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3F/wKhkGWeiwESAWKdaAAFd1v1theY722.jpg)
![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3F/wKhkGWeiwESAWKdaAAFd1v1theY7222.jpg)
![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3F/wKhkGWeiwESAWKdaAAFd1v1theY7223.jpg)
![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3F/wKhkGWeiwESAWKdaAAFd1v1theY7224.jpg)
![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9/3F/wKhkGWeiwESAWKdaAAFd1v1theY7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右图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研究期间两者竞争强度由强→弱2、油菜素内酯存在于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有促进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精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做了如下实验,检测结果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组B组处理方法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BL处理检测指标两天后检测BL合成基因CPD和BL分解基因BASI的mRNA水平A.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B.Brz处理促进基因BASI的表达,抑制基因CPD的表达C.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在促进植物的营养体生长时,油菜素内酯与生长素存在协同关系3、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丙中兴奋是从左向右传导的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4、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探究DNA和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时,实验组细菌用32P与35S标记、对照组细菌不标记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两组D.验证H2O2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加酶处理和加热处理的两组5、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营养级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是871.27×105J·m2B.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C.c为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重金属的含量最高D.4个营养级的生物与无机环境构成了该河流生态系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能提高芹菜的产量C.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D.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7、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和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C.D代表的分别是皮肤和肾脏D.垂体分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A.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B.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9、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食物网中,碳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0kg(干重)D.只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一定呈“J”形增长10、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都是消费者),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B.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C.图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11、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现象,说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绝大部分是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13、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营养级。
同化量(t·km-2·a-1)
未利用(t·km-2·a-1)
分解者分解(t·km-2·a-1)
呼吸量(t·km-2·a-1)
三。
90
15.00
11.94
39.31
二。
475
198
85
102
一。
2600
525
287
1313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65t·km‑2·a-1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95%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6、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17、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18、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19、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20、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1、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一方面要控制对_______,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______,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的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与_______的协调。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2、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4分)23、近段时间我市天气变化较大;气温骤降及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容易引发人体感冒,出现发烧;食欲减退等病症。请回答:
(1)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系列改变。该过程中,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改变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寒冷引起甲状腺分泌活动改变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受到病毒侵染后;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_____________(细胞器)直接相关;在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效应T细胞的淋巴细胞可能有____________。
(3)某同学因发烧就诊,医生为他注射了一定量的药物M.几天后未见好转。再次就医注射少量的M时,该同学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24、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礼乐”文化的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园林建筑中生物既有本地常见的品种;又可引入外来的“奇珍异宝”,但引种时在考虑生物自身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及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当地________的降低。
(2)景观建筑修建时;往往要与环境的颜色等协调,如小桥桥基;假山往往打洞,避免建筑物的出现导致生物出现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对原有物种造成影响。
(3)园艺设计时不同物种高低有致;相得益彰,有时还要形成各种特殊的图案,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在满足观赏需要的同时,可以提高对____________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中很多生物除观赏外,还可以供人们进行生态等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4)很多园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面貌在原有基础上已大为改变,除了环境的改变,还发生______演替现象,这其中除了自然环境及生物的变化,还主要受到了__________的影响。
(5)目前园林主要由自然改造和人工修建,自然改造的园林往往人类的调节作用很少,就可以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较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甲种群:在t1-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t2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在t2-t3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在t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乙种群:在t1-t4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t4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在t4-t5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在t5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
A、在t4时刻,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如乙为农作物害虫,则在t4时间点之前防治最好,A错误;
B、在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因此其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在t3-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因此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B正确;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
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弱→强,D错误.
