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D/13/wKhkGWegRL-AYDyUAAEnuJD3e0A349.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D/13/wKhkGWegRL-AYDyUAAEnuJD3e0A3492.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D/13/wKhkGWegRL-AYDyUAAEnuJD3e0A3493.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D/13/wKhkGWegRL-AYDyUAAEnuJD3e0A3494.jpg)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D/13/wKhkGWegRL-AYDyUAAEnuJD3e0A3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采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在同一水平地面拉动同一重物,所用拉力最小的是()A.B.C.D.2、潜望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
C.等大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
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
的大小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隆芦1
秒内,木箱静止不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推力不对箱子做功B.1隆芦3
秒内,木箱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N
推力对箱子做了功C.3隆芦5
秒内,木箱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N
推力做了400J
的功D.5隆芦6
秒内,木箱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推力不对箱子做功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有的像是正立的,有的像是倒立的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变大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不属于平面镜成像5、在2008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D.乙火炬一定一定静止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小莉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铝块可以放在铁锅中熔化B.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铝块的体积较小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的密度值保持不变D.把温度为鈭�8隆忙
的冰放入盛有0隆忙
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会增加7、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B.把铁块锻压成铁饼时,它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C.给铁球不断加热的过程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宇航员随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航行时,质量和密度都变小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
已知体积VA<V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
对地面的压强PA=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的密度一定大于B
的密度B.A
的密度可能小于B
的密度C.A
的质量一定大于B
的质量D.A
的质量可能等于B
的质量10、现有密度分别为p12(p1<p2)
的两种液体,体积均为V0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质量比11
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
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
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
则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p1+p22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p1p2p1+p2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为(p2p1鈭�1)隆陇V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为(1鈭�p1p2)隆陇V
11、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不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B.C.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光在____中沿____传播的.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13、(2014春•句容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用实验室温度计测烧杯内水温的情况,其操作过程的错误之处有:
(1)____;
(2)____.14、两个电阻R1=3Ω,R2=6Ω,若将它们串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若将它们并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它们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15、“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
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的作用;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的缘故.16、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在水平方向的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娄脕=
____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娄脕
应适当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才能保证反射光仍然水平射入洞中.17、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由小孔成像规律可知,蜡烛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______。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______(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18、(2012秋•麻城市月考)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19、打火机是用____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后贮存在机壳内.20、【题文】如上图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仪式上,威武雄壮的坦克方队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处于____状态。坦克履带上有许多棱,为了防止损坏路面检阅时在棱和棱之间安装上橡胶块,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1、功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距离的单位决定的.____.(判断对错)22、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____.23、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活和生产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4、物理学主要研究:声、____、力、____、____等现象.2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1)将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____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2)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是因为锅内气压较____(填“大”或“小”),水的沸点____(填“高”或“低”);
(3)筷子实质上是一种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4)茶壶是利用____原理工作的.26、下列情况分别利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请分别填写在空格处.
(1)弹簧拉力计上的弹簧____
(2)电线用金属做导线____
(3)磁铁装卸废钢____
(4)用金刚钻划玻璃____.27、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场采用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让所有观众真切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的幻境体验,若以正在旋转的观众席为参照物,玉女峰是____的;观众听到逼真的鸟鸣声、马嘶声、潺潺的流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分辨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观众看到玉女峰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现象.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6分)28、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
(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____g/cm3.29、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EO,并找到反射光线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入射角;
(2)将纸板如图乙折叠,____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规律有哪些?____
(4)如果把甲图中的入射光沿FO射入,则反射光将沿____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A、FB、FC;即可比较其大小;
知道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据此可比较CD图中拉力的大小.【解析】【解答】解:A图中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拉力等于向左的摩擦力,此时拉力FA=f;
B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拉力FB=f;
C图中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所以拉力FC=f;
D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所以拉力FD=f′;由于在压力和表面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即f′<f,所以由此可得:FD<FC<FA=FB.
故选D.2、B【分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即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是与实物大小相同的虚像.
故选B.
