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7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B.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多。

C.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叶的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相比;保卫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3、现有如图四种生物;它们在分类单位的情况是:兰花和蘑菇不同“界”,兰花和肾蕨同“界”不同“门”,兰花和向日葵同“门”不同“纲”.则与兰花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肾蕨B.向日葵C.蘑菇D.都一样近4、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被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B.萝卜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C.萝卜细胞停止了分裂和生长D.萝卜进行了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5、为了防止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常常在哪个部位进行结扎手术?()A.输卵管B.子宫C.阴道D.卵巢6、1个甘薯,2个马铃薯,3粒大米,4粒玉米,5个西瓜,6个桃,7粒花生米,共有果实()A.20个B.28个C.15个D.11个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疫苗是一种经过处理的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婴儿刚出生就要注射卡介苗,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种免疫属于____免疫。8、下图分别为屈肘动作示意图(图一)和关节示意图(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骨骼肌和_________组成。(2)小刚希望通过举哑铃来锻炼上臂肌肉,当他屈肘(如图一所示)将哑铃举向朐前,此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3)做屈肘动作时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二关节示意图中,[③]_______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得关节活动灵活:剧烈运动时,用力过猛可能造成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_________里滑脱出来。9、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______.(判断对错)10、如图所示的为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依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____这一特征,可上述四种动物分为两大类群.它们在进化上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为____.

(2)图中的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经严重威胁着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____

A.水体污染B.外来物种入侵C.栖息地破坏D.滥捕乱杀。

(3)鱼适于水中生活且与人体肺功能相同的器官是____.1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生物体重的含碳化合物,又可以通过动物和植物的____作用以及微生物的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由此可知,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____的.12、蜻蜓、蜈蚣和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____.13、所有的生殖方式都会产生变异.____.14、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多是蚂蚁、蜜蜂这样的低等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等高等动物一般都是独立生活的.____.15、【题文】动物的行为主要受______和____的调控。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判断对错)17、鸟产出的鸟卵中能发育成胚胎的结构是胚盘.______(判断对错)18、近视不是一种传染性眼疾。______(判断对错)19、基因组成为Dd时,d并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______.(判断对错)20、距今6亿年左右的地球,陆地上生活着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21、(2016•绥化)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2、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婚配方式家庭数目子女父亲母亲蓝眼褐眼褐眼1蓝眼蓝眼15062502蓝眼褐眼1583173223褐眼褐眼292582(1)父母是褐眼,子女也是褐眼,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2)根据表中第___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显性性状。(3)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第2组数据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所生子女为蓝眼的概率是_________。(4)从第3组可以看出,若双亲都是褐眼,其子女不一定都是褐眼,请写出该组的遗传学图解。父亲:褐眼母亲:褐眼亲代的基因组成()()生殖细胞的基因(D)()(D)()

受精卵的基因()()()()子代的性状褐眼褐眼褐眼蓝眼23、下面是细菌;酵母菌和青霉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菌的结构中;具有保护和营养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比较细菌的[②]和酵母菌的[④]结构可知;细菌属于______生物,酵母菌属于______生物。(均选填“真核”或“原核”)

(3)在环境适宜时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环境条件不适宜时;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4)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______组成的;其中可以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养料的是[______]______。24、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如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是______;食用菌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农作物收割回来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分解;若人类;猪和鸡等食用,将会在这些生物体内分解,这一事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灌溉该生态农业的水受到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写出其中一方面即可)。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27分)25、【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6、【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7、【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尔后,猫头鹰的减少,鼠的增多,又会使蛇的数量逐渐增多.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理解.

2、D【分析】

叶的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保卫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

故选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与实验现象及实际生活联系记忆.

3、B【分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结合题意可知,界、门中界最大,门最小,因此兰花和向日葵同门,亲缘关系最近,和蘑菇不同“界”,亲缘关系最远.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据此答题.

关键点: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解析】【答案】B4、B【分析】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久存的萝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

故选:B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解析】B5、A【分析】试题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的.把输卵管结扎,这样就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男性的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输精管切断、结扎,或采用电凝、栓堵、化学药物等闭塞输精管,从而阻断了精子的输出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结扎的相关内容,可结合受精的过程、部位来分析.【解析】【答案】A6、C【分析】甘薯属于根,马铃薯属于茎,大米是种子中的胚,花生米是种子,是果实的有玉米、西瓜、桃,所以是15个。【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抗体特异性【分析】【解答】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疫苗是一种经过处理的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婴儿刚出生就要注射卡介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有免疫作用,因此“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抗体;特异性。

【分析】(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8、(1)骨骨连接(关节)

(2)收缩

(3)关节腔④关节窝【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运动过程。【解答】(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等部分组成的。(2)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图中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3)在做屈肘动作时还需要有关节的参与。图二关节示意图中,②关节囊包裹在关节周围,对关节有加固作用;③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这样的结构,使得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剧烈运动时,用力过猛可能造成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④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解析】(1)骨骨连接(关节)(2)收缩(3)关节腔④关节窝9、√【分析】解: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所以人的性别也说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故答案为:√.

