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模块一声光力热电磁知识真题
专题09.压强
考向一:压力、压强
1.(2024山东临沂)小小卷笔刀,处处皆学问.对下图所示卷笔刀的分析,正确的是()
A.摇柄的粗糙条纹是为了减小压力B.底部的橡胶软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刀片薄薄的刀刃是为了增大压强D.透明储屑仓设在下方与惯性有关
【答案】C
【解析】A.摇柄的粗糙条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能改变压力大小,故A
错误;
B.底部的橡胶软垫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刀片薄薄的刀刃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C正确;
D.透明储屑仓设在下方与重力有关,削下来的铅笔屑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o
2.(2024广东深圳)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
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
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型“脚”,其目的是()
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
【答案】C
【解析】“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型“脚”,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
月球表面压强。
故选C。
3.(2024青海省)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
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
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
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如图所示,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A,减小压强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D.增大压力
【答案】C
【解析】雕刻火药时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
合题意。
故选Co
4.(2024河南)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
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百,木板底面积为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杯一、: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G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q-
G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U2
【答案】c
【解析】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但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FG
C.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根据P=—,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U,故C
S3
正确;
FG,+G]
D.木板对海绵的压力等于水杯和木板的总重力,根据夕=不,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2,故D
S
错误。
故选C。
5.(2024重庆B)地质队获得了一段地质样品,由底面积分别为300cm2和240cm2的圆柱体A、B
组成。经测量,A高10cm。为分析样品的地质结构,将其置于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
割如图甲所示。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人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A的密度大小为2.5g/cm3
B.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力为72N
C.当〃=2cm时,圆柱体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为600Pa
D.当〃=2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为13:15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乙可知,当a=15cm时,传感器所受压强为0,则A、B的总高度为15cm,则B
的高度
=〃一"A=15cm-10cm=5cm
由图像乙可知,传感器所受压强随切去高度〃的函数
p=-200Pa/cmx/z+3000Pa
当B全部切去时,相当于切去5cm的A,则当B全部切去时,传感器所受压强
p=-200Pa/cmxh+3000Pa=-200Pa/cmx5cm+3000Pa=2000Pa
根据P=?==〃可得,A的密度
_p2000Pa333
PA二二一2x10kg/m=2g/cm
lON/kgxO.lm
故A错误;
B.切割前A对传感器的压强为3000Pa,A对传感器的压力
42
F'=/5A=3000Pax300x10m=90N
故B错误;
CD.A的重力
GA=m\g==2x103kg/m3xlON/kgx300x10x10^m3=60N
B的重力
GB=G总—GA=90N-60N=30N
当刀=2cm时,B切去的重力
2cm
GB切=XGB—x30N=12N
5cm5cm
B剩余部分对A的压强
,=&=纽=GB-G切j30N-12N75Qpa
SDRSRD又D240xl0^m2
当〃=2cm时,剩余样品与切割前的总重之比
G剩余G总一G切B90N—12N78N=13
%—%—90N-90N-15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24江苏盐城)小明乘车去奶奶家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由于人具有;车上安全锤的头部做得很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为了增大o
【答案】运动惯性压强
【解析】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路边
的树木是运动的。
当汽车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会向前倾。
安全锤的头部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7.(2024贵州省)如图所示,安装在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船头底部的破冰艄(shou)是我国南极科
考时的破冰利器,它犹如一把利刃,能(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冰层的压强实现破冰。
【答案】增大
【解析】由题意知,破冰脑(shou)是我国南极科考时的破冰利器,它犹如一把利刃,因此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冰层的压强实现破冰。
8.(2024陕西)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N,双脚
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O.CHn?,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ao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
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能。(忽略空气阻力)
投掷前投掷时投掷后
【答案】12500变小动
【解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
面积为0.04m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FG500N……
p=——=——=---------=12500Pa
SS0.04m2
F
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因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根据夕=下可知
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变小;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
大,动能变大,故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9.(2024齐齐哈尔市)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利用小桌、祛码、海
绵、沙子等器材在水平台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来体现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
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比较图1、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将小桌分别正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
