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知识点分层汇编:力学_第1页
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知识点分层汇编:力学_第2页
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知识点分层汇编:力学_第3页
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知识点分层汇编:力学_第4页
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知识点分层汇编: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4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按照知识点分层汇编-01力学

—.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4•奉贤区二模)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

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出发,甲出发5秒后两车相遇,则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

2.(2024•青浦区二模)将物体A挂于细线下,当A以大小为力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

为E;当A以大小为以V2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为Fz.若Vi〈V2,不计空气阻力,则

()

它们方向相同

A.FI=F2,它们方向相反B.B=F?,

0.FI<F2,它们方向相反D.F1<F2,它们方向相同

3.(2024•崇明区二模)同一小车先后两次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先后两次的s-t图像,如

4.(2024•崇明区二模)如图中,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核桃夹上,更容易夹碎核桃的是()

5.(2024•宝山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

和(b)所示。经过10秒,两车相距3米。则P、Q间的距离可能为()

(b)

A.2米B.13米C.7米D.9米

6.(2024•杨浦区二模)轿车行驶过程中,车上司机看到街边的树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司机B.房屋C.路牌D.路灯

7.(2024•杨浦区二模)甲、乙物体分别从间距为S的P、Q两点出发,沿PQ直线相向而行,M点在PQ两

点之间,甲、乙物体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运动2秒时,刚好通过M点,乙比甲晚了1秒通过M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S>11米,则甲比乙早出发

B,若S<11米,则甲比乙晚出发

C.若S=10米,则甲、乙同时出发

D.若S=10米,则甲比乙早1秒出发

8.(2024•长宁区二模)甲、乙两车从P点出发,沿着P指向Q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比甲车早出

发2秒,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车经过Q点时,乙车和Q点相距2米,P、Q两

点的距离可能为()

A.6米或32米B.8米或32米C.6米或36米D.8米或36米

9.(2024•松江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0米的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同向而行,其s-t图

像如图(a)、(b)所示。甲车出发3秒后与乙车相距10米,则()

A.乙车一定比甲车早出发1秒

B.乙车一定比甲车晚出发1秒

C.乙车可能比甲车早出发4秒

D.乙车可能比甲车早出发6秒

10.(2024•嘉定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

所示。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秒,乙车经过P点时,甲车和Q点距离1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

A.一定为4米B.可能为6米C.可能为8米D.可能为9米

11.(2024•嘉定区二模)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甲、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分别为AF甲和AF乙,压强为p甲和PL,贝U()

甲乙

A.匕B.△Ftp=AF匕C.p甲<p、D.p甲=p^

12.(2024•青浦区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从A点沿直线向B点方向出发并持续运动,两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若甲车比乙车早6秒到达B点。则()

B.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离B点6米

C.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18米

D.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24米

13.(2024•静安区二模)重为20牛的木块在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

到地面的阻力为()

A.5牛B.10牛C.15牛D.20牛

14.(2024•静安区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

乙对地面的压强。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若甲、乙切去部分的高度分别

为Ah甲、Ah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Ap甲、Ap则()

A.△hAhc,△pf<△Pc

B.Ah>f><Ahc,△P>p>△pc

C.Ah^>△hc,Ap甲VAp匕

D.Ahf>>Ahc,Ap>f>>△pL

15.(2024•静安区二模)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

当甲经过P点1秒后乙恰好经过Q点,再经过4秒,两小车相遇。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

(a)(b)

A.7米B.13米0.17米D.23米

16.(2024•普陀区二模)教室门框高度最接近()

A.1米B.1.5米C.2米D.2.5米

18.(2024•普陀区二模)如图所示,女孩用大小为F的力竖直向上提重为G的书包,由于F小于G书包静

止不动,此时书包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0B.FC.G-FD.F-G

19.(2024•浦东新区二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

A.v甲<v匕

B.甲比乙晚1秒经过P点

C.甲经过P点后2秒,甲、乙相距2米

D.乙经过P点后3秒,甲、乙相距4米

20.(2024•虹口区二模)重为100牛的小车,在水平向右大小为30牛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减小为10牛,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合力的大小()

