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后者中的“启”,则为“陈述表明”的意思。
9.贯注•灌注
两者都含有“集中”的意思。
“贯注”指精力、精神集中,此外还有语意、语气连贯之意。
“灌注”指浇进,注入。一般用于具体事物,有时比方加进某种思想。
10.消磨•消耗
两者都含有“使慢慢削减”的意思。
“消磨”指使意志、精力等慢慢消逝,也指打发日子,虚度光阴等。
“消耗”指精神、力气等因运用或受损而慢慢削减。
其次组
1.功夫•工夫
功夫:一是指本领,造诣;二是指武术。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的时间。
2.独力•独立
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气(做)。
独立:不依靠他人。
3.扶养•抚养•赡养
扶养: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
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
养。
赡养:指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
赐予照看和帮助。
4.暴发•爆发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
更。③(力气、心情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5.意气•义气
意气: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
的心情,如意气用事。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担当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6.遏制•遏止
遏制:指尽量限制事务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务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
“遏制”强调一种“动作”。
遏止:尽量阻挡事务发生,结果要么事务被阻挡,要么接着发生。“遏止”主要强调一个
“止”字,强调的是“结果”。
7.暗淡•黯淡
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明丽。
黯淡:指心里暗淡,有时同“暗淡”。
8.沉淀•沉积
沉淀:比方凝合、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沉积:比方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
9.赐予•付与
赐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付与:指拿出、交给钱物等。
10.度过•渡过
度过:①让时间在工作、生活、消遣、休息中消逝。②生活了一段时间。
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
第三组
1.简洁•简捷
都有“简明”的意思。适用对象有所不同。
“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表示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多用来形容速度快。
2.游历•巡游
都有“从容地行走、闲逛”之意。阅历的距离远近不同。
“游历”指到远处巡游。
“巡游”强调干脆观赏,看到风景名胜。
3.倾泻•倾注
两者都有“从高处流下”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
“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倾注”指由上而下地流入或(感情、力气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4.媒体•媒介
“媒体”指沟通、传播信息的工具,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就是当今的四大媒体,也
有人理解为各种传播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如多媒体。它除了有“媒介”的意思之外,更主要
的是强调它的物质性。
“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即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中介,可
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还可以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比如小纸条。
5.配置•配制
“配置”指配备布置,包括支配人员或事物。
“配制”指①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确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②为协作主体而制作
(陪衬事物)。
6.沉重•繁重
二者词性相同,都有“重量大,负担重”的意思。
“沉重”侧重于量重,可指重量大,程度深,关系重大等。
“繁重”指(工作、任务)多而重,常指体力上的感受。
7.埋怨•报怨
埋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埋怨。
报怨: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
8.目前•日前
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是现在时态。
日前:几天前。是过去时态。
第四组
1.法制•法治
两者都和“法律”有关系。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及立法、执法、司法、遵
遵遵遵守法律律律律和法律监督等。
“法治”,既可为名词,又可为动词。作名词时,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见以法治国;
作动词时,依据法律治理。
2.品位•品尝
“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品尝”,既可为名词,又可为动词。作名词时,指(物品)品质和风味或格调和趣味;作动
词时,指品尝观赏。
3.风尚•风气
都是名词,指行为或生活的社会性的习惯。
“风尚”着重指在确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有时包括思想、精神、道德品质在
内),多用作褒义词;
“风气”着重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4.必需•必需
两者都有“必要”的意思。
“必需”是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有必要,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
“必需”是动词,是“确定要有”的意思,侧重于“不行或缺”,多作定语和谓语。
5.凸显♦突显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显露”的意思。
“凸显”指清楚地显露,强调显现的明显。
“突显”指突出地显露,强调显现的突出。
6.漠视•轻视
两者都有“重视程度不够”的意思。
“漠视”指冷淡地对待,不放在心上。
“轻视”指不重视,不放在心上。
7.反映•反应
“反映”,反照,比方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把状况、看法等告知上级及有关部门。
“反应”,反响,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更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更。
8.悉心•细心
两者都有“用心”的意思。
“悉心”指用完全部的精力,如“悉心探讨”。
“细心”指用心细密,如“细心视察”。
9.鼓吹•鼓动
“鼓吹”指宣扬提倡;吹嘘。
“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心情,使他们行动起来。
“鼓吹”侧重宣扬,“鼓动”侧重结果。
10.误会•曲解
两者都有“不正确理解他人的意愿”的意思,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误会”指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地理解。
“曲解”指错误地说明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意愿(多指有意地)。
11.吝惜•吝啬
两者都有“过分疼惜”的意思。
“吝惜”,动词,过分疼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气),可带宾语。
“吝啬”指过分疼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一般不带宾语。
第五组
1.牟取•谋取
“牟取”指谋取(名利)。
“谋取”指设法取得。
