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应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
A.成正方向变更B.成反方向变更C.不相关D.完全等价
[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更。参见教材P1。
2.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B.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D.需求曲线的移动
[答案]:C
[解析]:选项ABD都是关于需求变动的描述。需求量的变动,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变动对需求
的影响。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价格上升,需求削减,价
格下降,需求增加。参见教材P2。
3.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上升,供应增长,价格下降,供应削减,这种变动表现为()。
A.供应曲线发生位移B.需求曲线发生位移C.供应沿供应曲线变动D.需求沿需求曲线变动
[答案]:C
[解析]:价格上升,供应增长,价格下降,供应削减,这种变动表现为供应沿供应曲线变动。参见教
材P3。
4.已知某一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50-5P,供应函数为S=-10+5P,则均衡价格为().
A.4B.5C.6D.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供应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所以令50-5P=-10+5P,解除P=6。
参见教材P4。
5.在我国,爱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B.干预措施C.紧急措施D.引导措施
[答案]:B
[解析]:在我国,爱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参见教材P5。
6.最高限价的目标是()。
A.爱护消费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B.爱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爱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D.爱护生产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最高限价的目标。最高限价的目标是爱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参见教材P4。
7.以下对最高限价和爱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爱护价格的目的是爱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我国采纳爱护价格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夫收入水平
C.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峻的排队现象
D.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可能影响生产进行时,可采纳爱护价格方式干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最高限价和爱护价格的理解。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
居民的基本生活须要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方式进行干预,所以选D。参见教
材P4-5。
8.某商品的价格为5元/件时,销售量为500件;当价格提高到7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依据弧弹性公
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弧弹性=200/[(500+300)⑵+2/[(5+7)/2卜1.52。
9.一般来说,()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
A.用途少B.垄断性C.生活必需D.有很多相近的替代品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有很多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参见教材P6。
10.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A.增加B.削减C.不变D.无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理解。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削
减,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11.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理论基础是()1>
A.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B.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低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C.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削减
D.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提高价格使得销售收入增加
[答案]:B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商品富有弹性,降低价格可以使销售收入增加,选项B说法正
确。参见教材P7。
12.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则交叉弹性系数为()。
A.负数B.正数C.零D.1
[答案]:A
[解析]:两种商品为互补品,Eij<0,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参见教材P8。
13.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弹性系数是()。
A.供应价格弹性系数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C.需求交叉弹性系数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系数的概念。参见教材P8。
14.假如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则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B.必需品C.低档物D.生活用品
[答案]:A
[解析]: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
以称为高档品或奢侈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称为低档品。参见教材P9。
15.确定供应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A.资金有机构成B.时间C.产品价格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像程度
[答案]:B
[解析]:确定供应弹性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参见教材P9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确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更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假如预期价格将下跌,很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运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确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假如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就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假如预
期价格将下跌,很多消费者就会推迟购买。所以,选项C错误。该题要求考生驾驭每个因素对需求变动的
详细影响。参见教材P1。
2.以下属于替代品的是()。
A.煤气和电力B.镜架和镜片C.汽车和汽油D.石油和煤炭E.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
[答案]:ADE
[解析]:替代品是指运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意人们同一须要的商品。选项BC则属于互补品。
参见教材P1。
3.影响供应的因素主要有()。
A.预期B.生产成本C.消费者收入D.生产技术E.消费者偏好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供应的因素。选项CE属于影响需求的因素。参见教材P3。
4.下列关于最低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最低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B.它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低限价又称爱护价格或支持价格D.最低限价低于均衡价格E.主要应用于农产品上
[答案]:BCE
[解析]:本题是对最低限价的全面考查。实施最低限价,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生产过剩。选
项A说法有误。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而最高限价才低于均衡价格,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
5.在一般状况下,政府实施爱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限制生产B.市场短缺C.黑市交易D.市场过剩E.变相降价
[答案]:CDE
[解析]:本题考查爱护价格分析。当实施爱护价格,出现过剩现象时,假如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
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等问题,并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参见教材P5
6.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削减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削减E.适合采纳薄利多销策略
[答案]:CDE
[解析]: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削减。销售收入
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参见教材P7。
7.关于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Ey=O,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B.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C.Ey<l,表明收入弹性高,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D.Ey>l,表明收入弹性低,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Ey=l,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选项CD说法反了。参见教材P8。
其次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探讨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须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困难人D.自我实现人
