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6/wKhkGWegQnGAL-aoAAHaDgmJfXU110.jpg)
![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6/wKhkGWegQnGAL-aoAAHaDgmJfXU1102.jpg)
![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6/wKhkGWegQnGAL-aoAAHaDgmJfXU1103.jpg)
![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6/wKhkGWegQnGAL-aoAAHaDgmJfXU1104.jpg)
![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6/wKhkGWegQnGAL-aoAAHaDgmJfXU1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高三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图示是某导体的I-U曲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此导体的电阻R=2.0ΩC.I-U曲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1.0ΩD.在R两端加6.0V的时,每秒通过电阻截面的电量是6.0C2、如图所示,A、B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两次连接情况中细线倾斜方向不同但倾角一样,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相同,先后用水平力F1和F2拉着A、B一起匀速运动,则()A.F1>F2T1<T2B.F1=F2T1<T2C.F1<F2T1=T2D.F1<F2T1>T23、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用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跃迁到n=3的激发态,此后氢原子又放出光子.在此过程中,氢原子()A.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B.吸收光子的能量是某一确定值C.放出光子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D.放出光子的能量是某一确定值4、一起重机匀加速地掉起一重物,不计额外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起重机对重物的拉力越来越大B.起重机的瞬时功率不变C.起重机的功率等于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D.起重机的功率就是拉力做功的功率5、如图所示,MN是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两极间产生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微粒,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从两极正中间的A点射入匀强电场中,微粒垂直达到N极上的C点,已知AB=BC,不计空气阻力,则()A.微粒打到C点时的速率等于v0B.微粒在电场中作类平抛运动C.MN板间的电势差为D.微粒在电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6、下面哪组中的单位全部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A.kg、sB.N、mC.m/s2、ND.N、s7、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2015春•广水市期中)如图所示,压路机后轮半径是前轮半径的3倍,A、B分别为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C为后轮上的一点,它离后轮轴心的距离是后轮半径的一半,则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ωA:ωB:ωC=____,线速度之比为vA:vB:vC=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aB:aC=____.9、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将你知道的三位物理学家的名字按其生活的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____;并从其中任选两位,写出(至少一条)他们在物理学上做出的重大贡献.____.10、如右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15m/s,则这列波的周期是____s,传播方向为x轴____(选填“正”或“负”)方向.11、在长为l的绝缘轻杆两端分别固定带电量分别为+q、-q的等量异种点电荷,放入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轻杆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若忽略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在轻杆与电场线夹角为θ时,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O点的合力矩大小为____,若设过O点的等势面电势为零,则两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之和为____.
12、如图所示,电阻R两端的电压U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I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7.0V(内阻不计),R1=1000Ω(不随温度变化).现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使电阻R与R1消耗的功率相等,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____mA;继续调节R2,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通过R的电流变为____mA.
13、【题文】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4向n=2的能级跃迁时,会____(填“辐射”或“吸收”)光子,这种光子照射在某金属上,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eV.现有一群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____种.
