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版选修2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关于右图中海底地形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陆坡--锰结核矿分布集中B.②--海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③—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D.④—海盆—锡等有色金属矿丰富2、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3、关于右图中海底地形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陆坡--锰结核矿分布集中B.②--海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③—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丰富D.④—海盆—锡等有色金属矿丰富4、下图是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判读正确的是()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暖流的影响5、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下图为“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长芦盐区大清河盐场的盐堆”据此完成下题。

大清河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B.风多雨少,日照充足C.地势平坦、泥质海滩宽广D.大清河流经,河流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6、下列海洋空间和开发利用搭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底货场B.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油库C.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纤D.海上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海洋牧场7、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经过()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7题,共14分)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汐能是海水受到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而产生的由海水周期性涨落引发的水体势能和潮水动能,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海峡、海湾和江河口区域。钱塘江由于特殊地形形成巨大的涌潮。下图分别为我国杭州湾位置示意(图一)和潮汐发电原理示意(图二)。

(1)简述中秋节前后我国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

(2)说明利用潮汐发电的基本过程。

(3)试分析舟山群岛附近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列举杭州湾地区可以开发的海洋空间资源。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海洋产业可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等。目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水利用、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逐渐兴起。材料二下图为2018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下表为不同年份海洋渔业产值构成。

。年份海洋捕捞占海洋渔业产值比重(%)海洋养殖占海洋渔业产值比重(%)1991年76242008年47532018年3862(1)结合图;归纳我国海洋产业构成的特点。

(2)海洋渔业主要包括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两大部门。据表简析我国海洋渔业的变化特点及其带来的有利影响。

(3)结合上海的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上海发展海洋交通服务业的优势条件。10、【海洋地理】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突出于海底1000米以上的海底山地。海山地形会破坏大规模的水平海流,使水平海流在海山附近形成环流和上升流,这种海水流动称为“泰勒柱”(下图为泰勒柱理想模型)。按照“泰勒柱”理想模型,海山能够形成高生物量、高生物多样性的高生物群落特征。全球海山数量众多,形成高生物群落的海山却数量稀少。

推测海山形成高生物群落需要具备的条件并说明理由。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在查阅海岸地貌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珊瑚礁海岸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地貌,从全球来看,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但是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有珊瑚礁分布。针对珊瑚礁的形成,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四个阶段。

(1)简述图示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

(2)推测Ⅲ阶段所示珊瑚礁形成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并说明依据。

(3)针对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图示发育模式的珊瑚礁分布这一现象;小明准备从下列两个方向着手探究其成因。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帮助小明完成该探究,如果多选,则按方向①计分。

方向①:海水运动方向②:海底地貌12、[海洋地理]

甲烷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由产甲烷菌经过生化作用产生。北冰洋海底及海岸带储藏了巨量的甲烷,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上空的大气甲炕含量升高。某研究小组对加拿大北极和亚北极海水中的溶解甲烷展开研究。下图示意采样点位置分布。

说出采样点分布特征,并简述气候变暖导致该地甲烷含量升高的原因。13、。A.[海洋地理]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入选世界遗产。该遗产位于黄海南部辐射沙洲内部,我国最大的潮间带风电场也坐落于此。下图为黄海南部辐射沙洲范围及水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区域的海岸类型多属于______海岸;其开发利用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辐射沙洲向外伸出了“毛竹沙”等多条天然沙堤;简述这些沙堤的作用。(2分)

(3)本次申遗的区域内生物资源相当丰富;分析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4)指出目前破坏该沙洲群的主要人类活动。(3分)B.[城乡规划]

某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矿产资源丰富,下图为该市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处最可能形成该市的________(功能区);该功能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市欲在丙地建立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将乙地发展为高级住宅区是否合理?试说明原因。(3分)

(4)针对城区出现的一些古建筑,请提出具体的开发、保护措施。(2分)C.[旅游地理]

读贵州省重点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贵州重点旅游景点主要属于_________旅游资源。(1分)

(2)分析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4分)

(3)欣赏黄果树瀑布这类景观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2分)