[答案]:B
[解析]:在探讨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须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所谓的经济
人假设。参见教材P10»
2.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B.预算约束线C.无差异曲线D.边际效用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0。
3.在序数效用理论中,()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A.无差异曲线B.平均成本线C.预算约束线D.等产量线
[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参见教材PU。
4.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依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
[答案]:C
[解析]: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物品量多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因此消费者偏好程度越高的无差异
曲线离原点越远。参见教材P11-12。
5.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确定的。
A.消费者收入B.风险厌恶程度C.消费者偏好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
[答案]:D
[解析]: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确定的。参见教材P12。
6.假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情愿放弃()
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B.lC.3/2D.2
[答案]:A
[解析]:由题干dy/dx=-2,加上负号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为2,表示放弃2单位的Y可以获得1单位的
X,反过来也就是放弃1/2单位的X可以获得1单位的Y。参见教材P12。
7.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消费偏好B.商品的价格C.无差异曲线的走势D.消费者的支付实力
[答案]:B
[解析]: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所以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参见教材P13。
8.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A.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B.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C.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
正值D.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变更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答案1:C
[解析]: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或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选项C说法错误。参见教材P13。
9.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不变B.发生旋转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D.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答案]:D
[解析]: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动,并不会变更预算线的斜率,只会导致预算线发生平移。
假如价格同比例上升,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同比例于价格的上升而削
减,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同理,假如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参见教材P14。
10.某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更而收入不变,导致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更,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
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移动,那么连接这些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B.恩格尔曲线C.价格一消费曲线D.收入一消费曲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概念。参见教材P16。
11.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更,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更,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
的该商品数量的变更,称为()。
A.乘数效应B.弹性效应C.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效应的概念。参见教材P16
12.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变动。
A.反方向,正方向B.正方向,反方向C.反方向,反方向D.正方向,正方向
[答案1:C
[解析]: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参教材P17。
二、多项选择题
1.由于人们对效用的相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A.总效用论B.基数效用论C.序数效用论D.边际效用论E.平均效用论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效用理论的分类。由于人们对效用的相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
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参见教材P10。
2.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效用是递减的B.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C.一般来说,边际效用取决于消费
数量的多少D.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E.在肯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
则边际效用就越大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效用理论。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肯定范围内,消
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选项C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10。
3.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允性B.无差异性C.完备性D.可传递性E.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答案]:CDE
[解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性、可传递性和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参见教材P11。
4.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
A.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B.随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
斜,凸向原点D.无差异曲线的形态和价格变动关系亲密E.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
好程度越高
[答案]:BC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
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2)随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偏好的可传递性。(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参见教材P12。
5.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
A.均衡区域B.消费者预算可行集C.预算空间D.预算外空间E.以上选项都对
[答案]:BC
[解析]: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
算空间。参见教材P13。
6.确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A.价格弹性B.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边际替代率E.消费者收入
[答案]:BE
[解析]: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所以确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参见教材P13。
7.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为前提。
A.成本不变B.偏好不变C.弹性不变D.收入不变E.价格不变
[答案]:BDE
[解析]: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参见教材P15。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的替代物。
A.价格机制或竞争机制B.价格机制或供求机制C.市场机制或供求机制D.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
[答案]:D
[解析]: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参见教材P18
2.生产函数是()之间的函数关系。
A.最大产量与投入成本B.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C.平均产量与投入成本D.平均产量与投入要素
[答案]:B
[解析]: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19。
3.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D.固定产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边际产量的概念。参见教材P20。
4.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运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这指的是()。
A.边际成本B.机会成本C.显成本D.隐成本
[答案1:B
[解析]:本题考查机会成本的概念。参见教材P22。
5.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属于()。
A.显成本B.隐成本C.正常利润D.可变成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显成本的概念。参见教材P22。
6.下列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是().