14、物体只有在____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15、据报道,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的比值为____,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____.17、物体的平均速率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____.(判断对错)18、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____.(判断对错)19、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____.(判断对错)20、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阳离子在阴极放电.____(判断对错)21、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2题,共4分)22、【有机化学基础】用乙烯、甲苯、rm{E}三种原料合成高分子药物rm{M}和有机中间体rm{L}的路线如下:已知:rm{III.}有机物rm{L}是一种六元环酯,rm{M}的分子式是rm{(C_{15}H_{16}O_{6})_{n}}rm{(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rm{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rm{(2)E}在rm{KMO_{4}/OH^{-}}中转化成rm{F}rm{F}的结构简式_____,rm{H隆煤J}的反应类型________。rm{(3)H隆煤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K隆煤M}属于加聚反应,rm{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rm{(5)}写出一定量的rm{C}与足量rm{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rm{(6)}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rm{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rm{垄脵}属于芳香族化合物;rm{垄脷}能发生银镜反应;rm{垄脹}遇rm{FeCl_{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rm{垄脺}核磁共振氢谱有rm{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rm{l:l:2:2}23、rm{[}化学rm{隆陋隆陋}选修rm{5}有机化学基础rm{]}乙基香兰素是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常作为婴幼儿奶粉的添加剂。制备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合成路线rm{(}部分反应条件略去rm{)}如下图所示
已知:rm{垄脵R隆陋ONa}rm{+R隆炉隆陋Br}rm{隆陋隆煤}rm{R隆陋O隆陋R隆炉}rm{+}rm{NaBr}rm{垄脷}Ⅲ中生成的rm{Cu_{2}O}经氧化后可以循环利用回答下列问题:rm{垄脜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rm{3}组峰。rm{A}的结构简式为____。rm{垄脝}Ⅰ中可能生成的一种烃是____rm{(}填名称rm{)}催化剂rm{PEG}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rm{PEG}的结构简式为____。若rm{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m{17618}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rm{垄脟}Ⅱ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rm{(}填反应类型rm{)}rm{垄脠}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rm{垄脡}Ⅳ中,有机物脱去的官能团是____rm{(}填名称rm{)}rm{垄脢D}是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中不含乙基。由rm{A}制备rm{D}的一种合成路线rm{(}中间产物及部分反应条件略去rm{)}如下图所示:rm{C}和rm{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固定斜面上,当倾斜角为37°时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最大声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恒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临界角θ0的大小.25、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rm{(1)}资料显示,可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的氨氮rm{(NH_{3})}使其转化为氮气除去。其主要反应如下I.rm{NH_{3}(aq)+HClO(aq)=NH_{2}Cl(aq)+H_{2}O(1)}rm{II.2NH_{2}Cl(aq)+HClO(aq)=N_{2}(g)+H_{2}O(1)+3HCl(aq)}rm{NH_{3}(aq)+HClO(aq)=NH_{2}
Cl(aq)+H_{2}O(1)}以上反应中rm{II.2NH_{2}Cl(aq)+HClO(aq)=N_{2}(g)
+H_{2}O(1)+3HCl(aq)}的来源用化学用语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脵}实验测得rm{HClO}废水中rm{垄脷}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如图所示。rm{.}较高时;氨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pH}rm{pH}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工业上可利用或rm{(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rm{CO}下列措施能使反应rm{CO_{2}}的平衡体系中rm{dfrac{n(C{H}_{3}OH)}{n(C{O}_{2})}}增大的是________rm{垄脵}填字母代号rm{垄脹}A.将rm{dfrac{n(C{H}_{3}OH)}{n(C{O}_{2})}
}从体系中分离出去rm{(}充人rm{)}使体系压强增大C.升高温度rm{H_{2}O(g)}恒容时再充入rm{B.}rm{He(g)}时测得反应rm{D.}在某时刻rm{1molH_{2}(g)}rm{垄脷500隆忙}rm{垄脹}rm{H_{2}(g)}的浓度分別为rm{CO_{2}(g)}rm{CH_{3}OH(g)}rm{H_{2}O(g)}rm{0.8mol隆陇L^{-1}}则此时rm{0.1mol隆陇L^{-1}}正rm{0.3mol隆陇L^{-1}}________rm{0.15mol隆陇L^{-1}}填“rm{v(}”“rm{)}”或“rm{(}”rm{>}逆rm{=}rm{<}常温下,在rm{)v(}溶液屮,反应rm{NH_{4}^{+}+C_{2}O_{4}^{2-}+H_{2}O?NH_{3}隆陇H_{2}O+HC_{2}O_{4}隆楼}的化学平衡常数rm{)}____________。rm{(3)}已知:常温下,rm{(NH_{4})_{2}C_{2}O_{4}}的电离平衡常数rm{NH_{4}^{+}+C_{2}O_{4}^{2-}+H_{2}O?
NH_{3}隆陇H_{2}O+HC_{2}O_{4}隆楼}rm{K=}的电离衡常数rm{(}rm{NH_{3}隆陇H_{2}O}rm{K_{b}=2隆脕10^{-5}}电解硝酸上业的尾气rm{H_{2}C_{2}O_{4}}可制备rm{K_{a1}=5隆脕10^{-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rm{K_{a2}=5隆脕10^{-5})}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将电解生成的rm{NO}全部转化为rm{NH_{4}NO_{3}}则通入的rm{垄脵}与实际参加反应的rm{垄脷}的物质的量之比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HNO_{3}}26、要测量某种合金的电阻率.
