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目前市场上家家用电冰箱所用的制冷剂影响臭氧层的是()A.氨 B.二氧化碳 C.氟利昂 D.氢2.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测量仪器很精密,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B.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C.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D.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要先确认停表已经归零4.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白气”的形成过程属于()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5.“霜降”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下列物态变化与“霜”的形成相同的是()A.寒冬早晨,窗玻璃上的冰花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6.下列措施中,加快蒸发的是()A.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B.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C.将新鲜的蔬菜放入保鲜盒保鲜 D.切开的西瓜用保鲜膜包上7.如图是江阴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气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3℃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8.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被水蒸气烫伤,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将未吃完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B.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C.白霜属于非晶体D.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9.山亭区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10.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此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B.沸腾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量不变C.实验中所选温度计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表明沸腾需要吸热二、多选题11.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2.下列关于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用干冰升华来吸热降温B.北方的冬天,窗玻璃外表面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C.烧开水时,水壶壶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升华现象13.“奋进”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的特点,他们每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实验记录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A.在组装装置时,他们应该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组装B.实验中如果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对试管加热,效果会更好C.冰的熔化只用了4min,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由图像可知,冰完全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要慢14.干冰为固态的二氧化碳,一般表面温度约为-75℃,把一些干冰放在一个去盖的易拉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易拉罐中冒出“白气”,用手快速接触一下罐的底部,会感觉非常凉,一段时间以后,罐体的上部会出现水珠,罐体底部和下部会出现白色的小冰粒(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由罐内空气液化形成的B.接触罐底非常凉不能说明升华需要吸热C.罐体上部出现水珠的过程需要放热D.罐底的小冰粒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5.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凝华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16.在标准大气压下,小田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表(标准大气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478.5铝6602327碘113.5184.4铜10832595水银-38.8357A.测沸水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B.碘在113.5℃时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零下40℃的水银一般是固态的 D.用来熔化铝的容器可以用铜制成三、填空题17.不同晶体的凝固点一般.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18.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夕露沾我衣”中露的形成是现象,“欲渡黄河冰塞川”中冰的形成是现象。“胡天八月即飞雪”中雪的形成是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9.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数为℃。20.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s。
21.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女科学家,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们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低(乙醚的凝固点为-114℃,乙醚的沸点为35℃);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在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能否用酒精(酒精沸点78℃)温度计来测量温度?(选填“能”或“不能”)。22.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饮用的48℃左右,并能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发生了熔化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3.(1)用图甲中的刻度尺来测量木块的长度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2)疫情期间,小林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则他的体温为℃。2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8min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四、实验题25.学习小组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10min,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6.小明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实验并记录数据。(1)由图乙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分钟,第6min时物质的状态为,第22min时物质的状态为。27.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如图中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A/B)套装置;(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C可知,他们两组用的水的质量,测得的水的沸点;(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4)图D所示的情形表示大烧杯中的水处于(填“沸腾前”或“沸腾时”),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沸腾。(后两空填“能”或“不能”)2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按图甲安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选填“A向上”或“B向下”)调整,以便实验。小明用同一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汇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两次实验,先后两次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关于m1、m2的大小关系是m1m2.五、简答题29.北方寒冷的冬天,为了防止菜窖内的菜冻坏,人们通常会在窖内放几桶水,这是为什么?30.小敏同学非常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雪糕,发现雪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她把这根雪糕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敏解释“粉”,“冒汗”是怎么形成的。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CAACBB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CADCDBCDADACD1.C【详解】电冰箱影响臭氧层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增加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测量中误差是不能被消除的,故A错误;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而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为42℃,所以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B错误;C.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以利用其它清楚的刻度线与测量物体的一端对齐,最后被测物体两端对应的示数的差值即为物体的长度,所以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故C错误;D.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要先确认停表已经归零,这样测量的时间才更加准确,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水蒸气是气态的,而“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符合题意;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A.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A符合题意;B.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将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冷藏保鲜,降低了温度、和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切开的西瓜用保鲜膜包好,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避免了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天气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1摄氏度”,故A错误;B.