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期期终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满分120分,时限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分)同学们,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悄(①)然结束。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鲜活客观的新闻、真实生动的传记、②(zhāng)显情谊的散文、各具特色的科普作品、古(pǔ)③典雅的古代诗词······这些作品【A】承载着文人的智慧,【B】能陶冶(④)我们的情操。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学们,请你劳驾梳理知识,走进多彩的语文学习天地。(1)请你为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悄()然② (zhāng)显③古(pǔ) ④陶冶()为了让语言连贯,请在方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A】: 【B】: (3)序言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不够得体,请你修改一下。(1分)2、古诗文默写。在诗文中感受当代人物的“新”风貌,完成下面的名句默写。(8分)新闻记者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前进的步伐,记录普通人的追梦故事。我们看到秉持着“(1),(2),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的航天员们再一次远征太空,圆梦飞天;看到保卫祖国边疆的哨兵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坚守“(3) ?(4) ”[《赠从弟》(其二)]的本心,勇往直前;我们看到“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休之后践行“(5),志在千里;(6) ,壮心不已”(《龟虽寿》)的心愿,带领民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看到在外漂泊的务工人员在“(7)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的景色中,满怀惆怅;我们看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落泪的场景,不禁忆起当年紧张如“(8) ,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的战争场面。3、综合性学习(8分)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参与完成下列任务。(8分)【材料一】文化遗产的类型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星堆是实证文明起源绵延的大型遗址。三星堆遗址发掘,无论是发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2020年底重启的三星堆考古与1986年相比,是把先进的实验室搬到田野考古现场的新尝试。汇聚了多种科技手段的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可以远程传输数据的专家会诊室······这些技术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观众从中看到了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了全世界。(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三】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选自《人民日报》)(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面任务。(2分)请你总结科技对文化遗产的作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三星堆为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2)根据[材料三]完成下面对话。(4分)佳欣听说春明参观故宫博物院回来了,好奇地问春明。佳欣:这次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数字化展览,你都观看了哪些展览?春明:① 。佳欣:真羡慕你,我也想去。这些展览与传统的实体展览有什么不同?春明:② 。佳欣:真是值得一去,我真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灿烂骄傲啊!(4)佳欣对春明说:“我原先和小童约定后天上午到河南博物院参观,但我因为家里有事不能按时赴约,请你帮我转告小童,顺便请问她,时间改到后天下午三点行不行。”第二天下午,春明遇到小童,这时春明转述说:“ 。”(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6分)一串红郑国芬①我的单位曾位于老城区的一个旧弄堂中,逼仄的弄堂里,是低矮窄旧的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弄堂虽老旧狭窄,墙角却常有开得灿烂的花和一季接一季的绿色蔬菜。办公室窗口紧靠这条窄弄堂,窗外四季景色时常打动窗里的人。窗外随季节不停轮换的花草,使这个老旧垂暮的小弄堂充满生机。②种这些花的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阿姨,她面容圆润、素净,每天哼着越剧调子,给墙角的花和蔬菜浇水、拔草,脸上总是带着亲和的笑。③阿姨在一面墙下,用水泥矮墙围出一小块长方形的地,清明时节有葱郁的马兰头,夏天凌空搭出一个架子,挂满丝瓜、葫芦、黄瓜、南瓜,秋天也有长长的茄子从地里长出来。另一面墙边,用泡沫箱和塑料盆种着月季、绣球、天竺葵这些大红大艳的花。而最吸引我的,是入秋时倚着老墙开得红红火火的一串红,因为色彩艳丽,盛开时又是一大片,与斑驳灰旧的墙相映衬,风味便不一样了。④每天,我看见这位阿姨早晚都拎一把壶,哼着小曲给花和蔬菜浇水。因为同样喜欢花,我会隔着不锈钢窗栏和她聊这些花,还经常隔着窗棂间的空当互送花苗。她送我一串红的小苗时是这样说的:“拿去种,能开一个秋天和冬天。”⑤阿姨偶尔也会说起,当儿女来看望她时,她会从藤架下摘几个黄瓜、葫芦,墙头割几把马兰头,让儿女带回家去。⑥我却从没见过她的老伴儿,也不便询问。虽然从未见过,我猜她的老伴儿如果还在的话,一定很疼爱她。老两口拿着退休金,无需操心已成家的儿女,阿姨便在这老墙头下,种些花草果蔬菜,颐养天年。⑦有一次,我终于见到阿姨带着她的老伴儿出现在弄堂里。那个老头儿,看上去至少比她大十岁,虚弱、佝偻,双手扶着一把钢椅。他每把钢椅用力往前挪一步,双脚就吃力地跟着往前跨一步。阿姨在旁边紧紧挽住他的胳膊,当老头儿很吃力地把腿往前迈出一步时,阿姨便用力抓着他的胳膊推上一把,还鼓励他:“很好!走-再来一步-”⑧阿姨是极有耐心的,不烦不躁,搀扶着神情淡漠、行动极其缓慢的老伴儿,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这条弄堂不长,但他们走了近半个小时,然后折返,阿姨继续搀扶着老伴儿,一步步往前挪。⑨阿姨说,自从老伴儿中风瘫痪,这样的日子已经十年,现在算是好很多啦,能够这样出来走动,早几年,他都是在床上过日子的。⑩阿姨说这话时,语气平和,像在说别人的事,我却听得惊心、感慨。⑪十年,她照顾着一个瘫痪的老头儿,却还会在这破旧的弄堂里,辟出一块地,每天哼着小曲,打理这些花草。⑫我突然明白,不管正在经历的是什么,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像阿姨那样活着,人生就能开出一串红那样的花来。我把阿姨送的一串红的小苗种在园子西南角,果真像她说的,能开一个秋天和冬天。(选自202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4.“我”办公室窗外的景色具有哪些特点?请你阅读第①~③段,简要概括。(4分)5.“我”为什么会“惊心”,又为什么会“感慨”?请你阅读⑥~⑩段,简要回答。(4分)6.“能开一个秋天和冬天”,同样一句话分别出现在第④段和第⑫段,但语意不同,请你简要回答这两句话的语意。(4分)7.本文以“一串红”为题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你通读全文,简要回答。(4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2分)知了清韵(节选)秦自民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8.选文②③段中,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汉晋时代”、 等朝代节点,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3分)9.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10.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11.“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植物→蝉→螳螂→黄雀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共10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军霸上军: (2)军吏士被甲被:1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14.阅读文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3分)1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3分)(二)阅读《赤壁》,完成下列各题。(共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6.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① ,以” ②_”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分)17.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3分)四、名著阅读(5分)18.(1)阅读科普作品,我们可以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结合《昆虫记》的阅读体验,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春节放假通知
- 幽默婚礼致辞(15篇)
- 海水的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论欧龙马滴剂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形象宣传品定制采购协议书3篇
- 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混合研究
- 二零二五版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物业管理合同范本3篇
- 三自由度波浪补偿风电过桥装置系统研究
- 2023-2024学年高一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测试(二)试题讲评课件 上课课件
- 复杂环境下的智能挖掘机目标检测研究
- 礼盒业务销售方案
-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 中石化高级职称英语考试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按字母顺序排版)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真题+答案)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小学一年级拼音天天练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49-56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