(1)
若合金丝长度为L
直径为D
阻值为R
则其电阻率娄脩=
______________.用螺旋测微器测合金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mm
.(2)
图乙是测量合金丝阻值的原理图,S2
是单刀双掷开关.
根据原理图在图丙中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3)
闭合S1
当S2
处于位置a
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1.35VI1=0.30A
当S2
处于位置b
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0.92VI2=0.32A.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判断,当S2
处于位置_____________(
选填“a
”或“b
”)
时,测量相对准确,测量值Rx=
_________娄赂.(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质量都是m=1kg的滑块A、B、C,已知静止的滑块B处在水平面光滑和粗糙部分的分界线处,右侧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0.1,已知AB间距L=6m,现让A以速度v1=6m/s向右运动的同时C以v2=4m/s从适当位置处向左运动,结果A与B碰撞粘合后又向右运动1s恰与C碰撞粘合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BC间距s的大小;
(2)三者粘合后的速度.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3题,共15分)28、(10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l=36cm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气体的温度T0=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0=30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现对气缸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求:①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②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T2=540K时的压强p2。29、【题文】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细金属丝将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棒a、b悬挂在c;d两处;
(1)当棒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内.其中通以从a到b的电流I后;两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处于平衡状态.则磁感强度B为多少?
(2)为了使棒仍然平衡在该位置上,求所求磁场的磁感强度B'的最小值为多大?方向如何?30、【题文】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均为R=0.1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2;问:
(1)通过棒cd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
(3)棒cd每产生Q=0.1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电阻R的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由数学知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对于电阻R,运用斜率求解,但不能根据直线倾角的正切的倒数求解,由图读出电压为U=6V时的电流,由q=It求解每秒内通过电阻的电荷量.【解析】【解答】解:A;图线为直线表示电阻R不变;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根据电阻的定义式R=,可知I-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则得R=Ω=2Ω;故B正确,C错误.
D;由图知;当U=6V时,I=3A,则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q=It=3×1C=3C,故D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两种情况下拉力的大小关系;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可得出绳子拉力的大小关系.【解析】【解答】解: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及摩擦力;因整体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因此水平拉力相等,即F1=F2;
再对A受力分析可知;A受重和;支持力及绳子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对第一种状态有:
T1cosθ=μ(mg-T1sinθ)
解得:
T1=
对第二状态有:
T2cosθ=μ(mg+T2sinθ)
解得:
T2=
故T1<T2;
故选B.3、B【分析】【分析】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越大,光子频率越大.【解析】【解答】解: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hv=Em-En.
氢原子吸收某一确定频率的光子(即能量是某一确定值)后跃迁到n=3的激发态;此后氢原子又放出的光子频率可能有三种(即能量值为三个确定值),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4、D【分析】【分析】重机匀加速地掉起一重物,加速度不变,牵引力不变,根据P=Fv判断瞬时功率的变化,起重机通过拉力对物体做功,所以起重机的功率为拉力做功的功率.【解析】【解答】解:A;重物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则拉力不变,而速度增加,根据P=Fv可知,功率增大,故AB错误;
C;起重机通过拉力对物体做功;所以起重机的功率为拉力做功的功率,重物匀加速运动,拉力大于重力,所以起重机的功率大于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5、A【分析】【分析】根据类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垂直来判定粒子是否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判定粒子达到C点是的速度,和MN之间的电势差.【解析】【解答】解:A:因AB=BC,即,可见vC=v0.故A正确;
B、D:因电场力和重力均为恒力,其合力亦为恒力,且与v0有一定夹角;故微粒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即抛物线运动,而不是类平抛运动.故BD错误;
C:由动能定理,得:W电+WG=△Ek=0,即:,而所以:;故C错误;
故选:A6、C【分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kg、s、m,其他单位是导出单位或常用单位.【解析】【解答】解:A;kg、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
B;N不是基本单位;m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
C、m/s2;N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
D;N不是基本单位;s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本题选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的,故选:C.7、D【分析】【分析】位移的定义,由初位置向末位置做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物体走过轨迹的长度.【解析】【解答】解:根据位移的概念;甲的位移是PQ方向竖直向上,乙的位移是MN水平向右,但二者位移大小相等,也互相垂直,有路程的概念知,它们的路程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3:1:12:2:16:2:1【分析】【分析】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则有:共轴的角速度是相同的;同一传动装置接触边缘的线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当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当线速度大小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因此根据题目条件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及角速度关系,从而可确定向心加速度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B分别为同一传动装置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
所以有:VA=VB;
因为rA:rB=1:3,所以ωA:ωB=3:1;
B、C两点共轴,所以有:ωC=ωB.