(3)比较图2、图3所示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另一结论,下列实例中,可用此结论解释的是:;
A.书包的背带做的很宽B.严禁货车超载
(4)图3中桌面对海绵的压强为夕-小航将图3中的小桌、祛码平放在表面平整的沙子上,静止时
如图4所示,桌面对沙子的压强为72,则月Pi(选填“<”、"=”或);
(5)小彬选用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代替小桌进行探究,如图5所示,将物块/沿竖直虚线方向
切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发生变化,由
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o
【答案】(1)被压下的深浅不可以(2)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3)A(4)=(5)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解析】(1)根据转换法,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的,由于木板的形变
不明显,所以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比较图1、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将小桌分别正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受力
面积大小不变,压力的大小不同,由于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且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可
得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图2、图3的实验现象知道,两图的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同,海绵的凹
陷程度不同,且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
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A.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的作用效果,故符合题意;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F
(4)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图3和图4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夕=一
S
知道,压强相同,即
P1=72
(5)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压力相等,改变受力面积,观察泡沫的凹
陷程度;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
的两块,这样两块对泡沫的压力不同,小明可以改变物块A的放置方向,从而改变物块对底面压力
的受力面积,同时保持了压力不变,可用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0.(2024福建)无人机总质量为2kg,静止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0xl(T3m2。某次航拍中,
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60m,升力做功为1800J,求无人机:
(1)受到的重力。
(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
【答案】(1)20N;(2)2.0xl04Pa;(3)10N
【解析】(1)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G=mg=2kgx10N/kg=20N
(2)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
F=G=20N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F20N=2.0xl()4pa
1.0x103m2
(3)由沙=Fs可知,升力是
「W1800J
K,=—=-------=3ON
升s60m
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时
『G+/
所以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
f=F升—G=30N-20N=10N
答:(1)受到的重力20N;
(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0xl()4pa;
(3)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10No
考向二:液体的压强
1.(2024齐齐哈尔市)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对其应用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静止时,水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B.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飞机机翼受到的升力,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飞艇可以悬停在空中,利用了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解析】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构成了连通器,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静止
时,水面相平,故A正确;
B.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时,利用了人对活塞的压力,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C.飞机的机翼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上凸下平的形状使得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小,而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得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作用,故C错误;
D.飞艇悬停在空中时,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24甘肃临夏)2023年3月11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
深潜科考任务返回三亚。本航次中,“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4次下潜深度超
万米,平均深度7429米,下潜最大深度10010.9米。因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
大”或“减小”),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抗压能力更强、韧性和可焊接性更好的Ti62A钛合金新材料,
达到可以承受更大压力的目的。当“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10000米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海水取1.0xl()3kg/n?,g取10N/kg)。
【答案】增大1X108
【解析】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10000米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p海水gh=lxl03kg/m3xION/kgx10000m=lx108Pa
3.(2024齐齐哈尔市)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静
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
别为片、玛,则片耳;用沿水平方向的力用、工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
工(两空均选填“<”、"=”或)
【解析】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根据夕=0g〃,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
压强相等,即夕甲底=夕乙底,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由尸=25可知液体对容器的底部的压力
F[=F]。
甲、乙是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且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水的质量比乙容器中水的质量多,所
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甲容器在桌面上受到
的摩擦力更大。用沿水平方向的力尸3、月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
据二力平衡可知,尸3、居分别等于甲、乙两容器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因此尸3>居.
