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茶杯犬是一种用茶杯也装得下的小型贵宾犬,由玩具贵宾犬基因突变产生.那么茶杯犬这种体型变小的性状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B.可遗传的变异C.遗传现象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2、下列所列出来的物品属于种子的是()A.苹果B.桃子C.南瓜籽D.葡萄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B.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化石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洞庭湖B.兴业县东龙森林公园C.美丽的兴业高中D.植物园里的一颗千年银杏树5、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A.AB.B6、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多达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下列生物属于病原体的是()A.苍蝇B.蚊子C.老鼠D.结核杆菌7、如图是人体呼吸相同模式图.其中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A.①B.②C.③D.④8、“金蝉脱壳”的壳是指()A.皮肤B.甲壳C.外骨骼D.鳞片9、下列哪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A.吃葡萄分泌唾液B.看到葡萄分泌唾液C.闻到葡萄气味分泌唾液D.谈论葡萄分泌唾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E.分离在混合样品中数量很少的微生物时,可采用划线法与平板稀释法E.分离在混合样品中数量很少的微生物时,可采用划线法与平板稀释法11、在血循环过程中;血液流经哪些器官后,可能出现含氧量降低,糖浓度升高的情况()

A.小肠。

B.肺。

C.肾脏。

D.肝脏。

12、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胸腺B.骨髓C.脾D.肾13、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D..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实验,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14、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流着动脉血的是()

A.ⅠB.ⅡC.ⅢD.Ⅳ1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的生物组成的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1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有种子。

B.有根茎叶的分化。

C.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种子有果皮包被。

17、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脑B.脊髓C.脑神经D.脊神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生物实验中,为观察细胞结构或鉴定细胞内物质,常进行染色、脱色或加入物质呈现颜色变化.如图是教材实验组与此有关的操作.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染色操作,所用染液是____.

(2)图乙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对绿叶的脱色处理,隔水加热下酒精能____.图丙是对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____;

(3)将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在水中反复揉挤得到黄白色胶黏物质.图丁是向黄白色胶黏物质滴加____(b);结果变蓝色,说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图甲-丁的操作完成后,需要借助显微镜继续观察的是图____.19、如图是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____.

(2)图①的关键步骤是确保a____和b____的____紧密结合.

(3)图②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____过程,该过程中c与d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的____.20、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应该反复测量多次,取____值.21、(2014秋•东台市校级期中)如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①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

(2)裸子植物和[____]____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的蕨类植物.

(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22、如图分别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与植物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肺是____的场所,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由肺泡组成.肺泡个体小,数目多,肺泡壁____,仅____层上皮细胞,肺泡外包绕着____和弹性纤维.24、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蓝蓝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示蓝蓝所使用的显微镜及所绘的洋葱表皮细胞.请分析: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和____.

(2)转动时,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____]____.

(3)制作装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____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4)把制作好的临时标本放上载物台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的中央.甲图中,选择标有____×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

(5)乙图中,蓝蓝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____.25、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溶液的酸碱度的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准备5支含有等量溶液但是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表:

。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失时间(分钟)1291145>65(1)从实验结果分析看出,PH为____时蛋白酶活性最强.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

(3)使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请提出几种方法改进实验:____.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该设计____.26、世界卫生组织将____定为“世界无烟日”,将____定为“国际禁毒日”.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7、人的卷发和直发、西红柿的圆果和红果等都属于相对性状.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8、如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____(填标号)类食物摄入量不足.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是因为无机盐中的____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中小学生处于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饮食中需要较多的②和③,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____.这类食物在我们身体内初步消化的位置在图二的____(填标号),彻底消化的位置在图二的____(填标号).

(3)饮食中大量摄入第____(填标号)类食物易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是为人体储存能源的物质,此类食物在人体中开始消化的位置在图二的____,彻底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和____.29、(2014秋•济宁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判断血管B的依据是____.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进行的是____和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

(3)若A、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B为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进行的是____作用.

(4)若B为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则血液从C处流出时营养物质的含量会____.