从释义可以看出,“谋取”的语义可以涵盖“牟取”;“谋取”是一个中性词,而“牟取”
是一个贬义词。
2.节俭•勤俭
“节俭”形容用钱等有节制,俭省。
“勤俭”除了有“节俭”的意思之外,还有“勤劳、勤奋”的含义。
3.突出•凸出
“突出”指超出一般。
“凸出”指高出四周。
4.灵敏•快速
“灵敏”除含有“快速、快”的意思外,还有“灵敏”的含义。
“快速”单指动作速度快。
5.探究•摸索
两词都有“找寻”的意思。
“探究”,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常和领域搭配,即对象是一个领域,而不是具体的
事物。
“摸索”,摸索,寻求。在没有任何线索的状况下通过亲身阅历试图达到确定目标。
6.隐藏•蕴含
“隐藏”,蓄积深藏未露,多指具体事物。
“蕴含”,隐藏,包含,多指抽象事物。
7.创新•创建
“创新”,创建新的;革新。多指范围比较大的事物。
“创建”,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多指具体事物。
8.动荡•动乱
两词都有“不稳定”的意思。
“动荡”,形容局势不稳定、状况不宁静,强调不稳定,如社会动荡。
“动乱”,(社会)骚乱变动,突出“乱”。
9.悲恸•哀思
两词都是形容词,皆有“难过、难过”之意。
“哀思”侧重于表示哀痛而苦痛。
“悲恸”侧重于极度的哀痛,兼指痛哭。
10.流传•留传
“流传”是指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则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11.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
“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12.愚妄•愚蠢
二者都有“愚笨”的意思。
“愚妄”还有“傲岸自大”的意思,而“愚蠢”没有这层意思。
二、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1.依据•依照•遵照
“依据”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依据,如“依据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
为依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运用“依照”。“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
示或精神。
2.原来•原来
二者都是副词。“原来”强调理应如此,始终如此。“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状况有
所相识。
3.必定•必定•确定
三者都表示确定,都含有“非……不行”之意,都常作状语。“必定”“必定”表示客观事
物发展“确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状况下可以互换;而“必定”和“偶然”
对举,“必定”常作形容词,间或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
如“必定规律”。“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确定。“确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
发展趋势的推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叮嘱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
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4.终归•原委
“终归”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缘由。“原委”表示经过种种变更或曲折最
终实现的状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5.曾经•已经
二者都是副词。“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状况。“已经”强调动作、变更完成或达到
某种程度。
6.诚然•当然
“诚然”表示确定语气,语气重;表示让步,语气比较轻。“当然”表示确定语气,语气较
重,但比“诚然”稍轻;表示让步,语气也较轻。
7.到处•到处
“到处”指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指各个地方。
8.从而•进而
“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
递进关系。
9.或许•大约•约莫
三者都是副词,表示“估计”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或许”侧重于表示不特殊精确或不
特殊详尽;“大约”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特殊精确;“约莫”侧重于表示对数目或时间
的估计。
10.大力•大举•大肆
三者都是副词,都有“在行动上实行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气,
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主动方面,含有褒义。“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
动方面。“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随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11.对•对于•关于
三者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状况下,二者可以
通用,凡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用“对、但它们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当“对”含有
“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对”
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调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关于”
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
分: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对
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于句首,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个问题很
了解”;“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经常单独用作文章的标题,而“对于”构成的介
宾短语多作状语,不能单独用作文章的标题,只有当它与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时才能作标题。
12.而且•并且
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是连接的句间关系不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
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
半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3.而且•反而
“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
有”等与其呼应。
14.特殊•特殊
二者都有“特殊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分是:“特殊”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
“特殊”的意思;“特殊”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它和“特殊”是等
义词。“特殊”更接近口语,“特殊”多用于书面语。
15.果真•尽然•竟然
三者都是副词,经常作状语,都表示预想和结果的关系。其区分是:“果真”表示结果和预
想一样,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尽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
到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当
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样的用“果真”,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样
的用“尽然”或“竟然”。
16.何曾•何尝