(4)近年来,贵州常对外地游客采取减免景点门票、减收过桥过路费等措施,这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D.[环境保护]2019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执行将被罚款。据悉,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四大类。读上海市垃圾分类表,回答下列各题。(10分)上海市垃圾分类表。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易腐垃圾,即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即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1)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回收应用了环境管理的________手段和________手段。(2分)

(2)根据上海垃圾分类标准;学校日常活动最易产生四大类垃圾中的____________。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校园垃圾数量?(3分)

(3)说明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意义。(3分)

(4)请你为垃圾分类回收设计两条宣传语。(2分)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本题考查海底地形与海洋资源的分布。根据图示①为海沟;②为大陆坡;③为大陆架,大陆架地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B【分析】【分析】

【详解】

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首先应从波斯湾出发,然后从波斯湾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再经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又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地中海西边出口——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北上到达西欧地区各港口,由此判断,B正确;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起止位置错误,排除A;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不是波斯湾到西欧最短航线,排除C;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到达黑海后,不能直接到达西欧,排除D。故选B。

【点睛】3、C【分析】本题考查海底地形与海洋资源的分布。根据图示①为海沟;②为大陆坡;③为大陆架,大陆架地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4、D【分析】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夏季。①处主要受安第斯山地的影响;夏季②处增温比海洋快;③处位于海洋,巴西暖流经过,比相邻海区温度高。5、D【分析】【分析】

【详解】

大清河盐场位于渤海西岸;属于华北地区,大陆性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A不符合题意;大清河盐场临海,风力强,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B不符合题意;大清河位于华北平原向海洋过渡地带,地势平坦;泥质海滩宽广,有利于建设晒盐场,C不符合题意;大清河流经,河流会带来大量淡水,含盐少(不会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稀释海水,不利于晒盐,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6、C【分析】【分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底货场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交通运输,A错误;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生产空间,B错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属于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C正确;海洋牧场属于海上生产空间,D错误。故选C。

【点睛】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7、B【分析】【分析】

【详解】

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首先应从波斯湾出发,然后从波斯湾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再经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又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地中海西边出口——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北上到达西欧地区各港口,由此判断,B正确;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起止位置错误,排除A;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不是波斯湾到西欧最短航线,排除C;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到达黑海后,不能直接到达西欧,排除D。故选B。

【点睛】二、综合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钱塘江潮;潮汐发电、舟山渔场和海洋空间利用的相关知识。

【详解】

(1)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跟天体引力;东南季风、喇叭形海湾、河流丰水期有关。中秋节前后日地月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日月引力叠加,天体引力大,形成天文大潮;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9月份,长江流域又进入汛期,钱塘江流量很大,再加上东南季风强劲,助推海水规模,海水顶托加剧潮势。

(2)发电一定要有水量和落差。潮汐发电的基本过程:涨潮时;海面水位高,海水从海洋流入水库,有一定的落差,推动水库的水轮机发电;落潮时,海面水位低,水库水面高,海水从水库流向海洋,也有一定的落差,又推动水轮机发电。周而复始,循环发电,形成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3)原因:地处长江入海口;水量大,从陆地带来大量营养盐类;由于日本暖流和沿岸寒流交汇,海水扰动,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营养物质丰富,藻类多;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生物资源丰富。

(4)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包括海运、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临海工业场地、海上机场、海流仓库、重要基地、海上运动、旅游、休闲娱乐等。

【点睛】【解析】(1)中秋节前后天体引力大形成天文大潮;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夏秋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杭州湾高水位抬高潮位;)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加剧潮势。

(2)涨潮时;海面水位高,海水从海洋流入水库,推动水轮机发电;落潮时,海面水位低,海水从水库流向海洋,推动水轮机发电。

(3)河流入海口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丰富;大陆架海域,光照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

(4)港口建设、跨海大桥、海上机场、海底通信、海洋军事基地、海上工厂、人工岛等。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海洋产业构成的特点;海洋渔业的变化特点及其带来的有利影响及上海发展海洋交通服务业的优势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根据材料中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我国海洋产业以海洋第三产业为主,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等海洋传统产业比重大,比重超过增加产值的一半,海洋新兴产业比重小。

