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5/0F/wKhkGWehZJaADXeMAALIx7L7sE0465.jpg)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5/0F/wKhkGWehZJaADXeMAALIx7L7sE04652.jpg)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5/0F/wKhkGWehZJaADXeMAALIx7L7sE04653.jpg)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5/0F/wKhkGWehZJaADXeMAALIx7L7sE04654.jpg)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5/0F/wKhkGWehZJaADXeMAALIx7L7sE04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东方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对其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东方才智的体育文化特质不同程度地呈现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之中。
弱化竞争性的人格培育模式。中华传统文化中原始朴实的和谐志向、中和融通的宽和精
神,确定了古代多数体育形式在竞技中对抗性的弱化。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催生了古代运
动活动在由表及里的身体机能调整过程中,通过无形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格培育的目的,这
在肯定程度上弱化了古代体育求竞求动的生命张力,如古代射箭、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
棋等众多运动形式所强调的身体熬炼与心理素养、精神升华与自然和谐关系等,都是传统文
化影响下人格培育模式的显现,而这一模式就是在多数体育形式弱化竞争性的前提下形成
的。
凸显教化与社会功能的运动形式。中华传统伦理教化观念,贯穿于古代体育的发展中,
汉魏以来,诸多运动形式深受传统学风、士风影响,不同程度地凸显出寓艺于教的特色。如
射礼、赛车等活动,西周时被纳入六艺的教化体系,并形成了一整套体育教化规仪。明人汇
编的《蹴鞠语》中指出参加蹴鞠活动者“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等。
这类体育运动理念的呈现与相关规仪的要求,凸显了古代体育所具有的教化与社会功能的示
范意义,“与众乐乐”的推广效果。宋元以后,多数体育活动形式起先冲破“礼仪”束缚,
出现了消遣化趋势,如水嬉、蹴鞠、马球以及其他民俗游乐项目,其表演性、嬉戏性、趣味
性特色愈来愈明显。在宋代瓦舍一类市民综合性消遣场所中,不但出现了民间自发组织的业
余运动团体,而且消遣式竞赛形式也更多样化。这种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及其平民化的推广
模式,体现出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众乐乐”的文化特质。
体美合一的艺术呈现。中国古代体育所蕴含的身心一体思想,使其体美合一的特点表现
得殊为突出,中国古人主见的神与形、人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美”,成为古代体育的重要
文化特质。如“六艺”中的体育形式“射”“御。之所以与“艺”联系在一起,就是古人体
育亦“习艺”理念的体现,反映出体育活动已超越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美的追求”的文
化呈现,当然这种“美”是通过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体育运动体美合一的艺术再现。
当代,随着人类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更,由中国古代体育演进而来的
中国传统体育,其强调个人身心同步发展,着眼于干脆深化心理意识和内部生理功能的运行
模式,将会为当代体育供应一种新的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为目的的运动模式,并与世界现代
竞技体育一起,共同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节选门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及其文化特质》)
1、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和谐志向,宽和精神和务实精神影响,中国古代多数体育形式缺失了竞争性。
B.《蹴鞠谱》中记载的对参加蹴鞠活动者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教化观念。
C.宋元以后很多体育活动形式消遣化,起先冲破“礼仪”束缚,其教化功用随之变弱。
