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甘蔗害虫防控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提纲一、甘蔗植保的定位二、甘蔗害虫概况三、防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四、防控体系的构建与研发建议一、甘蔗植保的定位各技术对甘蔗产业的贡献率:1、品种:60%(国际甘蔗技师协会统计)2、栽培:40%(案例--施肥亩产5吨,不施肥亩产3吨)3、病虫害:15~30%为害损失率(联合国粮农业组织统计)

品种是基础,栽培是关键,病虫害是最大威胁。二、甘蔗害虫概况(一)害虫概况据统计,全世界甘蔗害虫1000多种,中国有360多种,其中重要种类有30多种,常年造成经济为害损失少于10种。(二)主要害虫(1)地上害虫茎部害虫:螟虫、粉蚧叶部害虫:蓟马、蚜虫、蝗虫、黏虫(2)地下害虫金龟子、白蚁、天牛、象甲等地上害虫螟虫粉蚧蓟马蚜虫蝗虫黏虫地下害虫金龟子白蚁天牛象甲(三)为害损失评估案例1苗期螟害损失估算(广西2011-2015)年份出苗数(估算)枯心率(%)成茎率(%,估算)蔗茎损失(吨/亩)发生面积(万亩,估算)农业损失(亿元)201160009.5070.000.5080017.962012600014.4070.000.7680027.22201360008.3070.000.4480015.69201460007.5770.000.4080014.31201560005.7870.000.3080010.92平均