所以:ωA:ωB:ωC=3:1:1;
线速度为:v=ωr;根据题意可知,AB共带,BC共轴;
所以有:vA:vB:vC=2:2:1
根据a=vω,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aB:aC=6:2:1;
故答案为:3:1:1,2:2:1,6:2:19、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牛顿: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创立了相对论等.【分析】【分析】根据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出生年代、对物理学的贡献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三位科学家按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伽利略:望远镜的早期发明;将实验方法引进物理学,开创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等.
牛顿: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创立了相对论等.
故答案为: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牛顿: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创立了相对论等.10、0.267负【分析】【分析】从图象中可以知道波长为λ=4m,根据波速公式v=可以求出周期,然后根据x=vt求出0.2s内波传播的距离,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波长λ=4m;已知波速v=15m/s;
由波速公式v=
解得:T==0.267s
经过0.2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15×0.2m=3m
n=
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得知;该波x轴负方向传播.
故答案为:0.267,负11、略
【分析】
(1)正电荷受力大小:F1=qE,方向向右;它的力臂:是顺时针方向的力矩,大小:
负电荷受力的方向向左,相对O点的力矩也是顺时针方向,同理大小是:
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O点的合力矩大小:M=M1+M2=qELsinθ
(2)若设过O点的等势面电势为零,则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负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也大于0,大小为:
则两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之和为:EP=EP1+EP2=qELcosθ
故答案为:qELsinθ;qELcosθ
【解析】【答案】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正电荷受力的方向向右;是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负电荷受力的方向向左,相对O点的力矩也是顺时针方向.电势能之和就是两个点电荷的电势能的和.
12、略
【分析】
因电阻串联;故能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功率又相等,说明此时两电器的电阻应相等;
在图中作出斜率为1的图象;两图象的交点为电阻的工作点,由图可知,此时电流为3mA;
要使AB与BC之间的电压相等;则BC两端的电压为3.5V,并且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此时符合条件的只有1.5mA;
故答案为:3;1.5.
【解析】【答案】由图可知三用电器为串联关系;故三电器里电流相等;将R1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坐标中作出,两图象的交点为R的工作点,由图可知电流;
若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则可求得BC两端的电压为3.5V,则两电器电流相等,且电压之和为3.5V,找出符合条件的点即可.
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可知,当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要放出光子;所放出的光子能量为:hν=E4-E2=-0.85eV-(-3.40)eV=2.55eV,由于此光子刚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因此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55eV,要使该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2.55eV,因此一群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释放的光子中,除了从n=4向n=3和从n=3向n=2的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能量不够,其它均可,所以共有-2=4种光子。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氢原子的跃迁,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解析】【答案】辐射;2.55;4。14、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分析】【分析】正确认识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位移描述位置移动的物理量,由物体的始末位置确定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解析】【解答】解: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由于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短,故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故答案为:单方向的直线运动.15、2.260.67【分析】【分析】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解题.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选取应用.【解析】【解答】解:1;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
r=
所以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26
2;根据圆周运动的知识得:
v=得:小行星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0.67.