(5)若A类血管出血,应该在____端止血,若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抢救,应以输入____血为原则.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30、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A缸B缸①1000毫升池塘水1000毫升自来水②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③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④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⑤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二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______。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______。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某一偏僻山区的小溪里发现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很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的可能性较大。

(5)该实验选择蝌蚪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31、甲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该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⑤]细胞质)。

(1)若甲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往往能看到细胞呈紫色,这些色素一般存在于乙图的[______]______中。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填“生理盐水”或“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被称为人体“第七类营养素”的膳食纤维中富含纤维素和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2]______的主要成分。

(4)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5)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______]______。32、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A不饮酒B饮一杯啤酒C饮二瓶啤酒第一次24.432.248.7第二次25.534.2①第三次25.135.051.3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

(1)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数据填上;①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

(3)小林还可以通过增加______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4)不仅酒驾危险,长期过量喝酒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停止。呼吸中枢位于______。33、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5分)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解答】解:茶杯犬是由玩具贵宾犬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因此茶杯犬这种体型变小的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2、C【分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解析】【解答】解: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题干中苹果;桃子、葡萄属于果实;果实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而南瓜子都属于种子,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成.可见C正确.

故选:C3、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A;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通过比较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结构特点,研究生物进化的规律.故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不是从复杂到简单.故符合题意;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4、D【分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析】【解答】解:ABC;洞庭湖、兴业县东龙森林公园、美丽的兴业高中;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D;植物园里的一颗千年银杏树;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植物园里的一颗千年银杏树.

故选:D.5、A【分析】【分析】【解析】【答案】A6、D【分析】【分析】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解析】【解答】解:A;苍蝇B、蚊子、C、老鼠既不是寄生虫也不是微生物;所以不是病原体.ABC错误.

D;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D正确.

故选:D7、D【分析】【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中①是鼻腔,②喉,③气管,④肺,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D8、C【分析】【分析】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

故选:C.9、D【分析】【分析】(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解析】【解答】解:ABC;“吃葡萄分泌唾液”、“看到葡萄分泌唾液”、“闻到葡萄气味分泌唾液”;都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

D;“谈论葡萄分泌唾液”;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因此;“谈论葡萄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E【分析】【分析】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在染色体中的含量比较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小,因此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既能使DNA溶解也能使其析出,A错误;

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B正确;

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用电泳法可以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核酸等,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C正确;

D.只有小分子物质能透过透析袋;因此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D正确.

E.分离在混合样品中数量很少的微生物时;可采用划线法与平板稀释法,E错误.

故选:AE.11、AD【分析】

小肠自身的代谢需要消耗氧气;能出现含氧量降低,而因为吸收了食物中淀粉酶解后的葡萄糖,因此可以提高血糖浓度.

肝脏中的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肝脏自身的代谢需要消耗氧气,能出现含氧量降低,提高血糖浓度.肺和肾脏需要消耗血糖,因而其中的血糖浓度不会升高.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特点分析解答.

12、BD【分析】【分析】人体防御病原体的防线有三道,其中,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解析】【解答】解: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骨髓等;它们对淋巴细胞的发生、分化、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脾脏和淋巴结还具有清除病原体等物质的作用.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故选:BD13、AD【分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析】【解答】解: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要进行多次实验;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

故选:A、D.14、AC【分析】【分析】动脉血是指含氧量高,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颜色暗红的血液,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观图可知:Ⅰ是左心房;Ⅱ是右心室、Ⅲ是左心室、Ⅳ是右心室;

动脉血是指含氧量高;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是氧含量高低.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体静脉内流静脉血.

故选:A、C.15、AD【分析】【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解析】【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此选项正确;

B;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统一体;故此选项不正确;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此选项不正确;

D;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D16、AB【分析】

图中的银杏;雪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有根茎叶的分化;小麦、油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也用种子繁殖后代,有根茎叶的分化.可见四者的共同特征是有根茎叶的分化,都有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我们识图;分析图形的能力;思考解答.

17、AB【分析】【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故选:AB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碘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淀粉双缩脲甲【分析】【分析】(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3)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解析】【解答】解:(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

(3)反复揉挤后纱布内剩下黄白色胶黏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双缩脲与蛋白质接触后的颜色呈紫色,因此可用双缩脲蛋白质.

(4)图甲-丁的操作完成后;需要借助显微镜继续观察的是图甲.

故答案为:(1)碘液;

(2)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淀粉;

(3)双缩脲;

(4)甲19、略

【分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用种子繁殖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因此,图中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图①,②是有性生殖.图中a接穗,b砧木,c精子,d卵细胞.【解析】【解答】解:(1)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叫做嫁接.图①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嫁接.

(2)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可见嫁接中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图①中的a、b分别表示接穗和砧木;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因此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形成新植物体.图②表示的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受精过程: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伸长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故答案为:

(1)嫁接;

(2)接穗;砧木;形成层。

(3)受精;胚20、略

【分析】【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析】【解答】解: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应该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平均21、略

【分析】【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解析】【解答】解:(1)动物类群1是哺乳类;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类群2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植物类群3是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植物类群4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低等.故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用种子繁殖.