A.一定为0牛B.一定为20牛

C.可能为0牛D.可能为60牛

21.(2024•闵行区二模)大小相等的两个力E与Fz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F2

F2FI

C.*€P*D.A

22.(2024•闵行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沿直线PQ运动,其s-t图象分别如图

所示。运动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车相距4米,又经过1秒后两车相距3米。关于P、Q两点间的距离s

B.s可能小于4米,两车相向运动

C.s一定大于4米,两车同向运动

D.s可能小于4米,两车同向运动

23.(2024•浦东新区二模)如图所示的杠杆,0为支点,B点挂一重物G,在A点分别施力FI、F2,F3,使

杠杆平衡,这三个力中最小的是()

A.F,B.F20.F3D.无法确定

24.(2024•普陀区二模)PQ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它们的s-t图象

如图所示的三条线中的两条,两车先后经过PQ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小于2秒,则两车到达Q点的时间间

隔()

A.可能为1.5秒B.一定为1.5秒

C.可能为3秒D.一定为3秒

25.(2024•徐汇区二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4米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做直

线运动,先后到达距P点6米的同一处,时间差为2秒。两车的s-t图像如图(a)(b)所示,则两车

的运动方向和甲车速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b)

A.两车同向而行,v甲为4米/秒

B.两车同向而行,v甲为2米/秒

C.两车相向而行,v甲为4米/秒

D.两车相向而行,v甲为2米/秒

26.(2024•黄浦区二模)书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子所受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本所受重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D.书本所受重力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

27.(2024•黄浦区二模)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同向而行,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P、Q是直线上

的两点,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已知PQ相距5米,再过2秒,甲、乙两车相距3米,则

A.2米/秒B.4米/秒C.6米/秒D.8米/秒

二.填空题(共26小题)

28.(2024•奉贤区二模)上海地铁5号线列车启动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的(选填“运

动”或“静止”),加速过程中,列车的动能,车厢内座椅的惯性(后两空均选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29.(2024•崇明区二模)科学家托里拆利是物理学历史上最先用实验测定了的值。运动员挥

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o我国第一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满载时从

长江驶入东海,舰身会(选填“上浮一些”、“位置不变”或“下沉一些”)。

30.(2024•宝山区二模)重为2牛的苹果竖直掉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为0.4牛。下落过程中,苹

果所受合力大小为牛。若苹果在0.5秒内下落了1米,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焦,

功率为瓦。

31.(2024•宝山区二模)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车内的乘客是的(选填“运动”或“静

止”);在刹车过程中,轿车的惯性,动能o(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2.(2024•杨浦区二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Co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上部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剩余部分质量

m甲m匕,正方体密度p甲p乙,切去前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甲p匕。(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2024•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踢琏子是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琏子被踢向空中,说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在上升过程中,箍子受到重力的方向是;在下落过程中,空子的重

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4.(2024•松江区二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

山”为参照物,“轻舟”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人停止划桨后,“轻舟”由于会

继续向前运动;诗人能分辨出"猿声”是根据声音的。

35.(2024•金山区二模)图(a)所示的握力器,用力下压B端如图(b)所示,弹簧S会被拉伸。若调节

弹簧S在A0上的位置,如图(c)所示,所需握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弹簧受到拉力F不同,弹簧的形

变量AL不同(形变量指弹簧现有长度与原长的差值),二者的关系如下表:

(a)(b)(c)

(牛)

弹簧形变量△!_(厘0.10.20.3

米)

(1)分析表中弹簧S形变量△L与弹簧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可知:对同一弹簧,

(2)图(b)所示的手柄A0B可简化为绕0点转动的杠杆模型,如图(d)所示,则杠杆A0B所受阻力

Fz的力臂为图(d)中的(选填或“I。”)。

(3)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判断图中(选填"b”或"c”)中施加的握力更大,理由