故答案为:2.26;0.67.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即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解析】【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可知,当加速度越大时,则合外力越大,故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位移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此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平均速率是位移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物体的平均速率为零,则物体的路程为0,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建立坐标系的意义是为了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要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沿直线运动建立直线坐标系,在平面上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解答】解: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没有参考系则坐标系无法建立,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从微观上说,系统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是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解析】【解答】解:物体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注意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阴极射线是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1897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根据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电子.【解析】【解答】解:阴极即负极;阴极射线是负极发出的射线,是电子流;同理,阳离子在阳极放电.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解析】【解答】解: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推断题(共2题,共4分)22、(1)羟基、羧基
(2)消去反应。
(3)
(4)
(5)
(6)或或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需要学生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根据rm{F}可以连续氧化生成rm{H}结合rm{L}为环酯确定rm{H}的结构是关键;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有较高的要求,注意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是热点题型,难度中等。
【解答】
由反应信息Ⅰ可知,乙烯在高锰酸钾、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rm{B}为rm{HOCH_{2}CH_{2}OH.}由反应信息Ⅱ可知,与乙酸酐反应生成rm{D}为rm{.F}发生催化氧化生成rm{G}rm{G}与形成氢氧化铜反应生成rm{H}则rm{F}为醇、rm{G}含有醛基、rm{H}含有羧基,rm{L}是六元环酯,由rm{H}rm{L}的分子式可知,应是rm{2}分子rm{H}脱去rm{2}分子水发生酯化反应,故H中还含有rm{-OH}且rm{-OH}rm{-COOH}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该碳原子不含rm{H}原子,故H为逆推可得rm{G}为rm{F}为故E为rm{(CH_{3})_{2}C=CH_{2}}在高锰酸钾、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rm{F.B}rm{D}rm{J}反应生成rm{K}rm{K隆煤M}属于加聚反应,rm{M}分子式是rm{(C_{l5}H_{l6}O_{6})_{n}}由rm{M}的链节组成可知,应是rm{1}分子rm{B}rm{1}分子rm{D}rm{1}分子rm{J}反应生成rm{K}故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rm{J}为rm{CH_{2}=C(CH_{3})COOH}rm{K}为rm{M}为
rm{(1)}由rm{C}的结构简式可知,rm{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rm{D}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rm{(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rm{F}为rm{H隆煤J}的反应类型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
rm{(3)H隆煤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rm{(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rm{K}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rm{(5)}一定量的rm{C}与足量rm{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rm{(6)}符合下列条件的rm{C(}rm{)}的同分异构体:
rm{垄脵}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rm{垄脷}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rm{-CHO}或rm{-OOCH}若为rm{-CHO}则还含有rm{2}个rm{-OH}若为rm{-OOCH}则还含有rm{1}个rm{-OH.垄脹}核磁共振氢谱有rm{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rm{1}rm{1}rm{2}rm{2}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或或
【解析】rm{(1)}羟基、羧基
rm{(2)}消去反应。
rm{(3)}
rm{(4)}
rm{(5)}
rm{(6)}或或
23、(1)
(2)乙烯(或)400
(3)加成反应。
(4)(或)
(5)羧基。
