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D/2A/wKhkGWegRTiATLUxAAHvX0L6fB8027.jpg)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D/2A/wKhkGWegRTiATLUxAAHvX0L6fB80272.jpg)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D/2A/wKhkGWegRTiATLUxAAHvX0L6fB80273.jpg)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D/2A/wKhkGWegRTiATLUxAAHvX0L6fB80274.jpg)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0D/2A/wKhkGWegRTiATLUxAAHvX0L6fB80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迁徙(xǐ)
间隙(jiàn)
蜷缩(juǎn)
杞人忧天(qǐ)B.庇护(pì)
缄默(jiān)
怅然(chàng)
骇人听闻(hài)C.狭隘(ài)
沼泽(zhǎo)
怂恿(yǒng)
拈轻怕重(niān)D.邋遢(lā)
亢奋(kàng)
惬意(xiá)
以身殉职(x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
惩戒
亭亭玉丽
漠不关心B.热忱
蜕变
麻木不仁
不可救要C.纯粹
雾霭
风竹残年
精益求精D.周济
炫耀
见异思迁
任劳任怨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认为是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诫”是“劝勉、告诫”的意思。B.《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古代神话小说《聊斋志异》,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童话故事都是他的代表作。D.《赫尔墨斯和雕像》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是古希腊作家,传说他善讲寓言。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A.开阔
吸收
鉴定 B.开辟
吸收
鉴别C.开阔
汲取
鉴别 D.开辟
汲取
鉴定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乡建设要力争做到精心规划和合理开发。B.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的求知欲油然而生。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D.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雨露泥土的气息和花草树木的身影。6.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这篇作品以叙事为主,仅用28字就塑造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形象。B.景物描写中的修饰词“枯”“老”“昏”“古”“瘦”等传达出一种衰落、颓败的特点。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所呈现的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他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D.这篇作品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高度统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片段,并结合你对全文的阅读印象,完成下面小题。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7.结合选段内容回答,作者因何感谢母亲。8.在选段之前的文字中,作者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请简要列举各一例。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穿井得一人》一文,回答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
②及其家穿井
及:③国人道之
道:
④丁氏对曰
对: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11.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四、名句名篇默写12.古诗文默写填空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④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⑤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我愿意去读懂你①我真后悔给爸买智能手机,更后悔教会他刷朋友圈。②周一,我在公司忙得团团转,郁闷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一个上午累成狗。”几分钟后,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全是爸发来的超长语音。我赶紧放下工作躲进厕所听。哦,原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他还说:“不要把自己和狗相提并论,你是狗,那我是什么?”我抱着手机真是哭笑不得。③又一个周末,我约了闺蜜去逛街,回来时发现好端端的家被表妹那条叫肉肉的狗给“强拆”了,可肇事者却没有一点儿愧疚之意。卫生纸被撕碎了能忍,沙发被啃了也可不计较,但看到被摔碎的粉饼和被折断的口红时,我就怒火攻上心头,立即拍照配上狠话:“这种狗,怎么炖好吃?”④几分钟后,爸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你是不是疯了?为了这么点儿事就要杀肉肉!”我只能无语。⑤那天天气甚好,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因为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准备发朋友圈。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伺机而动——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随后,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标题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唉,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到我的脚上。⑥我赶紧解释:气温回升,一点儿都不冷,街上的小姑娘都这样打扮。爸大概觉得语音费事,直接打了电话过来。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下午回家换了长裤长袜,并拍照发给他看。⑦十一假期到来前三天,爸一改画风,每天准时分享两篇感恩父母系列的文章,并发来这样的语音:“女儿呀,你要是忙,就不要回来了!爸特别好……咳……咳!”听听,我怎么能不回去?⑧那日下了出租车,只见爸满面红光地等在小区门口,正和几位邻居侃大山。我主动和几位叔叔打招呼,爸对我的举止、衣着特别满意,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示好:“女儿啊,老爸给你做了一桌好吃的!”⑨爸的厨艺确实很好,我空着肚子赶火车早已饿得饥肠辘辘,我抄起筷子就开吃。看着我啃排骨贪婪的样子,爸忽然想起什么,撂下筷子问:“你不会直想把肉肉炖了吧?”