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B/13/wKhkGWejmEiANsrzAAHhb0731zY302.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B/13/wKhkGWejmEiANsrzAAHhb0731zY3022.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B/13/wKhkGWejmEiANsrzAAHhb0731zY3023.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B/13/wKhkGWejmEiANsrzAAHhb0731zY3024.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3B/13/wKhkGWejmEiANsrzAAHhb0731zY3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一、单选题1.“五一”假期,人们踏上旅游踏青、寻亲访友、探寻美食、舒展身心的美好旅程。今年五一淄博烧烤火爆全网!夜幕降临,淄博的风都带上了“孜然味”。吃烧烤的正确打开方式,必然是一整盘烧烤配上一扎冰啤酒,大口吃到嘴里,咸香爽口才是真过瘾!听,啤酒瓶盖“啵”地一声打开;看,飘出一缕冰冰凉清清爽的白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闻到了“孜然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听到啤酒瓶盖“啵”地一声打开,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C.“白气”是白色的颗粒物D.用小火炉加热食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食物的内能2.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是因为水的()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下列现象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铁块很难被压缩 B.堆在墙角的煤使墙变黑C.铜管很难被拉长 D.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对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迅速向左推动活塞时,针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表明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铅柱经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D.丁图中向烧瓶中加气,当瓶塞被冲开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5.如图,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利用水冷却 B.利用水做功C.利用水造雪 D.利用水扑火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将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二、多选题7.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砂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少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砂石的末温可能比酒精的末温低三、填空题8.如图,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_____(填“左”或“右”)运动,汽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航,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如图甲所示,这是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引起的,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实验相同,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10.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11.质量均为1kg的三种不同的物质,当温度都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相同;_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若都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___物质的温度变化更小;2kg的乙物质温度升高5℃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12.如图所示的宁都肉撮是江西“舌尖上的美食”。端上一碗拌好葱花辣椒的肉撮,香味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_____造成的;端碗时会烫手,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3.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球。14.如图所示,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其热值是4.2×107J/kg。若完全燃烧2kg的偏二甲肼,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500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能够上升______℃。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使返回舱表面温度升高。四、实验题15.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和___________相同的a、b两种液体,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2)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选填a、b)的吸热能力强,a、b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3)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所研究特性无关是:___________。A.用热水袋取暖;B.汽车的水箱;C.夏天在地面喷水降温;D.利用空调降温16.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__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它们受热均匀。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5温度/℃沙子182229374552水181921232527(3)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沙子增加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增加的内能,此过程中水和沙子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4)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比热容。五、计算题17.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水中,充分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比热容。18.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如下图所示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为,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不计热量损失]2023年8月11日初中物理作业一、单选题(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1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改变方式与它相同的是()A.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烧水时水温升高C.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D.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20.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 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 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21.中国传统节日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节煮水饺时,开大火能使敞口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升高B.元宵节炸元宵时,使用油炸是因为油的熔点高C.端午节煮粽子时,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中秋节烘烤月饼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月饼的内能(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给水加热 B.压缩空气C.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23.以下关于同一物体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24.小明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该合金从70℃降至47℃并保持47℃一段时间再降至35℃,合金在此过程()A.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少B.存在液化现象,内能一直增加C温度保持47℃时,不吸热也不放热D.存在凝固现象,内能先减少后不变再减少(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25.下列与比热容有关的生活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D.“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沿海地区的生活写照(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26.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①甲物质是水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2min甲放出了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二、填空题(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27.小丹做家务,在厨房炒菜时,身边的妈妈闻到“菜香”欣然地笑了。妈妈闻到“菜香”是__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饭后,小丹刷碗时发现多用些劲,碗刷得更干净,说明增大___________可以增大摩擦力。