是o

36.(2024•金山区二模)如图1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20牛的物体,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F

的大小为牛,物体的动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甲、乙两辆车同

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当两车相距150米时,两车运动

秒。

37.(2024•嘉定区二模)守门员飞身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手

感觉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重为20牛,体积为2X107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

则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牛。

38.(2024•青浦区二模)受重力作用,抛出去的篮球最终会落回地面,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

的,篮球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篮球

碰地后会被弹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O

39.(2024•静安区二模)将重为20牛的物块匀速向上举高2米,则举力做功焦。若该物块的

体积为1义10一3米3,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为牛。把该物块浸没在酒精中(p酒精<PQ,

与浸没在水中相比,物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0.(2024•虹口区二模)如图(a)(b)所示,分别用力巳、F?匀速提升重为20牛的物体A。图中的滑轮

可以看作等臂杠杆的是(选填"a”或"b”),将物体A提升0.2米,Fi做功焦;图(b)

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2的大小为牛。

41.(2024•闵行区二模)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主要是指声音的大。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的同时火箭

向上加速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的。

42.(2024•普陀区二模)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乘火箭飞向中国空间站。发射过程中,

火箭向下喷出气体而向上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上装载的货物运送到空间站后,其质量(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43.(2024•普陀区二模)如图为小李尝试用木棒挑重物的情景。其中硬棒可以视为一根杠杆,若木棒与肩

膀接触的位置为支点0,手和重物对木棒向下作用力分别为F1和F2。试分析图片中小李挑重物方式的不

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O

44.(202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飞出,此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乒乓球

的o乒乓球受到重力作用终将下落,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

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5.(2024•徐汇区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小球落入水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牛;

当小球恰好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X10-3米3,此时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

随着小球浸没于水中深度越深,它所受浮力的大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46.(2024•浦东新区二模)体积为1X107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牛,

若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0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牛,方向为竖直

47.(2024•浦东新区二模)如图(a)所示,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

生;运动员用力将球顶出,球的惯性(选填“改变”或“不变”)。如图(b)所

示,足球运动员上场比赛时穿钉鞋,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之间的

摩擦。

(a)(b)

48.(2024.徐汇区二模)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击打网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

高速运动的网球撞击球拍会改变球拍网线的(前两空均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网球

脱离球拍后继续在空中运动,网球的惯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9.(2024•虹口区二模)2024年年初,冰雪主题旅游盛况空前。如图1所示,滑雪板、溜冰鞋为两种冰雪

项目的装备。观察二者,滑雪板的宽大与冰刀的狭窄对比明显,其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

图I图2

(1)滑雪时穿上宽大的滑雪板可以增大,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滑雪时陷入松软的雪

地中。

(2)溜冰时穿上带有狭窄冰刀的溜冰鞋可以在冰面上快速滑行,为了探究原因,小红查阅资料,并进

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后得知:①冰熔化时的温度与冰受到的压强有关。②如果物体与冰面间有一层很

薄的水膜,会起到润滑作用。③将两端系有重物的细线挂在一块冰的冰面上,如图2(a)所示。一段

时间后细线陷入冰中,如图2(b)所示。依据上述信息,分析穿上带有狭窄冰刀的溜冰鞋可以在冰面

上快速滑行的原因:O

50.(2024•徐汇区二模)如图所示的氢气球之所以飞上高空后会发生爆裂,小敏认为是热胀冷缩导致,而

小华认为是大气压强变化导致。他们为此查阅相关资料得知:

(1)一般氢气球充气时只充到其极限体积的90%左右,若内部气体体积膨胀达到气球的极限体积,气

球就会发生爆裂;

(2)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强会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某地具体变化关系见表。

海拔(米)空气温度(摄氏度)大气压强(XI。,帕)

