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3/19/wKhkGWeix76AKIR2AAG2J4sXvE0421.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3/19/wKhkGWeix76AKIR2AAG2J4sXvE04212.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3/19/wKhkGWeix76AKIR2AAG2J4sXvE04213.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3/19/wKhkGWeix76AKIR2AAG2J4sXvE04214.jpg)
![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3/19/wKhkGWeix76AKIR2AAG2J4sXvE04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目前网络传言;单位面积的手机屏幕上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生物兴趣小组为辨别真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两组实验结果不同,可能因为样本来源不同2、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AL+S+L-S-L+S-BL-S-L+S+L-S+CL-S+L+S+L-S-DL+S-L-S-L+S+
注:L代表亮氨酸,S代表链霉素;“+”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A.AB.BC.CD.D3、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原因是A.利于通气B.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防止杂菌污染D.防止培养皿内冷却水流入培养基4、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D.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5、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相同pH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B.超过37℃的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中的酶会迅速失活C.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都是常用的酶制剂D.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6、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葡的枝梗,再冲洗干净B.醋酸发酵时,需要通气的原因是促进醋酸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醋酸C.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和发酵瓶使用前都必须灭菌D.制作果酒时,发酵瓶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充气口7、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D.制作泡菜过程中,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过低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8、以下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有误的是()A.去除色素,鉴定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B.制成固定液,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C.用75%酒精提取菠菜叶中色素D.植物组织培养前,对植物组织进行消毒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分析图内某种洗衣液盒上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洗衣液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C.这种洗衣液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D.该洗衣液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10、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基本上都可以分解尿素“如细菌、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等”。下列关于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能利用尿素做氮源,根本原因是其含有合成脲酶的基因B.尿素中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细菌的蛋白质C.在资源和空间不受限制的阶段,若最初接种M个细菌,繁殖n代后细菌的数量是2n×M个D.可以利用人工诱变、转基因、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培育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11、黄粉虫可以吞食;降解塑料;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进行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下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目的微生物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富集培养基中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琼脂等,蛋白胨能提供所需的碳源、氮源和维生素B.分离、纯化目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C.将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长期保存D.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12、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研究者从牛的瘤胃中筛选产生纤维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丙中的菌悬液转接于含有稻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刚果红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过程是涂布器取乙中的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属于液体培养基,主要作用是稀释菌种C.Ⅰ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配置时先灭菌后调节pHD.可挑取图2中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13、有关下列四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在神经元C的任一点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两个电流表a、b一定都能发生偏转B.Ⅱ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Q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可能为S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Ⅲ图中,曲线可以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D.Ⅳ图中曲线可以表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当_________________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_________;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为了加速膨胀,可以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16、PCR一般需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三步。变性时,需要将温度上升到_________________℃以上时,双链DNA解旋为单链。复性时,温度要下降到_________________℃左右,延伸时,温度再上升到_________________℃左右。17、玫瑰精油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实验室玫瑰精油的粗提取,将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按_____,用___________法进行提取。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_________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18、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需要加入3g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19、已知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科研人员对固定化蛋白酶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选择大孔树脂;活性炭和硅胶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蛋白酶;三种载体固定化效果如图1。