(2022·广西百色·统考中考真题)28.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小刚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9.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______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30.吃粽子、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煮熟后,糯米粒儿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31.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若50g的该液体吸收24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J/(kg·°C)。(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32.2022年6月5日上午,长征2F火箭载着带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飞船外面的整流罩与大气产生强烈摩擦,以______的方式产生大量热量。为保护飞船安全,整流罩必须具有极好的______性,随着火箭高度的增如,大气压逐渐______。最终冲出大气层,与中国空间站会合。(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33.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疗方式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拔火罐”时玻璃罐能被吸附在皮肤上利用了___________;“艾灸”时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穴位处的内能。三、实验题(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34.如图所示,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各取质量为50g、初温为20℃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加热时间/min消耗酒精/g末温度/℃物质加热时间/min消耗酒精/g末温度/℃食用油10.554水10.53521.08821.05031.512231.565(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2)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__法;(3)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则2min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所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__________(q酒精=3.0×107J/kg,c水=4.2×103J/(kg·℃))。四、计算题(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35.一杯质量为0.5千克的热水温度降低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36.5kg的水温度由40℃下降到20℃,放出的热量Q放为多少?[]
第十三章内能-基础练一、单选题1.“五一”假期,人们踏上旅游踏青、寻亲访友、探寻美食、舒展身心的美好旅程。今年五一淄博烧烤火爆全网!夜幕降临,淄博的风都带上了“孜然味”。吃烧烤的正确打开方式,必然是一整盘烧烤配上一扎冰啤酒,大口吃到嘴里,咸香爽口才是真过瘾!听,啤酒瓶盖“啵”地一声打开;看,飘出一缕冰冰凉清清爽的白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闻到了“孜然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听到啤酒瓶盖“啵”地一声打开,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C.“白气”是白色的颗粒物D.用小火炉加热食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食物的内能【答案】C【解析】【详解】A.人闻到了“孜然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听到啤酒瓶盖“啵”地一声打开,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小火炉加热食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食物的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是因为水的()A.凝固点低 B.沸点高 C.密度小 D.比热容大【答案】D【解析】【详解】水能够作为“暖气”的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与其他物质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释放的热量更多,与凝固点、沸点、密度等因素无关。故选D。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下列现象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铁块很难被压缩 B.堆在墙角的煤使墙变黑C.铜管很难被拉长 D.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A.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A不符合题意;B.堆在墙角的煤使墙变黑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铜管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符合题意;D.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对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迅速向左推动活塞时,针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表明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铅柱经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D.丁图中向烧瓶中加气,当瓶塞被冲开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甲图中迅速向左推动活塞时,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把两个铅柱削平、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竖直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玻璃板静止时大,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丁图中,给瓶内打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体膨胀把瓶塞冲出,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体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内出现“白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利用水冷却 B.利用水做功C.利用水造雪 D.利用水扑火【答案】A【解析】【详解】A.利用水进行冷却,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符合题意;B.利用水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水造雪,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雪,这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水扑火,是用水隔绝空气,减少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将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答案】D【解析】【详解】A.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表示;故B错误;C.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D.只要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内能少的物体温度可能高,内能多的物体温度可能低,热量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7.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砂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少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砂石的末温可能比酒精的末温低【答案】ACD【解析】【详解】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故A正确;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cmΔ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正确;D.酒精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Q吸=cmΔt可知,酒精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Δt)小,若酒精的质量比砂石的质量小的多,则酒精升高的温度可能比砂石的温度升高的多,使酒精的末温比砂石的末温高,故D正确。故选ACD。三、填空题8.如图,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_____(填“左”或“右”)运动,汽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答案】①.右②.减小【解析】【详解】[1][2]由题意可知,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右运动,汽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小,温度计的示数减小。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航,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如图甲所示,这是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引起的,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实验相同,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答案】①.丙②.