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_第1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_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_第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_第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高频考点分类练习一.多音字组词。间jiān()

jiàn()

调tiáo()

diào()

将jiāng()jiàng()

相xiāng()

xiàng()称chèn()

chēng()

划huá()

huà()冠guān()

guàn()

传chuán()

zhuàn()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强qiáng()

划huá()

削xuē()强qiǎng()

划huà()

削xiāo()二.看拼音写词语。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虽然每排搭石的间(jiānjiàn)隔都不平均,但是人们却能保持平衡(hénhéng),那么xiétiáoyǒuxù(

),每次xùnqī(

)到来时,人们都要tuōxiéwǎnkù(

)走过去,丝毫不敢lǎnduò(

)。4.看拼音,写词语。(1)听说秦王yǔnnuò()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赵王立即zhàojí()dàchén()来商议。(2)蔺相如要求秦王jǔxíng()一个lóngzhòng()的diǎnlǐ(),他才能把和氏璧交出来。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后,立即zhàojí()所有人员shāngyì()解决办法。(2)赵王不想dézuì()假意yǔnnuò()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秦王。(3)正式举行diǎnlǐ()的那天,蔺相如一点儿都不dǎnqiè(),进宫见了秦王。6.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为了抵抗敌人的qīnlüè(),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lǐngdǎo()下,积极xiūzhù()地道。(2)qiūlíng()地带的chéngbǎo()因地势而建,非常美丽。(3)民兵在guǎiwān()的地方挖一些岔道,目的fángài()敌人的进攻。三、形近字组词。7.我会比。比较形近字组词。塔()据()沟()准()隐()涨()遗()搭()居()构()堆()稳()张()遣()8.形近词组词。碍()

得()

撑()

掌()

岔()

盆()堡()

保()

虚()

虑()

搁()

阁()9.形近字组词。喷()

愤()

枚()

牧()

浩()

皓()置()

署()

鸵()

驼()

赤()

亦()10.形近字组词。议()

义()

距()

拒()

炒()

抄()典()

曲()11.给形近字组词。蹲()蹈()瞪()啄()舔()遵()滔()澄()琢()添()懊()渣()屑()沾()配()奥()楂()肖()站()酝()12.形近字组词。汛()

讯()

挽()

晚()

协()

胁()议()

仪()

抄()

吵()

臣()

巨()四、近义词反义词1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唯独——()

谴责——()

协调——()平衡——()

理所当然——()反义词:懒惰——()

满意——()

谴责——()大概——()

美好——()14.写近义词和反义词。1.近义词。着急——()商议——()允诺——()隆重——()

抵御——()削弱——()2.反义词。进攻——()胆怯——()诚意——()拒绝——()

抵御——()削弱——()1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浩瀚——()

静止——()轻易——()

希望——()摆脱——()

难以置信——()1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广阔——()坚强——()隐蔽——()防备——()不计其数——()五、词语搭配填空17.词语巧搭配:轻快的()

踏踏的()

狭窄的()()的情感

()的石头

()的时间18.词语搭配。粉碎()创造()发现()坚持()打击()封锁()19.词语搭配。一()小溪

一()风景

一()俗语

一()搭石()的音乐

()的情感

()的地方()地说

()地迎接

()地打击六.课文综合回顾。20.交流平台。学了《搭石》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小豆子:《搭石》课文作者,课文围绕“搭石”讲了“介绍搭石→搭石→搭石→搭石”这四个部分。一块块搭石,静静地躺在水中,任人踩踏,无怨无悔,这正是乡亲们、的精神写照,也是乡亲们、的情感纽带。毛毛虫:走搭石的方法是,不能,也不能。蝴蝶飞:文中有许多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既有看得见的美: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年轻人遇上老人,会。小甲虫:“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表现出搭石、的精神,这也是乡亲们的精神写照,体现出搭石是乡亲们、的情感纽带。21.课文直通车。(1)《将相和》这篇课文中的“将”指,“相”是。题目的意思是将、相和睦相处,保卫赵国。(2)课文讲了三个故事,用四字小标题表示分别是、、,前两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三个故事环环相扣,第一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二个故事的结果是。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将相和》的结局是。22.根据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内容填空。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游隼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的速度都快;有的流星体运动的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用最大速度的六倍多。23.阅读要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冀中地道战发生在时期,目的是(2)地道中的“无线电”指“有线电”指(3)课文介绍了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在我国抗战史上的,赞扬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无穷无尽的24.日积月累,补充内容。(1),不弃功于寸阴。(葛洪)(2)莫等闲,,。(岳飞)(3)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陶渊明)(4)多少事,从来急;,。,只争朝夕。上面的名言都在告诉我们要。请写出类似的其他名言,如:。七、句子训练25.按要求改写句子。(1)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缩句)(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3)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间接叙述)(4)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双重否定句)(5)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26.句子加工厂。(1)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缩句)(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3)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左右为难:悠然自得:议论纷纷:27.句子加工厂。(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左右每小时。(修改病句)(3)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修改病句)(4)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28.句子训练1.按要求改写句子。(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间接叙述)(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连成一句)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句,我可以给它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29.读句子,完成练习。(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①这两句话把和的速度进行比较,说明了。②加点的词语(能