(6)CH3Br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综合考查。【解答】rm{(1)}由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rm{A}含有苯环,rm{A}的分子式为rm{C}由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rm{(1)}含有苯环,rm{A}的分子式为rm{A}rm{C}rm{{,!}_{6}}rm{H}rm{H}rm{{,!}_{6}}rm{O}组峰,则rm{O}的结构简式为rm{{,!}_{2}},核磁共振氢谱有rm{3}组峰,则rm{A}的结构简式为
rm{3}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催化剂rm{A}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故答案为:的结构简式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m{(2)}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催化剂rm{PEG}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rm{PEG}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rm{(2)}rm{PEG}故答案为:乙烯;rm{PEG}或,若rm{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m{17618}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rm{PEG}rm{17618}对比rm{dfrac{17618}{44}隆脰400}的分子式以及;与rm{(}的反应物结构可知,rm{)}为rm{400}与rm{(3)}对比rm{B}的分子式以及rm{A}与rm{B}的反应物结构可知,rm{B}为
rm{(3)}Ⅲ中是羟基被氧化为羰基,反应方程式为:rm{B}rm{A}rm{B}或rm{B},Ⅱ是rm{B}与
rm{B}对比物质结构可知,Ⅳ中有机物脱去的官能团是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是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中不含乙基,rm{(4)}Ⅲ中是羟基被氧化为羰基,反应方程式为:的合成路线与乙基香兰素的合成路线相同,可知rm{(4)}为,为故答案为:rm{(}rm{)}故答案为:;rm{(5)}对比物质结构可知,Ⅳ中有机物脱去的官能团是羧基,故答案为:羧基;【解析】rm{(1)}
rm{(2)}乙烯rm{(}或rm{)}rm{400}
rm{(3)}加成反应。
rm{(4)}rm{(}或rm{)}
rm{(5)}羧基。
rm{(6)}rm{CH3Br}
五、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分析】(1)对物体受力分析;采用正交分解法分别列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然后求解即可;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物体匀速时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再讨论即可.【解析】【解答】解:(1)物体m匀速下滑时应有:mgsin37°=μmgcos37°;解得μ=tan37°=0.75;
(2)设斜面的倾角为α;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匀速运动的条件应有:
Fcosα=mgsinα+f①
FN=mgcosα+Fsinα②
f=μFN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F=;讨论如下:
当cosα-μsinα=0时,F→∞,即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上滑,可解得临界角tanθ0=tanα==;
解得:θ0=53°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2)临界角为53°.25、rm{(1)垄脵Cl{O}^{-}+{H}_{2}Ooverset{}{?}HClO+O{H}^{-}}
rm{(1)垄脵Cl{O}^{-}+{H}_{2}O
overset{}{?}HClO+O{H}^{-}}较大时,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大,抑制次氯酸钠水解,次氯酸浓度较小导致氧化能力弱,氨氮去除率降低
rm{垄脷PH}
rm{(2)垄脵AD}
rm{垄脷>}
rm{(4)垄脵NO+5e^{-}+6H^{+}=NH_{4}^{+}+H_{2}O}
rm{(3)1隆脕10^{-5}}rm{(4)
垄脵NO+5e^{-}+6H^{+}=NH_{4}^{+}+H_{2}O}【分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的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池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应用。【解答】rm{(1)垄脵}由于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方程式为:rm{Cl{O}^{-}+{H}_{2}Ooverset{}{?}HClO+O{H}^{-}}故答案为:rm{Cl{O}^{-}+{H}_{2}Ooverset{}{?}HClO+O{H}^{-}}rm{Cl{O}^{-}+{H}_{2}O
overset{}{?}HClO+O{H}^{-}}实验测得rm{Cl{O}^{-}+{H}_{2}O
overset{}{?}HClO+O{H}^{-}}废水中rm{垄脷}实验测得rm{.}废水中rm{pH}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如图所示。rm{pH}较高时,氨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如图所示。rm{垄脷}较高时,氨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rm{.}较大时,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大,抑制次氯酸钠水解,次氯酸浓度较小导致氧化能力弱,氨氮去除率降低rm{pH}rm{pH}rm{PH}较大时,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大,抑制次氯酸钠水解,次氯酸浓度较小导致氧化能力弱,氨氮去除率降低;故答案为:rm{PH};rm{(2)垄脵}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rm{dfrac{n(C{H}_{3}OH)}{n(C{O}_{2})}}A.将rm{H}rm{H}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故平衡体系中rm{dfrac{n(C{H}_{3}OH)}{n(C{O}_{2})}}不变,故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rm{{,!}_{2}}rm{dfrac{n(C{H}_{3}OH)}{n(C{O}_{2})}}减小,故C错误;D.rm{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rm{O(g)}rm{dfrac{n(C{H}_{3}OH)}{n(C{O}_{2})}
