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0/2C/wKhkGWehhW2Ab3VtAAIBlsOCkJo524.jpg)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0/2C/wKhkGWehhW2Ab3VtAAIBlsOCkJo5242.jpg)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0/2C/wKhkGWehhW2Ab3VtAAIBlsOCkJo5243.jpg)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0/2C/wKhkGWehhW2Ab3VtAAIBlsOCkJo5244.jpg)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0/2C/wKhkGWehhW2Ab3VtAAIBlsOCkJo5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山坞(wù) 锃亮(zènɡ) 赧然(nǎn) 髀肉复生(bì)B.蜚声(fēi) 颀长(qí) 酝酿(liànɡ) 幡然知耻(fán)C.看守(kān) 提挈(xié) 敕令(shè) 掎角之势(jǐ)D.湖浜(bīn) 巨擘(bò) 滂沱(pānɡ) 扺掌而谈(dǐ)2.下列各组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会晤 倥偬 一柱香 青山绿水B.坐镇 迷底 大拇指 栽脏陷害C.凑和 伶利 一滩泥 苇编三绝D.趟水 发轫 水龙头 恭贺新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仙女山的草场、芙蓉江的清流让人心旷神怡,而天生三桥和芙蓉洞的雄奇景象更让游人叹为观止。B.保障人民群众合法财产权益不受侵犯的《物权法》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无论你在城市或农村。C.丘吉尔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彻底改掉了说话期期艾艾、口齿不清的缺点。D.在屈原忙于为楚国草拟政令的时候,上官大夫却在一旁扇阴风,点鬼火,敲边鼓,离间他与楚怀王的关系。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市博物馆专家文物普查队经鉴别确认,古香山海防体系中的烽火台形成时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B.为了能够迅速地判断大地震后是否会发生海啸,最大限度减少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海洋物理研究。C.母亲辛苦为他准备了一天的饭,他却一直呆在图书馆里潜心钻研,忘记了吃,白白浪费了。D.不满足于当下、不停地总结、不懈的努力与马云现在取得的突出业绩和巨大成就是分不开的。二、(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孤独感是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感觉,也是文学作品里经常表达的意象。一系列的研究已经发现,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在200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露易丝·霍利及其合作者就发现,美国孤独的老人的血压比不孤独者高出30点。“孤独的人与不孤独的人不同,他们倾向于把有压力的情势理解为威胁而非挑战,被动地以请求器械或感情支持的方式来应对,而不是主动适应并力图解决问题。”霍利的合作者、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约翰·卡乔波说。对压力的不同的应对方式造成了血流阻力的不同。这可能造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压也逐渐升高。高血压增加了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并且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而另一项2007年的研究则发现,对于更大年龄的人,孤独感还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一组研究人员对八百多名平均年龄在80.7岁的老人的监测表明,孤独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可以达到不孤独者的两倍。对于年轻人来说,尽管孤独感不会立刻让他们疾病缠身,但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样是在霍利和卡乔波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孤独者虽然睡眠的时间看起来与不孤独者一样长,但是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这使得他们的睡眠质量变得糟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状况本就会越来越差,这可能让孤独者的睡眠雪上加霜。卡乔波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在大学里散发问卷,调查人们的孤独感状况,然后进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一个人是否孤独,并不能根据他(她)的联系人的多少做出判断。UCLA孤独感量表的发明者罗素说,卡乔波提出的这个特点是之前大部分研究所忽视掉的。卡乔波在他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在人们的社交网络中,孤独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感冒一样。卡乔波认为,孤独感带来的种种副作用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预警——我们的社会关系已经过于微弱了,我们只有改变当前的状况,才有利于基因的延续。卡乔波等人的最新研究还发现,孤独感不仅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传染,它实际上还可能部分遗传。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他们用UCLA孤独感量表测试了8600多对双胞胎和他们的家庭成员,结果发现个体间不同的孤独感有37%取决于基因遗传。