不能)去掉,因为。(2)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难以置信”的意思是,文章用这句话结尾写出了。3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一诗,这个成语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冀中人民的。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八、课内阅读阅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1.“它们”是指,“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是指。32.照样子,写句子。一条条公路,联结着,也联结着。一张张邮票,联结着,也联结着。阅读《搭石》节选,完成习题。①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

)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33.在第①自然段的括号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4.第②自然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用“”画出相关句子。35.“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紧走”的意思是。请再写一句你积累的俗语:36.走搭石的情景除了作者描写的以外,你觉得还会有哪些情景?请发挥想象写一写。课内阅读。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练习。《将相和》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壁,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壁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37.本文段共3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分钟。38.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完成练习。(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这情形”指的是。(2)蔺相如说:“这块壁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3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秦王要拿十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2)蔺相如说如果秦王不信守承诺,他就拿着和氏璧与秦王同归于尽。()(3)蔺相如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连夜抄小路回到了赵国。()40.根据上文,请用一个词概括蔺相如的品质:课内阅读(共8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①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②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4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43.“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一句中的“大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课内精彩回放。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44.选段以依次写了地道的、、、这几个方面,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的结构。45.地道里的“洞”有什么特点?46.选段中画“”的句子说明参考答案:1.中间间谍空调调动将军将士相等亮相称职名称划船划分皇冠冠军传说自传【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间:[jiān]:1.方位词。中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3.一间屋子;房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5.姓。组词:中间、课间、乡间等。间:[jiàn]:1.空隙。2.嫌隙;隔阂。3.隔开;不连接。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组词:间隔、间谍、间接等。调:[tiáo]:使和谐、使均匀合适。调和、调剂使和解。组词:调解、调色、调侃等。调:[diào]:调动;分派。调查。互换。组词:调动、调换、调包等。将:[jiāng]:将要。组词:将来、将要、将军等。将:[jiàng]:统率士兵的人。组词:大将、勇将、将士等。相:[xiāng]:1.互相。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组词:相中、相亲、相好等。相:[xiàng]:1.相貌;外貌。2.物体的外观。组词:丞相、亮相、变相等。称:[chèn]:适合;相当。组词:称职、匀称、对称等。称:[chēng]:叫;叫作。组词:俗称、名称、堪称等。划:[huá]:拨水前进。合算。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组词:划船、划水、划过等。划:[huà]:区分、分界。通「画」。组词:划分、计划、筹划等。冠:[guān]: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组词:花冠、桂冠、皇冠等。冠:[guàn]: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居第一位。指冠军。姓。组词:冠军、弱冠、冠群等。传:[chuán]: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传授。传播。传导。表达。发出命令叫人来。传染。姓。组词:传说、传话、传递等。传:[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组词:小传、自传、外传等。2.强大划船剥削勉强规划削皮【详解】考查多音字组词。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国。富~。身~体壮。工作能力~。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责任心~,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制。~渡。~占。~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兵。~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7.姓。[qiǎng]勉强~迫。~笑。~辩。~不知以为知。划[huá]1.拨水前进~船、~桨。2.合算~得来、~不来。3.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玻璃、~根火柴、手上~了一个口子。[huà]1.区分、分界。通「画」。划分、划定界线2.设计、谋略。削[xuē]义同“削(xiāo)”。专用于复合词~减。剥~。[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果皮。把坏的一截~掉。3.jiàn

