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E/wKhkGWeiwaWALaPQAAHYJ5xQfS8398.jpg)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E/wKhkGWeiwaWALaPQAAHYJ5xQfS83982.jpg)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E/wKhkGWeiwaWALaPQAAHYJ5xQfS83983.jpg)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E/wKhkGWeiwaWALaPQAAHYJ5xQfS83984.jpg)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A/1E/wKhkGWeiwaWALaPQAAHYJ5xQfS83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4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几案)滑净,因书之,真草(楷书、草书)相半。后误刮,门生惊懊者累日。又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王曰:“但言是王右军(王羲之)书,以求百钱邪。”人市,人竞买之。据此可知,王羲之A.代表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B.确立了书法艺术评判标准C.开启了绘画商品化的进程D.引领了审美的书法欣赏风2、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噓,会带来实际的害处”。这反映了列宁A.缔造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意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D.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3、如图是1660-1840年全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对人口数量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②北方人口持续南迁。
③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与此银饼相对应的制度是。
A.滋生人丁,永不加赋B.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D.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5、观察如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
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末期C.公元6世纪初期D.公元6世纪末期6、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了如下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可以说明A.罗马城商品贸易非常发达B.罗马帝国各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C.罗马文明成就领先于世界D.罗马与世界各大洲均有贸易往来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条约”指的是《天津条约》B.“办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C.“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D.“办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8、到1952年后期,70%到80%的重工业和40%的轻工业为国家所有。国营贸易机构和合作社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50%以上,同时合营企业和整顿后的工会的发展,增强了政府在其他部门所起的杠杆作用。这一现象A.表明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B.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C.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凸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巩固统一的措施。
(1)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________。
(2)在地方管理上。
①元朝实行________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________,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除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________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对于吐蕃地区,则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________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
③元朝设________、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________的管辖。
④元朝还在________设置巡检司,以经略台湾10、“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________重建汉朝不久定都__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统治措施:
。类型。
内容。
政治。
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加强皇权,增强________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加强皇权,增强________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________;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裁并________;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________;户口数量。
释放奴婢。
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________
(3)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1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________”。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_12、五代十国:
(1)____年,_____废唐称帝,国号_________,史称_________。
(2)此后50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王朝,称为“________”。
(3)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______,称为“________”。
(4)五代十国后期,_________世宗柴荣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为________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13、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________”14、1688年,_________,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______到________,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孔子的政治核心思想是“仁政”。A.正确B.错误16、“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A.正确B.错误17、宋元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A.正确B.错误18、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与颁布是三民主义的实践。A.正确B.错误19、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从小就爱思考;他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再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少年时代,牛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块圆石凿成一个日晷仪,用以计时。上中学时牛顿就喜欢做实验并记笔记,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因生活所迫,他曾一度辍学在家,即便如此,他仍在从事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用大量的时间自学笛卡儿等人的数学著作,这些著作将牛顿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方面。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英)WC丹皮尔《科学史》(1)据材料一;指出青少年时代牛顿具备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完成物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的标志性成果。
(2)牛顿时代人类对光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对光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学说产生的影响。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宜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覆有关于宪法范囿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1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汤武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经典政论命题,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无不予以关注,但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汤武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经典政论命题,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无不予以关注,但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19世纪末,梁启超在其任总教习的时务学堂提出“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与诸生“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其学生周镇藩有如下发言盖伐人之国,必其君有桀纣之暴,时君如汤武之贤,而后可吊民伐罪,为苍生请命英人得花旗,不为设法以治之,为奴仆其人民,攘夺其生计。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血战数年,卒平大乱而挫强敌,变美州之草昧为极乐世界如华盛顿者,固亦千古人杰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周镇藩的发言。——据顾少华《“华盛顿形象”与清末革命话语的建构》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也可称为三次价值革命。第一次是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期,即从远古到周礼的确立;第二次是传统价值观多元发展与同构期,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董仲舒整合成为天人感应神学的价值变革;第三次是传统价值观的震荡与复归期,即从魏晋价值震荡经隋唐三教互补、三教合流至宋代整合成为理学。厘清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归纳与总结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演进特征,以深层次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演进规律。——摘编自谢霄男李净《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提炼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6年年初;黄远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国人之公毒》一文,明确表示“搜求公毒为救国之第一义”,而所谓“公毒”“一言蔽之曰,思想界之筅统而已”。“中国今日之输入外国制度与学术也,一切皆以筅统主义笼统之”。在之后一期的《东方杂志》上,黄远生又发表《新旧思想之冲突》一文,强调“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本源所在,在其思想。夫思想者,乃凡百事物所从出之原也”1920年,罗家伦在《新潮》上撰文指明政治运动当与思想运动互相促进因为思想的来源是一切运动的原动力;没有思想末曾改变而行动可以改变的。故此,未来的文化运动当“以思想革命,为一切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决议的内容摘选。