对于某些人来说,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是尼采所言,“孤独有七重皮,任何东西都穿透不了它”。(选自2011年5.下列对“孤独感”影响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孤独感和吸烟一样,都是造成死亡风险的因素,但孤独感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更大。B.对老年人而言,孤独感使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增大,并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C.有孤独感的年轻人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影响。D.孤独感不仅会像感冒一样传染给社交网络的其他对象,实际上还会全部遗传给下一代。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孤独感源于把有压力的情势理解为威胁而非挑战,依靠感情或器械来应对问题,而不是主动适应并力图解决问题。B.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状况会越来越差,而孤独者的睡眠状况可能比同龄不孤独者更糟,其血压也可能逐渐升高。C.露易丝·霍利、约翰·卡乔波和罗素都发现,孤独的人和不孤独的人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不同,血流阻力也不同。D.卡乔波对问卷结果做生理学和心理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较为独特,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之前大部分研究者忽视的。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睡眠质量不高、高血压,这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预警,此时我们应该改善过于微弱的社会关系,减轻孤独。B.一般而言,失偶寡居的老年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社会更应关注这类人的精神生活,减轻他们的孤独。C.孤独者会把在公众场合演讲视为威胁,这时如果没有感情的支持,他们将变得自卑,无助,甚至绝望。D.在社交网络上储存有大量的“好友”,或是在微博上获得大批“粉丝”,这种人不见得没有孤独感。三、(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书剑侠事王士祯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①,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鐍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趺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云。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选自《池北偶谈》)【注】①卫:驴的别名。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束为急装 结束:装束B.未暇蹑其踪迹 蹑:追踪C.殿侧有小门,扃焉 扃:开着D.比东归 比:等到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尼仗义助人和行踪神秘的一组是A.吾当为一决 B.但宿西廨,无妨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C.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 D.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治初年,莱阳县的差役押解几千两官银到济南,途中要到旅馆投宿,主人拒绝了,并建议他们去西北处的尼姑庵住宿。B.老妪安排差役住在了庵内西边的房间里,差役们高度戒备。三更时分,房间的门被大风吹开了,戴红帩头的强盗进来,用一束迷香迷晕了他们。C.旅馆主人替差役们去请求尼帮忙,尼果断的答应了。她杀了劫银的强盗,原封不动的取回了官银。D.本文先后写了两位女侠,前者略写,后者详写。但衣饰风采相似,坐骑同为黑驴,两女可能是同一人。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穷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①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①水殿龙舟:隋炀帝率众出游乘坐的船。(1)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表达的主旨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1)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2)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3)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京口北固亭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5)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____的《左传》,有纪传体的《史记》等。(6)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__________》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熬鹰(节选)吴万夫①大别山绵延数百里,到孙铺镇杏山时,一派莽莽苍苍。林深叶茂,遮天蔽日;鹞鹰盘桓,兔走狐奔,把古老神秘的杏山衬托得无限生机。仓爷是生活在杏山脚下的一个老猎户,也是方圆百里唯一的熬鹰能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仓爷的腿脚已不再灵便了。提一杆猎枪,为追撵一只兔子或是狐狸,穿梭在丛林里疾走如飞,已是遥远的事情了,却成为他永久的回忆。②仓爷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在家里熬鹰。