héng

协调有序

汛期

脱鞋挽裤

懒惰【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及看拼音,写词语。间隔——jiàn;事物相隔的距离。平衡——héng;对立的各方在数量或作用上相等或相抵。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协、序、汛、鞋、懒”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4.允诺召集大臣举行隆重典礼【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在解此题时,我们首先读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我们在书写词语时,要注意汉字的偏旁和笔画,有关难写的字,我们要注意书写笔画。在此题中,我们要注意难写的词:允诺、隆重、典礼等词语。书写时做到正确、规范和美观即可。5.召集商议得罪允诺典礼胆怯【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集、商、诺、怯”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6.侵略领导修筑丘陵城堡拐弯妨碍【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侵、领、修筑、陵、城堡、妨碍”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7.宝塔根据山沟准备隐藏猛涨遗书搭建居住结构一堆平稳姓张派遣【详解】略8.碍事得到撑住掌握岔口花盆堡垒保护空虚考虑耽搁阁楼【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碍:障碍、妨碍、阻碍;得:得失、得到、得意;撑:撑伞、撑腰、支撑;掌:掌握、掌声、手掌;岔:岔道、岔流、岔口;盆:脚盆、盆腔、盆景;堡:堡垒、地堡、城堡;保:保卫、保密、保护;虚:虚弱、谦虚、虚荣;虑:忧虑、顾虑、考虑;搁:搁笔、搁浅、搁置;阁:组阁、阁下、暖阁。9.喷泉愤怒不胜枚举放牧浩大皓月安置部署鸵鸟骆驼赤诚人云亦云【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喷可组词:喷气、喷漆;愤可组词:悲愤、愤慨。枚可组词:枚举、一枚;牧可组词:牧场、牧畜。浩可组词:浩然、浩荡;皓可组词:皓齿、皓白。置可组词:放置、归置;署可组词:警署、行署。鸵可组词:鸵绒、鸵色;驼可组词:驼背、驼铃。赤可组词:赤脚、赤膊;亦可组词:盗亦有道、亦步亦趋。10.会议意义距离拒绝炒菜抄写字典歌曲【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议:商议、非议、议论、建议。义:同义、义务、义气、义卖。距:差距、相距、行距、间距。拒:抗拒、拒捕、拒之门外、拒敌。炒:炒菜、炒面、炒饭、爆炒。抄:摘抄、手抄、抄送、抄家。典:典礼、典雅、典型、经典。曲:一曲、乐曲、戏曲、曲目。11.蹲下舞蹈瞪着啄木鸟舔舐遵命滔滔澄清琢磨添加懊悔豆腐渣纸屑沾水配合奥数山楂肖像站立酝酿【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故答案为:蹲下;舞蹈;瞪着;啄木鸟;舔舐;遵命;滔滔;澄清;琢磨;添加;懊悔;豆腐渣;纸屑;沾水;配合;奥数;山楂;肖像;站立;酝酿。12.汛期通讯挽留晚上协同胁迫会议仪态抄写吵架臣服巨大【详解】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汛:江河有季节性的涨水;某些鱼类在一定时期内成群出现在海面。可组词为:凌汛、防汛。讯:询问,问候;审问;音信,消息。可组词为:喜讯、简讯。挽:拉扯,牵引;扭转,挽回;用手臂勾住;卷起;哀悼死者。可组词为:挽救、挽回。晚:日落的时候;晚上,太阳落山后到深夜前的时间;时间靠后的或接近末尾的。可组词为:晚霞、傍晚。协:合,共同;和谐;帮助。可组词为:协助、协商。胁:体从腋下至腰上肋骨尽处的部分;逼迫,强迫;收敛。可组词为:威胁、胁持。议:谈论,商讨;评议,批评;意见,主张;议会。可组词为:异议、会议。仪:人的容貌、举止、风度等;礼节,仪式。可组词为:礼仪、仪式。抄:誊写;写录或选编的集子;抄袭,搬用。可组词为:抄送、抄报。吵:吵闹,喧哗;争吵。可组词为:争吵、吵闹。臣: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指有特殊功劳的人。可组词为:谋臣、权臣。巨:大。可组词为:艰巨、巨人。13.唯一斥责调和平稳理所应当勤劳不满赞许确切丑恶【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唯独:也作惟独。副词。单单;只有。谴责:意思是指斥责;责备。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协调:意思是搭配得适当;使配合得适当。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抵。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满意:指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如:一切都使他不满意。谴责:意思是指斥责;责备。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大概:意思是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美好:指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故答案为:唯一;斥责;调和;平稳;理所应当;勤劳;不满;赞许;确切;丑恶。14.焦急商讨允许庄重抵挡减弱防御勇敢假意同意进攻增加【详解】试题分析:略15.渺小运动困难失望陷入确信无疑【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浩瀚:本义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静止:(1)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事物处于不显著的量变或平衡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物质由于有相对的静止状态,所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2)物理学上当一物体对于另一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时,称它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轻易:(1)(形)轻松容易。(2)(副)随随便便。希望:一指美好的愿望或理想,二指愿望或理想所寄托的对象,三指欲望,四指盼着出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五指揣测别人的意图而加以迎合,六指仰望、瞻望。摆脱:指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或从束缚、牵制、困难或危险等不良状态中脱离出来。难以置信:意思是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故答案为:渺小;运动;困难;失望;陷入;确信无疑。16.狭窄软弱公开进攻寥寥无几【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果断不犹豫。使坚强。有形容词,动词等词性。隐蔽:意思是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防备:指为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预先作好准备。不计其数:释义是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17.音乐声音小路美好坚硬宝贵【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形容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轻快的步伐”、“踏踏的脚步声”、“狭窄的小巷”等。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纯真的感情”、“奇怪的大石头”、“漫长的时间”等。18.阴谋奇迹问题斗争敌人消息【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在搭配时,除了要注意词语的搭配是否符合习惯,还要注意近义词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故答案为:阴谋;奇迹;问题;斗争;敌人;消息。19.条道句块轻快美好隐蔽理直气壮热情有力【详解】略20.