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4/wKhkGWehlVCAJ7mbAAF1o-zoeMI425.jpg)
![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4/wKhkGWehlVCAJ7mbAAF1o-zoeMI4252.jpg)
![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4/wKhkGWehlVCAJ7mbAAF1o-zoeMI4253.jpg)
![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4/wKhkGWehlVCAJ7mbAAF1o-zoeMI4254.jpg)
![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2/14/wKhkGWehlVCAJ7mbAAF1o-zoeMI4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年来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B.“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得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C.张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跃,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2、下列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突然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激承担应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真让人担心B.歹徒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下杀人抢劫,真是骇人听闻!C.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对于别人的言论,他总是随声附和着D.一到冬天,所有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1)记忆是落花。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2)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3)关于记忆;佛学家说:“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4)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也不需要名声。A.(1)比喻拟人(2)对比(3)引用(4)排比B.(1)比喻(2)无修辞格(3)引用(4)排比C.(1)拟人(2)对比(3)无修辞格(4)排比D.(1)比喻拟人(2)对比(3)引用(4)反复5、选择填空。
文章《唯一的听众》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_____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6、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____。B.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____的表明自己的见解。C.辩论会上,他往往能够抓住要点,____,击败对手。D.这两本成语词典____,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按拼音写汉字。báilùruòlìsuōyī____________9、给横线前的字注音。。________起海________________记10、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____
②骄傲像隔年的草根。____
③灯光如同一串流动着的珍珠。____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11、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①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____
②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____
③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
④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___1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________的面包。他捕捉并________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________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13、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____
14、添枝加叶。
____的金晖____的寂静。
____的流苏____的光华15、选择正确的读音。
喝彩(hèhē)____沉着(zhezhuó)____附和(hèhē)____
异国(yīyì)____剧烈(lièlèi)____露天(lùlòu)____16、按拼音写汉字。gōngshèjiànyàncǎntòngliè____箭____大____悲____伤____开____评卷人得分三、连线题(共5题,共10分)17、请将下列城市和其市花进行匹配。
桂花紫荆花山茶花梅花白玉兰。
____香港。
____南京。
____上海。
____重庆。
____杭州18、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____飞舞。
高大的____腿。
快乐地____响。
长长的____松树19、对对碰;不同的地区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请将下列的剧种;剧目与相应的地区填空。
①安徽____A;豫剧a、《小拜年》
②河南____B、越剧b;《天仙配》
③东北____C;川剧c、《花木兰》
④浙江____D;二人转d、《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⑤四川____E、黄梅戏e、《变脸》20、我是连线小能手。
金黄的____铜器暖哄哄的____蜡烛。
可怜的____火柴香喷喷的____火炉。
小小的____女孩明晃晃的____烤鹅。
闪亮的____铜把手亮晶晶的____星星21、词语连线搭配。
鲜艳的____花香。
醉人的____青草。
绿油油的____歌声。
动听的____花朵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30分)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见往事耳。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
(3)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通过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孙权:______;
吕蒙:______。
(5)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23、【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①稍稍____其父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众人矣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_④____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作答)。作者运用的__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____24、【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孰为汝多知乎?②何故异昨日之言邪?(2)【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5、“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这首歌想必会唱的人不少,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你已长大,那些美好的回忆渐渐离我们远去,多希望能重新回到那个最纯真的年代
请你以“留在记忆里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③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A.使用正确;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B.使用有误;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句中指的是词语不是本领,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C.使用正确;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D.使用正确;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故选:B。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解析】B2、C【分析】A.“听;希望、拒绝”是动词;“战争、经验”是名词;
B.“突然”副词;“鲁迅;旅客”是名词;“我们”是代词;
C.都是副词;
D.“胖;伟”形容词;“激、承担、应该”动词.
故选: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要对词语的词性(名、动、形、数、量、代等),做到能够准确判断.【解析】C3、C【分析】A;踉踉跄跄是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的意思.用在本句中合适.
B;骇人听闻意为使人听人听后非常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用在本句中合适.
C;随声附合:形容跟着别人的话应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本句中“有主见的人”矛盾,不合适.
D;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合适.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辨析;根据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分析.
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要将词语的意思与具体语境相联系,然后判断是否合适.【解析】C4、A【分析】(1)把“记忆”比作“落花”;“喷吐”是人的动作,所以这句既运用了比喻,也含有拟人的修辞.
(2)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和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进行了对比.
(3)引用了佛学家的一句话“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4)”不要不要不需“三个句式相同;结构相同的分句构成了排比.