D.体美合一反映了古人神形统一的审美主见,因而成为中国古代体育重要的文化特质。
2、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既具体论述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质,也简要指出了它的当代意义。
B.文章整体为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体育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
C.文章多次运用“射”这一论据,分别论证了中国古代体育的不同的文化特质。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语言简明,论述风格质朴平实。
3、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代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运动形式相比,现代竞技体育可能更具求竞求动的生
命张力。
B.古代体育运动形式假如不能寓艺于教,没有相关的规仪、理念,就无法实现其教化与社
会功能。
C.中国古代体育应当经验了从部分人群推及平民大众、从恪守“礼仪”延及留意消遣的发
展过程。
D.当代应当提倡中国传统体育留意身心同步发展的运动模式,因为这将有利于促进人类健
康发展。
(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在2024年全球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波
动背景之下,中国的年轻一代起先意识到对退休规划和长期投资的需求,报告显示,中国居
民的养老意识已连续三年持续提高。在年轻一代(18-34岁)即“85后”中,有51%的受访
者说他们今年已经起先储蓄,约40%的年轻人表示,举国上下共克时艰也促使他们细致规划
用于养老的长期投资。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类似,月度开销太高和没钱是尚未起先储蓄的年轻
一代提到的两大缘由。48%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表示,找寻一份高薪的工作,即收入
更高,而不是储蓄更多,更有可能帮助他们起先为养老储蓄。
摘编自《〈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中国新
闻网”2024年9月17日)
材料二:
年轻人“养老焦虑”成为热议话题结果虽然意外,却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三观”。一
是社交观。现在的年轻人更乐于共享,表达也更加自信。“90后”“00后”生在互联网时代,
崇尚在网络中表达自我、传播特性声音,他们情愿把生活困惑展示给有共同点的“好友”看,
也擅长从共享中找到求解的方法。二是独立观。这些年轻人提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
还拿出具体的解决方家,真可谓“人间醒悟”。他们不靠依附亲情来给自己找一个赡养者,
而是“我的生活我做主”,自己养自己,三是消费观。现在年轻人眼里“万物皆可消费”,新
消费时代年轻人不依靠传统储蓄方式积累财宝,也让他们对于规划养老资金的看法更加开放
和超前。
(摘编自《年轻人养老焦虑并非“强说愁”》《广州日报》2024年2月10日)
材料三:
年轻人产生“养老焦虑”首先源自对养老金预期的下降。领取足额的养老金是保障老年
人生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障
体系存在“三大支柱”: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
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后两者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均不
足。
家庭结构变迁引起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养老观念发生显著变更。传统的多代
复合大家庭渐渐消逝,核心家庭形式占全部家庭的约六成,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
提升家庭结构的变迁会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引起养老观念的变更,当代年轻人养老观
念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涵,社会化养老正被接纳和
推崇。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中年职场危机”不断鞭
笞着年轻人,降低了人们对职业稳定性、收入稳定性的预期,一些调查表明,对养老的预期
己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传统意义的“铁饭碗”受到高校毕业生的追捧,偏离了依据专
业爱好和技能特长的理性职业规划,最终也会影响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
