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3F/wKhkGWehh5CAbtPUAAEC8YDIf_M209.jp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3F/wKhkGWehh5CAbtPUAAEC8YDIf_M2092.jp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3F/wKhkGWehh5CAbtPUAAEC8YDIf_M2093.jp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3F/wKhkGWehh5CAbtPUAAEC8YDIf_M2094.jp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A/3F/wKhkGWehh5CAbtPUAAEC8YDIf_M2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归类复习题及答案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履②操
③度④宁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②遽
③是④求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词,代物的:
⑵做动词用的: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①于土墙凹凸处②神游其中
③项为之强④留蚊于素帐中
⑤盖一癞蛤蟆也⑥鞭数十
⑦以土砾凸者为邱⑧鹤唳云端
2.解释一词多义:
①之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心之所向项为之强
②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③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④为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
⑤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⑥其常蹲其身神游其中
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
(1)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写的趣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神游丛草神游山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夏水襄陵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沿溯阻绝飞漱其间
晴初霜旦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
3.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
2.解释加点字。
其喙有钳岁以大穰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
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
A.方为秋田之害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5.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六、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文后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梵天寺木塔》选自
,作者
,
代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带点的词。
患其塔动未布瓦贻以金钗盖钉板上下弥束
人皆伏其精练
3.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钱帅登之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匠师如其言此易耳
4.解释句中文言虚词。
于杭州梵天寺贻以金钗但逐层布板讫
5.“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的意思是:
。
6.“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答:
七、阅读《狼》,完成文后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一狼洞其中
2.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其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乃奔倚其下
②以以刀劈狼首投以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为师矣
③之复投之两狼之并驱如故
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
4.《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5、“屠大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7、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3分)
8、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
9、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
八、阅读《〈论语〉八则》,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默而识之⑵不耻下问⑶不亦说乎
⑷不亦君子⑸学而不厌⑹人不知而不愠
⑺学而不思则罔⑻思而不学则殆
2.“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3监理合同范本
- 保证回本合同范本
- low玻璃购销合同范例
- 中乐器市场调研与消费者需求分析考核试卷
- 农业无人机批发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培训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音响防水型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乡镇新建房出售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口腔正畸弓丝成型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文具展会策划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项目奖金分配奖励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 上海中学国际部幼升小面试真题
- 赢在团队执行力课件
- 慢性胰腺炎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第四章
- 阴道镜幻灯课件
- PCB行业安全生产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课件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2年福建泉州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共23页)
- 露天矿山职业危害预先危险分析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