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单元素养卷(其次章)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改变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河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渐渐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新疆巴里坤湖是位于天山东段的一个内流湖泊。科学钻探发觉湖底沉积物粒径从小到大分别有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砂砾石。读下图,完成3~4题。3.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A.粉沙黏土-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B.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C.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D.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砂砾石4.近年来,巴里坤湖面积持续萎缩,其主要缘由最可能是()A.河流挟带泥沙,在湖中大量沉积B.引湖水浇灌,造成湖泊面积减小C.大量引柳条河水,入湖水量削减D.农夫围湖造田,侵占湖泊水域读下图,完成5~6题。5.图示地貌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6.图中沿A→B→C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心高,四周低,坑中有中心岛。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据此完成7~9题。7.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冻融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8.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缘由是()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C.基岩破裂,易形成原始凹坑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9.影响壶穴中心小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侵蚀强度差异B.泥沙沉积差异C.壶穴深度差异D.砂砾粒径差异下图示意我国甘肃省三种侵蚀作用的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10.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11.丙区域的侵蚀作用剧烈,其造成的后果主要是()A.干旱加剧B.河流水量削减C.雪线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大读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完成12~14题。12.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13.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甲→丁D.丙→甲→丁→乙14.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B.我国西北地区C.我国黄土高原D.亚洲中南半岛读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完成15~16题。15.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16.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积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缘由是()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改变明显C.沉积物质来源困难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18.科考队发觉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闻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积累B.风力积累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20.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与________的自然环境关系最亲密。()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改变大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觉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21~23题。21.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A.甲——河流地貌B.乙——风沙地貌C.丙——海岸地貌D.丁——冰川地貌22.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样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与丁地貌特点形成亲密相关的自然要素是()A.土壤、大气与水文B.植被、岩石与大气C.土壤、大气与植被D.岩石、大气与水文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积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积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积累成扇形积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24~25题。24.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大小匀称B.层状结构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25.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积累、侵蚀—冰川积累、侵蚀B.冰川积累、侵蚀—流水侵蚀、积累C.冰川侵蚀、积累—流水积累、侵蚀D.冰川侵蚀、积累—流水侵蚀、积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材料2019年7月23日21时20分,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发生一起特大山体滑坡灾难。共造成21栋房屋被埋,38人遇难,仍有13人失联。下图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难主要分布区图。(10分)(1)我国是滑坡、泥石流灾难频发的国家,为什么我国滑坡、泥石流灾难频发?(4分)(2)我国哪些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2分)(3)我国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4分)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1)依据材料,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分)(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缘由。(8分)(3)分析图中从山麓出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改变的一般特点及成因。(6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天坑是一种漏斗形岩溶地质景观,大部分坑壁都是悬崖环绕。天坑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不断溶解,导致岩层不断倒塌,并贯穿地表所形成的。下图为贵州省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中岩层都是软硬程度相同的石灰岩层。(1)试推断图中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4分)(2)指出溶洞①与溶洞②所在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理由。(3分)(3)试分析图示地区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河水丰富的缘由。(3分)29.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图3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3分)(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岸,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2分)()A.槽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4)A、B、C三点中,最相宜形成聚落的是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积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3分)单元素养卷(其次章)1~2.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河心沙洲面积变小说明出现了汛期,河水水位高;河心沙洲在一年内的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面积变小,说明该河流一年中有两个汛期: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因此,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选A。第2题,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依据指向标推断该河段的流向为东西方向,A错误;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流水速度减慢,泥沙在上游水库沉积,输送到沙洲的泥沙削减,泥沙沉积速度减慢,所以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正确;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Q河道位于河道左侧,所以Q河道将受到侵蚀,河道变深,C错误;河心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常发育在河流下游水流较慢的地方,D错误。答案:1.A2.B3~4.解析:第3题,河水入湖后,流速变慢,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故选B。第4题,由题干可知,是近年来湖面持续萎缩,所以不应是河流挟带泥沙,在湖中大量沉积,A错误;巴里坤湖为内流湖,也就是咸水湖,湖水不利于浇灌,B错误;大量引柳条河水发展浇灌农业,使入湖水量削减,很可能是近年来湖面持续萎缩的缘由,C正确;由于巴里坤湖是咸水湖,湖泊四周的土地为盐碱地,不利于发展种植业,D错误。答案:3.B4.C点睛:湖泊缩小的人为缘由:过度开发导致湖泊四周植被削减、水土流失;围湖造田;过度引用入湖河水(农业浇灌、工业用水、饮用);人类工程(水库的修建)。5~6.解析:第5题,图中所示地貌分布在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地貌类型属于冲积扇,A正确;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河边滩地分布大致与河岸平行,不位于出山口,BC错误;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D错误。第6题,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挟带泥沙的实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渐渐变小。一般来说,A位于冲积扇的顶部,流速快,颗粒大先沉积下来;C位于冲积扇的边缘,流速变慢,颗粒较小后沉积,所以图中沿A→B→C方向物质依据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颗粒物由大到小排列,砾石粒径最大,黏土最小,故选C。答案:5.A6.C7~9.