(摘编自《这届年轻人缘何产生养老焦虑?》《光明日报》2024年2月8日)
4、列对年轻人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一代关注养老是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也是担忧将来自己的老年期境况
B.“养老焦虑”并非年轻人“强说愁”,或可折射出新消费时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变更。
C.“养老焦虑”的产生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部分险种保障程度和覆盖面不足有关
D.“养老焦虑”使年轻人择业时出现偏离理性择业规划的现象,这会影响到资源优化配置。
5、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半数“85后”为退休储蓄,体现了全球疫情和市场波动背景下年轻人养老意识的觉醒。
B.开销大、缺钱让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认为找一份高薪工作养老比储蓄养老更牢靠些。
C.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人“养老焦虑”的现象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待生活的主动看法。
D.社会化养老正被年轻人接纳和推崇,缘由之一是他们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
6、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你认为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养老焦虑”?请结合
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姊妹出嫁
汪曾祺
秦老吉是个挑担子卖馄饨的。他的馄饨担子是全城独一份。
这副担子特别特殊。一头是一个木柜,上面有七八个扁扁的抽屉;一头是安放在木柜里
的烧松柴的小缸灶,上面支一口紫铜浅锅。铜锅分两格,一格是骨头汤,一格是下馄饨的清
水。扁担不是套在两头的柜子上,而是打的时候就安在柜子上,和两个柜子成一体。扁担不
是直的,是弯的,像一个罗锅桥。这副担子是楠木的,雕着花,细巧玲珑,很好看,这似乎
是《东京梦华录》时期的东西,李嵩笔下画出来的玩意儿。秦老吉老远地来了,他挑的不像
是馄饨担子,倒似乎挑着一件什么文物。这副担子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因为材料牢固,做
工精细,到现在还很完好。
笃——笃笃,秦老吉敲着竹梆,走来了。找一个柳荫,把担子歇下,竹梆敲出一串花点,
立即就围满了人。
秦老吉就用这副担子,把三个女儿养大了。
秦老吉的老婆死得早,给他留下三个女儿:大凤、二凤和小凤。姊妹三个,从小没娘,
彼此提挈,感情很好。一家人都很勤快。一进门,清清爽爽,干净得像明矶澄过的清水。三
姊妹各有所长,分工负责。大裁大剪,单夹皮棉一一秦老吉冬天穿一件山羊皮的背心,是大
姐的;锅前灶后,热水烧汤,是二姐的;小妹妹小,又娇,两个姐姐惯着她,不叫她做重活,
她就成天地挑花绣朵。她把两个姐姐绣得全身都是花。围裙上、鞋尖上、手帕上、包头布上,
都是花。这些花里有一样必不行少的东西,是凤。
姊妹三个都大了。一个十八,一个十七,一个十六。该嫁了,这三只凤要飞到哪棵梧桐
树上去呢?
三姊妹都有了人家了。大姐许了一个皮匠,二姐许了一个剃头的,小妹许的是一个卖糖
的。
皮匠的脸上有几颗麻子,一街人都叫他麻皮匠。他在东街的“乾升和”茶食店廊檐下摆
一副皮匠担子。因为手快,麻皮匠一天能比别的皮匠多躺好几双鞋。不但快,纳得也好。针
脚细密,植也到家,穿在脚上,不易走样。因此,他生意很好。也因此,落下“麻皮匠”这
样一个称号。
二姑娘的婆家姓时。老公公名叫时福海。他开了一月剃头店,字号也就是“时福海记”。
剃头的本属于“下九流”,他的店铺每年贴的春联都是:“头等事业,顶上生涯”。时福海也
是一个吹鼓手,时福海有两个儿子,下等人不避父讳,大儿子叫大福子,小儿子叫小福子。
大福子也学了吹鼓手。笙箫管笛,无不精通。二凤要嫁的就是大福子。
三姑娘许的这家苦一点,姓吴,小人叫吴颐福,是个遗腹子。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妈
妈很慈爱,儿子很孝顺。吴颐福是个很聪慧的人,十五岁上就起先卖糖。卖糖和卖糖可不一
样。他卖的不是一般的芝麻糖、花生糖,他卖的是“样糖”。他跟一个师叔学会了一宗手艺:
能把白糖化了,倒在模子里,做成大小不等的福禄寿三星、财神爷、麒麟送子;还能把糖里
加了色,不用模子,顺手吹出各种瓜果,桃、梨、苹果、佛手,跟真的一样。
麻皮匠、大福子、吴颐福,都住得离秦老吉家不远。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几乎每天
都能看到她们的女婿。姐儿仁有时在一起相互嘲戏。三姑娘小凤是个镶嘴子®,咕唁呱呱,
对大姐姐说;
“十个麻子九个俏,不是麻子没人要!”
大姐碎了她一口。
她又对二姐姐说:
“姑娘姑娘真不丑,一嫁嫁个吹鼓手。吃冷饭,喝冷酒②,坐人家大门口!”
二姐也碎了她一口。
两个姐姐容不得小凤如此放纵,就一齐反唇相稽:“敲锣卖糖,各干各行!”
小妹妹不干了,用拳头捶两个姐姐:“卖糖怎么啦!卖糖怎么啦!”
