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九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2讲植物生长素
【课标内容】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
物生长时表现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的特点。
考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衍生实验
考点落实
1.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分析
科学家实验处理方法、现象实验结论
①与②对照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尖
达尔文实验端有关,由此推测:尖端可能产生某种促
①n一电」7向光弯进生长的物质(“影响”);
HF曲生长
①与③对照说明:尖端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
②/Pi—■光pi生长彳艮少.
LL11不弯曲
达尔文(某种“影响”)与光照无关,向光弯曲与尖端、
③锡7用口口直立生长
单侧光照有关;
④锡*红日向光弯曲③与④对照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而向光弯曲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
段—
⑤1T"为生长很少⑤与⑥对照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
詹森
琼当L光4向光弯曲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⑥n
⑦力理向放置尖端⑦与⑧对照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
拜尔的对侧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
⑧『叫曲生长
的
)C弯向放琼脂
⑨1---11块的对侧
⑨与⑩对照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
温特⑩--0生长很少长的化学物质,且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
注:■表示含生长素的琼长
脂块,□表示不含生长素
的琼脂块
解疑群;惑
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实例
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
企锡—光嗨A-光①.直立.生长;
遮盖类
①2②向光弯曲生长
①直立生长;
暗箱类口寸光
①②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①向、右.侧弯曲生长;
②一直立一生长;
插入类①②
『光琼脂块③向光弯曲生长;
③④⑷向光弯曲生长
①直立生长;
①②
移植类C.c-光②向—左—侧弯曲生长;
1门网[£1
C3)④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①.直立.生长;
①②②向光.弯曲生长;
旋转类盆转盒转
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n•■>a④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
都转盘转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中
①
失重Q〃、b、c、d都促进生长;②中ab,
横置类
c<d9。、c、d促进生长,b抑制.生
②长
有重力
2.从胚芽鞘系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1)胚芽鞘感光部位一_尖端.。
⑵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部位)一尖端下面一段。
⑶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一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一胚芽鞘尖端。
(5)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植物激素的概念
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的微量有机物。
II
概念思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
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7)
⑵生长素的产生需要光照。(X)
提示:生长素在有光、无光下均可产生。
⑶温特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吗I睬乙酸。(X)
提示:温特只是命名了生长素,并没有分离和鉴定出其化学本质。
(4)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x)
提示: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5)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琼脂片可用云母片替代。(X)
提示: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但不可以通过云母片。
典题说法
考向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0T下图为选用禾本科植物幼苗所做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尖
端戴
在
尖端
以
光
广
光
尖
端戴a
一
部
的
位
不透
一
治
的
透明
明
透
不
的小
小帽-T
戴
筒
套
的
图1图2
A.实验说明幼苗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
B.实验说明植物各器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不同
C.实验说明生长素促进幼苗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D.如果图2尖端下部不遮光,不能排除尖端下部也是感光部位
解析:图1中的右图尖端被不透明的小帽遮盖,幼苗表现为直立生长,说明其直立生长
与单侧光照射无关,A错误;该实验没有做尖端与其他器官的对照实验,故不能说明植
物各器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不同,B错误;该实验无法说明生长素是否抑制向光侧生长,
C错误。
考向2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分析
»(多选)(2023・盐城期中)用含生种不同浓度生长素(侬〜砥)的琼脂块①分别放在4个相
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见下图,一其生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D)
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7"1<加2<见<如
B.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③
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加3、侬之间
D.若Ctl和(Z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如与袱2也相同
解析: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生长素的促进效果相同的点,只根据胚芽鞘的弯
曲角度,不能确定生长素浓度的大小,弯曲角度越小,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就越大,A
错误;根据实验分析,该实验只能说明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
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B正确;在达到最适生长素浓度之前,随着生长
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ai>a2>a3>a4时,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
度不一定位于机3、侬之间,C错误;若Ctl和CC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21与仪可能不
同,D错误。
审答指导
关键信息指导答案
4种不同浓度生长素(mi〜侬)的琼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因
①
块,属于实验的自变量果关系?。1>。2>。3>。4,说明生长
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强,mi-m4
胚芽鞘弯曲角度(。]>必>a3>。4)属
②可能存在侬Vm3Vm4,也可能存
于实验的因变量
在其他数量关系
③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则可能会导致a=90。
变式(多选)下图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
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BC)
琼脂片含生长素
的琼脂块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b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通过琼脂片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解析:a中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A错误;生长素在琼脂片中的运输
属于扩散,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则只有纸盒开
口转向单侧光一侧,才能使尖端右侧接受光照,导致左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
植株向右侧弯曲生长,C错误;图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纸盒开口方
向进入,且只能照射到朝向开口一侧的尖端,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植株弯向纸盒
开口方向生长,D正确。
方法规律
“三看法”判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①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来源:主要由尖端产生
或由外源提供(如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等)
一看
②生长情况分析:若胚芽鞘无尖端且无外源
提供的生长素,则胚芽鞘不生长(或生长很少)
