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模拟冲刺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原卷版)_第1页
2024中考语文模拟冲刺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原卷版)_第2页
2024中考语文模拟冲刺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原卷版)_第3页
2024中考语文模拟冲刺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原卷版)_第4页
2024中考语文模拟冲刺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中考模拟冲刺小卷(全国通用)

冲刺小卷10诗歌鉴赏(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②。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③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④皆春色⑤,会有幽人客寓公⑥。

注释:①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苏轼再次遭贬谪初到惠州时所作。②鸡犬识新丰:典故,

刘邦为解父亲乡愁,在长安附近仿照家乡沛郡丰邑,建造新丰,将原丰邑的鸡犬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

自己的家。此指广东新丰,在惠州北。③管宁,三国人物,东汉末年避乱辽东,三十七年才归。④苏轼自

注:酒名,即岭南的万户酒。⑤此处的春色指酒。⑥寓公:寄居外地的贵族或是闲散无权的官吏。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了苏轼想在惠州为家终老的感情。

B.诗中"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借以表达苏轼是无罪被贬谪。

C.诗中"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一句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写哀,达到的"更显其哀"的强烈

效果。

D.诗中“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表现他思念东坡老家的心情。

2.诗中划线句运用何种手法来传情达意,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堂成①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梏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释】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

②梢林:梢木是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

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

白心迹。

⑴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诗句"梢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2)请结合全诗谈谈"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中的“暂"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情绪?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七首》其五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开头两句,就说早已备好了车马,将要出发远行。这一发端突如其来,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

趣。

B.诗中“吴国为我仇",赋予了这次"远游"不平凡的意义,为诗歌涂上了豪迈悲壮的色彩。

C."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为反问句;"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为设问句,诗人自问自答,使语言

明朗自然,干练有力,有刚健之美。

D."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以欲渡江河而无船,比喻自己空怀壮志却不被任用、报效无门。

5.品读画线诗句,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中的画面。

6.赏析"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蕴含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①

秦观

千里潇湘按蓝②浦,兰槐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橘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接(ru6)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槎(rao):兰

舟,

船的美称。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广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⑵下片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在全词中有何妙用?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到贵州

[宋]赵希迈

涉历①长亭复短亭,兼旬②方抵贵州城。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家务每因官事废,诗篇多向客途成。

耕桑尽自无荣辱,却悔当年事短蕖久

【注释】①涉历:经过。②兼旬:二十天。③事短集(qing):在灯下苦读。短棠,小灯。

8.下列符合本诗情感表达的一项是()

A.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B.离别时的忧伤之情

C.强烈的思乡之情

D.对山水的热爱、赞美之情

9.请用自己的话描绘“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这两句诗的画面。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船

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自叫做“舟夜书所见”。

10.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用"月黑"突出"渔灯",为下文做铺垫。

B.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渔灯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明渔船只有一只,也

写出了环境的寂静。

C.前两句写静景,第三句写动景,微风徐来,吹起簇簇波浪,可以想象孤舟随波浪而动荡,表达出诗人孤

寂无依漂泊不定的伤感。

D.第四句写如萤的孤光,倒映水中,风吹浪涌,顿如满天明星,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

不到的壮观。

11.诗人观察细腻,富于想象,请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游泳①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风橘动,龟蛇②静,起宏图。一桥飞架③南北,天堑④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⑤,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

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①1956年6月1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6月3日,第二次游过长江;4日,第三次

游过长江。②龟蛇:指龟山、蛇山。③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

造的桥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当时正在施工中,故属“宏图"。④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称

长江为天堑。⑤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围绕这首词,你和同学展开了讨论。

12.小明: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

也传达出作者(1)的心情。

兰兰:"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2)的感叹,更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

豪迈奋进。

13.小明:下阕尾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个"惊"堪称妙绝。

你:确实如此,其妙在:o

八、诗歌鉴赏。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歌第四句的“留”在另一版本中写成“流”,你认为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

2.“墨梅”是用墨笔勾勒的梅花,下面诗文不适合用水墨来表现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九、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鹏鹃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春,作者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这时候,他在仕途上已是经过不少挫

折。①馀:多余。加餐:多吃饭。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我们学过的诗人的作品,说说“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行路难”的弦外之音?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孤山寺、贾亭”交代春行路线,“初平”、“低”将湖与岸与云巧妙连在一起。

B.领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春天的禽鸟,“几处”说明数量少,与“早莺”的“早”相照应。

C.颈联的“乱”“迷”传神地写出春花的特点、游人的感受,“渐”“才”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

D.尾联中的“行不足”指作者因体力不支,走不到湖东尽头,只好在白沙堤旁的杨柳下歇息。

2.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所写的春景,给人的感受有何不同?请加以概话。

十一、阅读下面的词作,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

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

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L请找出词中写国事家事交织于作者心中的句子。

2.结尾作者长叹“青衫湿”,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诗中的“聊”、“会”分别是什么意思?选其一回答。

2.请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记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②。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③。闲登小阁看新睛④。古今多少事,渔唱⑤起三更。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时期所作,时年四十六岁。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洛中(家乡)旧游,那时是

北宋年间,天下还承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

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写下了这首词。②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清

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③堪惊:总是心惊胆战。④新晴:下雨初晴。⑤渔唱:打鱼人编的

歌儿。

1.请选出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A.这首词的上片回忆早年在旧游的生活,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

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B.“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忆了作者青年时期,和当时的豪英们一起,在午桥宴饮聚会,

把酒临风的场景。

C.“长沟流月去无声,查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

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

D.“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写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

魂惊!这两句体现了二十年来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

E.全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

深远绵长。

2.请结合全诗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包中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十五、诗歌赏析。

阖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②衔鱼来去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