秦老吉正在外面拌馅儿,听见女儿打闹,就厉声训斥道:“靠本领吃饭,比谁也不低,
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爱,谁也不许笑话谁!”
三姊妹听了,都吐了舌头。
姐儿在同一天出门子,都是腊月二十三。一顶花桥接连送了三个人。时辰倒是错开了。
头一个是小凤,日落酉时。其次个是大凤,成时。最终才是二凤。因为大福子要吹嗔呐送小
姨子,又要吹喷呐送大姨子。轮到他拜堂时已是亥时。给他吹啖呐的是他的爸爸时福海。时
福海吹了一气,又坐到喜堂去受礼。
三个女儿的婆家,都住得不远,两三步就能回来看看父亲。炊煮扫除,浆洗缝补,如往
日。有点小灾小病,头疼脑热,三个女儿抢着来服侍,比没出门时还殷勤。秦老吉心满足足,
毫无缺憾。他只是有点发愁:他一朝撒手,谁来传下他的这副馄饨担子呢?
笃一一笃笃,秦老吉还是挑着担子卖馄饨。
真格的,谁来继承他的这副古典的,南宋时期的,楠木的馄饨担子呢?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有删改)
【注】①镶嘴子:一种鸟,喙大而硬,此地说嘴尖舌巧的姑娘为镜嘴子,其实镜嘴子哑着的
时多,不善鸣叫。②吃冷饭,喝冷酒:当地童谣,也有说成“吃人家饭,喝人家酒”的。
7、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夫婿后,三姊妹相互的嘲戏既表现三姊妹的聪慧和对将来夫婿的爱,同时引出下文
秦老吉对女儿的教化。
B.小说前后两次写秦老吉挑担卖馄饨的情形,女儿出嫁前卖馄饨是为了养家,女儿出嫁后
则是丢不下这手好手艺。
C.小说留意细微环节描写,小凤成天挑花绣朵,花里总少不了“凤”字,“凤”既代表三
姊妹的名字,又表达对生活的美妙愿望。
D.小说语言朴实自然,洗练平淡,叙写了三姐妹从幼年到许配人家,再到出嫁的生活,简
洁安静,饱含着平凡的生活味道。
8、开头部分写秦老吉馄饨的担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9、曾祺小说一贯赞美和呼吁美妙和谐的人性,表现人与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请结合全
文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戍,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溶、唐彬击破丹阳监
盛纪。吴人于江磺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
溶作大筏数十,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仗,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著筏而
去。又作大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
绝,于是船无所碍。庚申,潘克西陵,杀吴都督留宪等。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杀夷道
监陆晏。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歆惧与
江陵督伍延书日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旨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拒王溶,大败而还。旨等
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々卫,王溶击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
进攻江陵,甲戌,克之,斩伍延。于是沅、湘以南,接于交、广,州郡皆望风送即缓。预杖
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寸百二十余人。胡奋克江安。乙亥,
诏:“王潘、唐彬既定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鹫,直造秣陵。杜预当
冷静零、桂;怀辑衡阳。大兵既过,荆州南境固当传檄而定。预等各分兵以益溶、彬,太尉
充移屯项。”杜预与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方春水生,难于久驻,宜俟
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己振,譬如破竹,数节之
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方略,径造建业。
10、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歆惧与
江陵督伍延书/日/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B.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欣惧/与
江陵督伍延书日/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C.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歆惧/与
江陵督伍延书日/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D.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歆惧与
江陵督伍延书/日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11、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丑,六十干支之一。古人用十二天干十地支相互搭配纪年月日,此处用以纪日。
