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0C/wKhkGWehk9WAPmqJAAFz1cSFtXY368.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0C/wKhkGWehk9WAPmqJAAFz1cSFtXY3682.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0C/wKhkGWehk9WAPmqJAAFz1cSFtXY3683.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0C/wKhkGWehk9WAPmqJAAFz1cSFtXY3684.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1/0C/wKhkGWehk9WAPmqJAAFz1cSFtXY3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10.2cm,10.4cm,10.3cm,10.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A.10.3cmB.10.4cmC.10.2cmD.10.23c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5km/s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西安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40℃4、有三根弹簧并联成的拉力器,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需要用力15N;则若拉力器拉长10cm,所需要的拉力为()A.30NB.15NC.90ND.无法确定5、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凝固D.液化6、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林间光柱B.
筷子“折断”C.
放大文字D.
山的倒影7、如图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闭合开关后,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
A.磁体、导体ab
均保持不动B.磁体不动,导体ab
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C.磁体不动,导体ab
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D.导体ab
不动,磁体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8、如图为“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萍展示的小球吊在细线上的情形。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刻度尺测长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0、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潜望镜11、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下面事例上述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12、汽车是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涉及许多物理知识。有关图中情景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气囊可以在汽车急刹车时打开,减小由于惯性而带来的伤害B.
在车尾对静止的汽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
当汽车静止时,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不同的汽车行驶限速不同,是因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B.说明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选择除它以外的任何一个物体作参照物C.对于同一物体,有人说它运动,有人说它静止,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D.太阳以地球做参照物,太阳一定是运动的,地球一定是静止的14、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为军辉是光源B.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乙图中,远处的群众听不到时笨重的坦克行驶在路面的声音,除了周围有其他声音的干扰外,还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D.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相对于这些飞机来说,天安门的国旗是运动的15、如图1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三种不同波形如图2所示。下列对各种情图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和乙比较,甲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比乙短B.甲和乙比较,甲拨动钢尺的力度比乙大C.乙和丙比较,乙声音的音调比丙低D.乙和丙比较,乙声音的响度比丙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轮船满载时,船和货物总重1×104N,则船在海洋航行所受浮力是____N_,轮船的排水量是____kg.当它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它所受的重力____N,浮力____N,排开水的体积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17、大风时,路旁的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树叶____而产生的;雷雨时,云层和大地之间可能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为避免受到伤害,人____(填“要”或“不要”)在大树下停留.18、“立竿见影”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发生____反射的缘故.19、在科学实验中要规范操作,保障安全。小明要测量一个重约8N
的物体。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的两个弹簧测力计,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______(
填“A
”或“B
”)
来测量。如果选择的弹簧测力计没有校正零点,指针指在0.4N
刻度线处,用此弹簧测力计测得物重为8.8N
那么这个物体的实际重为______N
2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方法.上面两幅频闪摄影照片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
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1、如图的实验。
(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2)开关闭合后,发现接a时,灯泡比较亮,则说明______(选填“a”或“b”)的导电性强.
22、作图:S是发光体;S′是它通过凸透镜成所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四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测量长度.【解析】【解答】解:
物体的长度为L==10.3cm.
故选A.2、C【分析】【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解析】【解答】解:A;夜空中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在真空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最慢,故D错误.
故选C.3、B【分析】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
D;西安冬季最低气温在-10℃左右;不可能达到-4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解析】【答案】B4、C【分析】解:把一根弹簧拉长5cm需要15N的力;所以一根弹簧伸长量1cm需要施加的力等于15N÷5cm=3N/cm;
将那三根并接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需要施加的力为:F=3N/cm×10cm×3=90N.
故选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要解答此是,需要先求出一根弹簧伸长1cm需要施加的力,然后乘以弹簧的伸长量及弹簧的根数,就可以得出最终所需的拉力大小.
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计算中的应用,属于一道中档题,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5、B【分析】解: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说明固态的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所以是一种升华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冰是固态;湿衣服晾干是最终转化为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物体所处的状态及三态转化的名称.【解析】【答案】B6、D【分析】解:A
林间光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筷子“折断”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放大镜放大文字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
D;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解析】D
7、C【分析】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本题图中也看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了,本题就是判断是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磁感线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A、磁体、导线ab
均保持不动;导体在磁场中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故A错误。
B、保持磁体静止,将导体ab
上下移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保持磁体不动,使导线ab
向左右运动符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指针偏转。故C正确。
D、保持导体棒ab
静止;将磁铁上下移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所以不会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注意三点:一是“闭合电路”,电路必须是完整的回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不是全部的导体都在参与运动,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的运动必须是切割磁感线的,正切、斜切都可以,但不能不切割。【解析】C
8、A【分析】【分析】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哪些依靠重力来完成的活动将无法进行;而测物体长度、放大镜看细小物体((光的折射))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的反射))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抓住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哪些与重力相关的事物无法进行;但与重力无关的事物仍能进行。【解答】A.在失重状态下,物体不再受重力,故不能用弹簧秤测物重,故A正确;B.在失重状态下,光的折射仍然存在,故可以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故B错误;
C.在失重状态下,光的反射仍然存在,故可以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故C错误;
D.在失重状态下,刻度尺照常可以使用,故可以用刻度尺测长度,故D错误。故选A。
【解析】A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ABC【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是发生频率大于2万赫兹,次声波是发生频率低于20赫兹.【解析】【解答】解:A;因为蝙蝠是靠超声波导航.故A正确;符合题意.
