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C/1A/wKhkGWegQ4aAG43BAAGooUODFK8972.jpg)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C/1A/wKhkGWegQ4aAG43BAAGooUODFK89722.jpg)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C/1A/wKhkGWegQ4aAG43BAAGooUODFK89723.jpg)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C/1A/wKhkGWegQ4aAG43BAAGooUODFK89724.jpg)
![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C/1A/wKhkGWegQ4aAG43BAAGooUODFK89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____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B.____可乐也信:诚,确实。C.虽无丝竹管弦之____盛:多,这里指“热闹”。D.感慨____之矣系:附着。2、下列选项中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寓形宇内复几时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然已,勿动勿虑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C.不抑耗其实而已D.他植者则不然4、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B.此三者,吾遗恨也有大石当中流C.得双石于潭上盛以锦囊D.此世所以不传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B.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C.①内外多置小门。②顾视无可置者。D.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②今已亭亭如盖矣。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9题,共18分)6、翻译下列句子。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7、下面语段中的各句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错误;请修改(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并说明原因。
①因为冬天游客少,各个店铺很早就关门打烊停止营业,古城便早早恢复了平静。②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就隐藏在一扇扇门板掩映的小巷里,“边城”也好,“萧萧”也罢,都是从这间屋子的大理石桌面上流淌出来,一直流进沱江氤氲不绝的水里。③老城楼边可以坐船,在撑船阿哥的歌声中,穿过虹桥,小船顺流而下。④虹桥上有个书摊,买一本《边城》,老板就给你盖上个细致的书章,书摊生意红火,恐怕是沈先生的书卖得最好的地方。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9、通假字。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____”,____
(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____”,____
(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____”,____
(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____”,____
(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____”,____
(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____”,____10、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二三其德____________(2)士贰其行____________
(3)三岁食贫____________(4)其黄而陨____________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4)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12、理解下面句子中画线句的潜台词。小妞妈!我还饿!王利发唉!①出去吧!乡妇走吧,乖!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乡妇②乖!(哭着,携小妞下)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危乎高哉危:________________
②所守或匪亲匪:________________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当:________________
④可以横绝峨眉巅绝:________________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膺:________________
⑥使人听此凋朱颜凋:________________
⑦隔叶黄鹂空好音空:________________
⑧两朝开济老臣心济:________________
⑨三顾频烦天下计顾: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6、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写(共1题,共6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___”两句写了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漫步长啸吟诗;显示了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2)柳永《望海潮》中运用数量词具体描写杭州美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1、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A项,“会:恰逢”错误,从句中来看,“会”应为动词,意思是“聚会,集会”。故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其次列坐”。
A.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B.介词结构后置句;正确语序为“或(于)怀抱取之,(于)一室之内悟言”。
C.无特殊句式。
D.介词结构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于寓形宇内复几时”。
故选C。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既然”;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
B.“窥伺”;古今义相同,暗中观察。
C.“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D.“不然”;古义:不是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
故选B。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特点的能力。
A.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定语后置,正确语序为“铿然有声(之)石”;
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省略句,“有大石当(于)中流”;
C.都是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潭上得双石”“以锦囊盛”;
D.判断句;“也”字表判断/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故选C。5、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每逢;副词,常常。
B.均为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C.动词;设置;动词,安置;放置。
D.副词;然后;副词,已经。
故选B。二、其他(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扣”,敲击;“聆”,聆听;“函胡”,重浊而模糊;“桴”,鼓槌;“余韵”,余音;“歇”,消失。
(2)中,“目见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臆断”,主观想象去猜测。【解析】(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近义词辨析以及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了解常见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的用法,近义词辨析的技巧(语境分析法、语法分析法、情感或语体色彩分析法),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语境、表意不明等病句六大类型。