B.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代表不同位分的官爵。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C.郡守,是古时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朝每郡置守,治理民政,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D.建业,是现在的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为我国六朝古都。
12、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阻挡进攻,吴国设置铁锁、铁锥,王溶巧施计策,破除障碍,渡过了长江。
B在很短时间内,王溶先后攻克西陵、荆门、江陵等地,斩杀敌将,让很多敌人望风而降。
C.本文着意提到皇帝下诏对主要将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了部署,与整本书编纂意图有关。
D.本文按时间依次叙述晋军突破长江天险攻打吴国的过程,虽人事众多,但叙事详略分明。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
(2)王潘、唐彬既定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鹫,直造秣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潴②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濯:渤海的古称。
14、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
故,
赞扬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欣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
潮涌起的壮丽美景。
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
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经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
象就与诗人淡泊潇洒的气质一样。
15、与宋代潘阖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
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调好听觉、视觉来描写乐声
由宛转流畅变为冷涩不畅。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
无度的句子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两句对仗
工整,气概雄健,表现了军容之盛及将士们作战前的昂扬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些年,教化大有被绑架、被异化之势,典型表现就是“补习+报班”,“校
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特别严峻。市面上各类教化培训机构,大大加剧了社
会的教化焦虑,衍生出一系列教化乱象。这些机构大多培训名目繁多,广告推介,
但教化的含金量却特别有限,多只在营销上极尽所能,拿夸张的话语制造焦虑。()o而且
教培市场的畸形膨胀也滋生出_______、无序竞争等问题,“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现象
时有发生。
此次“双减”,既有明确具体的政策指向,又有清楚可感的操作路径,让各方充分感知
到了国家“减负”的决心。人为制造的教化焦虑少了,孩子和家长高度紧绷的神经就能渐渐
松弛下来,全社会的教化心态也会更加平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
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化心态实行的必要校正。
17、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越俎代庖比比皆是无孔不入鱼目混珠
B.喧宾夺主比比皆是遮天蔽日鱼龙混杂
C.喧宾夺主遍地开花遮天蔽日鱼目混珠
D越俎代庖遍地开花无孔不入鱼龙混杂
18、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焦虑一报班一更焦虑”的反复循环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峻错配乃至虚耗
B.在“焦虑一报班一更焦虑”的螺旋上升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峻错配乃至虚耗
C.在“焦虑一报班一更焦虑”的螺旋上升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峻错配以致虚耗
D.在“焦虑一报班一更焦虑”的反复循环中,家庭和社会资源被严峻错配以致虚耗
19、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孩子书包减重,而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化
心态进行的必要校正。
B.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
化心态实行的必要校正。