B;因为大象的发声频率低于20HZ;所以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C正确,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10、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说法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说法符合题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说法符合题意;
D;潜望镜是平面镜成像;成虚像.该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C.11、BD【分析】
由题意可知: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此现象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过程.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与上述现象原理不同;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变为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与上述现象原理不同;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变为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故选BD.
【解析】【答案】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然后再根据各个选项的物态变化确定与上述现象原理相同的选项.
12、BD【分析】解:
A;安全气囊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故A正确;
B;在车尾对静止的汽车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没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汽车受力平衡,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
C;汽车重力与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汽车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的速度越大;动能也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故D错误。
故选:BD
(1)
安全气囊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2)
物体受力静止时;所受力为平衡力;
(3)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该题考查了汽车的受力分析、惯性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析】BD
13、BC【分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析】【解答】解:A;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故A错误;
B;说明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选择除它以外的任何一个物体作参照物,故B正确;
C;对于同一物体;有人说它运动,有人说它静止,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故C正确;
D;太阳以地球做参照物;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地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C.14、BCD【分析】解:A;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军辉反射的是太阳光,所以军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乙图中;不能听到坦克的声音,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声音的响度减小了,故C正确;
D;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以飞机为参照物,国旗的位置相对飞机发生了改变,故国旗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BCD.
(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有:激光准直;排队等;
(3)响度大小与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4)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就说明物体运动了.
此题考查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响响度的因素、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属于基础题型.【解析】【答案】BCD15、ABD【分析】解:A;由波形图可知;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快,说明甲的音调比乙高,故甲和乙比较,甲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比乙短。故A正确;
B;由波形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甲的响度比乙大,由此可知,甲和乙比较,甲拨动钢尺的力度比乙大。故B正确;
C;乙和丙比较;振动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故C错误;
D;乙和丙比较;丙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故乙声音的响度比丙小。故D正确。
故选:ABD。
(1)影响音调大小的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一定要明确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才能抓住关键点。【解析】A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分析】(1)知道船和货物总重;利用漂浮条件求船在海洋航行所受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求轮船排开水的重;质量;
(2)该船从河里驶进海洋,自重不变、水的密度增大,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1)轮船漂浮;所以船在海洋航行所受浮力:
F浮=G=1×104N;
由阿基米德F浮=G排=m排g可知;
船的排水量:
m排====103kg;
(2)当船从海洋驶入长江时,船的重力不变,为1×104N;
船漂浮,根据漂浮条件,船受到的浮力不变,为1×104N;
因为F浮=ρ水v排g,ρ河水<ρ海水;
所以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船将下沉一些.
故答案为:1×104;103;1×104;1×104;变大.17、略
【分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人是导体,雷雨时,云层和大地之间可能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在大树下停留;会造成触电事故.【解析】【解答】解:(1)路旁的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树叶振动产生;
(2)云层和大地之间可能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为避免受到伤害,人不要在大树下停留.
故答案为:振动;不要.18、略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析】【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的;镜面.19、略
【分析】解:由图知:
A
弹簧测力计上1N
之间有5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
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B
弹簧测力计上2N
之间有5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4N
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
B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10N
乙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
所以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别为0隆芦10N
和0隆芦5N
某物体的重力估计为8N
所以选择B
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指针指在0.4N
刻度线处;用此弹簧测力计测得物重为8.8N
那则物体的实际重为8.8N鈭�0.4N=8.4N
故答案为:B8.4
垄脵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功能焊接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PP改性新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玻璃纤维仿形织物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水质监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三年级作文诗歌:乒乓球赛
- 2025年个体工商户雇佣合同(2篇)
- 2025年人才培训劳动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三篇)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型餐饮店退股协议书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两淮矿区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作业技术规程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 中国酒文化英文介绍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参考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 制冷操作证培训教材-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培课件
-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 中交与机械竣工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