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会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学会多角度写景。3.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形象生动(优美)。【难点】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形象生动。【重点】学会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学会多角度写景。【学习过程】尝试学习1.春天阳光明媚,轻风荡漾,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请你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成语。2.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作者主要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流露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合作学习你最喜欢哪幅图画,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提示】①【定角度】欣赏和学习巧妙的景物描写手法,感受语言之美;②【明内容】感受景物的特点,领略景色之美;③【拟中心】感受情景交融的妙处,体会情感之美。(描写手法)语言美景色美情感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例:我喜欢春草图之美,美在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节奏感很强的短句,叠语,写出了春草生机勃勃的生长情态。“草软绵绵地”写出了草的触感,突出了对小草的喜爱。答:我喜欢,美在。三、精准导学1.作者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突出春天怎样的特点?2.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吗?春天像春天像3.积累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四、反思内化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写景散文有怎么样的认识或什么样的疑问?2.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五、作业本文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自然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200字左右。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和提高朗读能力,激发对课文的兴趣。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重点】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难点】感受老舍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和一个大作家的温润情怀。【学习过程】尝试学习1.冬天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我们这里的冬天有怎样的景象?请你描述出来。2.朗读课文,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怎么样的?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1.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2.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精准导学1.研讨第1自然段思考: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这是什么手法?答:2.研读2-5自然段(1)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答:(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你将从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个方面?【提示】弄清作者景物描写的顺序及其特点。答:3.品味语言,借鉴写法(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赏析:(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赏析:(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赏析:反思内化1.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五、作业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断,依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小段话。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3.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重点】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一:学习《观沧海》尝试学习1.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复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2.写作背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3.朗读指导(1)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2)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3)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合作学习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教学活动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精准导学常识简介: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1.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反思内化1.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2.联系《观沧海》的写作背景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作业背诵并默写《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3.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重点】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难点】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一:学习《次北固山下》尝试学习1.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2.写作背景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3.文章体裁《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4.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合作学习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教学活动二:学习《天净沙秋思》精准导学常识简介作者简介: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文体简介: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反思内化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2.《天净沙秋思》与《次北固山下》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五、作业背诵并默写《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雨的四季》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刘湛秋的生平经历;2.研读课文,品味抒情散文诗化的语言美,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3.概括四季雨的不同性格,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难点】学会写景状物的描写方法。【重点】品味抒情散文的语言;学习描写景物特征的写作手法。【学习过程】一、尝试学习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斗笠()高邈()瓢泼()池畦()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静谧:高邈:莅临:造访:淅淅沥沥:咄咄逼人:二、合作学习1.请你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段):总写“我”对雨的第二部分(第段):具体描写第三部分(第段):总结全文,抒发2.请大家思考并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或句子,概括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3.结合全文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精准导学品味语言文中语言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3.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四、反思内化1.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请同学们一起讨,试着论点评这篇文章的特色。(可从语言、情感或描写手法等方面点评)2.你眼中的雨是怎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请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印象中的雨。作业请你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不同的修辞手法抓住某个景物的特征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左右。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2.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难点】通过学习,能在作文中叙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重点】从寻常小事,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学习过程】尝试学习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