⑩唉,我不知该怎么跟他解释。我说:“老爸,我们这代人的表达方式,不像你想得那样严肃。”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我心里不是滋味,假装埋头刷朋友圈,内心早已波澜四起。⑪妈去世得早,是爸把我拉扯成人。我知道爸爱我,但我总觉得在这世上没有一个可以听我倾诉少女心事的人。相继出现的各种社交软件给了我一个宣泄情绪的窗口,我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谈烦恼、聊困惑,爸担心我,但我什么都不愿意跟他讲,他能做的,便是努力融入我的世界跟在我的身后,捕捉我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⑫爸在QQ上,只与我一人聊天;爸的微博,只关注我一人;爸在微信上,把我设为置顶聊天翻一翻我俩的聊天记录,每次天气突变、流行病来袭……他总是兴师动众地搬运一堆文章,希望能帮到我,而我的回复,永远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或者表情。⑬隔日早餐时间,爸坐在桌前看手机,许久:他才笑着说:“哈哈,原来‘累成狗’是这个意思啊!”爸又开始学网络用语了,看他认真记录的样子我不想再做他特别难懂的女儿。回到自己的小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网络用语,给爸发过去。⑭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他,告诉他其实,我的心与他从未疏远。13.阅读第②~⑥段,在表格空缺处,补充恰当的内容。事件爸的反应“我”发累成狗的朋友圈(1)(2)打电话斥责“我”“我”晒户外活动的美照,却被老爸发现露脚踝(3)1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15.如何理解文末“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这句话?16.有同学认为,第⑤段“窥探”“伺机”两词含有贬义,用在文中欠妥。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①将,数讨山越②。蒙年十五六窃③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④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______?”母哀而舍之。(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有删减)【注】①孙策: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孙坚之子,孙权的长兄。②数讨山越:多次讨伐山越。山越: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③窃:偷偷,私自。④恚:怒。17.用“/”文中画线的句子标画停顿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18.为文中空缺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使其文意完整。七、综合性学习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某班将开展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的三则材料,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是指中华文明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引入国家实验课程。【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精品。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及匾额题字:①岳飞庙——还我江山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贡院——唯才是举1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0.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八、填空题21.请根据下列名著选段或简述,填写《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相应内容。名著内容描述《朝花夕拾》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1)。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却是我的乐园。《西游记》(2)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佛祖讲经,金蝉子没有认真听讲,轻慢佛法,遂被如来贬下凡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重新印证大道得到金身,重修正果,再世为佛。(3)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保护师父西天取经,出生入死,忠贞不二,为取《西游记》得真经立下汗马功劳。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选段中的妇人是(4)。九、名著阅读22.鲁迅到日本学医,想学好医学救治那些像他父亲一样被疾病夺去生命的人,但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毅然“弃医学文”,请简述其中的原因。十、作文23.题目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提示:(1)可以大胆怨象,但要符合你性格发展的逻辑。不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十年后的你所生活的环境。(2)不要只是概括地叙述,要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描写等,具体展现你的性格、心态,以增加真实感。《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答案CDBCAA1.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蜷缩(juǎn)——quán;B.庇护(pì)——bì;D.惬意(xiá)——qiè;故选C。2.D【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亭亭玉丽——亭亭玉立;B.不可救要——不可救药;C.风竹残年——风烛残年;故选D。3.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有误,《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不是《聊斋志异》。故选B。4.C【详解】(1)开阔: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思想、心胸)开朗。开辟:开创、创立。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让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更宽广,故应填“开阔”。(2)吸收: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汲取:意思是吸取、吸收有意义、有营养的部分。结合语境,这里形容要吸取更多的聪明才智,故应填“汲取”。(3)鉴定: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鉴别:辨别(真假好坏)。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人要善于辨别真假好坏,故应填“鉴别”。故选C。5.