C.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仅是给孩子书包减重,更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
化心态的必要校正。
D.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实“双减”,不是给孩子书包减重,而是对高度焦虑化的社会教化
心态的必要校正。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进行①而出现的市场。通常状
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依据肯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安排至企业。假如企业
②,就须要到碳交易市场购买配额。与此同时,假如部分企业通过采纳
节能减排等技术,使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其富余的配额。
当企业减排成本高于碳市场交易成本时,可以选择在碳市场上③的
其他企业进行购买,以满足政府下达的碳排放配额。若未足量购买配额以覆盖其实际碳排放
量则面临高额罚款。企业双方一般通过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交易。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0个字。
21、依据文段内容为“碳交易”下定义,要求简明精确、表达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依据要求作文。
首钢滑雪大跳台融入敦煌壁画“飞天”飘带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形似祥瑞的玉如
意,北京冬奥制服以中国山水画为主题,京张高铁筑就“中国速度”……冬奥会每一处细微
环节都承载满满的“中国浪漫”元素。有人惊呼:中国式浪漫来了!同时,这种“中国式浪
漫”也引发了人们的思索:当我们“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在向世界传达什么?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争论文,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溢,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楚。不少于700字。将题目
写在答题卡上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二)参考答案
1.B(3分)A项依据第一段可知”缺失了竞争性”错,应是“弱化了竞争性”。C项依据第
四段可知“教化功用随之变弱”于文无据。D项依据第五段可知属于强加因果。
2.B(3分)主体部分的四个“文化特质”并非“逐步形成的”。
3.B(3分)B项“就无法”表述肯定,“寓艺于教”“相关规仪、理念”只是举例分析。
4.A(3分)”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于文无据。
5.B(3分)“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认为”错,由材料一“48%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表
示……更有可能帮助他们起先为养老储蓄”可知,是近一半“没有储蓄习惯的年轻受访者”,
而不是“近一半的受访年轻人”。
6.(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表述与参考答案意思一样即可)
①确立多元化的养老观念。②强化养老意识。③细致规划养老投资。④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
力。⑤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实力。B.“女儿出嫁前卖
馄饨是为了养家”错,不仅为了养家,也为了传承传统手艺。故选B。
8【答案】(1)写出担子的精致和古老,表现秦老吉手艺独特精湛,以担子养家糊口;(2)
担子承载着秦老吉的深情与责任,与结尾相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手工艺传承问题的隐忧;(3)
引出下文对其一家的生活状况的叙述及对三个女儿的描写等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实力。由开头对馄饨担子的描写“他的馄
饨担子是全城独一份”“副担子是楠木的,雕着花,细巧玲珑,很好看,这似乎是《东京梦
华录》时期的东西,李嵩笔下画出来的玩意儿”“他挑的不像是馄饨担子,倒似乎挑着一件
什么文物。这副担子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因为材料牢固,做工精细,到现在还很完好”可
知,塑造形象上,秦老吉的馄饨担子精致和古老,交代了挑担子卖馄饨的秦老吉是个传统手
艺人的形象;情节结构上,引出下文写“秦老吉就用这副担子,把三个女儿养大了”秦老吉
靠着馄饨担子卖馄饨的手艺养活三个女儿的情节;主题上,着意突出馄饨担子精致和古老,
秦老吉手艺独特精湛,表现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问题的隐忧这一主题。
9【答案】(1)秦老吉无私关爱三个女儿;靠一副担子把她们养大,让她们成家立业。(2)
三个女儿勤劳能干,彼此和谐,孝敬父亲,不慕荣华;自小帮父亲干活,各自嫁了一个手艺
人,婚后依旧抢着来服侍父亲。(3)三个女儿夫家人淳朴和善,勤劳能干;各自的手艺都