4.(2024湖北)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上描绘的《史记》中“泗水取鼎”画面,两边各有数人用绳子通
过滑轮拉起掉落水中的鼎。图中的这种滑轮(选填“能”或“不能”)起到省力的作用;
此时两边绳子对鼎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内、F2,鼎受到的拉力之和为。鼎在水中上升的
过程中,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不能片+与减小
【解析】图中的滑轮是固定的,不能随重物一起移动,所以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
的方向。
两边绳子都对鼎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鼎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鼎受到的拉力之和
F合=/1+b2
鼎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其底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减小,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所以其底
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5.(2024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中水的深
度相等,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PB;已知B容器底面积为50cm2,
总重为8N,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a;将压强计橡皮膜朝下分别放入两容器的底部,压强计
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公然和小小,多次实验发现△公均小于A〃B,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1.6xlO3见解析
【解析】已知,两容器内都是水,且水的深度相等,则由。=Qg%可知PA=PB。
已知B容器和水总重8N,B容器底面积为50cm2,则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FG8N
=1.6xlO3Pa
P:飞=飞50义104nl2
将压强计橡皮膜放入水中后,橡皮膜会排开一部分水,水面会上升,由于SA〉SB,由
AT?=
S
可知,A/ZA<A/ZB,因此将压强计橡皮膜放入水中后,A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小于B容器中水面的高度,
由夕=pgh可知,A容器底部压强小于B容器底部压强,题中用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表
示液体的压强,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故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A/ZA均小于△色。
6.(2024河北)根据图所示的四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轨迹偏向了磁体。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实验表明:;
(2)乙图: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使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
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较大。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3)丙图:把两个注射器筒拔去活塞后用胶管连接,做成一个连通器,在连通器中加入水,观察两
个筒里水面的高度。实验表明: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
(4)丁图:新鲜的鸡蛋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向清水中加盐能使沉在水下的鸡蛋上浮。实验表
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两端液面相平(4)液体密度
【解析】(1)小铁球从斜面上滚到水平桌面,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小球运动时受到磁
体的力的作用,观察到小球运动的轨迹偏向了磁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相等,由图可得,右侧的
电阻大,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较大,说明右侧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也说
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3)由连通器原理可得,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两端的液面应该相平。
(4)向清水中加盐改变了液体的密度,加盐能使沉在水下的鸡蛋上浮,说明鸡蛋在盐水中的浮力变
大了,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7.(2024山西)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
深度平均按1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
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
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N/kg)
【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为1m时,此时受到水的压强为
p=pgh=1.0x103kg/m3x1ON/kgx1m=1x104Pa
车门的面积约为0.8m2,则车门受到的压力
F=pS=lx104Pax0.8m2=8000N
此时车门受到水的压力远大于人的推力,因此车门很难被打开。
8.(2024四川广安)茶壶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常用器具。学习压强知识后,小淇想对家中的茶壶进行
相关研究。她测得茶壶的质量为600g,底面积为lOOcm?,装入适量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
水的深度如图所示,请你接着她的探究完成如下任务。(。水=L0xl()3kg/m3,g取10N/kg)
(1)求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2)若水对茶壶底的压力是茶壶对桌面压力的0.6倍,则茶壶内水的质量为多少?(茶壶壁厚度不
【答案】(1)1.2xlO3Pa;(2)1.4kg
【解析】(1)水对茶壶底的压强
p=pgh=1.0x103kg/m3x1ON/kgxO.l2m=1.2xlO3Pa
F
(2)由P=一可得,水对茶壶底的压力
S
342
尸水=pS=1.2X10Pax100x10-m=12N
由题意可知,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12N
=20N
位0.6"6Z
茶壶的重力
G壶=机壶g=0.6kgxl0N/kg=6N
因茶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壶和水的重力之和,所以,水的重力
G水=尸宓-G走=20N-6N=14N
则水的质量
14N
=1.4饭
10N/彷
答:(1)水对茶壶底的压强为L2xlO3pa;
(2)茶壶内水的质量为1.4kg。
考向三:大气压强
1.(2024四川泸州)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你所在考场内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
合实际的是()
A.手中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2mmB.考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l.OxlC^Pa
C.你所在考场的室内温度大约为0℃D.考试填涂用的2B铅笔质量约为2kg
【答案】B
【解析】A.由生活常识可知”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很薄,约为1mm,故A不符合题意;
B.考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值,即1.0xl()5pa,故B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季,室外的温度可能为0℃,考场内的温度让人觉得舒适,在25℃左右,故C不符合题
思"?r.;
D.一个鸡蛋的质量只有50g,即0.05kg,考试填涂用的2B铅笔质量远小于2kg,约为8g左右,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湖南长沙)在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灌满水,用纸片盖住管口后倒过来,如图所示。纸片和
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下来,是因为()
A.水受到的重力B.空气对水的浮力
C.塑料管对纸片的弹力D.大气压力
【答案】D
【解析】该实验为覆杯实验,纸片和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对纸片产生了压力,将纸片
紧紧压在塑料管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o
3.(2024福建)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吸盘B.连通器C.重垂线D.书包带
【答案】A
【解析】A.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墙上,故A符合题意;
B.连通器利用的是液体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重垂线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不符合题意;
D.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2024湖南)下列现象中的“吸”,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带电气球吸起头发
C.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力D.磁性黑板刷被吸住
【答案】A