熬鹰是一件颇为苦累的活计,几天几夜,人与鹰就那么对峙着,不吃不喝不眠,直至一方最终败下阵来,才宣告熬鹰的结束。一场活儿下来,开始还桀骜不驯、斗志昂扬的鹰,这会儿羽毛凌乱,蔫头耷脑;熬鹰的人,也眼布血丝,形容憔悴,走路不稳,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③仓爷七十三岁这年,在杏山上又逮住了一只鹰。这只鹰,个头虽不大,但野性十足,自仓爷逮住它的一刻起,就没有消停过。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左冲右突,扑腾挣扎,试图逃离笼子的束缚。仓爷递给它水和羊肉,它睬都不睬,扇着翅膀,带起很大的风,将仓爷手中的碟子都打翻在地。几天过去了,这只鹰的野性丝毫无减,仓爷伸手探进笼子,想摸摸它的羽毛,猛不防被它铁钩一样尖利的喙,拉下一道深深的口子,顿时流血不止。仓爷在心里说,自己真正碰上了强劲的对手啦!④熬鹰是从这天夜晚开始的。仓爷用一条铁链子,将鹰拴在一根悬挂的横梁上,横梁摇摇晃晃,鹰就在上面不断地来回扑腾。仓爷说,横梁晃动,让鹰在上面不停地运动,可以锻炼掉身上多余的脂肪,更利于以后捕猎。⑤仓爷手持一根棍子,守候在鹰的面前。熬鹰的日子里,是不给鹰任何吃食的,包括一滴水的饮用。仓爷也是不吃不喝,一直陪着鹰熬下来。仓爷时刻观察鹰的一切。那鹰,精力充沛,斗志昂扬,没有丝毫就范的意思。它紧紧抓住来回晃悠的横梁,用铁钩一样尖利的喙,不断啄击腿上的铁链子,每啄击一下,喙与链子都会发出金属撞击般的声音,异常刺耳。鹰似乎已意识到,它的自由,是与这根铁链子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啄断腿上的链子,才能重回蓝天,自由翱翔。鹰执著地啄击着,每啄击一下,都像啄击在仓爷的心上,让他担心鹰随时都会啄断链子,摆脱束缚,一冲九霄。仓爷还看到,由于不断啄击,力度太大,血已从鹰的嘴和鼻孔里流出,结成了黑色的痂。⑥后来,鹰在横梁上停止了无谓的挣扎,开始拿眼睛盯屋里的一切,扫视了一圈,最终将眼睛经留在仓爷的脸上,如豆一样金黄色的鹰眼里,闪烁着深深的仇意,隐隐还有一丝迷茫。仓爷感到,鹰的眼睛在与他碰撞的瞬间,似乎要啄透他的五脏六腑,洞穿他的一切。熬鹰几十年了,仓爷从没有发现有哪只鹰是这么用眼神看人,仓爷的身子不由震颤了一下。⑦仓爷感到自己明显地胆怯了,仿佛做了亏心事似的,赶紧低下了头。仓爷想,是自己老了吗?不!即使是年龄的原因,自己也要坚持把这只鹰熬下来。仓爷自从逮住这只鹰后,就喜欢上了它,他决定熬完这只鹰后,就“金盆洗手”,给自己的熬鹰生涯圆满地画上句号。他不相信,自己熬了几十年的鹰,如今却要败在最后一只鹰面前!⑧仓爷很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又勇敢地迎上鹰的目光,和它对视起来。仓爷和鹰,就这么一直久久地对视着。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那鹰终于架不住仓爷的目光,困意袭来,几欲闭上眼睛。仓爷清楚,这是到了熬鹰的关键时刻。那鹰每次耷拉上眼皮,仓爷都用手中的棍子拨弄它,让它始终无法闭上眼睛。仓爷这次看到鹰的身子开始颤栗了,眼里流露出乞怜的神色。仓爷伸手抚摸鹰的头时,鹰不再挣扎,没有了先前的凶悍,一动不动,任凭仓爷的手顺着它的头滑下,一直抚摸到它的脊背。金色的眼睛里,透出温和柔顺的光。仓爷知道这是熬鹰成功了。在一阵欣喜中,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下来,让他有一种虚脱般的感觉。正待仓爷转身欲拿羊肉喂鹰时,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倒在地……⑨也许,七十三是个坎儿,仓爷熬败了鹰,最终没有熬过自己。那鹰,每天盘桓在仓爷的坟头,长唳着,不忍离去。没有人知道,一只被驯顺了的鹰,一旦离开了人,该怎样生活。(选自《小小说选刊》)14.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说主人公仓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怎么理解标题“熬鹰”的含义?(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最后写道:“没有人知道,一只被驯顺了的鹰,一旦离开了人,该怎样生活。”请结合全文,分析、评价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8.请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4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且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的韩愈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4分)①家居博览会期间天气一直凄风冷雨,②现代时尚家具馆里仍然四处荡漾着明快的春色。艳丽的桃红、明亮的海洋蓝、葱翠的苹果绿……色彩就代表着年轻。③花团锦簇的自然风格,④几何图案的现代设计,都深受广大年轻的消费者的推崇喜爱。20.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成一段语音完整的话。(4分)①他们一方面过着声色犬马、腐化糜烂的生活。②玄言诗和骈体文在此种社会风气影响下风行一时。③魏晋时期政治局面动乱复杂,世人动辄得咎。④另一方面又高唱无为,标榜清高,无所事事,空虚度日。⑤士大夫为明哲保身逃避现实,大多坐而论道,谈玄说理。⑥而像《兰亭集》这样感情真挚、清淡自然的散文实属难能可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仿照《三月》,将以“六月”为题的小诗补写完全。(4分)三月 六月三月像一串跳跃的音符 六月像一缕绮丽的云烟伴着雨点敲打着岁月的鼓面 伴着暖风轻拂起翠湖的微澜油菜花金黄的笑脸模糊了蜜蜂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踩着时间的节拍从远方踏歌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60分)22.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拾起身边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AB酝酿(niànɡ)C提挈(qiè)敕(chì)令D湖浜(hānɡ)扺掌而谈(zhǐ)2.CA一炷香B谜底栽赃陷害C凑合伶俐一摊泥韦编三绝3.D敲边鼓:从旁帮腔,从旁助势。在此句中不适合用来表示挑拔关系。A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B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C期期艾艾:形容口吃。