很超群,不自轻自贱,一家人和谐相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实力。解
答本题,要围绕“赞美和呼吁美妙和谐的人性,表现人与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的理解,
从原文找到落点。小说主要围绕主子公秦老吉、他的三个女儿以及她们的婚姻来绽开情节。
由“秦老吉就用这副担子,把三个女儿养大了”“姊妹三个,从小没娘,彼此提挈,感情很
好。一家人都很勤快。一进门,清清爽爽,干净得像明矶澄过的清水”“秦老吉正在外面拌
馅儿,听见女儿打闹,就厉声训斥道:'靠本领吃饭,比谁也不低,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
爱,谁也不许笑话谁“秦老吉心满足足,毫无缺憾”可知,秦老吉独自一人抚养女儿,
倾注了心血和关爱,把女儿教化的很好,一家人和和美美;由“姊妹三个,从小没娘,彼此
提挈,感情很好”“一进门,清清爽爽,干净得像明矶澄过的清水”“大姑娘,二姑娘、三
姑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们的女婿。姐儿任有时在一起相互嘲戏"''三个女儿的婆家,都住
得不远,两三步就能回来看看父亲。炊煮扫除,浆洗缝补,如往日。有点小灾小病,头疼脑
热,三个女儿抢着来服侍,比没出门时还殷勤”可知,三姐妹勤劳能干、孝顺父亲,姐妹之
间感情密切;由“因为手快,麻皮匠一天能比别的皮匠多躺好几双鞋……因此,他生意很
好”“大福子也学了吹鼓手。笙箫管笛,无不精通”“他跟一个师叔学会了一宗手艺:能把
白糖化了,倒在模子里,做成大小不等的福禄寿三星、财神爷、麒麟送子;还能把糖里加了
色,不用模子,顺手吹出各种瓜果,桃、梨、苹果、佛手,跟真的一样”“因为大福子要吹
嗔呐送小姨子,又要吹嗔呐送大姨子。轮到他拜堂时已是亥时。给他吹嗔呐的是他的爸爸时
福海。时福海吹了一气,又坐到喜堂去受礼”“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她们的女婿。姐儿任有时在一起相互嘲戏”可知,三个婆家的人淳朴和善,勤劳能干,三姐
妹与婆家相处和谐。
10.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实力。“多张旗帜”是周旨故作疑兵,主语是“周旨”,
不是“乐乡”,解除AC;从内容看,“惧”的应当是孙歆,不是“与江陵督伍延书”,解
除D。原句标点:杜预遣牙门周旨等帅奇兵八百泛舟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
吴都督孙歆惧,与江陵督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
11.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驾驭常见的古代文化学问的实力。应当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
搭配。
12.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的实力。江陵是杜预攻克的。
13.参考答案:
(1)用麻油灌注在火把上,把火把放在船的前面,遇到铁锁,就点燃火把烧铁锁,一会儿
工夫,铁锁就被火把烧得熔化而断开,于是战船就无所阻挡。(4分)
(2)王、唐彬已经平定了巴丘,再与胡奋、王戎一同平定夏口、武昌,顺长江长驱直入,
直到秣陵。(4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实力。得分点:(1)“灌以麻油”状语后置、
然、断绝各1分,句意2分。(2)既、长鹫、造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杜预向江陵进发,王浑从横江出兵,攻打吴的兵镇及边防营垒,攻无不克。二月戊午(初
一),王潘、唐彬战胜了丹阳监盛纪。吴人把江边浅滩上的要害区域,用铁锁挡住;还打造
了一丈多长的大铁锥,暗中放进江里,用以阻挡战船。王渗造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一个木筏,
长、宽都有一百余步,(王溶)让人扎了很多草人,草人披铠甲,拿兵器,(放在大木筏上,)
让水性好的人与木筏走在前面,遇到铁锥,铁锥就扎到木筏上,被木筏带走了。(王溶)又造
了很多大火把,火把长十几丈,有几十围粗,用麻油灌注在火把上,把火把放在船的前面,
遇到铁锁,就点燃火把烧铁锁,一会儿工夫,铁锁就被火把烧得熔化而断开,于是战船就无
所阻挡。庚申(初三),王溶攻克了西陵,杀了吴都督留宪等人。壬戌(初五),又攻下了荆门、
夷道两座城,杀了夷道监陆晏。杜预派遣牙门周旨等人率领八百名奇兵在夜里泛舟渡过长江,
攻击乐乡,(周旨)竖起很多旗积,又在巴山点起火。吴都督孙散特别恐惊,写信给江陵督伍
延说:“从北边过来的军队,是飞渡过江的。”周旨等人把军队埋伏在乐乡城外,孙散派兵
出城去打王溶,结果大败而回。周旨等人让伏兵居随升敢的军队进了城,孙散没有觉察,(周
旨的兵)始终到了孙歆的帐幕之下,活提孙散而回。乙丑(初八),王潘战胜并杀了吴水军都
督陆景。杜预进攻江陵,甲成(十七日),攻克了江陵,杀了伍延。这时候,沅、湘以南地区
以及地界相接的交、广等州郡,都用声把印级送来。杜预手持符节依据皇帝的招命安抚了这
些州郡。(到此时为止,)总共俘获、斩杀吴都督、监军十四人,牙门、郡守一百二十多人。
胡奋又攻克了江安。乙亥(十八日),(晋武帝)下诏书说:“王潘、唐彬已经平定了巴丘,再
与胡奋、王戎一同平定夏口、武昌,顺长江长驱直入,直到秣陵。杜预则应当安定零陵、桂
阳,安抚衡阳。大军过后,荆州以南的区域,传布缴文自然会平定。杜预等人各自分兵以增
援王溶、唐彬,太尉贾充转移到项驻扎。”杜预与众将领议事,有人说:“百年的寇贼,不
行能一下子彻底歼灭,现在正是春季,有雨水,军队难以长时间驻扎,最好等到冬季来临,
再大举发兵。”杜预说:“从前,乐教凭借济西一役而一举吞井了强大的齐国,目前,我军
兵威已振,这就好比破竹,破开数节之后,就都迎刃而解了,不会再有吃力的地方了。”于