【解析】【答案】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3、D【分析】解:A0鈭�1s
内;由图丙知物体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推力F=100N
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0N
由于没有移动距离,故推力不做功,故A正确;
B;由图丙知;3鈭�5s
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推力F=200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F=200N
由图乙可知;木箱在1鈭�3s
内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无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与物体间压力不变,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1鈭�3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N
有力有距离,故推力对箱子做了功,故B正确;
C;3鈭�5s
内;由图乙可知,推力F=200N
木箱的平均速度v=1.0m/s
时间t=5s鈭�3s=2s
由v=st
得;木箱移动的距离:s=vt=1m/s隆脕2s=2m
则推力做功:W=Fs=200N隆脕2m=400J
故C正确。
D;5隆芦6
秒内;木箱减速运动,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于有力也有距离,故推力对箱子做功,故D错误。
故选:D
做功的两要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1)
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推力的大小和木箱的速度;判断摩擦力和是否做功;
(2)
根据图象可知推力的大小;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1鈭�3s
内木箱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W=Fs
求出推力做的功。
(3)
先根据图丙分析3鈭�5s
内;木箱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图乙读出木箱受到的推力,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W=Fs
算出功;
(4)
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即可得出5隆芦6
秒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是否做功。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学图象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上得到有用的物理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好题。【解析】D
4、A【分析】解:A
平面镜成的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平面镜成的像都是正立的;没有倒立的,故B错误;
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不管是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像的大小都不变,故C错误;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A.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个知识点都是光学部分的中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解析】A
5、C【分析】【分析】(1)
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2)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
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
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解答】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
故选C。
【解析】C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D【分析】【分析】(1)
熔点高的容器可以来盛放熔点低的物质加热;
(2)
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体积大小;
(3)
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状态改变时,有些物体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4)
当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密度、熔点、热量的应用,注意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分析比较。【解答】A.因为铁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很多;所以铝块可以放在铁锅中熔化,故A正确;
B.由数据可知铁的密度大;所以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铝块的体积较大,故B错误;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水结冰,密度就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把温度为鈭�8隆忙
的冰块投入盛有0隆忙
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和水之间会发生热传递,水要释放热量,水会结冰,冰的质量会增加,故D正确。
故选AD。【解析】AD
7、ACD【分析】【分析】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解析】【解答】解:
A;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故A正确,B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故C正确;
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液态,落到地面形成降雨,熔化吸热.故D正确.
故选:ACD.8、AB【分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解析】【解答】解:A、“一块冰熔化成水”虽然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含水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未变,体积会变小;根据公式ρ=可以知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因此其密度会变大,故A正确.
B;把铁块锻压成铁饼时;铁饼中所含铁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没变,密度也没变,故B正确.
C;“把铁球加热”;铁球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铁球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质量没变,但体积变大,密度会略有变小,故C错误.
D;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重力为0,而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所以D错误.
故选AB.9、AC【分析】解:
(1)
实心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FS=GS=mgS=娄脩VgS=娄脩ShgS=娄脩gh
由图知hA<hB
已知pA=pB
由p=娄脩gh
可知,密度关系为娄脩A>娄脩B
故A正确,B错误;
(2)
已知pA=pBSA>SB
由F=pS
可知,压力关系为FA>FB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GA>GB
则mA>mB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体积公式和压强公式得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根据压强相等可知两者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已知两者的压强相等和底面积关系;根据F=pS
求出两者对桌面的压力关系即可得出重力关系,进一步得出质量关系。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娄脩gh
对于规则物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不仅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准确率也会提高。【解析】AC
10、BD【分析】【分析】(1)
当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质量为m
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2m
然后根据公式V=m娄脩
得出这两种液体的体积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体积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2)
因为两液体的体积相等,且娄脩1<娄脩2
可判断哪种液体剩余,设等质量的密度为娄脩2
的液体的体积V2
利用密度公式求使用娄脩2
液体的体积,进而求出剩余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液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两液体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解答】
AB
按质量比11
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一种液体的质量为m
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2m
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1=m娄脩1V2=m娄脩2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禄矛潞脧=V1+V2=m娄脩1+m娄脩2
混合液体的密度:
娄脩=2mV禄矛潞脧=2mm娄脩1+m娄脩2=2娄脩1娄脩2娄脩1+娄脩2
故B正确,A错误;
CD
因为原来两液体的体积相等,且娄脩1<娄脩2
由m=娄脩V
可知,m1<m2
即体积相等的两液体,密度为娄脩2
的液体质量较大;
按质量比11
的比例混合;要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则密度为娄脩1
的液体全部用完,密度为娄脩2
的液体有剩余;
设等质量的密度为娄脩2
的液体体积为V2(
实际取用的体积)
根据等质量混合可得娄脩1V0=娄脩2V2
所以V2=娄脩1V0娄脩2
所以;密度为娄脩2
的液体剩余的体积为:
V2隆盲=V0鈭�V2=V0鈭�娄脩1V0娄脩2=(1鈭�娄脩1娄脩2)隆陇V0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解析】BD
11、ABC【分析】解:
A;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符合题意;
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本题综合性较强,各种不同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都涉及到了,解题时要抓住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及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判断出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走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ABC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分析】由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速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故答案为:同种均匀介质;直线;小于;光的直线传播.13、略
【分析】【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后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析】【解答】解:由于环境的温度不可能和被测液体的温度相同;所以温度计在使用的时候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平.