①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的因素:插入云母片
等处理
二看
②生长情况分析:若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
则胚芽鞘不生长(或生长很少)
生长素均匀运往生长部位,则直立生长
生长素不均匀运往生长部位:生长素多的一
三看
侧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考点2植物的向性分析和生长素的运输
考点落实
知识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生长素的产生和分布
合成部位>一主要是芽、嫩叶和发育中
的种子
―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
分布部位
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2.生长素的运输
(1)三种运输
横向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特别旺
单盛的部位,在外界某些刺激(如单
侧
光侧光、重力等)的影响下发生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幼
根等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差
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运输
方式为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
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
(2)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证明
含生长
素的琼
脂块
一段时M
间后
不含生胚芽鞘
长素的弯曲
琼脂块
含生长
素的琼
脂块
形态学
留一段时
下端一段时
。间后间后
a白
一
含
上
芽
鞘
胚
端
生
不
素
曲
弯
不
丕
的
长
脂
块
4琼
知识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
1.植物的向光性
⑴四周光照均匀或无光
尖端产生生长素一极性运输一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长素分布均匀一各部分生长
均匀一直立生长。
⑵单侧光照射
单
侧产生生长素
光感受单侧光
尖端(能感光、影响I运输
II
①极性运输②横向运输
v____ZZ7
I
生长素③分布不均匀
1
背光侧④多向光侧⑤少
\________J
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
⑥快于向光侧
素纵向向下I
运输)向光弯曲生长
外因:.单侧光照射.
(3)结论:植物向光性,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1)原因分析
根孩性运领向份芽
横向运输方向J/、横向运输方向
(重力方向)r沙(重力方向)
N高(抑制)高(促进)
形态学上端形态率下端形态学上端
卧
(2)结论
"①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
刺激
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②内因:生长素_分布不均匀;
〔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概念思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一生长素。(x)
提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吗I口朵乙酸,是一种有机酸。
(2)可以从发育中的种子中提取生长素。(7)
(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都是极性运输。(x)
提示: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4)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7)
提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5)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x)
提示: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
(6)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x)
(7)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x)
典题说法
考向生长素的运输与植物的向性
幽(2023•山东卷)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
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
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
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
①甲不切断正常弯曲
②-凰-—
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
③4I
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T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A.结构I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解析:据表格和题图可知,不切断任何部位,该幼苗正常弯曲生长,但在①处切断,即
去除结构I,生长变慢,推测结构I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据表格可
知,在①处切断,该幼苗缓慢生长且弯曲,而在②处切断后,该幼苗不能生长,推测①②
之间含有生长素,且具有感光部位,推测可能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生长素分
布不均,最终导致生长不均匀,出现弯曲生长,B、C不符合题意;在②处切断和在③
处切断,两组幼苗都不生长、不弯曲,说明此时不能产生生长素,无法知道②③之间有
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D符合题意。
考点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考点落实
知识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
(1)在个体水平上,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生根和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2)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
官水平上,生长素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等。
2.作用机理
不催化细胞代谢,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细胞生
命活动的作用。
知识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1.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苏教版称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
性”)
2.生长素作用曲线分析
⑴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
①图中4个关键点的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一促进生长;B点促进作用最强;C点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曲线含义: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
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
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范围,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何
茎
芽
进
根
个
生e
今
长
抑
制
生
O长
10-1。10-810-610710-2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超过A,、B\。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抑制根、芽、茎的生长,说明不同的器官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
3.实例:顶端优势
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
原因
制
解除方法去掉(摘除)顶芽
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解疑释惑
顶端优势原因分析
图1图2
图1中A为顶芽,B、C、D为侧芽,其生长素浓度关系为B>C>D>A;从生长
速度看,顶芽优先生长,该浓度下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起促进作用。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且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故图1中的A〜D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
中的a、b、c、d。
11
概念思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某一浓度的生长素对芽是促进作用,对根一定是抑制作用。(x)
提示:根和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但对芽起促进作用的浓度不一定会抑制根的生
长。
⑵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7)
⑶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x)
(4)只有顶芽能够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此现象称为顶
端优势。(x)
提示:侧芽也可以产生生长素。
⑸某农民种植的向日葵在开花期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传粉。为了避免
减产,可以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X)
提示:生长素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但是向日葵收获的是种子。