刘章摆放走赞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紧走抢路突然止步协调有序让对方先走背老人过去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相亲相爱友好互助【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小豆子:《搭石》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年汛期,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按”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的情感,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体现了乡亲们的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毛毛虫:原文写道“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这是走搭石的方法。蝴蝶飞:原文写道“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小甲虫: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21.廉颇蔺相如同心协力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蔺相如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起因廉颇蔺相如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1)《将相和》中的“将”意思是古代带兵打仗的人(武官),文中指廉颇;“相”的意思是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人(文官),文中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平相处,团结一心题目意思是将相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保卫保卫赵国。(2)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刻画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蔺相如,骁勇善战、勇于改过的廉颇的形象,再现了战国时期国家纷争的历史,揭示了“和为贵”的传统思想。三个故事环环相扣,前两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第一个故事的结果是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第二个故事的结果是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将相和》的结局是廉颇蔺相如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2.陆地上俯冲时奔跑时最大速度【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填空。做此题时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记熟背,不写错字。本题出自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介绍了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等事情物,展示了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由动物到飞机、火箭、流星体再到光,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最终得出结论: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快;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用最大速度的六倍多。23.抗日战争粉碎敌人的“扫荡”。吆喝声拉铃声历史地位英勇顽强的斗争聪明才智。【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冀中的地道战》课文可分三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其作出高度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抗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1)结合“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从“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可知目的是粉碎敌人的“扫荡”。(2)结合“民兵的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可知答案。(3)这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特点和地道战在我国抗战史上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赞扬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和无穷智慧。24.不饱食以终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1)书写时注意“饱”“终”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年”“悲”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晨”“待”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注意“转”“迫”的正确写法。上面的名言都在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其他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珍惜时间的名言还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出自鲁迅的名言,告诉我们要珍惜点滴时间,努力挤出时间来学习。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25.话传到耳朵里。秦王我都不怕,当然不会怕廉将军。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练习。(1)考查了句子的缩写。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本句是“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去掉所有“枝叶”后的“主干”就是:话传到耳朵里。(2)考查了句式的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需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去掉反问语气词和句末的疑问助词,并把问号改为句号。所以,本句话应该为:秦王我都不怕,当然不会怕廉将军。(3)考查了句式的转换。直述句改转述句,注意两点,一是标点的变化,去掉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如把“我”改为“他”。另外,还需要看具体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本句话应该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4)考查了句式的转换。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本句中,把“只好”改为“不得不”即可。(5)考查了句子的合并。“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果,“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是因。要求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这是前因后果的形式,“因”在前,“果”在后即可。26.流星体是天体。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期中考试我只考了65分,我很纠结,告诉父母吧,他们会批评我的,不告诉他们吧,老师又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字。忙完秋收秋种后,终于可以闲下来了。农民们三五一群,围在院子的大树下,端着刚泡好的茶,吃着刚煮好的花生,唠起了家长里短。望着满院小山似的玉米堆,大家别提多开心了。老师今天没来上课,有的同学说:“老师是不是病了?”