实验二:各取pH值分别为4.5;5.0、5.5、6.0、6.5、7.0高浓度污水500mL;分别与等量不同载体的固定化酶混合,在37℃水浴中反应6h。测定每个反应器中氨基酸的产生速率,结果如图2。
(1)固定化酶技术一般不用包埋法;理由是_______。图1可知,三种载体蛋白酶固定化率最高的________。与直接使用水溶性酶相比,固定化酶处理高浓度污水的优点是_______。
(2)实验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至少写两点)。
(3)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20、苹果树腐烂病由真菌感染引起;是限制苹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病以化学防治为主。为了开发生物防治的途径,研究者拟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芽孢杆菌。实验流程如图1:
(1)分离筛选土壤中的芽孢杆菌。
图1中①取5g土壤加入____________mL无菌水中充分震荡得到10-1的土壤悬液。进行系列稀释后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每个浓度重复3次。将接种后的平板________,以防止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根据__________特征鉴别出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纯化。
(2)筛选能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芽孢杆菌。
图1中;应取直径为5mm的____________的菌落移置于A处,B处接种______。培养3~5天,测量并计算抑菌率。筛选出抑菌率最高的菌株,抑菌效果如图2。请将抑菌率的计算公式补充完整:抑菌率(%)=_____/(D-5)×100%(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
(3)测定筛选出的抗菌菌株对感染了苹果树腐烂病菌枝条的抑菌率。
实验过程如表1;请在空白处补充相关内容。_______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7天后测量并计算抑菌率。实验结果如表2。
由表中数据可知:发酵原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依据是随着发酵滤液稀释倍数的不断增加;__________。
(4)请你说出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是__________。21、青霉素酰化酶;又称为青霉素酰胺酶或青霉素氨基水解酶。该酶主要从大肠埃希菌胞内酶和巨大芽孢杆菌胞外酶中获得,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头孢类抗生素。某制药厂致力开发新产品,生产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欲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高产青霉素酰化酶的微生物,制备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在获得髙产青霉素酰化酶的微生物时,从理论上分析选择对______进行诱变处理后,筛选出的髙产菌株更有利于生产,原因是______;而菌体可以继续进行发酵培养。
(2)在研究中发现,髙产菌株会产生多种分子量不同的酶,且均不会被RNA酶降解。在分离纯化青霉素酰化酶时,适合采用______法;之后需要对其纯度进一步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
(3)除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外,还常用______法进行活菌计数,其原理是______。为防止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做的事情是______。22、某同学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进行改进和研究;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血红蛋白因含有_______而呈红色,这有利于对提取过程的监测。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样品稀释后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后选取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并将其转人烧杯中,加入5倍体积的______________进行洗涤。
(3)待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并离心,结果如图2所示。血红蛋白分布在图2的_______(填序号)层,用滤纸过滤,可得到含血红蛋白的滤液。
(4)将滤液装入透析袋中,可除去_______的杂质。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运输功能。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_,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在实验流程A中发挥作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
(3)在洗脱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不均匀,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血红蛋白样品进行纯度鉴定时,凝胶上出现________条电泳条带说明血红蛋白分子纯度为100%。24、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生长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作为______。25、石棉黄果柑是当地特色水果;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果实色泽鲜艳。新鲜柑橘皮中含有2%-3%的精油,是食品香精;化妆品香精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柑橘皮精油中含有多种低分子的抗菌物质和抗氧化成分,作为果蔬类天然保鲜剂,能有效地抑菌防腐。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压榨、蒸馏和_______________。柑橘皮精油的制备通常用压榨而不适宜水中蒸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柑橘皮精油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柑橘皮精油抑菌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①培养基的配制。配制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待用。本实验选用固体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菌体浓度为106-107个/mL的菌悬液;备用。
③将各种待测菌悬液各取0.1ml均匀涂布于相应培养基的表面,制成含菌平板。将平板用彩笔平均划分为4个区域,用灭菌后直径为5.5mm的圆形滤纸片蘸取体积分数为100%柑橘皮精油分别轻轻贴于其中两个区域,另外两个区域作为对照,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④接种细菌的平板置于培养箱中37℃下培养24小时;接种霉菌的平板置于培养箱28℃下培养48小时。每种菌涂布3个平板,测定抑菌圈直径,求平均值。结果如下:
柑橘皮精油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单位:mm)。组别供试菌种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青霉菌青霉菌对照组000柑橘皮精油组34.229.514.1
注:表中数据为抑菌圈直径平均值。
⑤表格中0代表_______________。由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26、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某同学利用鲜苹果汁来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在发酵装置的排气口上连接的胶管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之前,需要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____。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发酵,原因是_____;并注意控制腌制的__________等;还要跟踪检测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是在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3)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腐乳易被人体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详解】
A.由图中菌落的均匀分布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正确;
B.本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B错误;