做功【解析】【详解】[1][2]图乙中当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盒盖做功,盖子飞出去,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燃气的内能减小;图丙中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返回舱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返回舱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着陆后的返回舱表面有烧蚀痕迹;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丙的实验相同,它们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0.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答案】①.温度②.热量③.内能【解析】【详解】(1)[1]这盆水很热是反映水的冷热程度,所以这个“热”指温度.(2)[2]物体吸热升温是指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故这里的“热”指热量。(3)[3]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这里的“热”指内能。11.质量均为1kg的三种不同的物质,当温度都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相同;_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若都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___物质的温度变化更小;2kg的乙物质温度升高5℃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答案】①.有可能②.甲③.甲④.20000【解析】【详解】[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丙是不同物质,当它们的质量和变化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它们的比热容也相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质量相同,变化的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故甲物质的比热容大。[3]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故甲物质的温度变化小。[4]根据公式12.如图所示的宁都肉撮是江西“舌尖上的美食”。端上一碗拌好葱花辣椒的肉撮,香味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_____造成的;端碗时会烫手,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答案】①.无规则运动②.热传递【解析】【详解】[1]端上一碗拌好葱花辣椒的肉撮,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2]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3.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球。【答案】①.相同②.铝③.铜【解析】【详解】[1]由于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所以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都与沸水温度相同。[2][3]根据Q=cm∆t可知,三种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少,所以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14.如图所示,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其热值是4.2×107J/kg。若完全燃烧2kg的偏二甲肼,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500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能够上升______℃。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使返回舱表面温度升高。【答案】①.40②.做功【解析】【详解】[1]偏二甲肼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放=m'q=2kg×4.2×107J/kg=8.4×107J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8.4×107J由Q吸=cmΔt可得,温度变化为[2]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做功,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使返回舱表面温度升高。四、实验题15.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和___________相同的a、b两种液体,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2)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选填a、b)的吸热能力强,a、b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3)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所研究特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A.用热水袋取暖;B.汽车的水箱;C.夏天在地面喷水降温;D.利用空调降温【答案】①.质量②.吸热相同③.a④.2∶1⑤.CD【解析】【详解】(1)[1]根据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方法可知,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2]由于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因此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热相同。(2)[3][4]根据如图乙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升高30°C-10°C=20℃时,b用时3分钟,a用时6分钟,可判断出a的吸热能力强,a、b升高相同温度时,由转换法可知,吸收热量之比等于用时之比,即6min∶3min=2∶1(3)[5]AB.根据可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或放热越多,故汽车的水箱、用热水袋取暖均与本实验研究物质特性(比热容)有关;故AB不符合题意;C.夏天在地面喷水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D.制冷剂在空调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汽化要吸热,使空调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冷凝器会发生液化现象,空调压缩机是利用制冷剂发生物态变化方法降温的,利用空调降温与比热容无关,故与本实验研究物质特性(比热容)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6.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__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它们受热均匀。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5温度/℃沙子182229374552水181921232527(3)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沙子增加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增加的内能,此过程中水和沙子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4)分析数据可得沙子的比热容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比热容。【答案】①.质量②.等于③.热传递④.小于【解析】【详解】(1)[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3)[2][3]加热相同的时间,根据转换法,两种物质吸热相同,则沙子增加的内能等于水增加的内能,此过程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水和沙子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4)[4]分析数据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沙子升温快,故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五、计算题17.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水中,充分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的比热容。【答案】(1)2.016×103J;(2)126J/(kg·℃)【解析】【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2.016×103J。(2)已知不计热损失,则由得:铅的比热容铅的比热容是。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2.016×103J;(2)铅的比热容是。18.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如下图所示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为,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不计热量损失]【答案】0.248kg【解析】【详解】解:由题意和图可知,牛奶的质量牛奶从12℃升高到42℃需要吸收的热量设水的质量为,则水从60℃降到42℃放出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由可得解得答: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约0.248千克。2023年8月11日初中物理作业一、单选题(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1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改变方式与它相同的是()A.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烧水时水温升高C.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D.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详解】神舟十三号载人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来改变内能的。A.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C.压缩空气温度升高,是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符合题意;D.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20.