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1期)(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1期)(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1期)(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1期)(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1期)(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内能及内能的应用

中考新趋势]

【跨学科实践】

1.(2024•山西)二氧化碳(CCh)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

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

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Ch,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Ch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D

【解析】AB.高压泵压缩CCh,此时对气体做功,因此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B

错误;

C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中考新考法】

2.(2024•四川成都)某固态物体的质量为"z,其物质的比热容为c,用稳定的热源对它加热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到打时刻停止加热,然后让其冷却。上述过程中记

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最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B.在f2~a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先增大后减小

C.在〃7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为CM:一工)"5TJ

’1

D.该物质在6~柘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0~0时间段的比热容

【答案】D

【解析】A.由于实验中用稳定的热源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可知,

在0~勿时间段,该物体的温度由力升高至乃,物质的比热容为c,所以物体单位时间吸收

热量

g=故在0~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

h

Q产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物体在时间段,处于液态,由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是该物质的性质,所

以在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冷却过程中单位时间放出热量不等于该物体升温过程中单位时间吸收热量,由于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所以在然75时间段,该

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在力”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所以该物体放出的热量

——

cm(T2^i)

2=-1—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5~拓时间段,处于固态,该物质在。~”时间段,也处于固态,由于

固态时的比热容是该物质的性质,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在f5~f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07/

时间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Do

【结合生活实际】

3.(2024•重庆B卷)小丽为妈妈的生日做了一桌美食(如图所示),下列对美食制作过程说

A.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内能

C.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D.食物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解析】A.“白气”是锅中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放热液化而成,故A正确;

B.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故B错误;

C.冰是晶体,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食物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Ao

【新科技新情境】

4.(2024•四川宜宾)2024年4月19日,两辆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实现了从北京到上海1500

公里长距离运输的首次测试。选用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大。假设汽车在一段平直公

路上以恒定功率75kW匀速行驶,速度为108km/h,则汽车所受阻力为No

【答案】热值2500

【解析】[1]选用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多。

⑵假设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75kW匀速行驶,速度为108km/h,由P=H得,

汽车所受阻力为

P75X103W

/=FF=7=-wr--=2500N

-----m/s

3.6

中考真题速递VJ

考点1分子热运动

1.(2024•江苏盐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它们会粘在一起,不容易拉开,这

一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在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D

【解析】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

子间有引力。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江苏连云港)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花香满园B.尘土飞扬C.雪花飘飘D.落叶纷纷

【答案】A

【解析】A.花香满园,是芳香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雪花飘飘是雪花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落叶纷纷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错误。

故选Ao

3.(2024•四川宜宾)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桂花花香四溢B.雪花漫天飘舞

C.灰尘空中飞扬D.江面雾气弥漫

【答案】A

【解析】A.桂花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

题意;

BCD.雪花漫天飞舞,灰尘空中飞扬,江面雾气弥漫,都是肉眼可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4•湖南)小明在劳动技术课上学会了烹饪一道经典湘菜——辣椒炒肉。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解冻时冻肉向温水传递热量B.磨刀可以增大切肉时的受力面积

C.切肉时是力改变了物体形状D.炒肉时闻到香味不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C

【解析】A.当冻肉被放入温水中进行解冻时,会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温

水具有较高的温度,而冻肉则处于低温状态。由于温度差的存在,热量会从温水流向冻肉。

故A错误;

B.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更容易切肉,故B错误;

C.切肉时,肉在力的作用下被刀切成很多部分,形状发生改变,因此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形状,故C正确;

D.炒肉时,温度很高,肉中的芳香分子会在高温下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扩散到空

气中,所以很远就能够闻到炒肉的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2024•重庆A卷)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

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BCD

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是墨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

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是因为砂锅煲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沸腾,故B

错误;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的振动产生的,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

的,故D正确。

故选D。

6.(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艺术修为的价值体现,锯木、刨料、风干、雕刻、开樟、

组装、打磨、油漆,每一环节都讲究科学的工艺流程。打磨过程,将粗砂纸换成细砂纸,可

以减小砂纸与木头间的,闻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O

【答案】摩擦力无规则运动

【解析】[1]将粗砂纸换成细砂纸,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

擦力。

⑵闻到淡淡的木香,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木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7.(2024•江苏苏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现象导

致的,“暗香浮动”说明了分子在____O

【答案】折射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水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2]“暗香浮动”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8.(2024•四川成都)成都别称芙蓉城、蓉城,这座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与花结缘,大诗人

陆游魂萦梦牵的诗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依旧是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诗人闻到花香属于现象。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所蕴藏的物理知识是:分子做无

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答案】扩散温度

【解析】[1]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⑵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

程度与温度有关。

考点2内能

9.(2024•福建)“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

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A.热水暖手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

【答案】A

【解析】“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A.热水暖手,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故A符合

题意;

BCD.钻木取火、搓手取暖、擦燃火柴,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

方式上不相同,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4•湖南)有关能量的转移、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烤炉取暖,是电能转移到人体

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

D.用嘴对着手哈气取暖,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

【答案】C

【解析】A.电烤炉取暖,电烤炉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转移到人体,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脚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