C.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故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正确;
D.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组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环境和马桶的取样环境都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误差的原因等。2、B【分析】【分析】
表中所列均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特殊的培养基,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微生物则不能生存。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链霉素可以破坏肽聚糖而使细菌死亡。
【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筛选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时,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亮氨酸,应使用的培养基为不加L,能生存的就是不需要亮氨酸的细菌;筛选抗链霉素的菌株时,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S,而L可加可不加,能抵抗链霉素的细菌就能在培养基生存下来;筛选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时,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但不添加亮氨酸,应用的培养基为L-;S+,能在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即是所需要的菌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D【分析】【分析】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详解】
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如果正放培养皿,则皿盖上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会导致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甚至造成污染;因此恒温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主要是防止培养皿内冷却水流入培养基,D正确。4、D【分析】【分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5、C【分析】【分析】
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
A;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pH值;pH不适宜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A错误;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因此在超过37℃中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会迅速失活,B错误;
C;加酶洗衣粉中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C正确;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经过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的包裹;使之与其他成分隔离,加酶洗衣粉受潮后,包裹酶的物质被分解了,酶被释放出来,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
故选C。6、D【分析】【分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详解】
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干净,再去除葡葡的枝梗,以免杂菌污染,A错误;
B;醋酸发酵阶段需要通气的原因是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错误;
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C错误;
D;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无氧环境;因此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D正确。
故选D。
【点睛】7、C【分析】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1)发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2)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3)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
【详解】
A;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故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正确;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降低,但由于一些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机物的种类将增多,C错误;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点睛】8、C【分析】【分析】
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
1;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
4;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
5;证明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需用95%酒精对绿色叶片进行酒精水浴脱色;便于碘液染色等。
【详解】
A;观察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去除色素,即进行脱色处理,用碘蒸气处理,可以鉴定淀粉,A正确;
B;酒精可以和冰醋酸制成固定液;用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B正确;
C;提取菠菜叶中色素用无水乙醇;C错误;
D;植物组织进行消毒可以用70%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B:D【分析】【分析】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详解】
A;蛋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因此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正确;
B;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60℃以上的水,说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正确;
C;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知;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但是不能水解油渍,C错误;
D;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不能洗涤毛料、丝绸等富含蛋白质的衣料,D正确。
故选ABD。10、A:B:C【分析】【分析】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利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详解】
A;脲酶能够将尿素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能利用尿素做氮源,根本原因是其含有合成脲酶的基因,A正确;
B;蛋白质组成元素包括N;因此尿素中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细菌的蛋白质,B正确;
C、在资源和空间不受限制的阶段,细菌为“J”形增长,其分裂方式为二分裂生殖,因此最初接种M个细菌,繁殖n代后细菌的数量是2n×M个;C正确;
D;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因此不能用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培育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D错误。
故选ABC。11、B:D【分析】【分析】
1;分离菌株的思路:
(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
①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
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
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详解】
A;富集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不应含有琼脂,A错误;
B;分离、纯化能降解PVC塑料膜的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B正确;