015.0101.3

20013.798.8

40012.496.4

60011.194.3

8009.892.1

10008.589.9

(1)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温度会(选填“升高”“不变”或

“降低”),大气压强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关于“氢气球飞上高空后发生爆裂的主要原因",你赞同观点(均选填“小敏”或“小

华”),你质疑另一观点的理由是:0

51.(2024•闵行区二模)自由潜水运动目前正在全球各地流行起来。如图所示,小丽训练潜水时,排开水

的体积为0.05米:则她在水中所受浮力为牛。小丽的重力为480牛,下潜过程中,浮力

和重力的合力为牛、方向竖直□

52.(2024•黄浦区二模)“池水映明月”,水中的明月是光的现象形成的(选填“反射”或“折

射”);“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而形成的(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飞流直下三千尺”,水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53.(2024•黄浦区二模)小球在空中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若小球的体积为1X

ICT,米3,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牛。

三.作图题(共6小题)

54.(2024•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一个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

物体所受到的支持力。

55.(2024•金山区二模)如图所示,重4牛的小球保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

O

56.(2024•嘉定区二模)在如图中,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G。

57.(2024•青浦区二模)在图中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58.(2024•普陀区二模)在图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根据给出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

到的重力Go

,2牛,

59.(2024•闵行区二模)在图中,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o

四.计算题(共1小题)

60.(2024•奉贤区二模)如图所示,海壁轻质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匀实心正方体A放置在容器

B内,已知A的边长为a,质量为m;B的底面积为A底面积的2倍。

(1)若正方体A的质量m为2千克,边长a为0.1米,求:

①正方体A的密度pA;

②容器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O

(2)若容器B的高度与A的高度相等,现向容器内缓慢倒入体积为V。的水,A始终沉底。求倒水后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p*)o

B

A

上海市2024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按照知识点分层汇编-01力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4•奉贤区二模)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

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出发,甲出发5秒后两车相遇,则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

【解答】解:根据图(a)可知甲车5s通过的路程为10m,则u/=/=粤=2m/s,

s/

根据图(b)可知乙车6s通过的路程为9m,则〃乙=--==1.5m/s,

因为两车的运动方向未知,所以可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当甲、乙两车相对而行时,甲走过的路程与乙走过的路程之和即为P、Q两点间的距离,由题意可知甲

运动的总时间为5s,乙运动的总时间为2s,

则甲运动的路程为:Si=v甲ti=2m/sX5s=10m,

乙运动的路程为:S2=v乙{2=1.5m/sX2s=3印,

P、Q两点间的距离为:sPQ=si+s2=10m+3m=13m,

当甲与乙向同一方向行驶时,由题意可知甲出发点在乙出发点后面,两车相遇时是甲追上乙的时刻,那

么甲运动的路程减去乙运动的路程即为P、Q两点间的距离,sPQ=s1-s2=10m-3m=7m,

综上可得,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13rli或7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024•青浦区二模)将物体A挂于细线下,当A以大小为必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

为FK当A以大小为以V2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为F2.若V1VV2,不计空气阻力,则

A.F,=Fz,它们方向相反B.F1=F2,它们方向相同

C.FI<F2,它们方向相反D.FI<F2,它们方向相同

【解答】解:将物体A挂于细线下,当A以大小为V1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时,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

重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即A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为Fi大小相等;

当A以大小为V2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这两个力是

一对平衡力,即A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为F2大小相等;

则:F1=F2,它们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上的,故B正确。

故选:Bo

3.(2024•崇明区二模)同一小车先后两次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先后两次的s-t图像,如

小车第二次做匀速

直线运动,速度v?=兽=3;野=0.3m/s,第一次运动时小车速度大,故A正确;

「2us

B、在两次运动中小车的质量不变,惯性相同,故B错误;

C、两次运动,小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

D、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相同,故D错误。

故选:Ao

4.(2024•崇明区二模)如图中,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核桃夹上,更容易夹碎核桃的是()