有的同学说:“老师可能出差了。”还有的同学说:“老师可能有事。”【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缩写。去掉修饰语“太空中一种较小的”;留下主要干,即:流星体是天体。(2)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是“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的原因。故前后两句话是因果关系,属于前果后因。用“之所以……是因为……”连接。即: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2)本题考查情景写话。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因此,根据词语意思,我们要表达出一个为难的情境:穿上衣服太热,不穿又太冷,小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因此,根据词语意思,我们要表达出一个轻松闲适的情境:爷爷退休后每天喝茶养花,日子轻松极了。议论纷纷: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因此,根据词语意思,我们要表达出一个言论多而杂乱的情境:今天召开班会,围绕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开展讨论交流,交流会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场面十分热烈,气氛十分浓厚,同学们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场上场下互动激烈,好不热闹!27.秦王没有办法,不得不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050千米左右每小时。那富饶的黑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蔺相如对秦王说,秦王现在离他只有五步远。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详解】(1)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将肯定词“只得”改为双重否定词“不得不”。即:秦王没有办法,不得不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意思相近,去掉“左右”。即: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缺少主语,造成前后矛盾。“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介词,不能充当主语成分。所以删除“在”,让“那富饶的黑土地”充当主语。即:那富饶的黑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4)本题考查直述句改转述句。将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第二人称‘您’改为“秦王”,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即:蔺相如对秦王说,秦王现在离他只有五步远。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28.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反问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1.本题考查按要求改写句子。(1)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本题“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提出假设,“我把璧交给他”说明结果,分句之间为为假设关系,可使用“如果……就……”连接成一句话。2.本题考查句式的辨析以及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反问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为: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29.人鸵鸟鸵鸟的速度快不能去掉“最大”后,句子的意思就成了鸵鸟奔跑的速度一直是约72千米每小时,与事实不符。很难让人相信光的速度快和宇宙的神奇、有趣【详解】(1)①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根据句子可知,这是把人奔跑时的最大速度和鸵鸟奔跑时的最大速度进行对比,目的是突出鸵鸟的速度更快。②本题考查说明性文章语言的严谨性。说明性文章是对实体事物进行科学性解说的文章,语言准确是其重要的特点。因此,一些表示概数或限定性的词语不能省略。一旦省略,就体现不出说明性文章语言的严谨性了。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文章的主旨。理解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查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文章结尾用惊讶的语气写出了光的速度快以及宇宙的神奇、有趣。30.一个人把守着“孑口”,一万个敌人也别想进来超凡智慧我们想取得好成绩,不但要用功,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详解】1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阅读句子,理解领悟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2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关联词语关系的前提下,会用关联词语写句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为:一个人把守着“孑口”,一万个敌人也别想进来

超凡智慧③我们想取得好成绩,不但要用功,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31.搭石心想他人,无私奉献32.乡村和城市乡亲们的梦想你我的问候你我的友谊【解析】3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可知“它们”是指搭石。联系上下文可知“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是指通过搭石体现的心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3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语段中例句形式为:什么联结着什么,也联结着什么。据此仿写即可。示例:一条条公路,联结着各个村落,也联结着人们的情谊。一张张邮票,联结着你我的牵挂,也联结着我们的友谊。33.、,,!,,34.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35.快走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36.一位青年主动帮忙抱着孩子的妇女走搭石。【解析】3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工”和“下工”是并列的词语,中间用顿号,语意未完,后面用逗号,“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语意未完,用逗号,“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情感强烈,用感叹号,“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这两句的语意都不完整,都用逗号。3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找关键信息。第②自然段,读句子“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知,句意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应当的事。“理所当然”中的“当然”当然如此。故“理所当然”的意思是: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3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俗语的积累。“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是说,走搭石要走得快、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