故选:B。2、D【分析】【分析】
1;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
2、根据A组分析可知,Brz处理促进基因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比对照组多,但抑制基因BASI的表达,产生相应的mRNA比对照组少。根据B组可知,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BL处理,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减少后相对稳定,BASI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增加后相对稳定。
【详解】
A;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作用很大,A错误;
B、根据A组分析可知,Brz处理抑制基因BASI的表达;产生相应的mRNA比对照组少;但促进基因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比对照组多,B错误;
C;CPD是控制BL合成的基因;但本实验不能得出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C错误;
D;在促进植物的营养体生长时;油菜素内酯与生长素存在协同关系,D正确。
故选D。3、C【分析】【分析】
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中a处之前的膜电位(-70mv)表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此时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钠离子浓度,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钾离子浓度);a点开始接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瞬时内流,膜电位由-70mv逐渐变为0,并进一步增大为+40mv,此时膜上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而产生兴奋;当钠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内流停止,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开放,膜内钾离子外流,使膜上电位逐渐由外负内正恢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即cde为恢复阶段。对此结合甲图可知,由于处于恢复阶段的膜不能立即再产生兴奋,所以图乙表示兴奋由左传到右,而图丙表示兴奋由右传到左。
【详解】
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则Na+内流量增多,甲图的c点将提高,A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丙表示兴奋由右传到左,B错误;图甲、乙、丙中③、⑧点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整个细胞膜外侧钠离子仍高于细胞膜内侧,C正确;复极化(即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协助,D错误。
【点睛】
易错选项B,关键在于对比甲图,判断乙、丙两图中兴奋的传导方向。4、B【分析】【分析】
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详解】
A、探究DNA和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时,应该用只用32P标记细菌与只用35S标记的细菌进行相互对照;以单独观察DNA与蛋白质的作用,A错误;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自变量是有无细胞核,可以将变形虫切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形成空白对照,B正确;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自变量是时间,酵母菌自身前后作对照;氧气为无关变量,两组都应氧气充足,C错误;
D、探究H2O2酶具有高效性时;高效催化应与低效催化对照,故应设置无机催化剂催化和酶催化的两组实验,D错误。
故选B。5、D【分析】【分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
【详解】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表中d的能量值最大,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是871.27×105J·m2;A正确;
B、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d属于第一营养级,a属于第二营养级,b属于第三营养级,c属于第四营养级,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91×105÷(141.10×105)×100%≈11%;B正确;
C;c所含能量最少;为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由于重金属在生物体内不能被分解,因此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逐渐积累,故c中重金属的含量最高,C正确;
D;4个营养级的生物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该河流生态系统应包含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B:C:D【分析】【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
A;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风梨,能让风梨提前上市,A正确;
B;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芹菜产量与茎秆有关,B正确;
C;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可用于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正确;
D;赤霉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D正确。
故选ABCD。7、B:C:D【分析】【分析】
A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排出尿液,D为皮肤,排出汗液。
【详解】
A;A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内环境的血浆中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排出体外,外界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运输到组织细胞,A正确;
B;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C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排出尿液,D为皮肤,排出汗液,C错误;
D;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BCD。8、A:B:D【分析】【分析】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一般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使机体代谢增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
【详解】
A;严重腹泻后;机体不仅丢失了水分还丢失了无机盐,需要补充淡盐水才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错误;
B;支配肌肉的神经为传出神经;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B错误;
C;垂体功能受损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代谢减弱,产热减少,抗寒能力减弱,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就会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若表现为兴奋状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若表现为抑制状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为外正内负,D错误。
故选ABD。9、A:C:D【分析】【分析】
1;图中含有两条食物链;即水草→小鱼→朱鹮,水草→泥鳅→朱鹮。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分别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详解】
A;在食物链中;碳元素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被利用,A错误;
B;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类;光照属于物理信息,所以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
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至少消耗水草1.5÷20%÷20%=37.5kg(干重),C错误;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故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
故选ACD。10、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在该农场生态系统中不循环,A错误;
B、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丙是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
C、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及人工投放的饲料中能量,因此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第三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属于b2+d2,C正确;
D、图2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1+a2+a3,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2,因此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错误。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1、A:B:C【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零废弃生态农业”技术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既能减少废弃物的数量,还可以减轻污染,改善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详解】
A;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部分废弃物,A错误;
B;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错误;
C;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C错误;
D;原来的生态系统中;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是由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体重新吸收的;而在“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不仅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ABC。12、B:D【分析】【分析】
1;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2;能量流动是指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得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得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详解】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现象;与能量流动没有直接关系,是由于水体营养物质增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引起,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绝大部分是太阳能;少部分自氧细菌可以利用化学能,B正确;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是分解者,C错误;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例如可以从空气中吸收相应的气体,从根吸收离子,D正确。
故选BD。
【点睛】13、A:C:D【分析】【分析】
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详解】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极(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600t·km‑2·a-1;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90÷475=18.95%,B正确;
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C错误;
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不一定少;营养结构也不一定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弱,D错误。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5、略
【分析】【分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生物、天敌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详解】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点睛】
种群的数量不会恒定不变。【解析】波动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18、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19、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20、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工程承包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1第1节电源和电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项目经理年度总结
- 的委托书代收案款
- 行政总监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年度政治思想工作总结
- 小学四年级暑假学习计划
- 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协议书范本
- 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证券投资进阶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QC成果清水混凝土楼梯卡槽式木模板体系创新
- DB31-T 1375-2022 办公楼物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指南
- 蒸汽换算计算表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导学案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妇产科正常分娩课件
- 产业链链长分工表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