故C正确;

D.用嘴对着手哈气取暖,手从哈气中吸收热量,因此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手的内

能,故D错误。

故选Co

11.(2024•江苏扬州)关于扬州美食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翡翠烧麦呈现绿色是因为吸收了绿光

B.麻鸭汤沸腾后用文火加热,温度升高

C.用蒸笼蒸包子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内能

D.盐水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A.翡翠烧麦呈现绿色是因为反射绿光进入眼睛,故A错误;

B.麻鸭汤沸腾后用文火加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B错误;

C.用蒸笼蒸包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内能,包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

高,故C错误;

D.盐水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气分子不断扩散到空气中,故

D正确。

故选D。

12.(2024•甘肃白银)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的一些设备

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能使汤的温度升高

B.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

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D.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含有的热量很高

【答案】C

【解析】A.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不

能提高汤的温度,故A错误;

B.气体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

在高压锅内沸腾时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得越快,故B错误;

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刀锋的面积,所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

压强,故c正确;

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的温度高,故

D错误。

故选Co

13.(2024•山东烟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奥秘,对以下生活实例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解析】A.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水不见了,这是因为水蒸发(汽化)吸热降温,故

A正确;

B.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这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错误;

C.高压锅的原理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提高,故C错误;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D错误。

故选Ao

14.(2024•四川泸州)蒸储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储过程中的原理图,

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答案】C

【解析】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汽化吸热,故A错误;

B.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吸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故B错误;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放热,故C正确;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5.(2024•四川遂宁)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对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的

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A.煮粽子时,锅内温度水蒸气温度较高,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由于锅内温度高

的水蒸气上升,遇到锅外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内能增加的,

故C错误;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6.(2024•四川眉山)端午节期间,小龙在家里学习时,闻到粽子的香味,这是现象;

煮粽子时,是通过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答案】扩散热传递

【解析】[1]因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闻到粽子的香味,属于扩

散现象。

⑵煮粽子的过程中,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

17.(2024•江苏苏州)熨斗古代亦称“火斗”,最早出现于西汉,以青铜质地为主,用高温熨

平衣物,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宋元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带木把的熨斗,

相比金属把,使用更安全,是由于木头具有的物理属性。

【答案】热传递隔热性好/导热性差

【解析】口]用高温熨平衣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⑵木头具有导热性差的物理属性,所以相比金属把,使用更安全。

18.(2024•甘肃白银)今年,我省天水的麻辣烫火遍全国。在锅里煮食材是通过的

方式增大食材的内能,麻辣烫香气四溢,这是现象。

【答案】热传递扩散

【解析】[1]在锅里煮食材时,食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

食材的内能。

⑵麻辣烫香气四溢,是由于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

19.(2024•云南)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把糖块加热成糖浆,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现

象;熬制糖浆的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糖的内能。

【答案】熔化热传递

【解析】口]将糖块加热成糖浆,糖由固态转化为液态,这个过程称为熔化。

⑵熬制糖浆时,糖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糖的内能。

考点3比热容

20.(2024•湖北武汉)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不去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

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答案】B

【解析】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故B符合题意;

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D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21.(2024•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因此是晶体,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第lOmin开始熔化,第25min熔化结束,因此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因此其熔化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

c正确;

D.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前后,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熔化后温度升高的

较小,由c=¥可知,熔化后比热容较大,故D错误。

mAt

故选Co

22.(2024•江苏连云港)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

A.质量大B.温度高C.密度大D.比热容大

【答案】D

【解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

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

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24•安徽)一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

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30℃,假设金属块

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己知水的比热容为4.2xl03j/(kg・℃),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一

J/(kg-℃)»

【答案】0.6X103

【解析】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Z-/o)=4.2xlO3J/(kg-℃)x200xl0-3kgx(30℃-25℃)=4.2x103J

因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金属块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则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c.=~4—=----------尸—。」------------=0.6x103J/(kg•℃)

金B属"1金属金属100x10—3kgx(100℃—30℃)

24.(2024•湖南)常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它的较大。水能提供浮力,但存在

溺水风险。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湿的衣服鼓足空气等方式来增大从

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答案】比热容排开水的体积

【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

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

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湿的衣服鼓足空气等方式

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25.(2024•江苏扬州)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来增大摩擦。选用

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

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J的热量。

3

[c7X=4.2xlOJ/(kg.℃)]

【答案】接触面粗糙程度大4.2X106

【解析】[1]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⑵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升高相同温

度,吸收的热量多。

[3]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

CL=crnAt=4.2x103J/(kg-℃)x20kgx(70℃>20℃)=4.2xlO6J

26.(2024•山东烟台)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kg

的水和甲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

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图线(选填%“或》”)对

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这种物质在。~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J。

表甲

比热容C/[J/(kg.℃)]

4.2xlO3

2.4xlO3

2.1xl03

葱麻油1.8xlO3

0I23456rmin

【答案】b煤油2.52xlO4

【解析】[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液体的温度降低的

快,b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

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b对应的物质为水。

⑵由图可知,在。到5分钟时,a液体的温度变化了40℃,6液体(水)的温度变化了20℃,

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即

Qa=。水

展开得

camaAta=c水%人八,水

代入数据可知

分x0.3kgx40℃=4.2xl03J/(kg•℃)x0.3kgx20℃

解得

3

ca=2.1xlOJ/(kg.℃)