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 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 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答案】D【解析】【详解】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低于沙石的温度变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在相同的日晒情况下,沙石上方的空气温度会升得较快,其密度也变得较小而上升,海面上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风,而晚上,沙石上方的空气温度下降得较快,其密度也变得较大而下降,海面上温度下降慢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空气上升,陆地的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风,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21.中国传统节日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节煮水饺时,开大火能使敞口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升高B.元宵节炸元宵时,使用油炸是因为油的熔点高C.端午节煮粽子时,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中秋节烘烤月饼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月饼的内能【答案】C【解析】【详解】A.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开大火不能使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升高,故A错误;B.由于食用油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炸元宵是因为油的沸点高,故B错误;C.粽香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使物体内能增加,烘烤月饼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月饼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C。(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给水加热 B.压缩空气C.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答案】A【解析】【详解】A.给水加热是内能从锅传递给水,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压缩空气做功,使内部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CD.搓手取暖、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综上,A选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和其它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23.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答案】C【解析】【详解】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C正确;D.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C。(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24.小明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该合金从70℃降至47℃并保持47℃一段时间再降至35℃,合金在此过程()A.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少B.存在液化现象,内能一直增加C.温度保持47℃时,不吸热也不放热D.存在凝固现象,内能先减少后不变再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合金从70℃降至47℃的过程是放热的降温过程,处于液态;保持47℃这段时间是凝固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合金处于固液共存态;从47℃降至35℃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合金处于固态。故该合金一直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小。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25.下列与比热容有关的生活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D.“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沿海地区的生活写照【答案】B【解析】【详解】AD.与沿海地区相比,由于沙漠地区的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升高得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热量后,沙子的温度下降得多,气温较低,因此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故“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沙漠地区的生活写照,故AD错误;B.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因此用水来做发动机的冷却剂,故B正确;C.水的比热容大,湿泥土中含水多,因此干泥土的比热容小于湿泥土的比热容,在同等质量、同样的吸热情况下,干泥土的温度上升比较快,故C错误。故选B。(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26.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①甲物质是水②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答案】D【解析】【详解】①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物质是水,则一定是甲物质,故①正确;②由图可知,0~12min乙的温度从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温度降低Δt乙=60℃-20℃=40℃故②错误;③0~12min甲放出的热量Q水放=c水m水Δt甲=4.2×103J/(kg•℃)×0.5kg×(60℃-40℃)=4.2×104J故③错误;④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Q水放=Q乙放,则c水m水Δt甲=c乙m乙Δt乙结合图像可得,0~12min水放出热量,即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Q水放=Q乙放=4.2×104J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
故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27.小丹做家务,在厨房炒菜时,身边妈妈闻到“菜香”欣然地笑了。妈妈闻到“菜香”是__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饭后,小丹刷碗时发现多用些劲,碗刷得更干净,说明增大___________可以增大摩擦力。【答案】①.扩散②.压力【解析】【详解】[1]妈妈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厨房飘到小丹鼻子里,因此是扩散现象。[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小丹刷碗时发现多用些劲,碗刷得更干净。(2022·广西百色·统考中考真题)28.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小刚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答案】①.扩散②.斥力【解析】【详解】[1]用酒精消毒时,小刚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空气之中,这属于扩散现象。[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个现象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9.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______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答案】①.10.3②.2163③.液化【解析】【详解】[1]食盐水密度为食盐水质量为[2]吸收的热量约为[3]水蒸气变成水,即从气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液化。(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30.吃粽子、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煮熟后,糯米粒儿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答案】①.无规则②.热传递③.引力【解析】【详解】[1]能够闻到艾蒿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煮粽子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则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粽子的内能。[3]糯米粒儿的米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引力而使米粘在一起。(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31.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若50g的该液体吸收24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耐低温型不干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直流脉宽调速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活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易洗除渍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婴儿玩具拉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女装牛仔中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农作物稀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广州广东广州市黄埔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政府雇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屏蔽线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隔热幕墙型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职位管理手册
- IPQC首检巡检操作培训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
- (中职)Dreamweaver-CC网页设计与制作(3版)电子课件(完整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