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第2章光现象
一考点清单破
一、光的色彩
1.光源: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根据产生形式,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根据形态可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
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
散。
(1)发现色散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生顿发现。
(2)说明: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生活中的实例:天边的彩虹。
3.色光的混合:
(1)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一均匀介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仅是“同一介质”不能保证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
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
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也置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1)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立竿见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排队时看齐;③射击瞄准等。
④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
就是物体的影子。
⑤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
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食。
⑥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食。
(3)小孔成像
①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②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③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99792乂108向$,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
的速度,计算中取c=3xl()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三、平面镜
1.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建筑物外面的玻璃幕墙、舞蹈练功房里的大镜子等都可以看成平面镜,通过平面
镜能够观察到物体的像。
(1)实像:把熊曼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2)虚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2.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成像(穿衣镜)。(2)改变光路(海底潜望镜)。(3)扩大视野空
间(商店装饰)。
3.平面镜成像作图
(1)发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虚像点。
(2)发光点位置连线和像的位置连线垂直于镜面。
(3)平面镜后面的所有线都是用虚线画。
(4)法线用虚线一般标垂直。
(5)光线别忘加箭头。
四、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基本要素:一点两角三线。
一点: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表示。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邛”。
三线: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
反射光线: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会居法线的
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当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照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就会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漫反射。
实验突破
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1)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比较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既能看见物体成像,又能看对面蜡烛,不能用平面镜代替。
(3)光屏:承接成像。
(4)火柴:点燃蜡烛。
(5)刻度尺:测量物距和相距。
3、实验步骤
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
的像。
步骤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步骤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步骤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步骤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里离。
4、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粗篁。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
(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总结: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1)实验最好在较膻的环境下进行该实验,以便于观察蜡烛A的像。
(2)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
是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4)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5)通过多次实验,发现未点燃的蜡烛B与点燃的蜡错烛A的像完全重合,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
与物体的大小相同”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等量替代法。
实验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带刻度的硬纸光屏、支架、夹子。
(1)平面镜:反射面。
(2)激光笔:发出光(光学)。
(3)带刻度的硬纸光屏:便于读数。
3、实验步骤
步骤①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步骤②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
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步骤④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步骤⑤整理器材。
4、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会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应用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3)硬纸板应选择粗糙(填“光滑”或“粗糙”)的,优点是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径迹。
(4)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即时练习
【练习1](23-24八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答案】B
【解析】
A、飞鸟在水里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3、实像可以使底片感光,照相机胶片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而形成的鱼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2.
【练习2](23-24八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古诗《雨窗消意图》中有“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
片红”的情境。要解释柳絮为什么是红色的,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红色红色
物体物体■
【解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夕阳的光线中只有红光,当红光照到白色的柳絮上,
洁白的柳絮只能反射红光,所以柳絮呈现出淡淡的红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练习3](23-24八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如图为检查视力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的视力表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该同学眼睛到镜中“视力君’的距离是4.6m
D.若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则其在镜中的像也变大
【答案】C
【详解】A.镜中视力表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与像大小相等,镜中视力表的像与视力表小一样大,故B错误;
C.已知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由图可知,则该同学眼睛到镜中
“视力表”的距离是
5m-0.4m=M-.6m
故c正确;
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与像大小相等可知,若将视力表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4](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
方案。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
“有色影子”,下列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照射光源的颜色背景板的颜色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绿白红
②白红蓝
③红白绿
④蓝红绿
背景板
A.①②
【答案】B
【详解】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
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
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①③正确;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
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②④错误。故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练习5](23-24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处,它成像在距小孔
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6,则半透明纸上成的像是像(填写完整像的倒正、大小、虚实);
其他不变,半透明纸远离小孔,半透明纸上的像是(选填“变大”、“缩小”或“不变”)o
一,半透明纸(膜)
<-----------------------------><--------->
ab
【答案】倒立缩小的实像变大
【详解】口]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从烛焰底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会成在半透明纸的上方,
从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会成在半透明纸的下方,所以是倒立的像;由于实像能呈现在光屏(半透
明纸)上,虚线不能,所以小孔成的是实像;由于此时像距b小于物距a,所以成缩小的像。故半透明
纸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⑵其他条件不变,若半透明纸远离小孔,像距变大,蜡烛火焰的像会变大。
【练习6](23-24八上•江苏南通・期末)如图所示,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狭缝射向三棱镜,发现光屏上色光的种类偏少,为了在光屏上观察到更多种类的色光,以下可行的操作
是()
A.将光屏靠近三棱镜B.将三棱镜转动一定角度
C.将狭缝靠近三棱镜D.将平面镜转动一定角度
【答案】B
【解析】
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或将光屏远离狭缝,
调整平面镜只能改变光的方向,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练习7](23-24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末)(1)反射光线与镜面成50。角,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
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
点光源S并完成光路图。
【解析】(1)过反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则入射角为
90°-50°=40°