A.原材料费用B.管理人员工资C.生产工人工资D.燃料和动力费用
[答案1:B
[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3。
7.由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就是()。
A.固定成本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D.总可变成本
[答案]:B
[解析]:边际成本也就是由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参见教材P23。
8.某企业生产机器设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平均固定成本为100元,消耗的平均可变成本为60元,
一天共生产200件产品,那么单位产品消耗的平均总成本为()。
A.60B.100C.160D.320
[答案]:C
[解析]: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所以答案是C。参见教材P23。
9.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
成本是()元。
A.150B.200C.350D.550
[答案]:D
[解析]: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1400+800)/4=550元。参见教材P23。
10.下列关于成本的计算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A.MC=TC/QB.AVC=TVC/QC.AFC=TFC/QD.ATC=TC/Q
[答案]:A
[解析]:边际成本MC=ATC/AQ。参见教材P23
11.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起先,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C.
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起先,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起先,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
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总成本的走势。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起先,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总固
定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参见教材P24。
12.短期成本曲线中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
A.总可变成本曲线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C.总成本曲线D.总固定成本曲线
[答案]:D
[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参见教材P24
13.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总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B
[解析]: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所以当边际成本与平均
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参见教材P25。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
A.公司制企业B.综合型企业C.合伙制企业D.专业型企业E.个人独资企业
[答案]:ACE
[解析]: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参见教材P18。
2.企业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
A.土地B.服务C.资本D.劳动E.企业家才能
[答案]:ACDE
[解析]:选项B属于产出。参见教材P19。
3.下列关于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MP=0时,TP最大
B.MP曲线与AP曲线相交之前,MP>AP,AP上升
C.MP曲线与AP曲线相交之后,MP<>
D.AP曲线和MP曲线相交时,TP最大
E.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答案]:ABCE
[解析]:AP曲线和MP曲线相交时,AP最大,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1。
4.依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更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酬劳分为()。
A.规模酬劳递减B.规模酬劳递增C.规模酬劳不变D.规模酬劳先减后增E.规模酬劳先增后减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规模酬劳的分类。参见教材P22。
5.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表述正确有()。
A.企业全部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B.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
本之间的差额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D.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E.
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
[答案]:ABD
[解析]: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选项CE说法有
误。参见教材P22。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可变成本的有()。
A.贷款利息费用B.生产工人工资C.厂房和设备折旧D.燃料和动力费用E.管理人员工资
[答案]:BD
[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3。
7.关于成本曲线的正确表述有()。
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E.平均总
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BD
[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一样都是U
型曲线。参见教材P24。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I.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
合状态称为()。
A.组织结构B.市场结构C.企业类型D.组织形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结构的概念。参见教材P26。
2.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依据是()。
A.进入障碍的大小B.生产者的数目多少C.本行业内部的企业多少D.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差别程度
[答案]:D
[解析]: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分是本行业内产品的差别程度。参见教材P26。
3.现实生活中,某些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的市场近似于()。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答案]:A
[解析]:某些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的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27。
4.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应者的市场结构是()。
A.完全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答案]:A
[解析]: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应者的市场结构。参见教材P27。
5.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
市场供应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
A.政府垄断B.自然垄断C.对专利权的完全垄断D.对特殊原材料的完全垄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垄断的概念。参见教材P27
6.下列不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的是()。
A.同行业中只有少数的生产者B.生产者对价格有肯定程度的限制C.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
简洁D.同行业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肯定差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选项A说法
有误。参见教材P27。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A.是向右上方倾斜的B.是向右下方倾斜的C.与横轴平行D.与整个行业需求曲线一样
[答案]:C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参见教材P28。
8.关于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整个行业的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C.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相同的D.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
横轴的水平线
[答案]:C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应和需求曲线确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
的水平线。可见,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参见教材
P28。
9.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C.平均收益
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D.平均收益曲线比边际收益曲线陡峭
[答案]:D
[解析]: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
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0。
10.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是()。
A.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
不等于边际收益
[答案1:C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
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记忆。参见教材P31。
11.垄断厂商通过对小批量购买的消费者收取额外价格,侵蚀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润,这种
对小批量消费者收取额外价格的行为属于()。
A.一级价格卑视B.二级价格卑视C.三级价格卑视D.四级价格卑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二级价格卑视,二级价格卑视就是批量作价。参见教材P32。
12.企业实现价格卑视的基本原则是()。