故答案为:A
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解析】A5、D【分析】【分析】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这说明我拉的琴不是很好,但“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是用以鼓励“我”。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6、B【分析】分析:B项中;“智取生辰纲”,是晁盖,吴用,阮家三兄弟,刘唐,公孙胜,白胜等人,没有鲁智深名著考查的内容越来越深入,不只是作者;人物性格、主题、评价,更涉及到一些细节、故事内容。所以我们平时要真正阅读名著,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了解相关情节,并知道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否则越来越难以应对考查的需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7、C【分析】略【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白鹭箬笠蓑衣【分析】【分析】白鹭:鸟纲;鹭科。全身羽毛雪白。箬笠:雨具。箬竹叶或篾编制的笠帽。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
【点评】“鹭”的上半部分为“路”,下半部分为鸟,要注意区分;“箬笠”这两个字都为竹字头,不要写反;“蓑”不要错认为衰。9、juéjiǎdiàn【分析】【分析】崛起:地势突起;隆起。海岬:是指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惦记: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点评】理解词义,读准字音,会用这些词语造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10、拟人比喻比喻引用和比喻【分析】【分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a.把“石头”写成“人”说“石头吓了一跳,生气”b.“骄傲”比喻成“草根”c.“灯光”比喻成“珍珠”。d.把“杨柳风吹面”写成“母亲的手抚摸”。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包含本体;喻体、喻词。
【点评】掌握了拟人、比喻的概念,在分析句子就不难判断了。11、BDCA【分析】【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掌握12、cūcāoxùnyǎngyīngwǔ【分析】【分析】粗糙:①毛糙;不精细:木质粗糙。②(行为)马虎,不细致:办事粗糙|做工粗糙。③粗暴:只因性子粗糙,人缘不好。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鹦鹉: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
【点评】本题要求注音的四个词语,书写时同样要注意写法。特别是“鹦鹉”的写法。13、拟人【分析】【分析】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点评】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14、灿灿难得洁白银色【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情况;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比如:灿灿的金晖;难得的寂静、洁白的流苏、银色的光华。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15、hèzhuóhèyìlièlù【分析】【分析】喝hè大声喊叫:喝彩。喝问。hē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喝水。喝酒。在这道题中读hè。着zhe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zhuó穿(衣):穿着。穿红着绿。这道题读zhuó。和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hē相安,谐调:和美。和睦。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16、弓射箭雁惨痛裂【分析】【分析】弓: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射箭:用弓把箭射出去。雁: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雁行。惨:狠,恶毒:惨毒。惨刻。惨虐。惨烈。惨无人道。痛: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裂:破开,开了缝: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三、连线题(共5题,共10分)17、紫荆花梅花白玉兰山茶花桂花【分析】【分析】香港对应的是紫荆花;南京对应的是梅花;上海对应的是白玉兰;重庆对应的是山茶花;杭州对应的是桂花。
【点评】本题是要求写出城市对应的花卉,这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18、响松树飞舞腿【分析】【分析】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词语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点评】搭配词语时,一要理清思路,熟记课文中的词句,从文中找答案,二要抓语言标志。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19、E—bA—cD—aB—dC--e【分析】【分析】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代表作为《花木兰》。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越剧《红楼梦》中的著名唱段。川剧:流行于四川全境和云南飞贵州等省部分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剧种,《变脸》为川剧之绝活。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小拜年》即二人转唱正戏前加演的民间小调。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天仙配》为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注重平时的积累。20、铜把手火炉女孩烤鹅火柴蜡烛铜器星星【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1、花朵花香青草歌声【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古今异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句意:了解历史罢了;古义:历史;今义: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孰若:哪里比得上;句意为: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②中重点词语有:即:就;句意为: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成语的积累.解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做个有心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表现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启示: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答案:
(1)①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的最高一级;②历史;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2)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5)启示: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解析】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的最高一级;历史;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23、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的情况。对于文言字词,平时要多积累并识记典型的例子,考试才不会失分。如本题中“宾客”是词类活用,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泯然”是“消失”的意思;“尝”是“曾经”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时候”的意思。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本题中注意“扳”是通假字,通“攀”,译为“拉着”,要解释准确。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非常简单,要求用原文回答。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时,“泯然众人矣”;作者运用的对比的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感悟。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与启发。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方仲永虽然聪明,但是后天却没有好好的学习,最终沦为普通人;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所以,先天的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解析】【小题1】①以宾客之礼相待②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③曾经④等到的时候【小题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小题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对比【小题4】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24、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本题翻译时应注意题中两个句子的句式和“知”的正确翻译。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筛选,简要表达。解答本题,可抓住“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等语句来进行分析作答。【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远,【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长安和太阳哪个远。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聪慧。【解析】【小题1】①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②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小题2】太阳何时距离人远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聪慧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5、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的中心语是童年;也就是叙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杯垫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家电制造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固态地振动强度记录仪合作协议书
-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15篇)
- 护理心电图知识专项考核试题
- 2025年个人独资转让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经典版(2篇)
- 2025年产品购买合同参考样本(2篇)
- 2025年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合同(4篇)
- 2025年书面离婚合同协议范文(2篇)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西南财经大学x清华大学-202501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25版六年级寒假特色作业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