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B.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使”。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D.搭配不当,删去“和花草树木的身影”。故选A。6.A【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A.结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可知,这篇作品以描写为主;故选A。7.感谢了母亲教给他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了他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他从来没感到过劳累;给了他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8.示例: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把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儿女,也不同任何人吵架。【导语】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充满深情的纪实散文,他用质朴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形象。文章通过对母亲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的描述,揭示了这些品质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与生活态度。母亲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朱德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通过回忆与反思,朱德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与缅怀,并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和人民。文章传递出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强调了他们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7.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从第①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可知,朱德所以要感谢母亲,是因为她教给朱德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了朱德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朱德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也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从第②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可知,朱德所以要感谢母亲,还因为她教给了朱德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朱德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成为了朱德的人生财富,让朱德在革命道路上受益颇多。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8.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可从前文中找出表现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的例子即可。先看“勤劳俭朴的习惯”:《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再看“宽厚仁慈的态度”:母亲的宽厚仁慈不仅体现在对待家庭成员上,更体现在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上。母亲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孩子,也没有与任何人吵过架。她在大家庭中扮演着调解者的角色,使得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甚至到了营养不良的地步,但她仍然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她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她朴素的阶级意识的表现。尽管自己不富裕,但她仍然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综上分析,选择一例阐述即可。9.从井里取水,打水待,等到讲述应答,回答10.得到一个人使唤,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11.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既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导语】《穿井得一人》故事主要讲述了信息传播中的失真现象。丁家本因挖井省去了用水人的出门,却被误传成挖井看到活人,导致消息传播过程中的扭曲。文章通过简短的故事,揭示了古代乃至现代交流中信息失真、理解偏差等问题,警示人们在传播信息时需谨慎核实,不仅要追求信息的完整性,并应沉着分析消息来源与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谣言传播。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①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打水。②句意: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的时候。及:待、等到。③句意: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道:讲述。④句意:丁氏回答说。对:应答、回答。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得:得到;之:的;使:使唤;非:不是;于:从、在。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在《穿井得一人》这篇短文中,“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句话经传播后完全变了味。丁氏原本的意思是“吾穿井得一人之使”,也就是打井后自家节省了一个外出打水的人力,多了一个可供使唤做事的人,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丁氏穿井得一人”,仿佛是从井里捞出一个活人。