最高气温为4℃,所以全天气温有可能高于3℃,故B错误;C.雪的形成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过程,凝华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D.雨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正确;C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冰晶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CD错误。故选B。9.B【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的形成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霜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变成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千里冰封,江河中的冰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物态变化为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详解】A.假设这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那么这情况下,杯内水的温度不均匀,杯底的水温度较高,杯上方的水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时,遇上温度较低的水,气泡会放热液化,那么气泡会变小,而图中的气泡从下到上是变大的,不是变小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此图不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A错误;B.沸腾一段时间后,会有很多液体水汽化成水蒸气,烧杯中的水量减少,故B错误;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杯内的水温度是可达到100℃,假设实验中所选温度计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那么这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不能达到100℃,实验不能进行,假设不成立,所以实验中所选温度计不能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故C错误;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而石棉网有余温,并且这个余温高于杯内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这表明沸腾需要吸热,故D正确。故选D。11.AC【详解】A.凝重的霜是水蒸气冷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晶而形成的,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故A正确;B.缥缈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B错误;C.晶莹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时要放热,故C正确;D.洁白的雪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而形成的,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C。12.AD【详解】A.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用干冰的升华来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故A正确;B.北方的冬天,屋内水蒸气遇冷在窗玻璃内侧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烧开水时,水壶壶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AD。13.CD【详解】A.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装置过程中要点燃酒精灯,所以应该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B.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体均匀受热,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对试管加热,物体受热不均匀,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C.由图可知,冰是晶体,从第2min开始熔化,第6min熔化结束,所以冰熔化用了4min,且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不断吸热,故C正确;D.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慢,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和水和冰,吸收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故D正确。故选CD。14.BCD【详解】A.由于干冰升华吸热,致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白气”就是液态的小水珠,故A错误;B.由于干冰的温度很低,干冰与罐底接触,所以罐底非常凉,不能说明升华需要吸热,故B正确;C.由于干冰升华吸热,致使罐体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罐体上部出现水珠,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C正确;D.放入易拉罐中的干冰极易升华,干冰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下降,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罐底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CD。15.AD【详解】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固态的樟脑丸变成气态的樟脑丸气体,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气态的水蒸气液化成液态的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吹风机加快头发表面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是固态的雪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D。16.ACD【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14℃~78.5℃,而水的沸点100°C,超出了其测量范围,因此测沸水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故A正确;B.碘的熔点是113.5°C,若能继续吸热,可以熔化,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C.水银的熔点是-38.8℃,其凝固点也是-38.8°C,则零下40℃的水银一定是固态,故C正确;D.铝的熔点是660°C,铜的熔点是1083°C,用铜可以做熔化铝的容器,故D正确。故选ACD。17.不同相同【详解】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的晶体,凝固点一般不同18.液化凝固凝华【详解】[1]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液态的小水滴。[2]冰是水凝固形成的。[3]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19.94【详解】由题意可知,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水温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所以一个格就表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是100℃,不准的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增加升高了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在读数时都要用上升的刻度加上4℃,因此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为90℃+4℃=94℃20.偏大368.0【详解】[1]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偏大。[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6”和“7”之间,略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即36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8.0s,故秒表的读数为360s+8.0s=368.0s21.沸点不会能【详解】[1]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水的沸点高,温度高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乙醚的沸点低,避免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2]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3]因为乙醚的沸点为35℃,酒精的沸点为78℃,所以乙醚沸腾时,酒精仍为液态,所以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乙醚的温度。22.晶体【详解】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时,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所以海波有固定的熔点,故海波是晶体。23.2.25337.50.138.3【详解】(1)[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2cm和2.3cm中间,估读为2.2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2)[3][4]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8.3℃。24.晶体固液共存【详解】[1]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从第5min开始到第10min,温度保持不变,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故第8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25.C碎冰-3液【详解】(1)[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所以先固定C。[2]让冰受热均匀且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应该选用碎冰块。(2)[3]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3℃。(3)[4]由丙图中图像可知:第4min冰开始熔化,第8min冰熔化结束,所以第10min处于液态。26.晶体见解析20固液共存态液态【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Unit-4-My-home-Part-A-教案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人教PEP版
- 2025年产品营销协议(2篇)
- 2025年个人果园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产品供应与销售代合同(三篇)
- 2025年买房书面合同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租房的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产品委托销售合同经典版(三篇)
- 2025年个人工程合作协议范文(2篇)
- 农业项目股权投资居间合同
- 2025年初中语文:春晚观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度节后复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交底
- 变更户主情况登记表
- 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