2.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一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
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典题说法
考向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而1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作用效果。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不同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同一器官的生长效果可能相同
B.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以g为分界
点
C.若机代表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大于,
D.若图表示胚芽鞘,〃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小于机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最适生长素浓度g的两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对同一
植物同一部位具有相同的促进效果,A正确;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低浓度促进
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以,为分界点,B错误;水平放置的
根,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抑制
近地侧生长,所以若m代表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大于
i,C正确;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比向光侧多,生长
快于向光侧,所以若图表示胚芽鞘,〃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
围小于机,D正确。
娈我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见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
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见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见图丙。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豌豆幼苗茎切段
rIIII"IIn,
02004006008001000
生K素质量浓度/(mg-L-1)
乙
A.图甲中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C.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D.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200mg-L-1,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200〜800
mg.LT
解析:图乙没有体现生长素抑制幼苗茎切段生长的作用,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幼苗茎切
段生长的作用,C错误;图甲中,在重力的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低于b处,b处生
长素浓度促进生长作用大于a处,所以b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200〜800mgL-i,D
正确。
方法规律
三看法”判断生长素的“高浓度'和“低浓度
生K较慢部位的生K素浓度高于生长较快部位的
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
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如根的向地性、
顶端优势等体现这一作用特点;若生长较慢部位
的生长素浓度小于生长较快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如茎的向光性和
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慢均是由于其
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与对照组(蒸面水处理组)比较,生K快于对照组者
均可体现“促进”,生长慢于对照组者均可体现
.“抑制‘
坐标曲线模型[,若生长曲线有“正值”
A~~\D
(横轴以上,如图中B点)也有“负值”(横轴以下,
O-如图中D点),则可体现“生长素在浓蔗较低时促
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注: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的现象,最适浓度则在此两种浓度之间。
验逅果※唯堂演慎
1.以下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是因为胚芽鞘尖端向下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背光
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吧咪乙酸引起的,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解析: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命名为生长
素,但没有确定其化学本质,D错误。
2.下图是一组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含生K素
=的琼脂块
不含生长素
口的琼脂块
丙
A.一段时间后,可用图丙的实验检测图甲、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是否有生长素
B.一段时间后,图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原因是生长素被分解了
C.图丙的结果表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a的大小与生长素浓度大小成正比
D.若在右侧给予单侧光重新实验,甲会向左弯曲生长,丙会直立生长
解析:若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则图丙胚芽鞘将如图所示弯曲生长,若琼脂块中无生长
素,则图丙胚芽鞘不生长,所以可以用图丙的实验检测图甲、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是否有
生长素,A正确;一段时间后图乙下端的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原因是生长素只能从a端
(形态学上端)运输到b端(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B错误;图丙的结果表明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弯曲度越大,a越小,所以a的大
小与生长素浓度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成反比,C错误;由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
端,甲、丙都无尖端,因此甲、丙胚芽鞘的弯曲方向与光照无关,若在右侧给予单侧光
重新实验,甲会直立生长,丙会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
3.(2024.如皋期中改编)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B.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尖端下部伸长生长
C.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雌蕊即可获得无子番茄
D.促进同一植物枝条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所需生长素浓度相同
解析:生长素不是蛋白质,故色氨酸转化为生长素的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用适宜
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如果番茄已受精,
再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雌蕊,不会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不同浓
度促进生根效果相同,D错误。
4.(2023•南京一中)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
浓度一定在d〜e
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
素浓度
C.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可能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
适宜浓度
D.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
解析: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茎的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并且背光一侧生
长快,因此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人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应在6〜d,
A错误;顶端优势中,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若c
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B错误;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是芽,最后是茎,若。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
宜浓度,则a、b点可能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错误;由于生长素
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不能过高,应低于e
点浓度,D正确。
5.(2023•通州中学)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
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EL2
E
、®L0
半
S8砌
卑
世6
OS.