9.11

0.38

13.77*说明:按甘蔗单茎重1.25公斤、原料蔗价格按450元/吨计算案例2甘蔗成熟期螟害调查(广东湛江,2015)蔗区归属螟害株率螟害节率产量损失率无虫节糖分虫害节糖分糖分损失雷州地方98.1319.6511.0814.5813.061.53农垦96.2516.719.0814.1913.191.00廉江地方90.0011.45-1.9615.3814.371.01农垦42.504.965.1214.6013.670.93遂溪地方98.5323.4616.4715.2513.212.04农垦90.6311.9312.7415.1314.011.12徐闻地方100.0027.4020.7014.7813.671.12农垦97.0020.888.6613.1611.931.23平均地方96.6620.4911.5715.0013.581.42农垦81.5913.628.9014.2713.201.07相差15.076.872.670.730.380.35经济损失评估:(1)农业经济损失:按湛江农垦甘蔗面积43万亩、原料蔗量200万吨计,产量损失17.8万吨,按每吨420元计,农业经济损失:7476万元。(2)工业经济损失:按原料蔗量200万吨、蔗糖分损失1.07%、蔗糖总回收率85%计,损失白砂糖1.82万吨,按每吨4500元计,工业经济损失:8186万元。(3)综合损失:农业和工业2项合计损失:1.5662亿元。螟虫为害蔗茎案例3甘蔗收获期螟害损失估算(广西崇左,2011)三、防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害虫成灾原因分析(二)当前防治现状(三)研发机遇(一)害虫成灾原因分析1、食物充足:大面积种植甘蔗、不同植期甘蔗,给害虫提供优质食物。2、气候因素:2002-2012的暖冬干旱天气,旱地害虫(二点螟、条螟、金龟子、蓟马)大发生,2013-至今,喜湿害虫(黄螟、台湾稻螟)趋重发生,其他害虫偏轻。3、生态平衡:单一大面积种植与化学农药的不当使用,食物链断裂,天敌控制弱化。3、生态对策:害虫的多化性(蔗螟一年发生4-5个世代)、繁殖系数(蔗螟每代繁殖倍数50倍以上)、钻蛀为害(躲避天敌及恶劣环境影响)4、防治水平与投入:单一化学防治、科学防治(时间、药剂选择、集成防治等)、低蔗价高农资影响防治投入。(二)当前防治现状1、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如赤眼蜂)、理化诱控(如性诱剂)、农业防治(如低斩收获)小规模应用示范。2、作业形式散户以手工作业为主农场、合作社、甘蔗基地(如甘蔗双高基地)、种植大户基本实现机械化施肥施药。3、防治机械散户以手摇喷雾器等器械为主大户以高压喷枪或无人机防治为主。(三)研发机遇1、当前研发现状以应急防控技术为主(如化学农药)生态调整防控技术少(如赤眼蜂)作物营养综合管理与抗虫研究少2、研发机遇政策机遇:绿色发展生态调控防治技术矿质营养调控防治四、防控体系的构建与研发建议(一)防控害虫的基本策略(二)绿色发展的防控要求(三)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路(四)防控技术的研发建议(一)防控害虫的基本策略基本策略:控制虫源,控制食物,控制环境。1、控制虫源:例如,通过检疫消毒等杜绝害虫传播侵入,施用农药、性诱剂、灯诱等如杀死害虫,减少虫源。2、控制食物:例如,通过甘蔗和水稻轮作,切断害虫的食物,达到控制害虫目的。3、控制环境:例如,通过土地机耕、水旱轮作等害虫生境,达到防控目的。(二)绿色发展的防控要求1、十八、十九大:“绿色发展”成为基本国策2、农业农村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3、食品安全及新《环境保护法》4、种植成本:种植新业态(双高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更加注重种植成本核算。化防成本:农药飞防2次,2次*40元/次=80元/亩;生防成本:性诱剂+赤眼蜂=10元+30元=40元/亩(商业生防:80元/亩)。(三)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路1、监测预警体系监测害虫:发生期、发生量(防治指标)监测作物:受害敏感生育期监测天气:指导防控作业,利用气象防控因子(低温、高度、大雨等)2、防控技术体系科学化防:环境友型农药的研发应用生态调控:释放天敌调节益虫害虫比例,水旱轮作营养调控:抗虫品种,科学施肥增强作物抗虫性(四)防控技术的研发建议1、智能化防控决策系统2、药肥一体化技术3、非化学防治技术的系统化研究4、轻简高效施用技术研发5、矿质营养与甘蔗害虫关系研究6、蔗区植物多样性规划研究1、智能化防控决策系统1、害虫预测预测类型:短期、中期、长期(发生趋势)预测害虫:螟虫、金龟子、蓟马、蚜虫、天敌(如赤眼蜂)预测科目:发生期(积温法)、发生量2、作物生育期预测生育期预测的指标体系,重点:受害敏感生育期3、气象防控因子气象防控因子指标体系,重点:低温、大雨、阴雨等2、药肥一体化技术作用:生产需求,节省人工成本(1)基于滴灌技术的水肥药一体化(2)药肥产品的提升优化A)络合反应:药和肥络合反应产物的潜在风险。B)缓释载体:有效期6个月?C)药肥配比:药量、肥量,中后期防虫和供肥问题。D)农药配方:噻虫嗪/噻虫胺,单一用药的抗性问题。E)促长成份:植物激素(如生根剂)的药害问题。3、非化学防治技术的系统化研究(1)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待系统研究:①不同生态蔗区蜂种(生物型);②无人机放蜂技术;③长效蜂卡技术;④放蜂决策系统。捕食性天敌,如蠼螋(又叫剪刀虫)、红蚂蚁,待系统研究:①生物学生态学特性;②人工繁殖与田间释放技术等。(2)理化诱控技术【性诱剂】高效配方、长效剂型(如60天诱蛾活性)、无人机释放技术(迷向法)【诱虫灯】定向诱虫光谱、诱虫杀虫一体智能化、太阳能诱虫灯【食诱剂】【色诱防治】4、轻简高效施用技术研发重点:无人机飞防技术1、无人机防病虫技术研究助剂筛选、多药剂混配技术、生育期与飞行高度施药量等2、无人机喷洒除草剂技术如何规避药害,又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