二者都是副词。“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17.或•并•而•与
四者都是连词。其区分是:“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
词组;“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等各
种关系;“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词组;“与”语气、色调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
列关系;“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18.或者•还是
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其区分是:“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还
是”含有疑问的语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
还可以表示“没有变更、照旧”等语气。
19.基于•鉴于
二者都是介词。“基于”主要表依据、依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
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阅历教训的事。
20.几乎•简直
二者都是副词,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其区分是:“几乎”表示“相
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
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
21.继而•既而
“继而”,表发生的两事紧紧相接。“既而”,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22.尽管•不管
“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不管”相
当于“无论”,表示条件关系,与“都”“总”呼应。“尽管”确定的是一个特定状况,后
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不管”是解除一切
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等。
23.径直•径自
二者都是副词。“径直”指干脆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指自作主见,擅自
行动,多含贬义。
24.原委•终归
“原委”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
“终归”表示客观状况发展的必定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25.况且•何况
二者都是连词,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
说”。其区分是:“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表示甲事物已经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
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
且“没有这种用法。
26.屡次•一再
“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
27.间或•偶然
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其区分是:“间或”是说次数极少;“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
之外,还有“不是必定”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等词组。
28.照旧•照旧
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运用,只是“照旧”语气略重一些。其主要区分
是:“照旧”强调跟从前一样;“照旧”除有“照旧”的意思外,还有“还是”的意思,文
言色调较浓。
29.尚且•姑且
二者结构相像,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
托,下文常用“何况”等与之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姑且”,副词,表示短暂地。
30.虽然•不然•否则
“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确定语气最轻。“不然”,含有“假如不这样”的意
思,还表示假如不是前面所说的状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后面所说的状况。“否则”同“不
然”的其次个义项。
31.虽然•当然
一个主谓词组加上了“虽然”,它的独立性就丢失了。“虽然”有时还可单说“虽”。“当
然”与“虽然”等义,可以互换,还可单用“固”,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确定或否定语
气,表示“原来、当然”的意思。
32.虽然•尽管•即使
“虽然”“尽管”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状况是事实,后与“可是”“但是”等
呼应。“虽然”表让步的程度比“尽管”轻。“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33.始终•从来
二者都是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状况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其区分是:“始终”是“一
向”的意思,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如此,强调的语气较重,
多用于否定句。
34.业已•已经
二者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不同点:“业已”是公文用语,书面语体色调浓;
“已经”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一般书面语。
35.以至•以致
“以至”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凹凸、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
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用在最终一项前,有“直到”“始终到”之意;用在后一分句开头,
表示后一分句的状况是由前一分句的状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以致”表示由于前述缘由而
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36.尤•尤其
二者都是副词,都表示比较,都有强调作用,所强调的,可以是整体中更为突出的某部分,
或一般状况中更为特殊的状况,也可以是能够构成比较关系的几种事物,或几种状况中更为
突出的状况。其区分是:“尤”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不能用在名词前面;“尤其”则
不仅能用在动词前面,也可用在名词前面,不过此时常在后面跟一个“是”,说成“尤其是”。
“尤”用在双音节的形容词或动词前面时,常在后面跟一个“为”。
37.于是•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依次上的承接关系。“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
“由于……,因此……”格式。
38.与其•宁可
都表示把两件事加以比较,衡量得失,选取其中的一件。其主要区分是:“与其”用于取舍
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宁可"相当于“宁愿”,常和
“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39.暂且•姑且•权且
三者都是副词。“暂且”有“姑且短暂”的意思,表示发生这种状况是短暂的,重在强调时
间短暂,稍稍带有让步的意味。“姑且”有“先、不妨”的意思,表示在不得已的状况下只
好将就一下,以后再作结论,重在强调让步。“权且”有“短暂只能”的意思,指在不得已
的状况下只好这样。
40.逐步•慢慢
“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更。“慢
慢”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更。
三、学业水平测试常考成语
第一组
1.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问题漫不经心,不当回事。
