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A/11/wKhkGWeiw_KAWRy2AAFymt64Bw8225.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A/11/wKhkGWeiw_KAWRy2AAFymt64Bw82252.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A/11/wKhkGWeiw_KAWRy2AAFymt64Bw82253.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A/11/wKhkGWeiw_KAWRy2AAFymt64Bw82254.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A/11/wKhkGWeiw_KAWRy2AAFymt64Bw82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5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该地()
A.岩浆的侵入导致岩层弯曲B.受拉力作用出现多次褶皱C.岩层断裂,其右侧向下移动D.各岩层沉积环境、时长一致2、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A.自北向南流B.自南向北流C.自东向西流D.自西向东流3、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图为该地三维地质模拟图。读图,回答图中()
A.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B.羊水河地层出露时间晚于中石院天坑C.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D.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4、图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向——常年盛行东南信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读“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②B.②③C.④D.①④6、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下图为“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7、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8、读四地降水量气温月份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途径: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________在不同地区传输。10、水分交换:________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11、依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来判读气候类型。
热带:1____;2____;3____;4____。
亚热带:5____;6____。
温带:7____;8____;9____。1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地质作用类型),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________。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地貌。13、读“某月的亚洲季风图”(左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季节,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气压中心的名称)切断了_______(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左图所示的季节,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应右图中的_____(填E或F或G序号)位置,此季节环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左图所示季节,B处盛行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半年后,A处盛行_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_。14、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____,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____一些,因____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15、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图甲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图乙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2)准静止锋。代表性天气准静止锋名称梅雨____贵州冬无三日晴____天山北坡持续雨雪____华南冬季降水____16、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7、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地质作用类型),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________。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地貌。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0、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1、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2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23、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几内亚中部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下图左为高原中甲地区降水统计图。
(1)描述富塔贾隆高原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几内亚以农业、矿业为主,西芒杜铁矿是世界级的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总储量估计超过100亿吨。我国两家企业参与的“赢联盟”企业联合体,在2020年与几内亚政府签署协议,以140亿美元获得西芒杜铁矿1、2矿区开采权,并还将投资新建铁路和港口,便于铁矿石的出口。近年我国铁矿消费量80%以上依赖进口,并且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铁矿的比重超过总进口量的82%。
(2)分析我国企业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利弊。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数十万难民背井离乡,向北经过A处海峡进入欧洲。左图为叙利亚难民流动方向图,右图为B城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坐标系图。
(1)指出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
(2)指出A海峡的名称;并简述其地理意义。
(3)指出B城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图中岩层大致呈水平分布,层理构造明显,没有岩浆的侵入的痕迹,A错。褶皱是由于岩层受到挤压产生的,而不是受拉力作用出现褶皱,B错。图中出现一处岩层断裂错位,其右侧向下移动,C对。图中各岩层的颜色深浅,厚薄不一致,因此各岩层沉积环境、时长不一致,D错。故选C。2、A【分析】【分析】
【详解】
河岸为东西岸;因此河流为南北流向,C;D错误。河流侵蚀岸陡、堆积岸缓,图中东岸缓、西岸陡,因此东岸为堆积岸,西岸为侵蚀岸;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自北向南流动的河流流水偏向西岸,则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
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采用左右手定向的方法来确定运动物体的偏向:.即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使掌心朝上,四指大拇指自然平展,使四指指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一致,则大拇指的指向即为运动物体的偏向。如图:
3、D【分析】【详解】
由图可知,大嘴山所处地区没有断层分布,因此不属于断块山,A错误;羊水河地层位于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出露地表,中石院天坑位于向斜,不易被侵蚀,因此羊水河地层出露时间早于中石院天坑,B错误;仙女山地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溶蚀),D正确。故选D。4、C【分析】【详解】
结合图示可图中D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该纬度带远离赤道,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②错误;该地主要是受地形、东南信风和暖流综合影响形成的的热带雨林气候。①③④正确,本题C符合题意。5、D【分析】【分析】
【详解】
左图中的纬度向南递增;应为南半球,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顺着流向向左偏转,则乙侧河道受侵蚀,甲侧泥沙沉积,小岛将与甲岸相连,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右图中纬度向北递增,应为北半球,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顺着流向向右偏转,则丙侧河道侵蚀严重,丁侧流速慢,泥沙沉积较快,小岛将与丁岸相连,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6、A【分析】【详解】