文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展现出谣言传播之迅速、范围之广,大家听到一点消息,未经查实,就纷纷开始讲述、扩散。如果大家能对最初听到的“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句话多一些质疑,不盲目跟风传播,而是像宋君一样,派人去问清楚实际情况,也就是“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就不会让不实信息肆意流传。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海量的信息,倘若对这些传闻不加思考、不加甄别,轻信且随意传播,就很容易造成误解,扰乱正常的信息秩序,所以一定要秉持审慎的态度对待传闻。【点睛】参考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12.星汉灿烂随君直到夜郎西我言秋日胜春朝非宁静无以致远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灿、君、郎、西、朝、致、残”等字的正确书写。13.(1)给“我”上思想教育课(2)“我”家被表妹的狗强拆,“我”发了要“炖狗”的朋友圈(3)给“我”发来养生文章,打电话14.画线句子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明白误会了“我”的表达后不好意思的神态,表现出因为“我”不跟他沟通而产生误会的无奈和难过,表达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深沉的爱。15.越来越苍老的父亲努力用各种网络方式了解“我”,却跟不上“我”和时代的脚步;当“我”理解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深沉的爱后感到愧疚,愿意认真地与他交流。16.这两个词在文中并无贬义(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时刻关注着“我”的生活动态,变现出他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厚的爱。【导语】这篇文章以亲情为主题,讲述了现代家庭中父女间的代沟与理解。通过女儿在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动态表现与父亲的理解反应,展示了两代人之间由于表达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同时,文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幽默风趣的口吻,刻画了父亲笨拙却真诚关心女儿的形象,并点出女儿意识到并愿意努力去理解和适应父亲的温情。文章突出表达了在亲情世界中,相互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第②段“周一,我在公司忙得团团转,郁闷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一个上午累成狗’”对应了:“我”发累成狗的朋友圈;(1)由第②段“几分钟后,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全是爸发来的超长语音。我赶紧放下工作躲进厕所听。哦,原来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他还说:‘不要把自己和狗相提并论,你是狗,那我是什么’”可知,“我”在朋友圈抱怨工作的状态被父亲误解,父亲用语音给予思想教育,强调不应把自己比作狗。据此可以概括出爸的反应:父亲用语音对“我”进行思想教育;(2)由文章第③段“又一个周末,我约了闺蜜去逛街,回来时发现好端端的家被表妹那条叫肉肉的狗给‘强拆’了,可肇事者却没有一点儿愧疚之意。卫生纸被撕碎了能忍,沙发被啃了也可不计较,但看到被摔碎的粉饼和被折断的口红时,我就怒火攻上心头,立即拍照配上狠话:“这种狗,怎么炖好吃””可知,在周末“我”回家后发现家被表妹的狗破坏,尽管小物件的破坏可以忍受,而心爱的化妆品受损让“我”愤怒,最终“我”选择以调侃的方式在网络上发泄。据此可以概括出:表妹的狗破坏了“我”家物品,“我”发朋友圈要“炖狗”;第④段“几分钟后,爸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你是不是疯了?为了这么点儿事就要杀肉肉’”对应了:打电话斥责“我”;第⑤段“我穿着新买的春装去公园。因为爸喜欢我参加户外活动,便拍了几张美图准备发朋友圈……唉,为了扮潮,我特意露出一截脚踝,谁承想大好春色他不看,偏偏把注意力放到我的脚上”对应了:“我”晒户外活动的美照,却被老爸发现露脚踝;(3)由文章第⑤段“照片刚发好,就是一个秒赞。随后,我又收到三篇‘深度好文’,标题大概是《小心病从脚入》《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第⑥段“爸大概觉得语音费事,直接打了电话过来。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好妥协……”可知,爸对“我”露脚踝表示担忧,通过点赞朋友圈和分享相关文章表达关心,并通过电话直接沟通促使“我”做出改变,反映出爸对“我”的关爱与关注。据此可以概括出爸的反应:给“我”分享养生文章并打电话表达关心。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爸的脸红了,憋了很久,才说:‘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这段话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了父亲内心真实的情感变化。父亲因误解女儿的意思而“脸红”,显示出他在明白误会了“我”的表达后不好意思的神态,表明他在子女面前的不安与歉意。这种神态变化生动细腻,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因为“我”不跟他沟通而产生误会的无奈和难过,他尝试融入女儿的生活,但由于代沟,难免产生误解。此外,父亲的话语“你什么事都不跟爸说,爸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了解”直率且质朴,他感知到女儿的变化,试图通过各种媒介来理解和关注她的生活与情感,表达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深沉的爱,反映出他在用尽力气融入女儿的世界时的笨拙和深情。整体上,这段描写既表达了父亲的爱,也揭示了父女关系的沟通困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且复杂的亲情。1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文末“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这句话深刻表现了父亲与“我”之间的情感矛盾及“我”心态的变化。父亲因此前互联网的经验不多,他在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沟通方式,试图用社交媒体靠近和理解子女的生活与思想,然而随着年岁的渐长,他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然而,“我”逐渐意识到父亲的爱与关怀,虽然表达方式笨拙甚至有些误会,但那种努力靠近的姿态和渐衰的步伐让“我”更深刻感受到父亲的爱,“我”开始从内心渴望去等待并理解父亲。结尾的反思和感悟强化了全篇的亲情基调,表达了子女对年迈父亲的感激和愿意适应、等待的心态,让亲情更加融洽。两个角色在互动中的成长和心态的转换展现出亲情中的温暖和包容。1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第⑤段“爸好像一直擎着手机窥探我,伺机而动”中“窥探”“伺机”这两个词虽然通常情况下具有贬义,但在本文中属于贬词褒用,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生活的关注和爱护。父亲通过“窥探”和“伺机”来积极关注“我”的朋友圈动态,反映出他因缺少与女儿直接沟通的机会,而不得不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女儿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注背后,是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和对其安全与健康的关心,因此,用词虽显紧张和急切,却满含温情。此外,这样使用词语,也增加了文中父爱表达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突出父亲在新媒体时代被动接受和适应子女生活的努力,以及对子女无时不在的关爱。因此,这两个词在文中的使用是合理的。17.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18.