。时间。
会议。
内容(摘选)
1956年。
八大。
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1973年。
十大。
要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农联盟,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
1982年。
十二大。
工作的重点;是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应当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007年。
十七大。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编自王昭《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6、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27、简答题。
法治,代议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象征之一,请举出英、法、美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三个法律性文献及三国议会在三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28、简述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29、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又是谁?查阅资料,谈一下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材料“但言是王右军(王羲之)书,以求百钱邪”体现的是世人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追逐,说明的是王羲之引领了审美的书法欣赏风,D正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属于雅文化,并非是市民阶层为主的世俗文化,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2、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噓,会带来实际的害处”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故D正确;材料信息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A错误;列宁没有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材料信息得不出苏俄想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故C错误。3、D【分析】【详解】
1660—1840是清王朝时期,此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政治局面统一稳定,另一个是高产农作物引进,社会生产力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闭关锁国政策与人口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清代没有出现北方人口的持续南迁,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4、C【分析】【分析】
【详解】
据材料“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怀集“庸”“调”是租庸调赋税制度,故C项正确;康熙帝在位时期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税的标准,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排除A项;两税法规定“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排除B项;D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5、D【分析】【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此时处于北朝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公元589年,杨坚发兵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对峙局面,D正确;A、B、C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6、A【分析】【详解】
题干中演说家描绘的是罗马城的贸易状况,反映了罗马城成为商品汇聚地,表明罗马城商品贸易非常发达,故选A项。材料未见帝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且材料中货物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帝国境内,还包含了海外,排除B;材料未就罗马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无法得出C项结论,且选项叙述本身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毕竟美洲在当时不可能与罗马有贸易往来,排除。7、D【分析】【详解】
根据“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可以得出,这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D正确;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项;办法是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并不懂近代的外交,排除C。8、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到1952年后期,70%到80%的重工业和40%的轻工业为国家所有。国营贸易机构和合作社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50%以上,同时合营企业和整顿后的工会的发展,增强了政府在其他部门所起的杠杆作用”可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接下来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B项。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巩固统治,(1)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2)在地方管理上①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②对于吐蕃地区,则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宣政院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④元朝还在澎湖设置巡检司,以经略台湾。所以①是驿道,②是驿站,③是行省,④是中书省,⑤是行中书省,⑥是行省,⑦是河北,⑧是山西,⑨是山东,⑩是10;⑪是地方行政,⑫是宣政院,⑬是北庭都元帅府,⑭是宣慰司,⑮是西域,⑯是澎湖。【解析】驿道驿站行省中书省行中书省行省河北山西山东10地方行政宣政院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西域澎湖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是刘秀建立,定都洛阳,刘秀即汉光武帝;汉光武帝为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控制外戚干政,并且裁撤了郡县,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方面清查全国的垦田;在思想方面重视儒学。【解析】刘秀洛阳尚书台郡县垦田儒学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所以①处为华夏;②处为华夏认同观念。【解析】华夏华夏认同观念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的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所以,①处为907年;②处为朱温;③处为梁;④处为后梁;⑤处为后梁;⑥处为后唐;⑦处为后晋;⑧处为后汉;⑨处为后周;⑩处为五代;⑪处为北汉;⑫处为十国;⑬处为后周;⑭处为北宋。【解析】907年朱温梁后梁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北汉十国后周北宋13、略
【分析】【详解】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3000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解析】靖康之变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了“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解析】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议会主权人治法治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德政”,故题干表述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953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故题目表述正确。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材料说法正确。18、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些规定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所追求的民权主义,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与颁布是三民主义的实践,故题干所述正确。19、B【分析】【详解】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故答案为: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20、略
【分析】【详解】
(1)品质:根据“他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再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少年时代,牛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块圆石凿成一个日晷仪,用以计时。上中学时牛顿就喜欢做实验并记笔记,对所学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热爱思考,善于观察;刻苦钻研,善于学习。成果结合所学可知是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2)贡献:根究“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可知认为光是一种物理现象,可以进行分析。影响根据“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可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冲击了神秘主义和宗教思想。【解析】(1)品质:热爱思考;善于观察;刻苦钻研,善于学习。成果: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2)贡献:认为光是一种物理现象,可以进行分析。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冲击了神秘主义和宗教思想。21、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覆有关于宪法范圊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关于其原因可以从各个政治力量的情况去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均着同时并举...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并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立宪派的政治诉求概括分析即可知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民主思想·预备立宪【解析】(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五、论述题(共4题,共12分)22、略
