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8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在玻片上有一“9b”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A.9b

B.q6

C.6q

D.b9

2、【题文】如下图所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3、在我们的食物中,人类需要的主要有六类营养成分,其中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物质分别是A.水和无机盐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水和蛋白质4、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长长的是A.根冠和生长点B.伸长区和成熟区C.分生区和伸长区D.根冠和伸长区5、(2015•珠海)选用显微镜的5×目镜.40×物镜,该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A.5倍B.40倍C.45倍D.200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消化的是()

A.肝脏分泌胆汁。

B.淀粉在口腔内变成麦芽糖。

C.牙齿将食物磨碎。

D.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

7、【题文】请根据“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几个重要步骤及顺序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实验前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A.降低温度B.使根的吸收作用停止C.避免植物进行蒸腾作用E.保护叶片E.保护叶片8、【题文】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A.胡萝卜B.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D.标准面粉9、上世纪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下列地区属于“南洋”的是()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C.印度半岛D.朝鲜半岛10、读图(两图的图幅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其内容也越详细B.图中中国地图所表示的内容比北京市地图的内容详细C.图中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比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D.图中中国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比北京市地图的实地范围大11、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购物时自带购物袋B.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C.外出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D.夏天使用空调时尽量调低温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被子植物,常常以____,____,____作为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13、我国的植被主要有____,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____、草原和荒漠等类型.“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一项大型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已经成为____的绿色屏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____“称号.14、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六种器官.____.15、如图;马路上,一辆汽车超速行驶,执勤交警立即发现了异常,果断地拦下该车.

(1)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内成像的顺序是:____(按正确顺序填写下列结构的序号)①玻璃体②晶状体③角膜④视网膜⑤瞳孔。

(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减速后靠边停车,这属于____反射.

(3)交警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吹气时膈肌的状态应该是____.(填“收缩”或“舒张”)

(4)从酒精测试情况看,交警怀疑司机是醉酒驾驶,因而要求司机抽血检验,医生从司机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____血管.

(5)因为醉酒,司机开车时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____.

16、【题文】“十月怀胎”是指胚胎发育到第十个月末,外貌才有点像人形。()17、(2015•乐山)今年5月,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该患者立即被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其结构由____(填一种有机物)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18、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与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____和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就会通过____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8分)19、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20、肝能分泌胆汁.(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21、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环境1淀粉糊+2毫升唾液搅拌37℃;10分钟2淀粉糊+2毫升唾液不搅拌37℃;10分钟3淀粉糊+2毫升清水搅拌37℃;10分钟4搅拌0℃;10分钟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⑴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⑵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A、变蓝B、不变蓝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A、清水不会消化淀粉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对照实验是号试管,变量是,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A、变蓝B、不变蓝实验结论是。(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A、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题,共8分)22、【题文】如图所示是某个同学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式中;他将10只鼠妇放入此装置的中间位置,静止2分钟后,每隔开1分钟记录阴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目,共统计了10次,结果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1)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组同学的实验记录:

。环境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处鼠妇数量(只)

10

7

4

1

1

0

0

0

0

0

阴暗处鼠妇数量(只)

0

3

6

9

9

10

10

10

10

10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得到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你们是怎样处理鼠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题文】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观察时,应该先旋转[7]____找到物像,再调[8]____让物像更加清晰。

(2)天气阴暗时应该使用反光镜的____可以让视野明亮。

(3)转换镜头时,应该转动[2]____,不能直接摆弄物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9b”旋转180°后得到的字母是“q6”

故选:B.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特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2、A【分析】【解析】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因此④是根冠;丛根冠往上是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分生区上面是②伸长区在伸长区的上部,是①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A.【解析】【答案】A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解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供能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三类非供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贮能物质;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和构成组织细胞,是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的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故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C【分析】【分析】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5、D【分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该题干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5倍,所以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5=200(倍).

故选:D.

【分析】显微镜视野内成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BC【分析】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肝脏分泌胆汁属于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属于吸收,都不属于消化.

故选B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消化的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区别.

7、DCAC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通过呼吸作用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设置对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解析】【答案】DCACB8、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标准面粉中主要含有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故选:AB.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析】【答案】AB9、AB【分析】本题考查“南洋”的地理位置。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谋生。“南洋”指的就是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达2000万以上。他们中的多数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的。故选AB。【解析】AB10、CD【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A错误;从图中看出,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0,图中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比北京市地图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粗略,故B错误,CD正确。故选CD。【解析】CD11、AB【分析】解:A;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低碳生活,A正确;

B;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低碳生活,B正确;

C;外出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大量砍伐,破坏环境,不符合低碳生活,C错误;

D;夏天使用空调时尽量调低温度;会增大能源的消耗,加大环境的污染,不利于低碳生活,D错误.

故选:A;B.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析】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花果实种子种【分析】【解答】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生物分类的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花;果实;种子;种。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3、热带雨林针叶林防风固沙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和荒漠等是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一项大型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已经成为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于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故答案为:热带雨林;针叶林;防风固沙;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故答案为:热带雨林针叶林防风固沙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3)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4)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5)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6)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14、略

【分析】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但是绿色开花植物体在发育的初期,还没有开花和结出果实和种子,因此在初期只有根、茎和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是关于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的判断题;分析判断.

15、略

【分析】

(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顺序为③、⑤、②、①、④.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

(4)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医生从司机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静脉.

(5)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醉酒司机开车时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小脑;

故答案为:

(1)③;⑤、②、①、④;

(2)条件。

(3)舒张。

(4)静脉。

(5)小脑。

【解析】【答案】本题结合值勤交警查酒驾的实例;综合考查了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呼气时呼吸肌舒张;动脉;静脉的分布特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等知识.需要逐一分析解答.

16、略

【分析】【解析】十月怀胎,是一个受精卵经过10个月的发育分化,形成胎儿的过程【解析】【答案】×17、控制传染源蛋白质【分析】【解答】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该患者立即被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所以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故答案为:控制传染源;蛋白质。

【分析】(1)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18、生物环境生物圈物质能量食物链【分析】【解答】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共有的一个家园就是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就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

故答案为:生物;环境;生物圈;物质;能量;食物链。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四、判断题(共2题,共18分)19、×【分析】【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低等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20、A【分析】【解答】解: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够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较小的脂肪微粒,如果此处发生病变,将影响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