4.BA搭配不当:时间有历史。C表意不明:母亲辛苦为他准备了一天的饭中“一天”是指母亲准备饭菜所花的时间,还是指准备的饭够吃一天。D不合逻辑。应为:马云现在取得的突出业绩和巨大成就是与不满足于当下、不停地总结、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属于主客倒置。5.CA第1段“不亚于”即“高于”或“等于”。B偷换概念。从第2段段尾看,是“高血压”增加了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并且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D原文是“可能部分遗传”。6.BA源流倒置,有孤独感的人会把有压力的情势视为威胁而非挑战。C可以肯定,这一观点和罗素无关。D“较为独特”是无中生有,而且前后也无因果关系。7.DA不能把所有的睡眠质量不高、高血压归因于孤独感。B“失偶寡居的老年人”不一定就有孤独感。C“没有感情的支持,将”片面化,除了感情支持,还有器械支持方式,另外,“将变得自卑,无助,甚至绝望”太绝对。8.C扃:关着9.AB第二项不能体现神秘。C第一项不能表现“仗义助人”。D第一项斩恶少不是为了“仗义助人”。10.B风吹开的是“山门”,而不是房门,房门是强盗打开的。11.断句: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断句译文: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仅仅是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国家要用的人才,大约不过六个方面……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没有惭愧的事了。翻译:①这个人时常在镇上游荡,没有敢问他是谁的人,只有去尼姑庵投宿的人,便平安无事。②过了一会儿,尼姑步行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着用木匣子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并没有十分辛苦的样子。12.(1)李诗描写抒情;皮诗议论抒情。(2)李诗意在怀古,通过叙写汴河春色撩人和隋宫的荒废冷落,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慨叹;皮诗通过为汴河洗刷“罪名”,巧妙地对隋炀帝作出了辨证的评价(既强烈斥责了亡国之君的暴行,也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业绩)。13.(1)亦足以畅叙幽情(2)抚孤松而盘桓(3)烽火扬州路(4)昆山玉碎凤凰叫(5)编年体(6)《草叶集》14.①描写大山苍莽、充满生机的景象,为仓爷和鹰提供了一个生长环境和背景。②突出形象,有如此雄峻的大山,才会有如此桀骜不驯的鹰和坚韧意志的仓爷。③引出下文仓爷驯鹰的情节。15.仓爷是一个坚韧顽强、经验丰富的熬鹰能手。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最终熬败了鹰,表现出坚韧顽强。“金色的眼睛里,透出温和柔顺的光。仓爷知道这是熬鹰成功了”表现了仓爷熬鹰的丰富经验。16.①熬鹰,就是磨掉鹰的野性,最终听从主人的使唤。②熬鹰也是熬人,是人和鹰的精神和意志的真正较量。③熬鹰其实是对生灵的戕害。17.观点:①被驯服了的鹰最终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②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生灵,恰是对生灵的破坏和戕害。评价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和万物和谐相处,才不会有悲剧发生。18.①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②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③他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也可以:①《祭十二郎文》流露出的悲恸之情催人泪下。②其作者韩愈在中国散文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③他并且还被后人称为“百代文宗”。19.①虽然/尽管②但/然而③无论是④还是20.③⑤①④②⑥21.芙蓉花羞赧的面容迷醉了白鹭的睡眼夏日披着生命的华裳到人间妙舞蹁跹译文:新城县县令崔懋,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女子,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主备自动切换C波段收发信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豆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肥料定氮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硅胶真空袋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毛混纺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水碘化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功能压力校验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圆头六角重型链条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半不锈钢母婴一体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ARA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课件
- 尿失禁健康讲座(SUI)
- lovo操作手册中文翻译版-professorgong
- 南网5S管理、四步法、八步骤
- 管道工程污水管网监理规划(共44)
- 危货运输车辆日常维护检查及记录表
- excel表格水池侧壁及底板配筋计算程序(自动版)
- 公司生产报废单
- 乘法口诀表(到25乘25)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要点分析课件
- TPM“2”STEP培训方法和技巧(发生源困难源对策=两源改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