2.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3.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的方法别出心裁。
4.不行或缺:表示特殊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5.相濡以沫:比方在逆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气相互救助。
6.精致绝伦: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奇异漂亮。
7.桀鳌不驯:性情凶暴,不服管教。
8.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不知如何是好。
9.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
10.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形容特殊拥挤或包围得特殊严密。
11.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傲岸自大。
12.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
13.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播于一个时期。
14.无可比拟没有可以相比的。
15.如饥似渴形容要求特殊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16.历尽沧桑比方阅历了许多世事变更。
17.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方竭力挽回紧急的局势。
18.独柱擎天:比方独力支撑起大局。
19.撒手铜:旧小说中指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铜投掷敌手的招数,比方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
拿手的本领。
20.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文辞的宏大与庄重。
21.黔驴技穷:比方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22.孤注一掷:比方在紧急时把全部力气拿出来冒一次险。
23.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4.摧枯拉朽:比方腐朽势力很简洁被打垮。
25.真知灼见:正确的相识,透彻的理解。
26.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27.妖童媛女:明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
28.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9.不行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30.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31.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32.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获得某种切身感受。
33.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方世事变更很大。
34.玉砌雕栏:用玉砌成的石阶,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35.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惊惶紧急的时候侵扰别人的权益。
36.莽莽苍苍:形容山上的树木繁盛,也可以用来形容消逝的岁月和艰辛的年华。
37.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形容来得很晚。
38.纤毫毕现:比方特殊微小的事物或部分全都显现出来。
39.有备无患: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方事先做好准备。
40.咫尺天际: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遥远的天际一样。
其次组
1•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
2.鸡蛋里找骨头:比方有意挑毛病。
3.淡交如水:君子交往,平淡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
4.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作贬义。
5.党同伐异:跟自己看法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
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
6.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依据的话。
7.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8.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9.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10.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方境遇凄惨凄凉。
11.手足无措: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方法也没有。
12.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
13.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
14.接踵而来:比方相继不绝。
15.纨绮子弟:借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富贵人家的子弟。纨绮,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用细
绢做成的裤子。
16.春秋代序:季节更替,时间转移。
17.围炉拥衾:在寒冷的日子里围着火炉,拥着温煦的被子,形容很温煦很舒适。
18.阴阳潜移:形容时间慢慢逝去。
第三组
1.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困难,难以辨别。侧重于“事物错综困难”。
2.化险为夷:使紧急的状况或境况变为平安。
3.拾级而上:逐级登阶。
4.了如指掌:比方对状况特殊明白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5.历历可数:形容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多用于褒义的语境中。
6.无以复加:不行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7.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8.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
郭。现多比方虚无缥缈的事物。
9.迎刃而解:比方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简洁地得到解决。
10.孜孜以求勤勉地追求。
11.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更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12.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13.闲情逸致形容悠闲而舒适。
14.不足为奇不值得惊异。
15.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常具有贬义和中性含义。
16.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
17.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劝慰自己。
18.情趣相投:性情志趣相合。
19.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溢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20.情理难容:无论从人情上或是从事理上来说,都是不行宽恕的。一般形容做了十恶不赦、
与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所不符合的事。
21.骇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振动。
