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选修6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2、2019年暑假;山东省潍坊市中学对学附近一村落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制作了一个统计表(下表),该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土地类型。

林地。

牧草地。

耕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水域。

交通用地。

未利用土地。

比例(%)

18.2

14.1

35.4

9.5

4.3

6.8

11.7

A.林地B.牧草地C.耕地D.未利用土地3、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就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B.若以人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C.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D.环境就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4、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A.B.C.D.5、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应该()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②加大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④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增加进口⑤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③⑤6、关于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不正确说法是()A.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B.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C.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D.该标准的实施具有强制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7、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8、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9、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

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10、2018年六一儿童节当天,中科院研究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孩子们的照片。他们远在青海三江源,手里拿的、身上挂的都是满满的塑料瓶串。这些塑料瓶、袋无人收购。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垃圾要背着走两至三天的路程,才能集中处理。近几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2019年10月24日,三江源地区首个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站建成投运。下图示意三江源位置及其周边地理环境。分析近年来三江源一直被垃圾困扰的原因。11、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2、读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三个战略安全区示意图及我国某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Ⅰ

安全区。

汽油(万吨)

柴油(万吨)

柴油(万吨)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消费量。

华北区。

290

757

54

187

545

995

东北区。

0

444

0

55

0

881

华东区。

1309

1173

401

245

2438

3360

中南区。

789

1039

270

276

1438

2243

西南区。

0

365

0

121

0

459

西北区。

0

400

0

91

0

704

(1)根据资料;分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2)第Ⅲ安全区中;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和制度风险最大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区?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还可采取哪些措施?13、(环境保护]

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北部,湖北省南部,南纳湘江、资水、沉江、澄水四江。长期以来,洞庭湖区一直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建国后,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洞庭湖地区的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图示意洞庭湖1949-2004年面积、容积的变化。

描述1949一2004年洞庭湖面积、容积的变化,并说明因其变化所带来的区域生态危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考查世界水资源的分布。

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国,面积狭小,可供储水的面积小,且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故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读表可知;该村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占比35.4%,占比最大,故选C。

【点睛】3、D【分析】【分析】

【详解】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所有事物;并非只是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A错,D正确;人类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与人相关的生物要素和生非生物要素,B错;环境的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含义也不相同,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是生物界的环境,但不能说环境就是生物界的环境,也就是说环境的内涵远大于生物界的环境,C错。故选D。

【点睛】4、D【分析】【详解】

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因此D正确。5、D【分析】【分析】

【详解】

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即是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科研力度,科技兴农,提高粮食单产,①③⑤正确;应加大后备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不是开发,②错。增加粮食进口会加大我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不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④错。故选D。

【点睛】6、D【分析】【分析】

【详解】

ISO14000系列标准以市场消费行为;市场对企业(机构)环境形象认可为动力;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不带有任何强制性,D不正确,符合题意;ISO14000系列标准突破了环境管理政府行为的单一模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该标准可以规范各企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该标准没有污染物排放绝对量的设置,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全员参与。2、广泛的适用性。3、灵活性。4、兼容性。5、全过程预防"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6、持续改进原则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纵观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如全球变暖等。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方面也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点睛】【解析】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寻求国际合作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类型;成因及危害。具体主要考查了火灾和水土流失易发生的季节、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

读图,该地位于30°-40°大陆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易发生火灾;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降水集中,易发生水土流失。过火林地植被覆盖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解析】季节: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生在冬季。

原因: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与生活实际实际紧密;结合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分析即可,较容易。

【详解】

一直被垃圾困扰的原因应从垃圾排放量多、处理困难、垃圾处理技术有待提高、可降解部分降解缓慢等方面考虑。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雪域风光和藏族的民风民俗令人神往,随着青藏铁路等的修建,当地交通条件改善,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垃圾排放量和种类增多。受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当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外运困难,回收成本高。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垃圾自然降解能力低。【解析】高寒缺氧,垃圾自然降解能力低;交通条件改善,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牧民饮食习惯改变,垃圾量和种类增多;人们居住分散,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或严重缺失);面积广袤,交通不便,垃圾外运困难,回收成本高。(任答五点)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洱海为背景;涉及水污染与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

(1)

本题主要结合流域形态特点及流域内生产生活活动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有多条河流注入洱海,结合材料可知,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且洱海水体较封闭,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

结合材料可知;第一次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主要是减少机动渔船产生的汽柴油污染;第二次蓝藻暴发,政府部门退田;退塘,主要是减少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第三次按照政府要求,拆掉洱海旁的客栈,主要是解决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3)

洱海作为重要的湿地资源;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洱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廊道的建设,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民众收入,在努力把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大理最靓丽名片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增加了更多休闲空间。

【点睛】【解析】(1)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3)生态效益: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经济效益:发展旅游观光业,带动相关产业。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环保意识,增加休闲空间。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材料信息完整,结合图表数据回答即可,难度较低,体现了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从生产量看,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于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多数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说明我国整体能源供应紧张。

(2)结合图中信息;我国油气供应体系有三个战略安全区,其中,纵坐标制度风险最高的是非洲,而横坐标资源前景最好的是中东。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可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