作图如下:
(2)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先确定像的位置,再根据平面镜成
像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确定点光源位置,画出光路,作图如图所示:
【练习8](23-24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在以下器材中,应选择;(选填字母)
A.2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
B.1c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
C.2mm厚的平面镜
(2)在水平桌面上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将玻璃板_______放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前表面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反射面的位置;
(3)点燃蜡烛A并放在玻璃板前a点,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
除了能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同时还能得出_______关系;
(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将像和物的位置做标记,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像
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5)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将光屏(不透明)放在蜡烛B位置,按照图丙中(选
填“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现象,可说明此像是虚像;
(6)小明对老师做过的魔术《浇不灭的烛焰》很感兴趣,想做一做。他在甲图实验中,增加一个
空烧杯,将蜡烛B放入杯中并让B仍然与A的像重合,往烧杯中逐渐倒水直至倒满,看到杯中烛焰依然
坚强不灭(如图丁),则丁图中看到的杯中烛焰和杯中蜡烛o
A.烛焰是虚像,蜡烛是实际物体B.均是实际物体C.均是虚像
【答案】①.A②.竖直③.像与物的大小④.相等⑤.③⑥.C
【解析】
(1)[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厚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反射成两个距离
较远的像,导致实验无法完成,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2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故A
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⑵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因玻璃板的前表面为反射面,故沿着
玻璃板的前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⑶点燃蜡烛A并放在玻璃板前。点,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除了
能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同时还能得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⑷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5]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按照图丙中③
的方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在光屏前观察)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火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
是虚像。
(6)⑹丁图中看到的杯中烛焰是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看到的杯中蜡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
成的虚像,所以丁图中看到的杯中烛焰和杯中蜡烛都是虚像,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实战演练
1.(23-24八上.江苏苏州・期末)中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
则见四邻……”,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水盆
【答案】A
【解析】
水盆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A.桥的倒影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日号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球成像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3-24八上•江苏无锡•期末)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树荫下的地面上不同形状的光斑都是小孔成像现象
B.图乙中,铅笔向上弯折是由于光从空气折射入水中所形成的
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丁中,红光的偏折角度大于紫光的偏折角度
【答案】C
【解析】
A.树荫下不同形状的光斑不是小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
误;
B.铅笔斜插入水中,铅笔在水面处看起来变折了,这是由于铅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发生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正确;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就是光色散现象,光屏上
红光在紫光上面,说明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故D错误。
故选Co
3.(23-24八上•南京鼓楼・期末)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
路图是
【答案】B
【解析】
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是水面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在同一
种介质中传播,故B正确.
4.(23-24八上・镇江丹徒•期末)如图所示,固定在平面镜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点反射后在
墙壁上形成一个光斑4已知光束与镜面的夹角为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激光笔
A
4壁平面镜
A.入射角为42°
B.若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光斑将向上移动
C.若将激光笔绕。点顺时针旋转,光斑将向上移动
D.若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光斑将向上移动
【答案】B
【解析】
A.已知光束与镜面的夹角为42。,则入射角为
90°-42°=48°
故A错误;
B.若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反射光线向上平移,光斑将向上移动,故B正确;
C.若将激光笔绕。点顺时针旋转,则反射光线逆时针旋转,光斑将向下移动,故C错误;
D.若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反射面位置不变,光斑位置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5.(23-24八上彳余州•期末)如图所示,白色纸板竖直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为50°,则反射角大小为。纸板上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填“镜面反射”
或“漫反射”)。若将ON右侧纸板沿ON向后转动,则纸板上________显示出反射光线(填“能”或
"不能”)o
【答案】①.40°
【解析】
口]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
90°-50°=40°
⑵纸板能够显示光路,说明纸板反射的光是射向各个方向的,即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3]入射光线在左侧纸板上,当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时,两侧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则右侧纸板上是看
不到反射光线的。
6.(23-24八上・宿迁•期末)玻璃幕墙会发生—反射,造成光污染。如图所示,一束光与玻璃成30度
角射到玻璃幕墙上,则反射角是度,如果入射光线以入射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10度,则入
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度。
【答案】①.镜面②.60③.20
【解析】
口]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
[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图中这个角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互为余角,所以入射角为
60度。
⑶入射光线以入射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10度,则入射角减小10度,则反射角也减小10度,则入
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20度。
7.(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塑料薄膜上画
出蜡烛A8的像4b。(保留作图痕迹)
塑料薄膜
少塑料薄膜
【答案】
【详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蜡烛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蜡烛
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如下图所示:
少塑料薄膜
7
8.(23-24八年级上•宿迁•期末)如图所示,S是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由S发出的某条光线,经平面镜
反射后恰好通过A点。请在图中作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A•S
【答案】
【详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沿0A画出反射
光线,连接S。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9.(23-24八年级上.南通・期末)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
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两部分组成。
实轮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0°20°
230°30°
340°40°
(1)实验过程中把纸板P部分向后折是为了探究;
(2)小明让一束光沿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的径迹,三次改变入
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上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让光沿着8。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着射出来,说明在反射过程中光路.»
【答案】(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是可逆的
【详解】(1)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
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所以实验过程中把纸板F部分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
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医药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前沿与创业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dule9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媒体策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传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俄罗斯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TC税收遵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名词 名词的定义分类(70张)
-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项目经理个人先进事迹材料(4篇)
- 雪佛兰迈锐宝保养手册
- 墨点美术:芥子园画谱
- 停车场道路施工方案
- (21)-9.1《艺术学概论》第九章第一节 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原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评课稿
- 微生物检验-真菌教学课件
- 液态熔渣BGL炉的技术工艺
- 楼梯台阶抹灰施工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