对比表格可知,该物质是煤油。

[3]由[2]可知,这种物质在0~5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34

=cflmaA^=2.1xl0J/(kg.℃)x0.3kgx40℃=2.52xl0J

考点4热机

27.(2024•四川南充)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j

甲乙内丁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

C.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然机的压缩冲程

【答案】B

【解析】A.分子间存在引力,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是由

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A错误;

B.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距离,故乙图中红墨水在

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

C.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故c错误;

D.丁图中火花塞放电,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然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

错误。

故选B。

28.(2024•山东临沂)2024年4月20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53.09%的柴油

机正式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刷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下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最小的是()

【答案】D

【解析】A.如图,两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

B.如图,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

C.如图,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缸内气体,对气体做功,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

D.如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为吸气冲程;

顺序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压缩冲程后气体温度都对吸气冲程中气体的温度高,故吸

气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最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9.(2024•江苏扬州)家用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是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B.汽油机燃烧汽油会造成环境污染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4次D.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汽油

【答案】B

【解析】A.由于摩擦等因素的存在,汽油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

B.汽油机燃烧汽油时排放的尾气含有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包含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次,故C错误;

D.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5热机效率

30.(2024•福建)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有助于调节体温,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较大

的()

A.热值B.密度C.温度D.比热容

【答案】D

【解析】A.热值最大是氢,常用作火箭的燃料,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的密度是LOxIOSkg/n?,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是4.2xl()3j/(kg/C),所以水有助于人体调节体温,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31.(2024•河南)我国北方某地最低气温曾达到-523C,当地多使用酒精温度计,这是利用

了酒精的()

A.热值高B.比热容大C.沸点低D.凝固点低

【答案】D

【解析】而酒精的凝固点较低,是一117℃,在-52.3C时,酒精仍然是液态,所以当地多使

用酒精温度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2.(2024•湖南)2024年4月25日,搭载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

火箭(如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热机效率是100%

C.火箭“体内”的液氢燃料温度低至-253C,内能为零

D.火箭搭载着飞船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答案】D

【解析】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烧情况无关,所以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不

变,故A错误;

B.火箭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其热机效率并不能达到100%。这是因为火箭发动机在工作

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能量损失。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火箭“体内”的液氢燃料温度低至-253C,内能

不为零,故C错误;

D.火箭搭载着飞船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故D正确。

故选D。

33.(2024•四川眉山)热学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少,热值不变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

C.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A

【解析】A.酒精燃烧过程中越来越少,所以质量减少,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质量无关,所以热值不变,故A正确;

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被压缩时,分子间距变小,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

致使铁块很难被压缩,故B错误;

C.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小,故C错误;

D.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砂石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砂石的

温度变化大,故D错误。

故选Ao

34.(2024•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燃料的热值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燃料的热值越小,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剩余酒精的热值将减小

D.焦炭的热值是3.0xl()7j/kg,完全燃烧1kg焦炭能放出3.0xlCfj的热量

【答案】D

【解析】A.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故A错误;

B.根据。f阳可知,放出的热量与热值、质量有关,故B错误;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后,质量变化、热值不变,故C错误;

D.焦炭的热值是3.0xl07j/kg,它表示的意思是1kg的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

3.0xl07J,故D正确。

故选D。

35.(2024•新疆)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

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

(填“低温”或“高温”)环境中进行。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

(填“煤油”“液态氢”或“液态氧”)。氢在_____(填“液”或“气”)态时氢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

列八'、.,

(2)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其动

能的增加量。探测器在月球上____(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已知氢的热值为14x108J/kg,

则质量为I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o

【答案】低温煤油气大于具有L4X10U

【解析】(1)口]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因为液态氢和液

态氧的沸点较低,所以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低温环境中进行。

⑵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沸点较高的煤油。

[3]气态的氢温度相对较高,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氢在气态时氢分子无

规则运动更剧烈。

(2)[4]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

重力势能变大,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的增加量大于其动能的增加

量。

⑸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探测器在月球上也具有惯性。

[6]质量为I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J/kgx1000kg=1.4x10"J

36.(2024•四川达州)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用天然气灶将质量1kg的水,从20℃加热

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Jo他家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是70%,他某次洗澡,耗水

20kg,热水器进水温度是22℃,出水温度是42℃,他这次洗澡消耗天然气已知

水的比热容是4.2xl03j/(kgJC),天然气的热值是3.2xl07j/m3。

【答案】3.36X1050.075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4一。)=4.2><:1031/(他.。。卜1年乂(100℃—20℃)=3.36*105n2]洗澡时水吸收的热

源=c加1'Y)=4.2x1。3J/(便•℃)x20侬x(42℃-22℃)=1.68x及j由〃/得,天然气

2放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放=桀啜詈=2.4xl()6j由。后%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37.(2024•山西)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平遥古城自驾前往五

台山,进行古建筑研学旅行。平遥古城到五台山全程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