}平衡正向移动,故增大,故A正确;rm{dfrac{n(C{H}_{3}OH)}{n(C{O}_{2})}}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B.充人rm{He(g)}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故平衡体系中rm{He(g)}时测得反应rm{dfrac{n(C{H}_{3}OH)}{n(C{O}_{2})}
}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rm{dfrac{n(C{H}_{3}OH)}{n(C{O}_{2})}
}恒容时再充入rm{1molH}rm{1molH}rm{2}rm{2}rm{(g)}平衡正向移动,故rm{(g)}平衡体系中rm{dfrac{n(C{H}_{3}OH)}{n(C{O}_{2})}
}rm{AD}rm{垄脷500隆忙}时测得反应rm{垄脹}在某时刻rm{H}的浓度分別为rm{垄脷500隆忙}rm{垄脹}rm{H}rm{{,!}_{2}}rm{(g)}rm{CO}rm{(g)}rm{CO}rm{{,!}_{2}},rm{Q=dfrac{0.15隆脕0.3}{0.{8}^{3}隆脕0.1}<k1隆脕k2}故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rm{(g)}rm{CH}rm{(g)}常温下,在rm{CH}rm{{,!}_{3}}rm{OH(g)}rm{H}rm{OH(g)}rm{H}rm{{,!}_{2}}rm{O(g)}的浓度分別为rm{0.8mol隆陇L}rm{O(g)}rm{0.8mol隆陇L}rm{{,!}^{-1}}、rm{0.1mol隆陇L}rm{0.1mol隆陇L}rm{{,!}^{-1}}、rm{0.3mol隆陇L}rm{0.3mol隆陇L}rm{{,!}^{-1}}、rm{0.15mol隆陇L}rm{0.15mol隆陇L}rm{{,!}^{-1}},rm{Q=dfrac{0.15隆脕0.3}{0.{8}^{3}隆脕0.1}<k1隆脕k2
}故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rm{Q=dfrac{0.15隆脕0.3}{0.{8}^{3}隆脕0.1}<k1隆脕k2
}故答案为:rm{>}rm{>}rm{(3)}常温下,在rm{(NH}rm{(3)}rm{(NH}rm{{,!}_{4}}的化学平衡常数rm{K=dfrac{cleft(N{H}_{3}隆陇{H}_{2}Oright)隆脕cleft(H{C}_{2}{{O}_{4}}^{-}right)}{cleft(N{{H}_{4}}^{+}right)隆脕cleft({C}_{2}{{O}_{4}}^{2-}right)}=dfrac{cleft(N{H}_{3}隆陇{H}_{2}Oright)隆脕cleft(H{C}_{2}{{O}_{4}}^{-}right){K}_{w}}{cleft(N{{H}_{4}}^{+}right)隆脕cleft({C}_{2}{{O}_{4}}^{2-}right)cleft({H}^{+}right)隆脕cleft(O{H}^{-}right)}=dfrac{1隆脕{10}^{-14}}{2隆脕{10}^{-5}隆脕5隆脕{10}^{-5}}=1隆脕{10}^{-5}}rm{)}rm{)}rm{{,!}_{2}}rm{C}rm{C}根据题意,rm{{,!}_{2}}rm{O}rm{O}rm{{,!}_{4}}溶液屮,反应rm{NH}rm{NH}rm{{,!}_{4}^{+}}根据题意,电解总反应式为rm{+C}故当实际参加反应的rm{+C}为rm{{,!}_{2}}时,要将电解生成的硝酸全部转化为硝酸铵还有通入rm{O}氨气,则氨气和rm{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_{4}^{2-}}故答案为:rm{+H}rm{+H}【解析】rm{(1)垄脵Cl{O}^{-}+{H}_{2}Ooverset{}{?}HClO+O{H}^{-}}rm{(1)垄脵Cl{O}^{-}+{H}_{2}O
overset{}{?}HClO+O{H}^{-}}较大时,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大,抑制次氯酸钠水解,次氯酸浓度较小导致氧化能力弱,氨氮去除率降低rm{垄脷PH}rm{(2)垄脵AD}rm{垄脷>}rm{(4)垄脵NO+5e^{-}+6H^{+}=NH_{4}^{+}+H_{2}O}rm{(3)1隆脕10^{-5}}rm{(4)
垄脵NO+5e^{-}+6H^{+}=NH_{4}^{+}+H_{2}O}26、(1)(2)0.650(3)b2.9【分析】【分析】(1)
应用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可以求出电阻率的表达式;(2)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3)
根据?UU1
与?II1
进行比较大小,从而确定电压表还是电流表误差较大,进而确定外接法还是内接法,再由欧姆定律,求解电阻。本题考查了螺旋测微器读数、求电阻率,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与可动刻度示数之和是螺旋测微器示数,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一位,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并掌握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确定依据。【解答】(1)
金属丝电阻:R=UI=娄脩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智能技术推动下的药店未来展望分析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生产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
- 现代商务礼仪与职场技能提升
- 环保法律法规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
- 环保材料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 现代中医在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角色
- 未来趋势大数据驱动的校园智慧餐饮解决方案
- 现代居住区火灾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题(及答案)100解析
- 化疗药物分类及不良反应的处理课件
-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及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章节练习(含答案)
- 金矿管理制度
- 桥梁桩基础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点
- SB/T 10415-2007鸡粉调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浓缩罐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