读图;②构造是断层构造,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对。②地质构造切断了①构造形成的岩层,说明②地质构造比①晚形成,B错。甲地貌一般形成在山麓地区,并不是特定只在湿润地区,C错。乙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D错。故选A。
【点睛】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早,上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把先形成的切断。7、D【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气压中心的分布,亚欧大陆是高压控制,说明北半球是冬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D对。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是在夏季6月份,A错。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是在夏季7月份,B错。受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夏、秋季节,C错。8、D【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四地降水量气温月份分布图可知;甲地一月温度在0°C以下,7月份降水多,应为夏雨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7月温度高,1月温度在0°C以上,全年温和多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温度高,应为热带,夏季降水多,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最冷月温度在0°C以上,夏季降水少,应为地中海气候。故选D。
【点睛】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海洋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给合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1;2、3、4位于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气候;1位于赤道到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2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草原气候;3位于北纬10度到2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4位于北纬20度到30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5位于北纬25度到35度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位于北纬30度到40度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位于北纬40度到60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8位于北纬35度到55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9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点睛】【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2、略
【分析】【详解】
(1)从地质构造看;丁岩层上拱,是背斜;从地貌类型看,甲为山岭。
(2)乙处位于出山口;乙处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主要形成原因为流水的堆积作用。由于物质的粗细不同,河流的搬运能力不同,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断层有关。
(4)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处常形成岛弧链、海沟地貌。【解析】背斜山岭冲积扇(或洪积扇)流水堆积作用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断层岛弧链海沟(注意是交界处的地貌)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季风气候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图示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或者是亚洲低压),它割断了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夏季风。
(2)
根据上题可知;该季节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看图对比发现E图的气压带和风带靠北位置,所以对应E。北半球夏季时,环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
(3)
从图中风向和上题已知季节判断;B处盛行西南季风,成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半年后,即北半球冬季,A处盛行西北季风,是因为冬半年亚欧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所以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点睛】【解析】(1)夏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E高温少雨。
(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4、略
【分析】略【解析】日出早经度15、略
【分析】(1)
根据图示;图甲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降温;气压升高、阴天大风等天气,可能有短时强降雨;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转晴。根据图示,图乙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暖锋过境前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由于受到暖空气的影响,出现升温、气压降低、多出现连续性降水但强度不大等天气;过境后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转晴。
(2)
我国准静止锋主要有4个:6月份,我国江淮地区受势力相当的冷暖气团影响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受准静止锋影响该地形成梅雨天气;冬季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冷空气南下遇到天山阻挡形成的天山准静止锋;以及华南地区冬季南下冷空气偏弱形成的华南准静止锋。【解析】(1)冷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较高降温较低较低升高较高天气晴朗阴天大风;可能有短时强降雨天气晴朗暖锋冷气团暖锋暖气团较低升温较高较高降低较低天气晴朗多出现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天气晴朗。
(2)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7、略
【分析】【详解】
(1)从地质构造看;丁岩层上拱,是背斜;从地貌类型看,甲为山岭。
(2)乙处位于出山口;乙处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主要形成原因为流水的堆积作用。由于物质的粗细不同,河流的搬运能力不同,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断层有关。
(4)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处常形成岛弧链、海沟地貌。【解析】背斜山岭冲积扇(或洪积扇)流水堆积作用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断层岛弧链海沟(注意是交界处的地貌)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0、×【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1、×【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22、×【分析】【详解】
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枯水期,河漫滩露出水面,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发育在山前地带的流水沉积地貌是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据此分析可知,本题的结论是错误。23、×【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几内亚气候;铁矿开采等图文资料设置问题;涉及自然景观特点、工业区位因素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磨用塑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包装印刷器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油脂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康尔健胶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铝材挤出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薄荷夹心软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分析考核试卷
- 实验室仪器设备批发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探险冻干能量棒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商用蒸汽炉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山东气象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幼儿园防四害安全教育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0)-江西省(解析版)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