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2课近代斗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后篇巩固提升1.19世纪的美国人仔细地努力仿照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学问分子越来越留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起先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A.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C.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答案A解析从材料“19世纪的美国人仔细地努力仿照欧洲的文化”“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中可以看出,欧洲文化的大规模移植已经发生,并且欧洲文化在移植过程中渐渐发生变更,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确定,解除;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移植,不是文化殖民,故C项错误;美国明星出现与美国走向独立无关,故D项错误。2.“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志向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别,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别。”对文中“机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C.赢得国家独立,确立三权分立体制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A、B两项都是围绕民族独立来说的,仅符合“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别”,可解除;D项说的是美国内战,可解除;美国独立后为加强中心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而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共和制、联邦制等,从而实践了启蒙思想的主见,即材料中所言“将自己的政治志向变为现实”,故C项正确。3.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后,1787年10月31日《独立报》刊发杰伊的文章:“美利坚人民眼下面临一个问题……是结合为一个国家、在一个联邦政府的领导下;还是分开,组成几个单独的联盟……人民已经接受一种观念:美利坚人民,应当接着坚决联合,这一点,无人反对。”杰伊的文章()A.鼓动北美人民争取独立B.主见完整保留各州主权C.呼吁各州批准联邦宪法D.支持华盛顿领导的政府答案C解析从材料“美利坚人民眼下面临一个问题……是结合为一个国家、在一个联邦政府的领导下”“美利坚人民,应当接着坚决联合”中可以看出,杰伊的文章呼吁各州批准联邦宪法,建立联邦政府,故C项正确,B项解除;1783年美国取得独立斗争的成功,故A项解除;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故D项解除。4.林肯在《裂开了的房子》中强调:“我信任这个政府不能恒久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这里“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B.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C.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D.南方农奴制经济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沿着各自的道路向前发展着。“半自由”指的是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半奴隶”指的是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故B项正确。5.有探讨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斗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缘由,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原住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拓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丁美洲移植了殖民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项;A、C两项是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共性,解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缘由所在,B项解除。6.1988年,斯坦福高校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辩后,确定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亚洲等在内的一种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辩。这表明在20世纪末,欧美()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探讨B.起先重视亚非拉文明的探讨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渐渐增加D.历史学领先突破西方中心论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头欧美对“西方文明”外延的概述及争辩,反映了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渐渐增加,故C项正确。7.《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斗争是大革命的接着,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终阶段。”这充分确定了拿破仑()A.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 B.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C.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 D.爱护了欧洲封建势力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拿破仑斗争是大革命的接着,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终阶段”可知,这充分确定了拿破仑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拿破仑对外斗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传播了自由、同等、博爱的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故A、C两项解除;拿破仑对外斗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D项错误。8.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拿破仑法典》不仅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而且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故C项正确。罗马法是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与题干无关,故A、D两项错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故B项错误。9.(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阴谋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狠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立刻燃起新斗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斗争的行为深恶痛绝B.《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行信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狠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立刻燃起新斗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可以看出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斗争的行为深恶痛绝,故A项正确。《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带有主观性,不确定真实可信,故B项错误;普希金作为诗人,他对拿破仑的评价具有确定史学价值,故C项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立场、阶级、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故D项错误。10.从1821年到1848年,普鲁士发布了一系列法律,农夫通过赎买获得人身自由,且能自由择居或择业;而容克贵族则获得巨额赎金,用以购置机器、改良土壤、投资重工业等。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A.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B.私人工厂须要更多劳动力C.工业化须要调整生产关系D.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答案C解析材料能够反映出当时普鲁士政府正在调整农业政策,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须要,但并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速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德国工业革命须要劳动力,但没有反映出私人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到普鲁士地区,迫使当时的普鲁士不得不解放农夫,同时为容克资本家创建经济发展条件,体现出工业发展须要调整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普鲁士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1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究范围不断扩大D.欧洲文化对美洲国家有影响力答案B解析随着新航路的开拓,西方国家起先了早期殖民扩张,很多美洲地区变成欧洲的殖民地,故出现很多以欧洲国家或城市名为基础、再冠上“新”字的地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A项说法错误,解除;题干没有涉及对美洲探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也不是欧洲文化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12.有探讨指出:林则徐、魏源的行动仅仅表示了一种开放的文化看法,他们并没有从思想上接受西方文化的实质内容,这既由于他们寻求西方新知的急功近利的“制夷”目的和纯粹好用主义看法,更由于他们恪守封建文化本位立场。该探讨()A.否定林、魏学习西方的行为B.批判了林、魏的阶级立场C.认为林、魏开创好用主义D.承认了林、魏开眼看世界答案D解析材料中“林则徐、魏源的行动仅仅表示了一种开放的文化看法”说明对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的认可,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立场问题,故B项错误;好用主义不是林、魏开创的,故C项错误。13.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确定:“英国政府的宏大目标应当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化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化上。”这表明英国当力图()A.将英语教化融入印度本土教化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D.推动英语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答案C解析材料“英国政府的宏大目标应当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化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化上”反映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推行殖民教化,移植欧洲文化,故C项正确,A、D两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完全用在英语教化上”反映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移植欧洲文化和英语,没有涉及印度基督教化,故B项错误。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之类的基本观念和制度有些微相像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邃的抽象观念,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确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印度宗教()A.与西方其他文明区分明显B.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C.教义抽象而富含哲理D.教派众多而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由材料“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确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可以看出,印度宗教不同于西方文明,但对印度社会影响深刻,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信息主旨,故解除;C项仅仅从宗教本身来说,并非材料的主旨,故解除;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教派众多,故解除D项。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坚决的拿破仑把革命事业驾驭在自己手里,当他认为自己就是革命(即1794年热月9日后被贪欲的资产阶级所扼杀的那次革命),当他这个“寡头的”民主(一个法国作家就是这样称呼他的)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攻击德国的时候,“基督教德意志”社会就最终地被歼灭了。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甚至不及公会的代表们可能表现出来并且事实上已经到处表现出来的一半,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恐怖统治,拿破仑以斗争的形式把它搬到了其他国家,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非常须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方法削减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折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同等。材料二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很多早已形成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斗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斗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斗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拿破仑入侵德国之举的看法和理由。(2)对比材料一,列宁对拿破仑斗争的评价与恩格斯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斗争失败的缘由。(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拿破仑斗争性质的相识。参考答案(1)看法:确定拿破仑斗争。理由:因为拿破仑斗争摧毁了德国的封建旧秩序,传播了革命的思想,有利于德国的统一。(2)不同:列宁否定拿破仑斗争。失败缘由: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的抗拒。(3)相识:前期的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因为斗争是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后期的斗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斗争,其目的是奴役其他国家。法国与英国、俄国的斗争还具有争霸的性质。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几乎全部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在美国的建国史上,有三份文件堪称宏大,这就是《独立宣言》《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独立宣言》提出了美国的志向,起先了她的独立;《邦联条例》规定了美国的国名,起先了她的联合;《联邦宪法》则使志向成为现实……不过在178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还有制定第三份文件的必要。——摘编自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请以“从志向到现实”为主题,叙述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参考答案示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该宣言以启蒙思想为武器,批判了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宣扬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正式宣告了美国独立。《独立宣言》成为北美人民的建国志向和奋斗的目标。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确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初的志向架构。但随着北美独立斗争的结束,志向化的邦联制度更加不能适应独立后美国现实的须要。由于中心政府权力薄弱,各州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进而还引发了美国财政、军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冲突。崇尚自由和联合的《邦联条例》无力解决战后美国现实的逆境。17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