【解答】解:AB、压核桃时,核桃对夹子有向外的阻力,且阻力臂不变,要能压碎,必须动力与动力臂

的乘积较大,动力一定时,必须动力远离支点,即作用在B点,故AB错误;

CD、C图中动力作用效果与阻力都是使得杠杆逆时针转动,不能使得杠杆平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o

5.(2024•宝山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

和(b)所示。经过10秒,两车相距3米。则P、Q间的距离可能为()

(b)

A.2米B.米C.7米D.9米

【解答】解:由图(a)中知当t=6s时,s=2.4m,v甲=,=4野=0.4m/s;

1

图(b)可知当t=6s时,sc=3.6m,v匕=,=黑=0.6m/s;

甲和乙运动10秒后路程:s甲=v,Xt=0.4m/sX10s=4m,sc=vct=0.6m/sX10s=6m;

(1)甲、乙两车同时相向运动时,P、Q间的距离=4m+6m+3m=13m;

(2)甲、乙两车同时同向运动时,P、Q间的距离=6m-(4m-3m)=5m;

故选:Bo

6.(2024•杨浦区二模)轿车行驶过程中,车上司机看到街边的树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司机B.房屋C.路牌D.路灯

【解答】解:轿车行驶过程中,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房屋、路牌和路灯

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7.(2024•杨浦区二模)甲、乙物体分别从间距为S的P、Q两点出发,沿PQ直线相向而行,M点在PQ两

点之间,甲、乙物体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运动2秒时,刚好通过M点,乙比甲晚了1秒通过M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S>11米,则甲比乙早出发

B,若S<11米,则甲比乙晚出发

0.若S=10米,则甲、乙同时出发

D.若S=10米,则甲比乙早1秒出发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婴=4m/s;乙的速度为:=p=^=lm/s;

甲运动2秒时,刚好通过M点,则M点在距离P点8米处。乙比甲晚了1秒通过M点,假设甲出发的时

间为第0s,则乙应在第3s时经过M点。

A.当s>11米时,设超过11m的部分为am,乙运动的时间为:h=》=虫器誓=(3+a)s);

由于a>0,则乙的时间大于3s,故乙比甲早出发,故A错误;

B.当sV11米时,设少于11m的部分为bm,乙运动的时间为:t2=§=①黑三(3-b)s;

由于b>0,则乙的时间小于3s,故乙比甲晚出发,故B错误;

CD.当s=10米时,乙运动的时间为:匕-兽=(*—7.=2s;

则甲比乙早1s出发,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2024•长宁区二模)甲、乙两车从P点出发,沿着P指向Q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比甲车早出

发2秒,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车经过Q点时,乙车和Q点相距2米,P、Q两

点的距离可能为()

10

8

6

4

2

(a)(b)

A.6米或32米B.8米或32米C.6米或36米D.8米或36米

【解答】解:由s-t图像(a)(b)可知,

S甲1C),rn

甲的速度ur=—==2m/s,

s

乙的速度u乙=S=|m/s,

甲、乙两车从P点出发,沿着P指向Q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秒,甲车经过Q

点时,乙车和Q点相距2米,分两种情况:

①第一种是乙车还没有到达Q点,甲车已经到Q点,根据题意则有

v甲t1=丫乙(ti+2s)+2m,

代入数据解得t〔=16s,

P、Q两点间的距离为Si=v甲ti=2m/sX16s=32m;

②第二种情况是乙车已经过了Q点,甲车后到Q点,根据题意则有

v甲{2=丫乙(tz+2s)-2m,

代入数据解得t2=4s,

P、Q两点间的距离为S2=v甲t2=2m/sX4s=8m。

综上可得,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32m或8m。

故选:Bo

9.(2024•松江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0米的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同向而行,其s-t图

像如图(a)、(b)所示。甲车出发3秒后与乙车相距10米,则()

