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拓革命新道路1.在历史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工人阶级应时刻地打算能领导并参与武装暴动。以乡村农夫之成功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安排地尽可能地在广阔区域中打算农夫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猛烈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表述最可能出自()A.毛泽东的《湖南农夫运动考察报告》 B.“八七会议”的文件C.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名称经验了从中国革命委员会到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再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的多次演化。这些演化是在当时严峻的革命环境中党为了生存和发展作出的珍贵探究,为后来党的政权建设和巩固供应了珍贵阅历。中国共产党政权名称演化的主要缘由是()A.国共其次次合作的实现 B.共产国际的真诚帮助C.民族冲突成为主要冲突 D.革命形势发展的须要3.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头,中国广阔农村仍旧是半数以上土地驾驭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夫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夫参与革命的主动性 B.歼灭封建土地全部制C.巩固依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依据地农业发展4.毛泽东告知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跑来跑去是不行的,肯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依据地。……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渐渐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A.团结一切力气革命的必要性 B.建立农村革命依据地的必要性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5.1927年8月,毛泽东曾对瞿秋白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挚友。”这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处在裂开的边缘 B.革命重心转移促进了红色政权巩固C.毛泽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D.毛泽东倾向于在农村开展革命运动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行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协作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究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究历程表述精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长久战》7.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行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与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相识趋于一样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8.第五次反“围剿”起先后,前线出现大量的牺牲,而后方可补给人员越来越少,红军动员工作开展艰难。“上杭县才溪乡只有两千余人口,在多次扩军突击后,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这当然不现实。”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远远强于工农红军 B.苏区人力资源的枯竭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缘由C.日伪军的扫荡导致农村革命依据地发展受限 D.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存在局限性9.1930年,鄂豫皖革命依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两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依据地()A.农夫生产的主动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夫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与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快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肯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退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1.标记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A.长征 B.遵义会议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12.1927年9月,中共中心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A.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B.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D.革命策略尚未适应详细国情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惊的气氛中起先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毅的信念。材料二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驾驭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变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变更。后来许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务。——以上材料均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惊的气氛中起先"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务”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务”的缘由。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夫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夫斗争发展的必定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成功,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安排完全是空谈。——《红旗》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验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宏大转折,一次是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斗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斗争的兴起。(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分析其分歧的实质。(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回答在其次次反复中,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史实。综合上述杯和料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有系统地有安排地尽可能地在广阔区域中打算农夫的总暴动”“秋收时期”可知与中共八七会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秋收季节发动起义相符,故选项。2.答案:D解析:项所述反映了中共政权名称的变更缘由,故选项项所述发生在抗战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由此解除项项是外部缘由,并非主要缘由,由此解除项;民族冲突成为主要冲突不符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由此解除项。3.答案:B解析:调动农夫参与革命的主动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其实质,故项错误;实质应当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歼灭封建土地全部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项正确;巩固依据地红色政权也不是实质而是目的,故项错误;推动依据地农业发展也是目的而不是实质,故项错误。4.答案:B解析:题干中毛泽东强调闹革命“肯定要有一个家”,即要有革命依据地,故选B项。团结一切力气即中共要团结盟友、孤立敌人,题干无法体现,解除A项;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于1949年解放斗争即将成功时,解除C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毛泽东刚好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阅历,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此解除D项。5.答案:D解析:从材料“1927年8月”“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挚友”,可知反映的是毛泽东倾向发动农夫进行革命,故选项。第一次国共合作裂开的标记是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项;革命重心转移是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建立以后,解除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毛泽东刚好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阅历,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与题干时间不符,由此解除项。6.答案:C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作于1930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由此解除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处于抗战时期,比“工农武装割据”提出的时间晚,由此解除项。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究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抗战即将成功之时,故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井冈山道路开拓于1927年,《论长久战》发表于1938年,由此解除项。7.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改造道路问题,由此解除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社会各阶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没有涉及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思,由此解除项。马克思主义只是被先进的学问分子所接受,而不是被社会各个阶层接受,由此解除项。从材料中“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行缓之图”可知各界团体的爱国觉悟得到提高,故选项。8.答案:B解析:题干提及第五次反“围剿”时,前线牺牲大,后方补给不济,无法突围成功,故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国共军队的战斗力的比较问题,且第五次反“围剿”之前的四次反“围剿”中,红军都取得成功,说明红军战斗力坚韧,解除项;日伪军的扫荡是在抗战时期,由此解除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不存在局限性,由此解除项。9.答案:A解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南方农村革命依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使得农夫生产主动性提高,粮食增收,因此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依据地的平安,由此解除项。项“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的说法错误,解除。项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关系,解除。10.答案:C解析:国民革命运动起先于年,结束于年国共合作的裂开,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由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不符,故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项错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肯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故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许多是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还较大,故项错误。11.答案:B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起先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途在党中心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项。12.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可知共产党的主见是“城市中心论”,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故D项正确。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的说法错误,故解除A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适合中国国情,故B项错误。中心城市是国民党重兵防卫的地方,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的说法错误,故解除C项。13.答案:(1)缘由: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心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心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事务:遵义会议。缘由:遵义会议起先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途在党中心的领导地位,在极其紧急的状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解析:(1)依据材料一“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惊的气氛中起先的”并结合所学学问,红军之所以长征是因为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心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心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驾驭了领导权”可知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是遵义会议。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变更”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14.答案:(1)观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