【解析】A.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利
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带电的气球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不是因为大气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作用,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性黑板刷被吸住,是利用了磁体能够吸引铁、钻、保等物质的性质,而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2024四川成都)如图,可以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
相同的是()
A.公路旁用隔音墙“吸”收部分噪声B.大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C.化学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答案】C
【解析】A.当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的是管中的空气,使管内变为真空,这时大气压就压着饮料
进入管中,进而进入人的嘴中,公路旁用隔音墙“吸”收部分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
不符合题意;
B.大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是生命运动,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滴管吸液体,用力捏胶头,滴管内的气体被挤出一部分,滴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液体在
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管内,是利用大气压的,故C符合题意;
D.摩擦过的玻璃棒吸纸屑,这是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重庆B)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实验中两个半球被拉开时爆
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响声是由半球及空气产生的。
【答案】大气压振动
【解析】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
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这就是著名的马德
堡半球实验。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两个半球被拉开时爆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这是由半球及空气振动产生的。
7.(2024江苏无锡市)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
在(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2x10-3m2,
外界大气压为lxl()5pa,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N,吸盘挂钩不会掉落是因为
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答案】平整200摩擦力
【解析】吸盘挂钩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外界大
气压大于吸盘内气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面上,若墙面不平整,空气会进入吸盘内,吸盘会脱落。
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F=7?S=lxlO5Pax2xlO3m2=200N
吸盘挂钩受自身重力和物体对挂钩向下的拉力而不会掉落是因为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8.(2024河北)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在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这种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个实例:。
【答案】大气压##大气压强吸盘
【解析】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水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充满这个铁桶中,把
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此时内部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内部压强减小,铁桶在大气压(大气压强)
的作用下被压扁。生活中运用大气压的例子有:吸盘,用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等。
考向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吹气时纸条向上
B.用吸管喝水
C.将硬币吹进盘中
D.吹气时乒乓球不掉
【答案】B
【解析】A.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
故纸条会向上飘,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不能用流体压
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
C.没有吹气时,硬币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相同,硬币上方的压强等于下方的压强,硬币在重力
作用下落在盘中;吹气时,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升
力,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对着乒乓球的上方吹气,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
的升力,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024山东临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
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4
A.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B.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D.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A.为减小机身的质量,机身由密度较小、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故A不符合题意;
B.飞机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所受空气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不符
合题意;
C.飞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而产生使飞机上升的升力,
因此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故C正确;
D.飞机匀速升空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故D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3.(2024四川成都)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答案】D
【解析】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气压变小,故C错误;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凸下平,所以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造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4.(2024内蒙古赤峰)下列选项是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B.乙图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侧壁开孔的饮料瓶装上水,越靠下端喷出的水流越急,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答案】D
【解析】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
确,不符合题意;
B.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符合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条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越靠下的小孔喷出的水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B管中吹气,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的液体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
压上来,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黑龙江龙东)下列现象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知识解释的是()
【答案】D
【解析】A.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
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不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盘吸附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吸盘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
大气压,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这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不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