A.乙车一定比甲车早出发1秒

B.乙车一定比甲车晚出发1秒

C.乙车可能比甲车早出发4秒

D.乙车可能比甲车早出发6秒

甲10mS乙

【解答】解:由图(a)可知,甲的速度:v=2m/s,由图(b)可知,乙的速度:v

10m

=4m/s;

2.5s

由v=*可知,甲车运动3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2m/sX3s=6m;

(1)假设原来甲在乙后方,3s后,甲车运动了6m,因为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则可知乙车离甲车的距

离220m-61Tl=14mW10m,所以甲车不可能在乙车的后方;

(2)假设原来甲在乙前方,3s后,甲车运动了s甲=6m,乙运动的路程:sc=vcXt=4m/sXt,

①若乙还没有追上甲,则:(s甲+20m)-sc=10m,

即:(6m+20m)-4m/sXt=10m,

解得t=4s,即乙比甲早出发4s-3s=1s;

②若乙超过了甲,贝hs乙'-(s甲+20m)=10m,

即:4m/sXtz-(6m+20m)=10m,

解得t'=9s,即乙比甲早出发9s-3s=6s;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o

10.(2024•嘉定区二模)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

所示。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秒,乙车经过P点时,甲车和Q点距离1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

A.一定为4米B.可能为6米C.可能为8米D.可能为9米

s甲15m„,/1Q-rjl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的速度:斤丁k=3m/s,乙的速度:v乙=—=6s=2m/s,v甲>

v乙,

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出发,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

设P、Q两点间的距离为s,乙车到达P点用的时间:t=

由于V甲〉V"此时甲车和Q点距离1米,甲车经过的路程为:s+1m,用的时间:t甲’=时也,

v甲

S5+1171SS+1T71

由题知,tc'-t甲’=1s,即——-----=1s,-------------------=1s,解得,s=8m。

v乙v甲2m/s3m/s

故选:Co

11.(2024•嘉定区二模)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甲、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分别为AF甲和AF乙,压强为p甲和p”贝I()

A.AF甲VAF匕B.AF—AFC.p甲<p^D.p甲=p^

【解答】解: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且A液体的高度小于B液体的高度,根据p=pgh知A

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甲、乙容器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p液gV排知金

属球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对A液体压力大,所以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分别为AF?>AFc,故AB错误;

V物V物PAQV^A

(2)放入物体后,压强的变化量为:APA=pAg----=pAg=----------------,

SAd匕4

hA

pBgvdB

同理APB=—花乙;

VB

因为pAghA=PBghB,VA=VB,所以APA=APB,

因为放入物体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所以放入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

=p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o

12.(2024•青浦区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从A点沿直线向B点方向出发并持续运动,两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若甲车比乙车早6秒到达B点。则()

A.A、B两点相距12米

B.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离B点6米

C.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18米

D.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24米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的速度:V甲=J=f=3m/s,

工甲4s

乙的速度:v乙=干。=工,,=2m/s,

设乙车从A点到达B点用的时间为t,甲车从A点到达B点用的时间为t-6s,

根据速度公式得,SAB=v匕t=v甲(t—6s),即2m/sXt=3m/sX(t-6s),解得,t=18s,

A、根据速度公式,以乙车为例,计算A、B两点之间的距离:SAB=Vct=2m/sX18s=36m,故A错误;

B、甲车比乙车早6秒到达B点,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甲车到达B点时,乙车距离B点的距离:sCB=Vc

t乙=2m/sX6s=12m,故B错误;

CD、根据速度公式得,乙车到达B点时,甲车距离B点的距离:s甲B=V甲t甲=3m/sX6s=18m,故0

正确,D错误。

故选:Co

13.(2024•静安区二模)重为20牛的木块在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

到地面的阻力为(

A.5牛B.10牛C.15牛D.20牛

【解答】解: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千=F=5N。

故选:Ao

14.(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