C;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不同菌落置于4℃的冰箱临时保存;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用甘油管藏的方法,C错误;
D;如果对白色污染进行传统填埋、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白色污染的降解不会,D正确。
故选BD。12、A:B:C【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
A;根据Ⅰ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②过程是用涂布器取乙中的样品稀释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即乙中是分解纤维素菌的样品稀释液,不是菌液,A错误;
B;液体培养基的作用是让菌体增殖;而不是稀释菌种,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样品稀释液,捕食液体培养基,B错误;
C;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故需要先调pH,再灭菌,C错误;
D;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进行了分解,可挑取该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该菌体,D正确。
故选ABC。13、A: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特点;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有氧呼吸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知识跨度大,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Ⅰ图中,C、D、E、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在C上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可通过突触传递到D神经元和F神经元,所以a、b电流表能检测到电位变化。Ⅱ图中;P;Q、R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作用,S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抑制作用。茎的向光生长中,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作用,且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详解】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D、E、F分别表示四个兴奋性神经元,所以刺激C神经元,兴奋能传到两个电流表的位置,两个电流表都发生偏转,A正确;
B;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的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若茎背光侧为Q点(促进作用最强)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小于Q点,B错误;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是先增加;然后逐渐减低,最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所以Ⅲ图中,曲线可以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C正确;
D;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但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线粒体,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容易较长较慢无法路程较短较快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排除凝胶内的空气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变性、复性、和延伸905072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4水蒸气蒸馏难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19、略
【分析】【分析】
常用的固定化技术: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和包埋法。
【详解】
(1)常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而不用包埋法,是因为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由图可知,活性炭组固定化酶的效率最高,达到将近60%。固定化酶的优点是:可反复利用,易与反应物分离。
(2)实验二的自变量是pH和三种载体固定化酶;因变量是氨基酸产生速率。温度;污水的量等属于无关变量。
(3)由图2可知;在pH4.5至7之间,硅胶固定的蛋白酶活性最低,蛋白酶在三种载体上的最适pH均为5.5左右。
【点睛】
由于细胞体积大,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酶更适合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细胞更适合包埋法固定。【解析】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活性炭可反复利用,易与反应物分离pH和三种载体固定化酶氨基酸的产生速率温度、污水的量、固定化蛋白酶的量和反应时间在pH4.5至7之间,硅胶固定的蛋白酶活性最低(或活性炭固定的蛋白酶活性最高)蛋白酶在三种载体上的最适pH均为5.5左右20、略
【分析】【分析】
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依据是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是利用选择培养基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的灭菌方法主要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详解】
(1)要得到10-1的土壤悬液;图1中①取5g土壤,则应该加入45mL无菌水中充分震荡。再继续进行梯度稀释,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每个浓度重复3次;避免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故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根据菌落特征鉴别出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纯化。
(2)通过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因素变量原则;在图1中,对照组的A处只接种苹果腐烂病菌,实验组在A处接触了苹果腐烂病菌的四周接种B芽孢杆菌,培养3~5天,测量并计算抑菌率。通过图2可的对照组,可测定A处苹果腐烂病菌的直径,且接种时苹果腐烂病菌的直径为5mm,则苹果腐烂病菌的生长直径为D-5,实验组在A接种苹果腐烂病菌的四周接种了芽孢杆菌,且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制苹果腐烂病菌直径的长度为D-d,故抑菌率(%)=(D-d)/(D-5)×100%。
(3)通过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因素变量原则以及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分析表1;可知选材应该选取“红富士”品种健康的果树枝条进行消毒和打孔。通过单因素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涂抹等量的无菌水,则实验组应该涂抹等量的筛选出来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芽孢杆菌。通过表2中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发酵滤液稀释倍数的不断增加,病斑面积不断扩大,抑菌率逐渐降低,故发酵原液(即不稀释的芽孢杆菌菌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化学药剂在果实中的残留;对其他生物扰动小等的优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45涂布平板倒置菌落苹果腐烂病菌芽孢杆菌D-d健康不同稀释倍数的抗菌菌株发酵滤液病斑面积不断扩大,抑菌率逐渐降低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化学药剂在果实中的残留;对其他生物扰动小21、略
【分析】【分析】
1;“一个菌落”是同种细菌的群体;在生态学中属于一个种群。稀释涂布平板法依据的原理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将聚集在一起的菌种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在进行菌种纯化时,还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
2;分离计数微生物的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凝胶色谱法和凝胶电泳法。
【详解】
(1)在获得髙产青霉素酰化酶的微生物时;从理论上分析选择对巨大芽孢杆菌进行诱变处理后,筛选出的髙产菌株更有利于生产,原因是巨大芽孢杆菌产生的青霉素酰胺酶是胞外酶,对发酵液进行分离提纯即可获得青霉素酰化酶,而菌体可以继续进行发酵培养。