系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不能
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的机翼的横截面形状通常是上凸下平,当飞机飞行时,气流会同时流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上表面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向上的升力,应用了流体压强
与流速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4重庆A)乘客在高铁站台要站在白色安全线内,是因为高铁列车进站时带动空气,使靠近
列车一侧的空气流速变,压强变,压强差会给乘客带来危险。
【答案】大小
【解析】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高铁列车进站时靠近列车的一侧空气流速变
大,压强变小。而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较大,会产生一个向列车方向的压强差,乘客靠近时会给
乘客带来危险。
7.(2024黑龙江绥化)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原理在于机翼下方比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
(选填“大”或“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随着飞机升空,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大减小
【解析】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把气流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
下方比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变小,所以随着飞机升空,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
8.(2024安徽省)在高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如图所示),
所有乘客都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这是因为当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若越过安全线,即使与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
【答案】小
【解析】当列车驶过时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身体前面压强变小,而身后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当列
车驶过时,即使与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很容易被身后的压强推入火车道,因此是非常危险的。
9.(2024山东烟台)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
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
机翼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机翼______方(选填"上”或“下”)的空气流速快,
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答案】变小静止上
【解析】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机翼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相对静止的。
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慢压强大,因此
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这样就使机翼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10.(2024广西)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
方的气压下方的气压。(两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大于小于
【解析】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
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而下表面平直,因此机翼下方的流速大致等于前方的流速,从而
可以知道,机翼下方的流速就小于机翼上方的流速,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压强,这样
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
11.(2024甘肃临夏)科技兴趣小组利用盛有水的烧杯和/、3两根吸管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于证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沿着8管水平吹气,观察到/管液面(选填“上升”或
“下降”),说明了o
【答案】上升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析】当向8管吹气时,/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管下方压强不变,/管内的
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这说明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2.(2024四川泸州)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小赵同学所在的团队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如图所示
的飞机模型。飞机模型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试飞时,手将飞机模型向前推出,是力改变了飞机模
型的;飞机模型在空中水平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飞机
模型着地后,能够沿水平地面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飞机模型具有。
【答案】运动状态小惯性
【解析】试飞时,手将飞机模型向前推出,手对飞机模型施加了作用力,使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
改变了飞机模型的运动状态。
飞机模型在空中水平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下方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
大,从而形成向上的升力。
飞机模型着地后,能够沿水平地面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飞机模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13.(2024福建)朱鹘是我国珍稀动物,演员们用舞蹈演绎的《朱鹘》宛若一幅流动的画,诉说着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图。
(1)用物理知识解释:朱鹘在空中滑翔时,翅膀上表面弯曲,下表面比较平,该形状对它飞行的作
用。
(2)写出演员在舞台上形成倒影的光学原理。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翅膀的上表面弯曲,流过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下表面较平,流过翅
膀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翅膀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2)演员在舞台上形成的倒影的光学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拓展
考向五:与压强有关的创新类综合问题
I.(2024四川眉山)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B.乙图,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丙图,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丁图,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答案】A
【解析】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四川南充)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
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6xl03kg/m3,乙的边长
为30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N/kg)
A.乙的密度2xl()3kg/m3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kg
C,图中阳=10cmD,图中巴=3xlO3Pa
【答案】AD
【解析】A.由图可知,未切去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为6xl()3pa,则乙的密度为
6xl()3pa
Po_33
「乙==2x10kg/m
gh乙ION/kgx0.3m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切去高度为20cm时,对地面的压强为0,故甲的边长为20cm,即0.2m,甲的体积
为
=(O.2m)3=8xl0^m3
则未切去时甲的质量为
加甲=2甲4=6x10kg/mxx=g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当切去高度为儿时,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夕甲=夕甲g(力甲-%,)=P乙=。乙g(“乙一'4)
代入数据可得
3333
6xl0kg/mxION/kgx(0.2m-/zyl)=2xl0kg/mxlON/kgx(0.3m-hA)
解得e=0.15m=15cm,故C错误;
D.由C选项分析可知,当切去高度为口时,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