第①句属于成分赘余;“打样”与“关门”和“停止营业”三处一个意思,所以需要删掉两处。
第②句双引号用错;““边城”也好,“萧萧”也罢,从结构上判断,两个词用法相同,我们知道《边城》是小说题目,“萧萧”自然也是。所以把两处双引号均改成书名号。
第③句“穿过虹桥;小船顺流而下”中根据“老城楼边可以坐船”判断,应该先“顺流而下”,然后才能“穿过”虹桥,语序不合理需要调整顺序。
第④句中“细致”不能直接修饰《书章》,可以改为“做工细致”或者把“细致”改为“精巧”或“雅致”。【解析】。序号改正并说明理由①“关门打烊停止营业”语意重复,“打烊”是“(商店)关门停止营业(一般在晚上)”的意思。去掉“打烊”或“关门”“停止营业”。②“边城”“萧萧”是两篇小说,应改为《边城》《萧萧》。③“穿过虹桥,小船顺流而下”语序不当,应改为“小船顺流而下,穿过虹桥”。④“细致”用词不当,应改为“雅致”。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来。“骋”,开畅;舒展。“极”,穷尽。“信”,实在。
(2)“固”;本来就。“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为”,是。
(3)“事”;指耕种之事。“畴”,田地。“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将于西畴有事”。
(4)“聊”,姑且。“乘化”,顺随自然。“化”,造化,指自然。“归尽”,到生命的尽头。“奚”,疑问代词,什么。【解析】(1)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呀。
(2)就知道把死与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3)农夫把春天到了这件事告诉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
(4)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1)“辟”;本义是法,刑法;通“避”,形容词,僻静;幽静。全句可译作:我把江离和幽香的白芷披在肩上。
(2)“道”;本义是道路;通“导”,动词,可译作“引导”。全句可译作:来吧,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3)“错”;本义是错误;通“措”,名词,举措。全句可译作:人们都违背法度,改变正常的举措。
(4)“圜”;本义是圆环;通“圆”,名词,圆凿。全句可译作:哪里有圆凿可以安上方柄。
(5)“伏”;本义是趴;通“服”,保持。全句可译作: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的信仰而死。
(6)“离”;本义是捕获;通“罹”,遭受。全句可译作:向君王进言不被听取,反而遭受责难获罪。
(7)“章”,本义是音乐的一曲;通“彰”,显著。全句可译作: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解析】(1)“僻”;僻静;幽静;(2)“导”,引导(3)“措”,举措;
(4)“圆”,圆凿;(5)“服”,保持;(6)“罹”,遭受;(7)“彰”,显著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二三其德:他的感情一变再变。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2)士贰其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
(3)三岁食贫: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其黄而陨: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解析】①.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②.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③.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④.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悯:怜惜;躬亲:亲自;不行: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
(2)切峻:急切严厉;逋:逃避;慢:怠慢;轻慢。
(3)大母:祖母;先妣:去世的母亲;抚:爱护;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4)阖:关闭;不效:没有效果,这里指科举上无所成就;可待:值得期待。【解析】(1)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很柔弱。
(2)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有意拖延,怠慢上命。郡县的官员催促我立刻上路。
(3)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4)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效果,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掘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形象。相关的语境是常四爷出于同情,施舍给她们一碗面,现在常四爷被抓了,不会再有人给小妞一碗面了,王利发的台词“出去吧”就暗含了这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小妞的妈妈只能催促小妞快走,面对小妞的问话,妈妈没有正面回答,特别是对“卖不卖”这个问题,妈妈既不忍说卖,也不能说不卖,只好不作回答。【解析】①给你们烂肉面的人被抓走了,没人再给你们了!②乖孩子,别问妈这个问题了,妈没法回答你!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无以;没有用来的;晚年。
(2)见;看见;牧伯,长官;皇天后土,天地神明,;鉴,明察。
(3)陨首;献出生命;结草,报答恩情。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解析】(1)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料,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
(2)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和梁州;益州的长官们目睹明白。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3)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情。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为:真是太高了。危:高。
(2)句意为:如果在这里把守关隘的人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匪:同“非”;不是。
(3)句意为:往西去有座太白山;唯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当:正对着。
(4)句意为:可以越过蜀国的直到峨眉之巅。绝:越过。
(5)句意为:只得抚着胸口空长吁短叹。膺:胸口。
(6)句意为:使听到的人都发愁得老了许多。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
(7)句意为: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空:白白地。
(8)句意为: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济:扶助。
(9)句意为: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顾:拜访。【解析】①.高②.同“非”,不是③.正对着④.越过⑤.胸口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⑦.白白地⑧.扶助⑨.拜访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8、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9、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擦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出售移动混凝土合同范例
- 4-溴苯酐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公司外出劳务合同范例
- 成本核算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 三农信息服务平台
- 人工费维修合同范例
- 住房性质购房合同范本
- 个人打架纠纷合同范本
- 仿瓷合同范本
- 电镀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 2025年鲁泰集团招聘17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食堂管理制度框架
- 【开题报告】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辣椒主要病虫害》课件
-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必答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 《法律援助》课件
- 小儿肺炎治疗与护理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