故答案为:(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壁;(2)视线没有与刻度线相平.14、略
【分析】
(1)因两电阻串联;故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即电流之比为1:1;
由欧姆定律得:U1=IR1,U2=IR2;
则两电阻的电压之比:U1:U2=(IR1):(IR2)=R1:R2=3Ω:6Ω=1:2;
(2)若两电阻并联;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电压之比为1:1;
由欧姆定律得:I1=I2=
即电流之比为:I1:I2==R2:R1=6Ω:3Ω=2:1.
故答案为:1:11:22:11:1
【解析】【答案】(1)两电阻串联;则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压之比;
(2)若两电阻并联;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流之比.
15、引力大气压电(电荷)【分析】【分析】(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与斥力;(2)
我们周围存在大气压;(3)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凝固、大气压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解答】(1)
光滑铅块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分子间也有斥力;
(2)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3)
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
故答案为:引力;大气压;电(
电荷)
【解析】引力大气压电(
电荷)
16、略
【分析】解:如图,隆脧1
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隆脧2=隆脧1
由平面几何知识:隆脧娄脕=隆脧3
而隆脧3=90鈭�鈭�隆脧2隆脿隆脧娄脕=90鈭�鈭�隆脧1
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鈭�
入射角为45鈭�
即隆脧1=45鈭�
所以娄脕=45鈭�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隆脧1
减小,隆脧娄脕=90鈭�鈭�隆脧1
增大.
故答案为:45鈭�
增大.
要解决此题;关键是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根据数学平面几何知识,找出娄脕
与入射角的关系,分析解答本题中的问题.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本题中反射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入射光线改变方向,入射角会变化,反射角也跟着变化,找到几何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解析】45鈭�
增大17、实像直线传播减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分析】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是实像;
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2)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与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故答案为:实像;直线传播;减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倒立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成正比。
(2)小孔成像像的大小与屏和孔之间的距离有关;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
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知识,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成正比。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解析】实像直线传播减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18、略
【分析】【分析】(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析】【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300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300;能.19、略
【分析】【分析】物质由气体变为液态叫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析】【解答】解: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就是通过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贮存在机壳内;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20、略
【分析】【解析】(1)坦克方队整齐划一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和作为参照物的坦克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其中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它坦克是静止的.
(2)在棱和棱之间安装上橡胶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解析】【答案】静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1、√【分析】【分析】根据对功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和单位的掌握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
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所以功的单位是N•m,也就是焦耳.即功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距离的单位决定.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根据总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距离.所以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故答案为:×.23、×【分析】【解答】地球上的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丰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类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产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根据对物理学科研究内容的了解回答.【解析】【解答】解: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故答案为:光;热;电.25、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上的气体压强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杠杆的分类: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时费力杠杆;③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
(4)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解析】【解答】解:
(1)将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能使切菜更容易;
(2)由于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较大,使得水的沸点高,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
(3)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4)茶壶;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1)增大;(2)大;高;(3)费力;(4)连通器.26、略
【分析】【分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应用了物质的什么属性.【解析】【解答】解:(1)弹簧拉力计上的弹簧应用了弹簧的弹性;
(2)电线用金属做导线应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3)磁铁装卸废钢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4)用金刚钻划玻璃应用了金刚钻的硬度;
故答案为:(1)弹性;(2)导电性;(3)磁性;(4)硬度.27、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平面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仙居碧绿有机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钢丝刷木柄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活动带砧式桌虎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剂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离子烟感探测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字化直流电源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摄像头高清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大型空间冷却系统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理机器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30题) (二)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HyperMesh100基础培训教程
-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农村信用社个人借款申请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