解析:第7题,据中国地形及经纬度可知,北京西山峰口庵海拔较低、位于中纬度,没有发育冰川,因此没有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冻融作用,A、B错误;风力侵蚀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明显,北京西山峰口庵属于半潮湿地区,风力侵蚀较弱,C错误;壶穴因河水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形成一圆形孔洞,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依据材料中“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相关信息可知,形成当地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第8题,据图可以看出路旁边坡一侧坡度较陡,在雨季,陡坡一侧砂砾冲刷物质多,边坡砂砾随雨水对基岩路面产生剧烈的磨蚀作用,经过长期的磨蚀形成壶穴,A错误、B正确;据图观测,地表基岩比较完整,基岩路面破裂不明显,且基岩路面破裂不会导致壶穴只形成于边坡一侧,C错误;基岩为石灰岩,气孔少,D错误。第9题,图中壶穴为圆形,雨季地表径流在壶穴中形成旋涡,旋涡中的砂砾优先磨蚀坑底的周沿,而位于旋涡中心的岩石则磨蚀较少,最终导致壶穴四周低、中心高,形成中心小岛,A正确;泥沙沉积差异、壶穴深度差异、砂砾粒径差异影响不大,B、C、D错误。答案:7.D8.B9.A点睛:壶穴又称瓯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旋涡挟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悬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10~11.解析:第10题,依据甘肃省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推断,甲位于该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风力较大,因此风力侵蚀作用明显,由于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流水侵蚀作用不强,由于当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条件较差,冻融侵蚀不强;乙地区位于祁连山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气温改变较大,冰川积雪较多,冻融侵蚀显著;丙区域位于甘肃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降水较多,地表径流较多,因此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而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不强,由此推断,C符合题意,故选C。第11题,丙区域位于甘肃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降水较多,地表径流较多,且该区域主要位于黄土高原,黄土疏松,植被破坏较严峻,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剧烈,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把大量泥沙带入河流,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D正确;干旱加剧、河流水量削减、雪线上升,与流水侵蚀作用剧烈关系不大,不是流水侵蚀作用的后果,A、B、C错误。答案:10.C11.D12~14.解析:第12题,图中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崩解破裂,并在原地形成松散的积累物,是风化作用,D正确;风蚀是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但该岩石并没有被搬运走,A错误;该图看不到水蚀作用和溶蚀作用,B、C错误。第13题,依据图中岩石改变可知,该过程应当是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改变而在原地形成松散积累物的全过程;岩石改变是由整体坚硬岩石变为松散积累物,故选C。第14题,细致读图可知,该地区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在日间上升(乙图),在晚间(丙图)则急剧下降;岩石在日间受热膨胀,在晚间冷却收缩,使得岩石破裂成为松散积累物,该类型风化主要存在于:类似沙漠等降水稀有的日温差大的地方。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有,昼夜温差大,其余三地降水较多,故选B。答案:12.D13.C14.B点睛:风力作用与风化作用的区分如下:1.二者的影响因素与覆盖范围不同: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较多,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地域也较普遍,可影响到整个地表层;风力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风,并且局限于干旱沙漠地区。2.二者的结果不同: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地貌;风力作用形成风成地貌。3.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风力作用较风化作用的表现形式困难多样,主要有: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凹地;风力搬运-戈壁,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积累。15~16.解析:第15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16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项。答案:15.D16.C17~18.解析:第17题,从材料可知该河流位于塔里木盆地旁边,高阶地上又主要为沙丘沙,所以该地沉积物应受风力影响,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而低阶地的沙丘沙与粉沙—黏粒占比例相当,故低阶地受风力影响与河流影响差不多,也就是说该地沉积物的风力沉积与流水积累比重相当,所以其沉积物受力及物质来源相对来说较为困难,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较高阶地差的缘由应选C项;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对沙丘沙影响较多,虽然该地径流量随季节改变明显,但都是受流水沉积作用,其分选性质相对一样,并不能说明低阶地比高阶地的分选性差,A、B两项错误;物理风化较强对高阶地与低阶地都是一样的,对其沉积的分选性没有影响,D项错误。第18题,依据题目材料信息可知,该阶地位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在出山口处易形成冲(洪)积扇,河流挟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积累,因此其原始地貌最可能是冲(洪)积扇,故选C项。风积沙丘颗粒物应当较小,不会有大量砾石沉积层,三角洲大多位于河流入海或入河口旁边,大量砾石存在的可能性也较小;风蚀沟谷会形成颗粒径不规则的碎屑风化物.也不会形成大量砾石,再加上该地有水,风蚀作用相对较弱。所以A、B、D三项错误。答案:17.C18.C19~20.解析:第19题,魔鬼城是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和气候亲密相关。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所以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第20题,魔鬼城的地貌主要是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力作用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域,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照足够,多大风天气。答案:19.D20.C21~23.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的中东部,甲地貌是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为“土林”,其呈垄、槽相间分布。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风沙活动是比较剧烈的,乙地为风沙地貌,B正确;读图可知丙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丙地为冰川地貌,C错误;丁地位于云贵高原,为石林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错误。第22题,读图可知乙地的地貌呈现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的高度和长度是不尽相同的,可知①正确,②③错误;我国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以西北风为主,在风力侵蚀作用下,该土林地貌垄脊的走向和当地的主导风向的走向是一样的,④正确,故选C。第23题,读图可知丁地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渐渐形成的,故选D。答案:21.B22.C23.D点睛: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图中的“土林”地貌即乙地的地貌,是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带的,该地貌主要是由于风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垄脊的走向和当地的主导风向是一样的。24~25.解析:第2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终碛沉积物大小不均,棱角明显,磨圆度较差,没有层状结构。第25题,冰水扇的形成是冰川和流水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积累而形成的扇形积累体。答案:24.C25.D26.答案:(1)我国山地面积广阔,约占土地面积的66%,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困难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到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简单形成泥石流或滑坡。(2)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3)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有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有。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27.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改变不同,等高线表现的改变方向也就不同。第(3)题,河流泥沙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答案:(1)由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缘由: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缘由:下游段主要以河流积累作用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4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聘用人员 合同范本
- 英文合同范本甲方全称
- 门店住宅改造合同范本
- Module 6 Unit 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12 家乡的喜与忧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相似系列之一线三等角 教学设计
- 4 选举产生班委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初三开学第一课家长会优秀课件两篇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四章 国际财政
- 狮子王1中英文台词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TCITSA 24-2022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规范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