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5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2、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所示。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

A.偏高B.相等C.偏低D.无法判断3、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4、下列词语中用来形容气候的是()A.暴风骤雨B.风和日丽C.雨过天晴D.终年寒冷5、做观察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A.上表皮B.叶肉C.下表皮D.叶脉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出门随手关灯C.使用一次性筷子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7、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逐渐被污染.在下列五种物质中,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类有很大危害的物质是()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A.①③B.①②⑤C.③④D.①③⑤8、下列增大压强的方法正确的是()A.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C.既增大压力,又增大受力面积D.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土壤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____,细的叫做____,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____。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的方法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1、亚硝酸钠(NaNO2)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NaNO2;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的鉴别NaNO2、NaCl固体的方案如下:20℃时,取6.0gNaNO2和6.0g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2)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3)20℃时,将182.2g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

(4)分别将60℃时等质量的NaNO2、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填“NaNO2”或“NaCl”).

12、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指向纸面里的磁场的磁感线.现将铜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轨上,当拉动GH使其向左移动时,发现EF也向左移动,说明铜棒里____(选填“有”或“无”)电流产生,EF受到的是磁场力的作用.当拉动GH使其向右移动时,EF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理由是:____;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___。

13、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棉花摘除顶芽是依据____的原理。14、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____。15、如图是同学们安装过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在某次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活动中,小敏、小明、小科各自把安装好的电动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线圈均不转。若小敏用手轻轻一推转子,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她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____;若小明用手轻轻把电刷(铜片)弯曲一下,线圈就转动起来,则他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____;若小科在原磁体上加一块磁体,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她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____。

16、电荷的____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带____电.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8、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9、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0、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1、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2、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27分)23、图甲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插线板.小宇同学在使用中发现: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描述,请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把接线板与电源线接通.

24、请在图1中画出蜗牛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请在图2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请在图3的方框中正确填入开关和灯泡的符号。

25、绘出表中相应的天气符号。天气状况沙尘暴东南风8级雾小雪小雨转晴西北风6级天气符号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4分)26、在晴朗干燥的季节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这个现象中涉及哪些物理知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进行解答;

B;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C;根据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解答】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故A正确;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故B错误;

C;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C正确;

D;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2、A【分析】【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解答】当这个装置由山脚移到山顶下时;高度增大,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瓶内气压不变,因此水柱的高度偏高。

故选A3、B【分析】【解答】A.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

B.花香四溢是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B正确;

C.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故C错误;

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可对放入其中的其它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的物质,它传递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D【分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特点是多变;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前三个词语用来形容短时期内,易于发生变化的天气现象的.终年寒冷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特征,时间久,具有稳定性.

故选:D.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对植物叶片结构的认识。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门户;位于植物叶片表皮上,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所以我们要观察叶片的气孔结构需要观察叶片的表皮结构。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下表皮分布的要比上表皮分布的要多,因此我们观察叶片的气孔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下表皮,比较容易观察到气孔的结构。

故答案为:C6、C【分析】【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所以低碳生活,有利于环境保护.【解答】解:A;骑自行车上学、上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绿色环保,A正确;

B;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B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更多的树木,不利于绿色环保,C错误;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节能,D正确.

故选:C.7、B【分析】【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途径来分析本题;明确空气污染物通常包括:粉尘和有害气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可能含有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③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不会造成水体污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不会造成水体污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

故选B.8、B【分析】【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A、根据p=可知;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属于减小压强的方法,不合题意;

B、根据p=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属于增大压强的方法,符合题意;

C、根据p=可知;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既增大压力,又增大受力面积,无法判断压强是增大还是减小,不合题意;

D、根据p=可知;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属于减小压强的方法,不合题意.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矿物质腐殖质水空气砂粒黏粒粉砂粒【分析】【分析】结合土壤的组成和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构成情况回答。

【解答】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例如,如果土壤中的矿物质颗拉较。

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少,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也就少了。如果土壤大小颗粒的比例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或者土壤中的成分在比例上发生变化,就会。

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

有细;粗的叫做砂粒,细的叫做粘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粉砂粒。

故答案为:矿物质;腐殖质;水;空气;砂粒;黏粒;粉砂粒10、=饱和蒸发溶剂或加入甲物质【分析】【解答】(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因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有交点;故答案为:=;

