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10鸦片斗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斗争是“通商斗争”,认为这场斗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值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C)A.指出了斗争的实质B.揭示了斗争发生的主要缘由C.掩盖了斗争的侵略性质D.是一种敬重历史事实的评价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鸦片斗争的性质是侵略斗争,而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斗争是“通商斗争”,这没有认清斗争的侵略性质,故C项正确;鸦片斗争的实质和主要缘由都是英国为扩大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A、B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斗争是“通商斗争”,这不是敬重历史事实的评价,故D项错误。2.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照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遗忘,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侵略斗争最早发生在(A)A.1840年B.1856年C.1894年D.1900年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侵略斗争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斗争,故A项正确。1856年是其次次鸦片斗争,1894年是甲午中日斗争,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斗争,故B、C、D三项均错误。3.马克思曾指出:“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假公济私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偷偷运进了天朝。”这表明他认为鸦片贸易干脆(D)A.破坏了中国的宗法制度B.反映出清王朝的腐朽无能C.瓦解了中国的官僚体系D.加重了清政府吏治的腐败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的走私与清王朝官员的假公济私有着亲密的关系,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又导致官员普遍受贿,使吏治更加腐败,故选D。鸦片贸易间接破坏了中国的宗法制度,解除A;鸦片贸易泛滥说明清王朝的腐朽无能,解除B;鸦片贸易间接冲击中国的官僚体系,解除C。4.鸦片斗争期间,一清军将领想出一个应付英国军舰的方法,在猴子尾巴上挂上鞭炮,然后扔到军舰的甲板上。造成这一“天才设想”的干脆缘由是(A)A.闭关锁国政策 B.自然经济C.中心集权制度 D.八股取士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斗争失败的缘由。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缺乏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正确相识,所以才出现了如此“天才设想”。5.“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权益是(C)A.在中国开拓通商口岸 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C.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从材料中“一体均沾”可知体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6.费正清说:“鸦片斗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同等的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与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运用武力。”这一观点(B)A.揭示了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斗争的实质C.确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斗争的缘由解析: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疯狂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斗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鸦片斗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定结果,费正清的说法没有点明鸦片斗争的实质。7.下面漫画所供应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C)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C.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同等条约D.使中国社会起先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解析:图片显示,在英国枪炮面前,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却打着“同等谈判”的招牌,因此漫画提示了中英双方在地位不同等基础上签订的条约,实质上是不同等的条约,故C正确;A、B、D三项与图片漫画讽刺的“同等谈判”含义不符,故解除。8.马克思称英法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B)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斗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解析:本题考查其次次鸦片斗争,考查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从题干“其次次鸦片斗争是‘海盗式’的扩张”可推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火烧圆明园。9.对鸦片斗争的相识: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索。从文明史观来看,鸦片斗争(D)A.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正值贸易要求受到阻碍后的合法商业斗争C.是一场赤裸裸的罪恶贸易及侵略斗争D.是东西方之间的沟通与碰撞,有利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解析:B是英国史学家站在英国的立场上;A、C是中国史学家从中华民族的立场动身相识的;用文明史观看鸦片斗争则是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碰撞。故选D。10.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全部美国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流氓”所依据的是(B)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依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外国人在华触犯了中国法律,应由本国政府引渡回国接受审判,中国法律并不能对其审判,主要依据是领事裁判权,表明我国的司法主权受到破坏。1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相识正确的是(B)①形式上独立自主,事实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半殖民地”是指丢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有的学生易错选D,缘由在于对“半殖民地”这一概念理解有误,没有相识到半殖民地保留本国政府,管理本国事务,在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但事实上政府已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代理人。有的学生易错选A,缘由在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概念相识错误:一是理解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二是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正确理解应是:“半殖民地”是指丢失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因而“半殖民地半封建”既非国家类型,也非社会形态,而是指国家的性质和特点。故选B。12.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拓的变更,反映出这一阶段(C)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化内地D.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开拓通商口岸,不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故A错误;通商口岸不能说明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故B错误;左面图片显示通商口岸在沿海,右面图片反映长江沿岸也出现通商口岸,从而说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到内地,故C正确;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斗争,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8世纪初起先,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五百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终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沉没了。材料二:依据西方人的报道,中国的开放只不过是一种中外联营……外国人得出一条在中国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起先,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营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材料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斗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究已起先,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探讨中的几个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的言论”的出现说明白什么?(8分)(2)材料二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中外联营的行动”,对此你如何理解?(8分)(3)据材料三,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斗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影响。(10分)答案:(1)鸦片贸易在给西方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峻的损害,引起西方进步人士的怜悯。(2)清朝吏治腐败,不法官员和奸商从中牟利。(3)鸦片斗争冲击了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文明的演进。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词“人道主义”,这表明当时西方社会的一些进步人士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径,违反了人道主义。第(2)问留意理解“中外联营”的真实含义,即清朝的一些官吏徇私舞弊,纵容鸦片走私,与奸商勾结从中牟利。第(3)问留意从材料三中获得信息,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文明的演进。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政府闭关政策的抵制,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不能无限制地进入中国,占有中国的市场,因而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的正值贸易中,始终捞不到什么好处,处于入超的不利地位,为了变更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便确定向中国输入鸦片。1838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英国侵略者为了爱护罪恶的鸦片贸易,便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斗争。——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外国的要求未予理睬。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分析清政府闭关政策与鸦片斗争爆发及最终战败之间的联系。(8分)(2)材料二中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是怎样答复的,带来了什么影响?(10分)(3)继鸦片斗争后,其次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有哪些?(8分)答案:(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开拓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产地;但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和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英国在中英正值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为变更不利局面,向中国输入鸦片,道光帝下令查禁;为了爱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斗争。中国闭关政策扼杀了对外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