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3硝酸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3硝酸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3硝酸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3硝酸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3.3硝酸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课时3硝酸考点1硝酸的一般性质1.对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与水以随意比互溶B.不易挥发C.有刺激性气味D.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答案:B解析: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2.下列对于硝酸的相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B.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C.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硝酸D.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氮和水,A项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B项正确;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因此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硝酸,C项正确;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氮氧化物和水,不属于置换反应,D项错误。考点2硝酸的强氧化性3.(2024·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期末考试)以下关于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mol浓HNO3被还原转移2mol电子B.Cu与浓HNO3反应比与稀HNO3反应猛烈C.Cu与浓、稀HNO3反应都不须要加热D.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HNO3的量更多答案:A解析:1mol浓HNO3被还原生成1molNO2,转移1mol电子,A项错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u与浓HNO3反应比与稀HNO3反应猛烈,B项正确;Cu与浓、稀HNO3反应都不须要加热,C项正确;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推断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HNO3的量更多,D项正确。4.(2024·山东泰安第一中学期中考试)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NO3Fe(NO3)2+H2↑B.稀硫酸与Ag反应:2Ag+H2SO4Ag2SO4+H2↑C.浓硝酸和碳酸钙反应:2HNO3(浓)+CaCO3Ca(NO3)2+CO2↑+H2OD.稀硝酸和FeO反应:2HNO3+FeOFe(NO3)2+H2O答案:C解析: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在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FeO氧化为Fe(NO3)3,本身被还原为NO。5.将Cu、Zn混合物投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确定不存在的是()。①Cu②Cu(NO3)2③HNO3④Zn(NO3)2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若Zn有剩余,则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HNO3、Cu(NO3)2,因为锌与二者发生反应:3Zn+8HNO3(稀)3Zn(NO3)2+2NO↑+4H2O,Cu(NO3)2+ZnZn(NO3)2+Cu,B项正确。6.(2024·辽宁大连普兰店二中高一期末考试)向某HNO3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的Fe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4∶1 B.3∶1 C.2∶1 D.1∶1答案:A解析:由图像可知,当加入1molFe时,n(Fe2+)=0,再加入Fe,n(Fe2+)渐渐增大,说明当加入的Fe少于1mol时,发生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所以混合溶液中含有4molHNO3,当再加入1molFe时,发生反应Fe+2Fe3+3Fe2+,得到3molFe2+,由图像和以上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含有1molFe(NO3)3。故原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1。A项正确。7.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经如下处理:气体产物气体ⅠxmL①足量饱和NaHCO3溶液②浓H2SO4干燥气体ⅡymL(在无氧环境下操作),假设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A.x=45yB.y=45xC.x=yD.y=答案:C解析: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4NO2↑+CO2↑+2H2O,假设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molNO2、1molCO2和2molH2O,通过浓硫酸汲取水蒸气后剩余4molNO2、1molCO2,体积为xmL,再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首先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生成43molNO、83molHNO3,再发生反应:HNO3+NaHCO3NaNO3+CO2↑+H2O,生成83molCO2,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出来的气体为43molNO、113molCO2及水蒸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出来的气体为43molNO、113molCO2,体积为ymL,所以依据以上分析x=5Vm,y=43mol+1138.(2024·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现象和说明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试验操作现象说明或结论①将过量的Fe粉加入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②浓HNO3久置或光照变黄色HNO3不稳定易分解③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④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浓HNO3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②④答案:D解析:将过量的铁粉加入稀HNO3中,生成Fe2+,加入KSCN溶液时,颜色不变,故①错;浓HNO3久置变黄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浓HNO3所致,故②正确;Al箔遇浓HNO3钝化,遇稀HNO3Al箔会溶解,故③错;浓HNO3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故④正确,选D。9.推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温下铁、铝在浓HNO3(或浓H2SO4)中均会发生钝化。 ()答案:√(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更低价的氧化物NO,则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答案:×(3)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3中,溶液变蓝,说明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4)为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先加入稀硝酸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5)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分子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 ()答案:×(6)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答案:×(7)在1.0mol·L-1的KNO3溶液中,H+、Fe2+、Cl-、SO42答案:×(8)铜与浓硝酸反应可在常温下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需加热。 ()答案:√10.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浓硝酸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具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不稳定性(或见光易分解的性质)4HNO34NO2↑+O2↑+2H2O(2)银片溶于热的稀硝酸。硝酸具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强氧化性和酸性3Ag+4HNO3(稀)3AgNO3+NO↑+2H2O(3)石灰石和稀硝酸混合反应制取CO2。硝酸具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酸性CaCO3+2H+Ca2++CO2↑+H2O(4)红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浓硝酸具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强氧化性C+4HNO3(浓)4NO2↑+CO2↑+2H2O解析:硝酸被还原时体现了硝酸的氧化性,在产物中有硝酸盐生成时体现了硝酸的酸性。考点3硝酸性质试验探究11.(2024·安徽宿州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一期末考试)某化学爱好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浓HNO3与Cu反应的微型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挤压塑料瓶使浓HNO3进入干燥管就可引发反应B.将装置口向上提起就可停止反应C.蘸碱液的棉花可起到汲取NO2的作用D.该装置适用于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试验答案:D解析:挤压塑料瓶使浓HNO3进入干燥管与铜片接触,可以引发反应,A项正确;将装置口向上提起,使铜片与浓HNO3分别,可使反应停止,B项正确;NO2是酸性气体,可被碱液汲取,C项正确;木炭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反应须要加热才能够进行,而该装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装置,D项错误。12.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当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快速插入如下图所示的细口瓶中,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较小空隙,依次视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B.产生现象②的缘由是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③的缘由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确定只有Cu(NO3)2答案:D解析: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正确;现象①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从方程式可知,3mol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mol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项正确;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后,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当铜丝不足时,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确定有Cu(NO3)2,也可能有硝酸,D项错误。13.(2024·上海交大附中期末考试)已知NO是无色气体,有毒。铜片投入稀硝酸中能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现有三瓶标签脱落的无色透亮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请设计两种方法鉴别它们。方法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1)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液

(2)各取剩余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液

(1)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2)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盐酸,剩余的是稀硝酸(1)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铜片(2)各取剩余的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1)有气泡产生的是

(2)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剩余的是

答案:Ba(NO3)2AgNO3稀硝酸稀硫酸稀盐酸解析:进行物质的鉴别时,现象确定要明显,区分度要好,要避开干扰。14.图甲是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图乙、丙是师生对试验改进后的装置。(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答案: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①

;

答案:①可限制反应速率②可汲取NO2,防止污染环境(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试验时先关闭止水夹,再打开止水夹,才能使NO2气体充溢B试管;当气体充溢B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