是,指挥各路将领用兵谋略,始终打到南京城。
14.D(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与诗人淡泊潇洒的气质不一样,是雄健壮丽)
15.①多感官描写。“百里闻雷震”“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分别从听觉、视觉和触
觉等方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
②侧面表现。通过观潮的人来侧面表现钱塘潮,写人们听潮、出观、待潮、观潮、观感,层
层渲染,来表现钱塘潮的奇观。
③比方。“惊涛来似雪”通过比方手法,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
④夸张。“百里闻雷震”运用夸张手法,写出遥闻潮声有如雷霆,表现出大潮的壮丽。
⑤虚实结合。“百里闻雷震",虚写潮声如雷,想象大潮的壮丽;“惊涛来似雪”,是实写,正
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6分。答出随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6.(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7.B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实力。
第一组,越俎代庖:比方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喧宾夺主:比方客人
占据了主子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来的、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此处强调的是
教培机构影响了教化形态原有的主次之分,故“喧宾夺主”更恰当。
其次组,遍地开花:比方好事情到处涌现,或新事物、好阅历得以普遍实行。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此处主要是强调市面上培训机构众多,故“比比皆是”更恰当。
第三组,无孔不入:比方有空子就钻。遮天蔽日: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此
处强调的是教培机构广告的泛滥,故“遮天蔽日”更恰当。
第四组,鱼目混珠:比方拿假的冒充真的。鱼龙混杂:形容好和坏混在一起。此处是为
了强调教培机构的良莠不齐、无序发展,故“鱼龙混杂”更恰当。故选B。
18.B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实力。
语段指出教培机构加剧了社会的教化焦虑,故表述为“在'焦虑一报班一更焦虑’的螺
旋上升中”更能表现社会教化焦虑不断加深的过程,解除AD;
同时,家庭和社会资源的“错配”与“虚耗”为递进关系,此处表述为“家庭和社会资
源被严峻错配乃至虚耗”更好,解除C。故选B。
19.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实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
一是词语运用不当,“不是……更是……”关联词误用,可改为“不仅是……更是……”,
解除AD;
二是搭配不当,”实行的必要校正”,搭配不当,应删除“采取",解除B。故选C。
20.①碳排放配额限制②碳排放超出配额③向拥有富余配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实力。
第①空,依据文意可知,碳排放市场产生的前提是政府对能耗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了配额
管理与限制,故第①空应填“碳排放配额限制”。
第②空,每个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肯定的,当企业碳排放超出配额时,就须要到碳交易
市场购买配额,故第②空应填“碳排放超出配额”。
第③空,部分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技术,使自身的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这部分富
余的配额可以在碳市场由配额不足的企业购买,故第③空应填”向拥有富余配额”。
21.示例: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理报废货车合同范本
- 2025年家电产品出口代理与分销合同
- 公对公购买合同范本
- 供销合同范例付款方式
- 2025年度家政保洁与家庭环保改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家政保洁服务与家居美化保养合同范本
- 别墅庭院采购合同范例
- 决算清单编制费合同范本
- 代写标书合同范本
- 书供货合同范本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运动按摩全套课件
- 除锈、油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
- pp顾问的常见面试问题
-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软体家具、沙发质量检验及工艺
- 电镀废水中各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反应原理及控制条件
- Q∕GDW 12118.1-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架构与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