A.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不相等B.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C.相同市场
上的边际收益不相等D.相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B
[解析]:企业实现价格卑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参见教材P33
13.实施价格卑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淌B.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答案]:B
[解析]:实行价格卑视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需有可能依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
以上的不同购买者;其次,市场必需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淌。参教材P33。
14.关于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短期中都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B.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
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有右下方倾斜的形态C.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市场需
求曲线D.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弹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的异同点。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
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弹性,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3。
二、多项选择题
1.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有()。
A.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非确定者B.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确定者,
而非接受者C.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D.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
别E.资源可以自由流淌、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答案]:ACDE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确定者。参见教
材P26。
2.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有()。
A.政府垄断B.自然垄断C.社会垄断D.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E.对某些
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限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答案]:ABDE
[解析]: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
(1)政府垄断(2)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3)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限制而
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参见教材P27。
3.关于完全垄断市场的正确表述有()。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B.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C.
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D.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E.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ABE
[解析]: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格的确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是
向右下方倾斜的。选项C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7。
4.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
A.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B.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肯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C.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限制D.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E.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答案]:ABCE
[解析]:寡头垄断市场上,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参见教材P27。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下列曲线在同一条线上的是().
A.平均收益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C.无差异曲线D.需求曲线E.总成本曲线
[答案]:ABD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参见教
材P28
6.关于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协议价格制和价格领袖制都是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模型B.价格领袖制模型下领袖企业只
须要考虑本企业的利益确定价格C.协议价格制模型是通过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
于行业边际成本D.价格领袖制是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领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以这个价格
作参照,并与其保持一样E.协议价格制就是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
件下,通过维持协议价格来使行业净收益最大
[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模型。领袖企业在确定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的利
益,还必需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否则就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参见教材P34。
7.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可称作()。
A.盈利的均衡条件B.盈亏平衡的均衡条件C.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D.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
件E.以上选项均正确
[答案]:CD
[解析]: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称作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可称作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参
见教材P29。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
A.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安排公允
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安排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减
D.不行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安排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减
[答案1:D
[解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安排,已经不行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
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假如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行能
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安排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减,那么社会就实现
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参见教材P35。
2.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A.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B.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
C.市场存在外部影响的状态D.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答案1:D
[解析]: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为经济效率。参见教
材P35。
3.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
配!置。
A.寡头垄断B.垄断竞争C.完全竞争D.不完全竞争
[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参见教材P35。
4.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这
称为()。
A.外部经济B.规模经济C.外部不经济D.规模不经济
[答案1:c
[解析]: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
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参见教材P36。
5.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水平()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
产,所以其产量水平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参见教材P36。
6.某化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旁边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旁边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下
