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劝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劝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劝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劝学》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劝学》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①。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②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材料二:晋平公问于师旷③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材料三昔者圣门颜、闵④无书,有书传者或无名,盖古学者为己而已。以𪭢约之才,志学不怠,又知足知古人之善,不将去其华而取其实,扩其道而涵其艺,究其业而遗其名,岂特词章无足矜哉!(选自姚鼐《仪郑堂记》,有删改)[注]①囋:多言,唠叨。②桀、纣、盗跖:桀,夏朝暴君;纣,商朝暴君;盗跖,春秋时的大盗。③师旷:先秦著名的盲人乐师。④颜、闵:颜回、闵子骞,都是孔子的优秀弟子。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真积力A久则入B学至乎没而后C止也D故学E数有终F若其义则不G可须臾H舍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之纲纪也”,与《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竟自由”中的“类”意思相同。B.谓,叫作,称为,与《登泰山记》“古谓之天门溪水”中的“谓”意思相同。C.“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与《琵琶行并序》“恬然自安”中的“安”意思不同。D.“究其业而遗其名”,与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中的“遗”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学习从哪入手,到哪结束的问题,荀子认为学习应该从诵读经书开始,到读《礼》结束;从做士人手,到成为圣人结束。B.荀子认为君子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主张学习目的是完善自我,反对小人的学习方法与态度。C.晋平公担心自己年事已高、学习太晚,师旷则巧妙地用三个比喻劝说晋平公,阐明了年老学习比年轻学习更好的道理。D.姚鼐认为读书应当在立志学习不倦怠的基础上,对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真正的成果。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5.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蕴含着终身学习的思想,但说理方式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识。C.而绝江河

绝:横渡。D.用心躁也

躁:浮躁。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B.而寒于水

而闻者彰C.不复挺者

而见者远 D.锲而舍之

筋骨之强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所以木头经过绳子的捆绑就会变直B.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都是比喻论证。B.“终日而思”和“登高而招”都是举例论证。C.“假舆马者”和“假舟楫者”是从同一角度反复设喻论证一个道理。D.“骐骥一跃”和“驽马十驾”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喻论证一个道理。10.有同学在梳理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时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①—⑥处,帮他补充完整。论点“①”(此处请用文章原句作答)论证为何“学”学习的作用:提高、改变自己。学习的意义:③。②④:⑤、坚持、⑥。二、文言小题1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顺流而上)③纵一苇之所如(往)

④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⑤及既上,苍山负雪(到,前往)

⑥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⑦虽有槁暴(晒)

⑧而绝江河(横渡)⑨君子生非异也(天资,禀性)

⑩而致千里(送别)A.①②③⑥⑦⑨ B.①④⑤⑦⑧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⑦⑧1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蚓无爪牙之利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青,取之于蓝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之族C.而耻学于师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4.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登高而招”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吾从而师之⑤人非生而知之者

⑥则群聚而笑之⑦犹且从师而问焉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15.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①小学而大遗

②其曲中规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⑤积善成德

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③⑨⑤⑥ B.④⑨⑥⑧ C.①②⑤⑦ D.⑦⑧③④三、小阅读16.《劝学》中,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相近,都是讲坚持的句子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通“矣”,句末语气词。B.𫐓以为轮

𫐓: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C.虽有槁暴

暴:晒D.假舆马者

假:借助18.下列文言句式中与其它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 B.水为之,而寒于水C.善假于物也 D.蚓无爪牙之利1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整饬中又有适当的变化,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20.下列对《劝学》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𫐓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有状态。这一比喻意在论证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转化。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证了“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远高于常人,而且后天能够逐步积累,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D.作者在论述学习要专一时,用“蚓”和“蟹”两个比喻,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强调了用心专一的必要性。2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说法看似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22.下列对《劝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本义。“积善”要达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在对偶句中又适当运用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第一段用“𫐓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四、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对学习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在《劝学》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问题的朴素观点;后来,唐代的韩愈又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在《师说》里表达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看法。此后,人们关于学习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材料二: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学习,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就没有文明的传播。当今,学习对于我们有一种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靠学习来充实自己,以迎接每时每刻所面临的挑战。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今天的学习又呈现了新的特点,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1《劝学》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参考答案1.BDF2.A3.C4.(1)君子学习,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2)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5.材料二,通过比喻的方式,强调了老年学习的重要性。材料三,通过举例子、对比,论述学者应有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6.B7.B8.A9.B10.学不可以已。弥补不足怎样学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专心11.D12.D13.C14.C15.C16.B17.A18.D19.B20.C21.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