(2)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是30g,故答案为:饱和;

(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加入甲物质的方法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蒸发溶剂或加入甲物质.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因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有交点;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是30g;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加入甲物质的方法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1、可行降温结晶41.1gNaNO2【分析】【解答】(1)某同学设计的鉴别NaNO2、NaCl固体的方案如下:20℃时,取6.0gNaNO2和6.0g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全部溶解的是NaNO2;有剩余固体的是氯化钠,因此该方案可行,故答案为:可行;

(2)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因为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20℃时,将182.2g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1.1g,因为20℃时,NaNO2的溶解度为82.2g;故答案为:41.1g;

(4)分别将60℃时等质量的NaNO2、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aNO2,因为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故答案为:NaNO2.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NaNO2、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某同学设计的鉴别NaNO2、NaCl固体的方案如下:20℃时,取6.0gNaNO2和6.0gNaCl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为1g/mL).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全部溶解的是NaNO2,有剩余固体的是氯化钠,因此该方案可行;除去NaNO2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20℃时,将182.2gNa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温到2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1.1g,因为20℃时,NaNO2的溶解度为82.2g;分别将60℃时等质量的NaNO2、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aNO2,因为NaNO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NaCl的大.12、有右运动方向的改变,导致感应电流方向变化,导致受力方向改变机械能-电能-机械能【分析】【解答】GH运动产生感应电流;GH当做电源,把电流提供给EF,从而使EF受磁场力而产生运动,所以也会向左运动;拉动GH使其向右移动时,EF应向右运动.这是由于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导致运动方向改变;此过程的能量的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有,右,运动方向的改变,导致感应电流方向变化,导致受力方向改变,机械能-电能-机械能。

【分析】导体GH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EF中有电流通过,其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从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入手分析,结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即可确定拉动GH使其向右移动时铜棒EF的运动方向;EF中的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GH中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3、顶芽侧芽顶端优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叶芽的结构和分类.本知识点多结合叶芽的结构图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记忆.枝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芽的名称与功能相似.

【解答】解:对于芽的分类;1.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2.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可以从芽的“肥大”“瘦尖”分花芽与叶芽,较“肥大”的是花芽或混合芽,较“瘦尖”的是叶芽.

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产生的原理: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果树整枝修剪上应用极为普遍,人工切除顶芽,就可以促进侧芽生产,增加分枝数.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进行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顶芽;侧芽;顶端优势14、气泡与周围的水组成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分析】【分析】凹透镜的形状是中间薄;边缘厚;并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气泡所在处的水是两边高,中间低,相当于凹透镜,把光线分散了,所以比别处暗,产生阴影.而试管内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一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应用.【解答】解:因为气泡处的水是两边高,中间低,相当于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把光线分散了,所以比别处暗,产生阴影;

故答案为:气泡与周围的水组成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又因其他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在白纸上留一条亮线;

故答案为: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15、线圈在平衡位置换向器与电刷接触不良(或摩擦过大)磁铁磁性太弱【分析】【分析】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它的转动速度与磁场的强弱和电流的大小有关;有时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电动机轴因为生锈而被卡住;线路接触不良,电路中无电流;电压电压过低,电路中电流太小;磁铁磁性太弱,磁场对通电线圈的力太小;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中无电流,线圈不受力的作用.本题是一道关于直流电动机的综合题,在解题时要认真分析,找准每一个空所对应的知识点.

【解答】解:闭合开关线圈均不转.若小孙用手轻轻一推转子;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她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线圈在平衡位置,线圈中无电流,线圈不受力的作用;若小金用手轻轻把电刷(铜片)弯曲一下,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她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换向器与电刷接触不良(或摩擦过大);若小星在原磁体上加一块磁体,线圈就转动起来,则她的线圈不转的原因是磁铁磁性太弱.

故答案为:线圈在平衡位置;换向器与电刷接触不良(或摩擦过大);磁铁磁性太弱.16、定向移动|负|负【分析】【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根据摩擦起电的原因来判断丝绸所带的电荷.

【解答】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所以丝绸在此过程中得到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定向移动;负;负.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8、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9、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0、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1、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