降,但该厂却没有对旁边种粮农夫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B.生产的外部经济C.消费的外部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外部不经济的含义。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
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依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本题中外部性是由生产造成的,所以选A。参见教材P36。
7.只能由政府供应的公共物品是()。
A.社会公共物品B.纯公共物品C.准公共物品D.公益性公共物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纯公共物品的理解。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
分割,只能由政府供应。参见教材P37。
8.在消费或运用上,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竞争性和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排他性C.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点。参见教材P37。
9.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
A.消费者数量不多B.生产成本为零
C.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D.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解除在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非竞争性的特点。参见教材P37。
10.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缘由是()。
A.垄断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信息不对称
[答案1:D
[解析]: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参见教材P39。
11.下列现象属于逆向选择的是()。
A.购买了健康保险之后,就不留意维护身体健康B.劣币驱除良币
C.购买财产保险后不留意防盗D.购买汽车保险后不仔细驾驶汽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逆向选择的理解。选项ACD属于道德风险。参见教材P39。
12.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起先时将财产权赐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
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最小,那么无论起先时将财产权赐予谁,市场均衡的
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D.无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答案]:B
[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起先时将财产权赐
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参见教材P40。
13.为了爱护和促进竞争,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值竞争,政府可以实行的措施有()。
A.明晰产权B.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C.税收合补贴手段D.合并相关企业
答案]:B
[解析]:选项ACD属于消退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选项B正确。参见教材P40。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述()状况下,市场失灵状况存在。
A.垄断的出现B.公共物品的生产C.外部经济的存在D.外部不经济的存在E.私人物品的生产
[答案]:ABCD
[解析]:导致市场失灵的缘由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参见教材P35。
2.在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应具备的条件是()o
A.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B.信息是完全的C.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D.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E.政府供应公共物品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
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参见教材P35。
3.关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B.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C.生产者的产出水平小
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D.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E.生产者的产出水平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答案1:CD
[解析]: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因而缺乏生产主动性,其
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参见教材P36。
4.公共物品的特点有()。
A.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C.垄断性D.竞争性E.排他性
[答案]:A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参见教材P37。
5.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情愿实行搭便车行为,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B.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全部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
C.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对于纯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E.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答案]:ABE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得到的。选项C说法有误。对于准公共物
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7。
6.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有()。
A.克服市场失灵B.优化资源配置C.限制市场价格D.限制生产产品的总量
E.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答案]:ABE
[解析]: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是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优化资源配置P40
7.为了消退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实行()。
A.税收和补贴B.规定限价C.合并相关企业D.公共管制E.明晰产权
[答案]:ACE
[解析]:政府对外部性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包括:税收及补贴、合并相关企业、明晰产权。教材P40。
8.在限制垄断方面,政府进行公共管制实行的做法包括()。
A.合并相关企业B.规定限价C.补贴政策D.规定利润率E.明晰产权
[答案]:BD
[解析]:选项ACE属于消退外部性的方法。参见教材P40。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洁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按()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肯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生产价格B.价值形态C.市场价格D.成本价格
[答案]:C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肯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参见
教材P42。
2.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来计量的。
A.半成品B.最终产品C.中间产品D.在产品
[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肯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所以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
3.下列不属于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的是()。
A.支出法B.生产法C.市场价格法D.收入法
[答案]:C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参见教材P42。
4.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生产B.支出C.最终运用D.创建原始收入
[答案]:D
[解析]: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建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参见教材P42
5.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
A.净出口B.最终消费C.营业盈余D.资本形成总额
[答案]:C
[解析]: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参见教材P42。
6.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列属于政府所得收入的是()。
A.营业盈余B.劳动者酬劳C.生产税净额D.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C
[解析]:劳动者酬劳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
得。参见教材P43。
7.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
A.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净出口
B.国内生产总值=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C.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D.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折旧
[答案]:C
[解析]: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
出口。参见教材P43。
8.以下对政府部门的储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B.政府部门的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企业储蓄
C.政府部门的储蓄肯定是正值D.政府部门的储蓄肯定是负值
[答案]:A
[解析]: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