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二)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二)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二)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二)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学情评估卷(B)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他领

导的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就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魏源

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

京西北郊的一处(如下图)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邓世昌壮烈殉国B.戚继光抗倭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A.政府的残酷镇压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C.农民军内部分裂D.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4.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区。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

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

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A.边疆危机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D.开眼看世界

5.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

时期的历史趋势是()

A.由屈辱走向振兴B.由封闭走向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D.由专制走向民主

6.创刊于1922年9月的《向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该报持之以恒地宣传“打倒

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该报的主张符合()

A.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B.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口号

C.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7.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国共对峙解放战争

,_______/\_________xA

1919年1924年1927年1931年1937年1945年1946年1949年

IIII〜丁III-

'时间

★抗口战争-------------------”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

C.二次革命D.土地革命

8.张学良、杨虎城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

一听国人之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9.某校历史社团为举办图片展览搜集了下面的图片,该展览反映的主题是()

纽约唐人街爱国侨胞八路军在平型关活跃于冀中平原的长沙军民庆祝第

劝募献金,支援国内抗日伏击日军回民抗日武装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A.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

B.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

C.海外华侨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10.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

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

A.共同商讨国家大计B.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C.讨论建立联合政府D.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1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下图中“短暂的春天”的发展状况出现的时间段是()

I产生11初步发展11掀起热潮11短生白勺春天II再度受挫II遭受摧残I

发展历程

A.辛亥革命后B.一战期间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抗日战争期间

12.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

《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

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D.抨击时政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图A鸦片战争形势图图B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图A中①处是,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图B中②处是,就地理位置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主要进攻

地区。(4分)

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

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2分)面对危机,

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1分)

材料三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

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

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中华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等都

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摘编自蒋廷献《中国近代史》

⑶材料三中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

两个方案与“拳匪运动”相比有何共同之处。(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轮船招商局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北洋舰队

总局炮厂“定远号”铁甲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的强国举措。(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住淮二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中国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康有为《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

《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

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

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这一场解放运动,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

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一百多年了,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澎湃。

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次重大崛起。

①材料二中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你如何看待新文化

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4分)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后还是输了”?(2分)既然“输了;为什

么还认为它是“史无前例的胜利”?(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从前革命党推翻清朝,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之后,便生出

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从前的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今日民国的国基

还没有巩固,我们必要另做一番工夫,把国家再造一次,然后民国的国基才能巩固。

——摘编自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词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在阻滞日军迅速灭亡中国

的图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

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编自《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没敌后战场抗战难持续》

材料三

人民胖众积板支援前线

民工543万人

担架30.5万副

大小车88万辆

牲畜76.7万头

筹粮48万吨

挑子20.6万副

船只8500只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出了无数小皇帝”所导致的局面。(1分)为巩固“民国

的国基;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所起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举出一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及其胜利的意

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

的启示。(2分)

答案

123456789101112

答案速查

ACBADCBDBBBC

2.C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废墟是圆明园遗址。1856年,英法联军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对其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

烧毁。C项正确。

5.D点拨:根据题干“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

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

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反映了中国近代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

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

8.D点拨:由材料“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

听国人之处置”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即

为了抗日救亡,D项正确。

13.⑴厦门半殖民地半封建汉口沿海(每空1分,共4分)

(2)表现形式: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等。(答出任意两

点即可得2分)探索:戊戌变法(或答维新变法运动)。(1分)

⑶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分)共同之处:都是在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点1分,共2分)

14.(1)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建立新式海军。(答出任意三

点即可得3分)

(2)①不同:康有为尊孔崇儒;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化。(2分)

看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如果要实现中国

近代化,就必须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摧毁封建统治基础。所以说,从当

时和后世的影响来看,新文化运动都具有进步性。但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

的片面性。(从进步性、局限性两个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