(2)在分类上;生物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因此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界.③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往往把花、果实、种子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3)从生物进化树上;可以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肠腔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

(1)胎生;哺乳;

(2)③;被子植物;

(3)腔肠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2、略

【分析】【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观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叶绿体、(4)是细胞核、(5)是细胞质、(6)是液泡.【解析】【解答】解:(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左图中的[1]细胞壁;[3]叶绿体、[6]液泡.

故答案为:

(1);(2)细胞膜、(4)是细胞核、(5)是细胞质;

(2)、(1)细胞壁;(3)叶绿体;(6)是液泡.23、略

【分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解析】【解答】解: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与这个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肺泡数目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气体交换;薄;一;毛细血管.24、略

【分析】【分析】(1)图示甲中结构: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图示乙中⑤液泡,⑥细胞核.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和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小范围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像.

(3)制作装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碘液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4)把制作好的临时标本放上载物台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甲图中,选择标有40×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

(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蓝蓝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细胞壁.

故答案为:(1)遮光器;反光镜.

(2)[2]细准焦螺旋.

(3)碘液。

(4)通光孔;40.

(5)细胞壁.25、略

【分析】【分析】酶的活性受到溶液的酸碱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解析】【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分析:PH为2时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最少;所以PH为2时蛋白酶活性最强.

(2)由表中的数据分析:酸性弱时;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长,酸性强时,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短,所以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3)使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可以缩小蛋白块的体积.温度改为370C,因为370C是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该设计不加酶的对照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故答案为:(1)2;

(2)酶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3)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处理的小一些250C室温改为370C

(4)不加酶的对照实验26、略

【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国际禁毒日、世界无烟日,可借助于查阅相关的资料.【解析】【解答】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将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故答案为:5月31日6月26日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7、×【分析】【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解析】【解答】解:人的卷发和直发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西红柿的圆果和红果是西红柿的果实形状和颜色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五、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8、略

【分析】【分析】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样的膳食才能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不能以某一种为主.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症.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均衡地搭配各种食物,做到合理均衡的营养.

图二中1是肝脏,2是小肠,3是胃,4是胰腺.【解析】【解答】解:(1)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维生素C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原因可能是对第④类食物摄入量足.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导致贫血.

(2)②③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所以②③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发育和成长,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③胃,最终在②小肠内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3)人如果摄取过多的脂肪;易造成肥胖,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能量.脂肪的化学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吸收.

故答案为:(1)④;铁;(2)蛋白质;基本物质;③;②;(3)①;脂肪;②甘油;脂肪酸29、略

【分析】【分析】血液在动脉里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的,在静脉里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的.根据图示的血流方向我们知道:血管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血管C是静脉.【解析】【解答】解:(1)血管B是毛细血管;管内径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图中C是肺静脉,流动脉血,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

(3)进入肾小球的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岀肾小球的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图中若B为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下动脉,都流动脉血.肾小球对血液有滤过作用.

(4)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是动脉血管流动脉血,C是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液.

(5)血管A是动脉;止血部位在近心端.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故答案为:(1)红细胞单行通过。

(2)肺泡;肺泡,血液。

(3)肾小球;滤过。

(4)增加。

(5)近心,同型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30、第一处是第①步,应在两个玻璃缸内都加入1000ml池塘水(或在两个玻璃缸内加入等量的相同水质的水);第二处是第②步,加入1只蝌蚪太少,应加入同时期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若干只(或20只或50只等均可算对)形成对照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快(或A缸中的蝌蚪在短时间内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呆小症蝌蚪是变态发育,实验现象较明显【分析】解:(1)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该实验小组设置的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水质;甲状腺激素,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所用的水质应是一样的池塘水;实验中用一只蝌蚪,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可用10只蝌蚪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蝌蚪会更好,但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目的是形成一组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A缸加上了甲状腺,能够使得蝌蚪更快的生长,快速发育成小型的青蛙。

(4)如果成人由于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也就有了一些缺碘地区流传的“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之说。

(5)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叫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第一处是第①步;应在两个玻璃缸内都加入1000ml池塘水(或在两个玻璃缸内加入等量的相同水质的水);第二处是第②步,加入1只蝌蚪太少,应加入同时期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若干只(或20只或50只等均可算对)

(2)形成对照。

(3)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快(或A缸中的蝌蚪在短时间内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4)呆小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