正常人类的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常染色体就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解析】√10、略

【分析】

(1)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在进化上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为丁→甲→丙→乙.

(2)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如今,福寿螺却造成了引入地区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面临威胁.因此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外来物种入侵.

(3)人体肺功能是气体交换;属于呼吸器官,鱼水中生活用于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

故答案为:(1)脊椎;丁→甲→丙→乙(2)B(3)鳃。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动物的进化历程及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据此答题.图中甲蜗牛,乙是丹顶鹤,丙是鱼,丁是草履虫。

11、略

【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故答案为:光合;呼吸;分解;循环.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12、略

【分析】

蜻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等,具有三对足、有两对翅为昆虫,而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全身有很多足,为多足纲,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复眼,有四对步足,为蛛形纲.所以蜈蚣和蜘蛛不是昆虫.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等,具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据此答题.

13、略

【分析】

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生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类型,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易保持亲代的性状.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因此所有的生殖方式都会产生异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解答时靠可以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4、略

【分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白蚁的群体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因此属社会行为.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如蚂蚁、狒狒等,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一个成员离开群体后,往往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所以,这类动物营群体生活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哺乳动物、鸟类等高等动物一般都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如大雁、野鸭、狒狒、猕猴、狼等.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是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考点:动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解析】【答案】神经系统激素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不是仅指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就可.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故说法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17、√【分析】解:据分析可见: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答案为:√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解析】√18、√【分析】解:根据分析可知: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近视不是一种传染性眼疾,不会传染。

故答案为:√。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原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解析】√19、√【分析】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因此当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时,则表现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时,d并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是在二倍体生物中;杂合状态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现的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对应的隐性基因则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于性状之间的表现关系【解析】√20、√【分析】试题分析: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答案】对21、A【分析】【解答】腔肠动物大约有1万种;有几种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但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等.这类水生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四、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2、(1)遗传

(2)3

(3)Dd50%

(4)遗传图解如下: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生物的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明确遗传的概念、基因与性状遗传的有关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后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就是遗传。父母是褐眼,子女也是褐眼,子女的性状与父母相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2)第1组家庭,父母、子女都是蓝眼,第2组家庭父亲是蓝眼,母亲是褐眼,子女中有蓝眼的,也有褐眼的。这两组都不能确定蓝眼与褐眼哪一个是显性性状。第3组家庭,父母的性状相同,子女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父母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且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后代出现的新性状是隐性性状。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现了蓝眼的性状,说明褐眼是显性性状,蓝眼是隐性性状。即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显性性状。

(3)第2组家庭父亲是蓝眼;母亲是褐眼,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即父亲传递给子女的基因只能是d,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只能是Dd,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基因为Dd的他们若与蓝眼的人结婚,后代基因组成Dd、dd的几率都是1/2(或50%),即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所生子女为蓝眼的概率是50%。

(4)由(2)(3)分析可知;该家庭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Dd,因此,第3组家庭的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1)遗传(2)3(3)Dd50%(4)遗传图解如下:23、①荚膜原核真核出芽孢子菌丝⑥营养菌丝【分析】解:(1)细菌细胞壁外的结构叫①荚膜有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2)由分析可知: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属于酵母菌和细菌的共有的结构;与细菌相比,酵母菌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外,酵母菌具有成形细胞核和液泡,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3)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真菌的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可进行孢子生殖;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4)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菌丝组成的;可以蔓延到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是⑥营养菌丝;因此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①荚膜。

(2)原核;真核。

(3)出芽;孢子。

(4)菌丝;⑥营养菌丝。

图中①荚膜;②DNA集中的区域,③鞭毛,④细胞核,⑤直立菌丝,⑥营养菌丝。

细菌、酵母菌的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重点掌握,可以结合图表的方式去记忆。【解析】①荚膜原核真核出芽孢子菌丝⑥营养菌丝24、农作物分解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大棚促进农作物对光的利用率;能量得到重复利用【分析】解:(1)农作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食用菌属于真菌,能分解农作物的遗物(下脚料)和动物粪便;废弃物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2)人类;猪和鸡是消费者;猪和鸡以草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人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人。(4)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①大棚的利用提高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能量的消耗,作物枝叶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故答案为:(1)农作物;分解者;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人;

(4)大棚促进农作物对光的利用率;能量得到重复利用。

(1)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生物以农作物、家禽、家畜为主,如果没有了人类的照料,农作物的优势就会被杂草取代,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2)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解析】农作物分解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大棚促进农作物对光的利用率;能量得到重复利用五、其他(共3题,共27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