22.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3.语无伦次:话讲得一塌糊涂,毫无次序。
24.风风火火:形容急赶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25.青云直上:快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26.藕断丝连:比方表面上关系已经断绝,事实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间的情思难断。
27.天伦之乐: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留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行用于同学、
挚友之间。
28.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29.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支配。
第四组
1.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匪夷所思:言谈行动离惊异异,不是一般人依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3.纷繁芜杂:看着困难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方事物困难,无法辨清。
4.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方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5.矫揉造作:比方有意做作,不自然。
6.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一语道破:通常是比方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
8.人心向背:人民大众所拥护的或所反对的,包括两个方面。
9.汹涌澎湃:比方大张旗鼓,多用于形容诗文、群众运动等。
10.堂而皇之:是形容外表庄重或正大的样子,含讽刺意味。
11.礼尚往来: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看法或做法回答对方。
12.天造地设:事物自然形成,合乎志向,不必再加人工。
13.不速之客: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14.分道扬镶:分路而行。比方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15.独树一帜:提出新奇的主见或创建出新的样式。
16.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绝妙的境地。
17.恣心纵欲:放纵自己的心愿,放纵自己的欲望。
18.出言无状:说话时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显得无礼。
19.塞翁失马:比方坏事在确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20.深恶痛绝:指厌恶痛恨到极点。
21.萍水相逢:比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2.当心翼翼:过分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3.摧枯拉朽: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方节
节胜利,毫无阻碍。
24.掩角之势:比方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
25.土崩瓦解:比方事物的分裂。像土倒塌、瓦裂开一样,不行整理。比方彻底垮台。
26.忘年之交:年龄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情。
27.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28.足智多谋:形容擅长估计困难变更的情势,确定策略。
第五组
1.屡禁不止:多次禁止都不能使其停止。
2.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更。
3.忧心忡忡:形容忧愁担忧的样子。
4.舟车劳顿:形容旅途乏累困顿。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
乏。
5.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
很整齐。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比,整齐地排列。
6.夸夸其谈:形容说话义正词严,冷静自若。
7.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方历史悠久。
8.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确定不能退缩回头。
9.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伦比,类比,匹敌。
10.惊惶失措:由于惊惶,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措,方法,方法。
11.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摩,摩擦。接,碰。踵,脚后跟。
12.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特殊忧愁。忡忡,忧虑担忧的样子。
13.于心不忍:从心里常觉得忍不下去。多表示对受害者的怜悯。
14.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方起先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四、成语(熟语)考点总结
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精确造成的。请识登记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春意阚硼(衰落,将尽)不可之论(更改)
久假不归(借)危言危行(正直)
七月流冬(大火星)屡试不蓼(差错)
一文不多(占有)哀而不伤(损害)
不孚众望(令人信服)犯而不犊(计较)
一僧众咻(教化)拳强人意(略微)
安土窜迁(不轻率)细大不隼(抛弃)
文不如,卓(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2.在成语运用上,不理解运用对象易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请识登记列成语的运用对象:
气(器)宇轩昂(人)洗心革面(坏人)
金兰之好(友情)破镜重圆(夫妻)
青云直上(地位)巧夺天工(人工)
相敬如宾(夫妻)比翼齐飞(夫妻)
不耻下问(请教)举案齐眉(夫妻)
楚楚动人(女子)耳提面命(长辈)
精神矍铢(老人)妙手回春(医生)
秀外慧中(女子)振聋发耳贵(言论)
济济一堂(人才)悬壶济世(行医)
汗牛充栋(书籍多)休戚相关(人和人)
洛阳纸贵(书畅销)炙手可热(权势、人)
崭露头角(青少年)雨后春笋(新事物)
珠圆玉润(歌声、文字)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不期而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服装定制合同采购协议
- 工程承包合同范本-屋面防水
- 快递企业与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餐饮业短期劳动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 标准劳动合同
- Module 4 Unit 1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企业培训与发展专项集体合同
- 18《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养殖场劳务外包合同
- 施工场地平整合作合同书样本
- DL∕T 5032-2018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 国际留学合作框架协议书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 DB3212-T 1157-2024 病案库房建设规范
- 欠款还款计划范文
- QBT 2088-1995 硅藻土行业标准
- 数字电子技术(武汉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科技大学
- 室内设计采光分析报告
- 学习解读2024年新制定的学位法课件
-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毕业生登记表001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