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3F/wKhkGWeizJqAB8mPAAIYIFDfRT4410.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3F/wKhkGWeizJqAB8mPAAIYIFDfRT4410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3F/wKhkGWeizJqAB8mPAAIYIFDfRT4410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3F/wKhkGWeizJqAB8mPAAIYIFDfRT4410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4/3F/wKhkGWeizJqAB8mPAAIYIFDfRT44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接连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2.《旧唐书·乐志》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自然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沟通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沟通空前旺盛3.宋金双方在边疆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当;主管官负责榷场的详细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A.南宋边疆贸易旺盛 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限制榷场贸易 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4.“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涵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西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5.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又设台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设澎湖副将一员、兵两千镇守。这些措施。()①加强了中心政府对台湾的管辖②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③亲密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④抵挡了倭寇对闽台的骚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务。双方曾在细微环节上产生一些争吵,如礼仪之争,最终英国使节以单膝跪地的方式拜见了乾隆皇帝。这反映了()A.中西文明的双向交融 B.折中是一种外交才智C.礼节是中英沟通障碍 D.中英技术文明的差距7.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殊行政区,实行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方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殊行政区的设置()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8.《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验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给予新的内涵 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心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宣战权 D.是管理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机构9.在回纥民族分布区,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高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慢慢疏远。由此说明白()A.回纥的政权已经瓦解 B.唐玄宗反对羁縻府州制C.国力强盛边疆才安定 D.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10.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亲密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11.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斗争手段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涵与开明 D.反对折服斗争主见以安抚为主12.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心对地方的干脆有效管辖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心的冲突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心、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加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见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纳“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依据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他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同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须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据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整理材料二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支配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纳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古代外交体制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1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今,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运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恳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据《明史•琉球传》(1)依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依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接连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丝绸之路的推动作用,解除A项;材料只提及丝绸之路,未与其他中西交通通道作对比,解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解除C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对外交往。材料中的西域和天竺(今印度)均位于丝绸之路上,这些地方的幻术在唐朝的传播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文化的沟通,故B项正确;“幻术”并非西方古典主义音乐,解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解除;材料中现象无法体现“空前旺盛”,解除D项。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金时期的边疆贸易。依据材料可知,宋朝时官府限制榷场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边疆贸易旺盛官府推崇重农抑商,解除A、B两项;南宋时对外贸易较发达,D项不符合史实,解除。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对外关系。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说明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营建是唐时吐蕃为文成公主而建,体现了当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是唐蕃和亲。而起名“布达拉”体现了佛教的重大影响,故A项正确。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台湾的管辖。材料中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府、县等进行管辖,①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台湾的开发与开放,亲密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②③正确;明朝时期戚继光抵挡倭寇,基本肃清了倭寇,④错误。故选A项。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考查马戛尔尼使团谢华。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固守“天朝上国”观念,“外夷”来华要朝拜,行跪拜大礼。马戛尔尼使团于1793年来华,受启蒙思想影响,主见民主、同等,他们不能接受中国的跪拜大礼,故而出现“礼仪之争”。最终使团成员在见到中国皇帝乾隆时行单跪礼,这是一种折中的做法,使双方都能接受,彰显出一种外交才智,故B项正确;材料中改跪拜礼为单膝跪是一种折中,不是“中西文明的双向交融”,故A项错误;C项夸大了“礼节”的作用,故解除;材料主旨是马戛尔尼使团来华,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故解除。7.答案:A解析:清代依据少数民族的状况而设定与内地不同的特殊行政区,有利于缓和民族冲突,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项;特殊行政区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解除项;特殊行政区的设置虽然有利于缓和民族冲突,但并不能解决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解除项;材料未涉及特殊行政区的行政效率问题,解除项。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可知元朝时期继承唐制并有所创新,设立宣政院,特地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故选A项;由材料“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验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可知人员分工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强化中心集权无关,解除B项;宣政院是管理西藏宗教和军政事务的中心机关,无宣战权,解除C项;宣政院是管理西藏的机构,解除D项。9.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髙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慢慢疏远”可知,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时期羁縻府州与唐关系紧密是唐国力强盛的体现;而玄宗之后“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慢慢疏远”,是唐国力衰落的体现,故选C项。840年,回纥汗国瓦解,且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依据所学,唐玄宗时,靺鞨族地区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属羁縻府州制范畴,解除B项;羁縻府州与唐“不再紧密,慢慢疏远”,与安史之乱对唐政权的冲击有关,解除D项。10.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可知,汉代开展了主动的对外交往,且对外交往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汉朝和大秦的交往,大秦不属于亚洲国家,故不能得出A项结论;使者往来只是对外关系的其中一项内容,并非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汉武帝时期进行的长期斗争,造成国家疲敝,成就不大,而自己却实行了与汉武帝不同的民族观念。这表明唐太宗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故C项正确;两位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也有共同的方面,“完全不同”一词太过肯定,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汉武帝政绩的认同,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太宗反对民族折服斗争,主见以更加友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但不肯定是安抚的政策,故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惠王并巴中……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宋朝……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可知羁縻政策便于团结各少数民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羁縻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故A项错误;羁縻政策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故B项错误;羁縻政策缓和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心的冲突,故D项错误。13.答案:(1)特点:没有形成正式的外交理念;恩威并施,厚往薄来;形成朝贡体制,建立藩臣关系(或没有同等国家间的外交礼仪);缺乏常设的外交机构。(2)措施:设立不同的机构以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卫体系;实施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渐渐弱化华夷之别;制定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始终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推行边疆政策。解析:(1)问依据材料一“依据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他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同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可知没有形成正式的外交理念;依据材料一“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见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纳‘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可知恩威并施,厚往薄来;依据材料一“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须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可知形成朝贡体制,建立藩臣关系(或没有同等国家间的外交礼仪)与缺乏常设的外交机构。(2)问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得出设立不同的机构以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流动式空气质量监测车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个人门面买卖合同格式版(2篇)
- 2025年个人货车租赁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九年级英语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二篇)
- 2025年个人货运汽车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个人雇佣协议参考范文(三篇)
- 2025年九年级教学管理工作总结样本(2篇)
- 2013-2022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汇编:电功和电功率章节综合
- 2025年中介行业保密协议(五篇)
- 2025年个人成交租赁合同模板(三篇)
- 2024年度-胫腓骨骨折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应用密码学课件
- 红楼梦诗词全集
- 矿井通风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苯胺合成靛红工艺
- 质量保证发展史和国外相关标准简介
- 三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 南京大学仪器分析习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