安(焉)得虎子【导语】本文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记述了吕蒙年少时的勇敢和冒险精神。他在十五六岁时,未经允许私自随姊夫邓当出征,表现出他不畏危险、勇于挑战的个性。文本中的吕蒙以“不探虎穴,焉得虎子?”的格言回应母亲的责罚,以此彰显了他追求卓越的理念。不仅反映了吕蒙的少年志向和军事才气,也为后人展示了其蜕变为杰出将领的雏形。作品通过简练的语句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17.本题考查断句。句意:吕蒙十五六岁时,私自跟随邓当去攻打山贼,邓当回头看见吕蒙,大惊失色,呵斥责骂也不能让吕蒙停止。“蒙年十五六”点明时间与人物年龄;“窃随当击贼”陈述主要事件,即吕蒙偷偷跟着邓当去作战;“当顾见”,“当”指邓当,说邓当回头看见吕蒙;“大惊”描述邓当当时的反应;“呵叱”是邓当后续的动作;“不能禁止”则表明呵斥也没起到作用。即断句为: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18.本题考查俗语。根据“不探虎穴”可知,后半句是“安得虎子”。这句话化用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俗语,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在文中,吕蒙以此回应母亲要惩罚他私自随姐夫作战之事,展现出他年少时就拥有的勇敢无畏、敢于冒险的精神。【点睛】参考译文: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私自跟随邓当去攻打山贼,邓当回头看见吕蒙,大惊失色,呵斥责骂也不能让吕蒙停止。回去后,邓当向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咱们)现在贫贱困苦,很难生存下去,我出去打仗,倘若不小心有点功劳,就可以得到富贵。不到老虎洞中去,怎会捉到小老虎呢?”母亲悲伤无奈地认同了吕蒙。19.专家呼吁中小学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正走向世界。20.示例:①贡院是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地点,“唯才是举”突出了其选拔人才的作用。②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所以用“万世师表”做匾额。③岳飞庙是后人祭祀怀念岳飞的地方,“还我河山”是岳飞的文句也表现出他一生的壮志。【解析】19.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地梳理概括。根据材料一“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引入国家实验课程”可知,专家呼吁中小学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材料二“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可知,当前国学经典正在走进中小学,走向世界。20.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作答时说出建筑物与匾额题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①“唯才是举”的意思是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举。贡院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时举行乡试事会试的场所。这个题字点明了科举考试选择人才的方式和标准。②“万世师表”的意思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孔庙是古代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这一题字高度概括了孔子以其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道德给后人做出了表率,是“万世师表”。③“还我河山”的意思是收复失地。岳飞庙是后人祭祀怀念岳飞的地方。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一心所求就是收复大宋失地,后被奸臣所害,功业未成。“还我河山”四字,概括了岳飞一生的追求。21.百草园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识记。(1)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可知,答案应为“百草园”。(2)根据《西游记》相关内容可知,唐僧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因为轻慢佛法而被贬下凡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再世为佛。(3)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性格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权威,同时他保护师父唐僧西天取经,出生入死,忠贞不二,为取得真经立下汗马功劳。(4)根据在选段中“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可知,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用宝扇扇走,最后落在小须弥山。而根据《西游记》的情节,孙悟空曾在此处求灵吉菩萨降服黄风怪以救其师父,这里的妇人正是铁扇公主。后来孙悟空向灵吉菩萨借来了定风丹抵抗铁扇公主扇出的大风。22.示例: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求学,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在矿路学堂所学无用武之地。鲁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决定弃医从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觉到中国百姓的麻木,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的迫切。【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藤野先生》中说,在一次课堂上,教授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同范例粉水
- 2025年公共艺术设计市场调研报告
- 公路护栏工程合同范例
- 学校保安聘任合同范本
- 出售鱼苗批发合同范本
- 公司卖旧车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燃气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施工单位临时用工劳务派遣与职业健康合同
- 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船舶设备零部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版:煤矿用压力罐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4年贵州云岩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
- 《算法定价垄断属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义乌农商银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
- 在线心理健康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电动三轮车购销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