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中美洲的丛林里生活的是()A.欧罗巴人B.亚细亚人C.印第安人D.犹太人2、伟大诗人李白曾歌颂秦始皇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请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时间为()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3、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创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北洋水师学堂4、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

A.开放的社会风气B.和谐的民族关系C.活跃的对外交往D.尖锐的阶级矛盾5、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关于隋和秦的相似之处有()A.都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B.都存在的时间很短C.都有重大工程修建D.都创立了影响后世的重大政治制度7、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A.皇帝荒废朝政B.节度使权力膨胀C.军队战斗力薄弱D.农民负担过重8、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焚书坑儒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10、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A.他处于盛唐时代B.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C.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诗史”D.“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______

(2)南宋著名抗元英雄______

(3)开后世写意画先河______。12、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问这两位伟人是指______、______。1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_____,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14、图是闻名中外的______;说明唐朝陶瓷生产水平很高,其中______的青瓷如冰如玉。

15、武帝曾先后两次派遣____出使西域,为开辟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____奠定了基础。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会种植水稻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______(判断对错)17、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8、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战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西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19、看图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而自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台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受到严重冲击。--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2分)。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年和______年回归祖国(2分)。它们的回归祖国有什么意义?(2分)

(2)材料二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2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2分)

20、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中各地冶金、凿井、养蚕等手工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宝马、葡萄、苜蓿等也传入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力直到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起点A是哪里?这条丝绸之路开辟于哪一皇帝时期?(2)在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哪一位?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根据材料二,说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4)材料三地图斜线部分地区从西汉时期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问西汉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这一地区?21、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图一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谁?她在位期问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后来的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二人物的名句,他是谁?被后人称为什么?(3)图三是谁的塑像,他是什么时期著名抗金将领?22、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历史上将图一(李世民)人物开创的统治局面称之为什么?(2)图二人物(赵匡胤)为防止武将专权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积极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中美洲文明的相关知识。创造中美洲古老文明的印第安人。欧罗巴人出现在欧洲;亚细亚人出现在亚洲地区,犹太人出现在地中海东岸的古代西亚地区。故选C。

【点评】了解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2、B【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B.

本题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始皇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始皇的有关内容.【解析】B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京师同文馆。题文中的关键信息是“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创办较晚一些。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B4、C【分析】“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都是外来品;反映的是唐朝活跃的对外交往。

故选:C。

本题以三张唐朝墓葬文物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

本题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C5、B【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A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起来,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通过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史实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我们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BCD【分析】本题考查隋和秦的相似之处。隋和秦都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两者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统治者都修建了重大工程长城和大运河;两个朝代都创立了影响后世的重大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统一了度量衡;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并为后世延续。所以,两个朝代的共同之处是ABCD。故选ABCD。【解析】ABCD7、ABC【分析】略。

【解析】ABC8、CD【分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故选C.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D9、A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思想措施焚书坑儒.B项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实.D项是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故选AC.

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掌握.

本题注意扎实掌握历代王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解析】AC10、AB【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诗人杜甫.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诗歌.【解析】AB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略

【分析】(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3)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

故答案为:

(1)铁木真.

(2)文天祥.

(3)吴道子.

(1)本题主要考查铁木真.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文天祥.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吴道子.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对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解析】铁木真;文天祥;吴道子12、秦始皇汉武帝【分析】词中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在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词中的“汉武”指的是汉武帝。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诸侯国势力。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答案为:

秦始皇;汉武帝。

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着重考查他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本题考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实行的大一统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秦始皇汉武帝13、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佗与扁鹊的相关内容。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而华佗是东汉末年人,历史上称神医。​【解析】扁鹊。14、略

【分析】图片是闻名中外的唐三彩;说明唐朝陶瓷生产水平很高,唐朝制瓷业发达,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故答案为:

唐三彩;越窑。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唐朝制瓷业发达,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唐三彩;越窑1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内容。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故填张骞、丝绸之路。

【解析】张骞丝绸之路

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分析】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毕昇的主要发明创造。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而雕版印刷术出现唐朝时期,并非毕昇所发明,唐朝印制《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18、√【分析】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西周建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港澳回归。本题的图片一是香港区旗,本题的图片二是澳门的区旗。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的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解答本题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材料二提到了我国实行的一国两制基本国策。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所以,我们认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解析】(1)香港澳门;1997年1999年。回归意义: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起点A是长安。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逐步开通丝绸之路。(2)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在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解答本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3)本题考查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本题考查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析】(1)长安;汉武帝。(2)张骞;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3)作为联系中外的重要商业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