(2)在研究中发现;髙产菌株会产生多种分子量不同的酶,且均不会被RNA酶降解。在分离纯化青霉素酰化酶时,适合采用透析和凝胶色谱法;之后需要对其纯度进一步鉴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除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外;还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活菌计数,其原理是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为防止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做的事情是洗手或用酒精对双手消毒等;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被细菌感染。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的方法步骤等内容,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巨大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产生的青霉素酰胺酶是胞外酶,对发酵液进行分离提纯即可获得青霉素酰化酶透析和凝胶色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稀释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洗手或用酒精对双手消毒等、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22、略
【分析】【分析】
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向下依次是有机溶剂层、脂类物质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即第三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层。
【详解】
(1)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包括2条α肽链和2条β肽链;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红色,这有利于对提取过程的观察及监测。
(2)红细胞浸润在血浆中;血浆中含丰富的血浆蛋白,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血红蛋白的分离和纯化;将样品稀释后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后选取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并将其转入烧杯中,加入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洗涤。
(3)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向下依次是有机溶剂层;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溶液和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即第三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层,由分析可知,血红蛋白分布在图2的③层。
(4)将滤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袋具有选择透过性,分子量小的可以通过,分子量大的蛋白质等则不能通过,故透析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点睛】
易错点: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蛋白质,血浆蛋白是血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浆渗透压,提取血红蛋白时注意将二者先分离。【解析】2条α一肽链和2条β肽链血红素去除杂蛋白,以利于血红蛋白的分离和纯化下层生理盐水③分子量较小五、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通过透析对血红蛋白溶液进行粗分离;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从而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质;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魇杂质蛋白除去,从而对样品进一步纯合,最后SDS—聚丙烯酰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在B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pH和体内一致、保持蛋白质的正常结构、维持洗脱所需的压力等合理答案均可);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的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详解】
(1)样品处理过程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所以A表示血红蛋白的释放,B表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小的进入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从而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达到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用红细胞的等渗溶液洗涤红细胞可以除去血浆蛋白;由于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若洗涤次数过少,难以除去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红细胞的效果。若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说明洗涤干净。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甲苯可以溶解细胞膜,以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以实验流程A中发挥作用的试剂有蒸馏水和甲苯。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装填要紧密,不能有气泡存在,否则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导致红色区带不均匀。血红蛋白中含有4条多肽链,其中两条是ɑ链,两条是β链,两种分子量不同的多肽链,所以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血红蛋白样品进行纯度鉴定时,凝胶上出现2条电泳条带说明血红蛋白分子纯度为100%。
【点睛】
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解析】血红蛋白的释放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杂蛋白(血浆蛋白)离心后的上清液不再呈黄色蒸馏水和甲苯色谱柱装填不紧密,有气泡2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微生物接种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为了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接种过程要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前对接种环灼烧就是为了杀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
(2)蔗糖主要提供碳源,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含氮元素,可提供氮源。
(3)胡萝卜素不是很稳定,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其分解;由于萃取剂往往具有挥发性,且易燃烧,如果直接加热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燃烧爆炸;萃取后需将原料中的固体物滤去。
(4)用标准样品可对照检查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的纯度。【解析】①.稀释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操作流程解读
- 游戏开发实践作业指导书
- 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作业指导书
- 标准钢材购销合同
- 测绘劳务分包合同
- 出口销售合同
- 小麦种子购销合同
- 员工试用劳动合同
- 2025年呼和浩特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肌张力的康复治疗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试卷一)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教学的模样读书分享
- 油库应急处置培训
- 新环境下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方案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课件
- 火针疗法缓解上寒下热证候群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
- 7.2维护祖国统一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 直播带货基本操作流程(直播带货流程完整版)
- 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备考试题库大全-下部分
- 管理学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