【分析】【详解】
评述:根据材料时君如汤武之贤,而后可吊民伐罪,为苍生请命。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血战数年,卒平大乱而挫强敌等信息可知周镇藩的发言将美国独立战争与汤武革命相关联,把华盛顿与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说明其赞颂英雄领袖顺应民心、推翻暴政的举动,体现出现实革命的倾向。根据所学周镇藩的发言是在19世纪中期,结合当时思想上启蒙运动对中国有识之士的影响,周镇藩从启蒙运动的影响再结合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价值可知这一发言体现了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刺激和中国思想启蒙的推动下,中国知识精英试图通过关联西学,挖掘本国传统文化的近代价值,为实现文化自新和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根据材料可知周镇藩对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等英雄很是赞同,但对人民民主等有所欠缺可知但其对“英雄革命”模式推崇备至,还缺乏对民主革命本质的深入思考。【解析】评述:周镇藩的发言将美国独立战争与汤武革命相关联;把华盛顿与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说明其赞颂英雄领袖顺应民心、推翻暴政的举动,体现出现实革命的倾向。
这一发言体现了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刺激和中国思想启蒙的推动下,中国知识精英试图通过关联西学,挖掘本国传统文化的近代价值,为实现文化自新和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
但其对“英雄革命”模式推崇备至,还缺乏对民主革命本质的深入思考。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的概括和论述能力,要做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论题:远古到周礼的确立是传统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次价值革命;阐述: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逐渐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价值观念,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夏朝尊命,商朝尊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被动地进行价值思维,并未清晰认识到人才是价值主体。西周建立后,才逐渐实现价值主体由自然,鬼神到人的转换。周人所尊之礼,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形式表现为礼仪.仪式,其内容则表现为贯彻血缘宗族和政治等级原则的“亲亲”和“尊尊”。“亲亲”强调宗族血缘关系,而“尊尊”则是周礼的核心,强调等级关系.这样周礼从内容到形式实现了统一,形成了一套“别贵贱,序尊卑”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也是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始终的正统价值观念要素。这次价值革命经历了由远古的价值观念到夏尊命、商尊神的价值意识自觉发展,再到周礼的价值主体转换而确立以礼为规范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考生也可提炼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
论题:远古到周礼的确立是传统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次价值革命。
阐述: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逐渐产生了一些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价值观念,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夏朝尊命,商朝尊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被动地进行价值思维,并未清晰认识到人才是价值主体。西周建立后,才逐渐实现价值主体由自然,鬼神到人的转换。周人所尊之礼,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形式表现为礼仪.仪式,其内容则表现为贯彻血缘宗族和政治等级原则的“亲亲”和“尊尊”。“亲亲”强调宗族血缘关系,而“尊尊”则是周礼的核心,强调等级关系.这样周礼从内容到形式实现了统一,形成了一套“别贵贱,序尊卑”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也是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始终的正统价值观念要素。这次价值革命经历了由远古的价值观念到夏尊命、商尊神的价值意识自觉发展,再到周礼的价值主体转换而确立以礼为规范的价值体系的过程。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市清问题要求,抓住“材料”“所学知识”“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论题”“阐述”等关键词;其次,阅读材料,抓住“(国人之公毒》”输入外国制度与学术”“《新旧思想之冲突”“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凡百事物所从出之原”以思想革命,为一切改造的基础”等信息,联系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相关知识:第三步,按照题目要求,“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特别注意:规范答题格式,严格落实“要求”。【解析】示例论题: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论述: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黄远生;罗家伦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反思。洋务派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吸收并学习西方的科技工艺,但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一步引人西方政治制度,先后发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然而独立富强等目标仍未实现。在此基础上,先进知识分子将重心转向“思想革命”,以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促使国人精神觉醒,以寻求根本的社会改造,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综上;20世纪初,先进知识分子的言论体现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依据)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拟定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应当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得出:执政为民是党的一贯坚持与追求。“阐述”,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理念、党的八大、十大、改革开放后历次党的大会的目的等角度分析论述。【解析】示例论题:执政为民是党的一贯坚持与追求。
阐述:随着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党的八大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国内的基本矛盾,指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大也坚持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改革开放后,历次党的大会都强调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民所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的核心领导,其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执政为民,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相关决议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六、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其主张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甘地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暴力革命,追求和平、合法的方式进行斗争;出于自愿的受罚,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唤起殖民者的羞愧和同情。甘地思想除了帮助印度人民独立,还鼓舞了其他国家的民主人士,马丁路德金、曼德拉都是深受其影响的人物。甘地人格力量也激发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斗志,使他们为了自己民族的独立而奋斗,最终西方国家的殖民体系崩溃、瓦解。【解析】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其主张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甘地主张人人平等,反对暴力革命,追求和平;合法的方式进行斗争;出于自愿的受罚,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唤起殖民者的羞愧和同情。
甘地思想除了帮助印度人民独立,还鼓舞了其他国家的民主人士,马丁路德金、曼德拉都是深受其影响的人物。甘地人格力量也激发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斗志,使他们为了自己民族的独立而奋斗,最终西方国家的殖民体系崩溃、瓦解。27、略
【分析】【详解】
法律文献及议会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美国:1787年宪法,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控立法权;法国:1875年宪法,掌握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联合推选总统。【解析】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
美国:1787年宪法;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控立法权。
法国:1875年宪法,掌握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联合推选总统。28、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蓝宝石衬底氮化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承压水箱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电商平台的绿色包装与环保策略研究
- 高隔断屏风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手持式信息终端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汽车扭杆弹簧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印刷委托合同范本
- 全国汽车抵押合同范本
- 兄弟间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2021-2026年中国微型无人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北工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库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高清版)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1000道
- 2024协调费协议书的格式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用)
- 【良心出品】架空输电线路巡视内容
- 《我家漂亮的尺子》课件-定稿
- 代办电瓶车车牌照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