4
S乙
2
O20406080100120
时间/min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IAA在尖端下部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解析: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
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
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
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D错误。
配套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淮安中学)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达尔文实验得到胚芽鞘的尖端有感光作用,并提出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影响因素
B.詹森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能透过琼脂块,不能透过云母片
C.拜耳实验发现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在其下部不均匀分布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D.温特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了吗|跺乙酸,因促进植物生长命名为生长素
解析: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将其命名为生
长素,但没有提出明噪乙酸,D错误。
2.(2023•泰州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成熟细胞。
3.(2023•扬州期中)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衰老细胞
B.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场所是植物体的未成熟组织
C.在植物体的幼嫩部位,生长素不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D.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解析: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性也不同,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衰老细胞,A错误;植物体的未成熟组织
具有分生能力,是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场所,B正确;在植物体的幼嫩部位,生长
素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极性运输,C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呼
吸抑制剂能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但不影响非极性运输,D错误。
4.(2023・镇江一中)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B.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植物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D.生长素在植物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解析: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但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单侧光无关,
A错误;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是主动运输,会消耗能量,B正确;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都能产生生长素,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
鞘等处,D正确。
5.(2023・泰兴中学)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
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C)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
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解析: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要把尖端离体进行实验。注意
实验的单因子变量为有无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6.(2023・盐城中学)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e)
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
置于l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用KC1
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C)
A.KC1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e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e或KC1而提高
解析:KC1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胚芽鞘细胞中,从而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A正确;
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该过程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B正确;
实验中蔗糖没有充当能源物质,因为加入无机盐KC1仍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C错
误;分析曲线变化趋势可知,生长素+蔗糖组(第3组)胚芽鞘伸长率高于单独使用生长
素组(第2组),用KC1代替蔗糖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所以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
果可因加入Sue或KC1而提高,D正确。
7.(2023•怀仁中学)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
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水杨酸(SA)对“弯钩”的形成有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对照组SA处理组
A.破土前,“弯钩”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快
B.破土后,“弯钩”外侧的生长速度比内侧快
C.“弯钩”破土前后的生长状况可说明拟南芥“弯钩”内侧生长素分布多
D.SA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拟南芥顶端“弯钩”的形成
解析:破土前,“弯钩”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慢,A错误;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
以直立生长,则破土后,“弯钩”外侧的生长速度小于内侧,B错误;幼苗在破土前顶端
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因此破土前生长素浓
度内侧(外侧,破土后生长素浓度内侧〉外侧,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SA处理组的弯
钩弯曲程度不同,可推知SA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分布,D正确。
8.(2023•如皋中学)为研究咏朵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
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形态学上端
Q
A
B
形态学下端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是极
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
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解析:吗I睬乙酸(IAA)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在琼脂块①和②中,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A错误;
在成熟组织中,喝I躲乙酸(IAA)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
段,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均会出现放射性,B错误;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③和④中都
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尖不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错误;若图中
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
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2023•徐州三中)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班会演讲稿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logo购买合同范本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食品运送合同范本
- 12急行跳远教学设计8-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 Module 3 Unit1 Point to the doo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研学活动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牛津译林版英语Unit 5 Reading 教学设计
- 2023初一暑假前教育家长会演讲稿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件第四章 基于系统的攻击与防御
- 供电一把手讲安全课
- 工程施工派工单
- 编纸条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
- 玩具公司职位说明书汇编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件
- 化学专业英语元素周期表
- 新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实验心理学课件(周爱保博士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