(2)根据表格数值;我国海洋渔业的变化特点是从1991年到2018年,由以海洋捕捞为主,向以海水养殖为主变化,海洋捕捞所占比重下降,养殖所占比重上升。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使海洋渔业结构趋于合理,利于可持续发展,利于提高海洋渔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利于生态恢复,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上海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优势条件主要从港口;航运、基础设施、技术、腹地、运量等方面分析。上海的洋山深水港港阔水深;利于停泊大型轮船,航运条件优越。与港口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设施齐全。先进的制造业为港口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货运量大。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往来频繁,进出口货运量大。上海科技先进,教育发达,人才众多,能满足海洋运输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点睛】【解析】(1)以海洋第三产业为主;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传统产业比重大;海洋新兴产业比重小。

(2)变化特点:由以海洋捕捞为主向以海洋水养殖为主变化。有利影响:使海洋渔业结构趋于合理;提高海洋渔业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港阔水深,航运条件优越;与港口配套的基础设施较完善;先进的制造业为港口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长三角经济腹地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频繁,进出口货运量大;技术先进教育发达,人才众多,能满足海洋运输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1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海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山形成生物群落具备的条件知识点,考查学生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洋中形成高生物群落主要是该地上升流明显,营养物质多、生物丰富造成。结合材料可知,海山山体较大、高度较高、顶部较宽,则会引起强烈的环流和上升流,同时海山一定的高度、宽度和体积,还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海底长期存在较大规模的水平海流,水平海流遇到高大海山的阻挡就会形成环流和上升流,会把海底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等生物丰富。附近海域水质较清澈,水质清澈保证光照条件好,利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解析】海山山体较大、高度较高、顶部较宽;海底长期存在较大规模的水平海流;附近海域水质较清澈。海山一定的高度、宽度和体积,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山体较大可以阻碍水平海流形成上升流,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水质清澈保证光照条件好,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1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珊瑚礁为背景材料;涉及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海平面变化、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珊瑚礁分布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由材料可知;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火山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较硬,为造礁珊瑚生长提供了所需的坚实基底,同时,火山的隆起,为造礁珊瑚提供了距海面25米以内的海域,从而促进了珊瑚礁的形成。

(2)

由材料“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可知;造礁珊瑚需要生存在海平面以下的水中,由图Ⅲ可知,珊瑚礁部分礁体暴露于海平面以上,且礁体出露部分变化不大,因此,可推断该海域的海平面需要先升高,使火山岩上部形成珊瑚礁,然后下降将形成的珊瑚礁出露海平面。

(3)

方向①: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方向②:由材料可知,造礁珊瑚一般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跃,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形成的火山体有一部分可为珊瑚礁的形成提供坚实基底。

【点睛】【解析】(1)火山体一方面提供了造礁珊瑚生长所需的坚实基底;另一方面提供了距海面25米以内的海域;从而促进了珊瑚礁的形成。

(2)海平面先升后降。该阶段初始海平面不断上升;珊瑚礁随之向上生长;后来海平面下降,部分珊瑚礁因出露海平面而停止向上生长。

(3)方向①:该海域有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能够满足造礁珊瑚的正常生长。方向②:该海域位于板块边界附近,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形成的火山体有一部分可为珊瑚礁的形成提供基底。12、略

【分析】【分析】

本试题考查了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

由材料图文可知,采样点集中分布在北冰洋南部海岸,沿海岸线呈线状分布;延伸长度较长。气候变暖后导致北极沿岸地区储藏的甲烷释放出来;气候变暖后河流携带了更多的物质,为产甲烷菌输送更多营养。【解析】特征:基本沿海岸线呈线状分布;延伸长度较长。原因:海岸带冻土融化释放甲烷;温度升高,海底甲烷泄漏(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河流解冻,为产甲烷菌输送更多营养。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无【解析】A.[海洋地理]

(1)淤泥质(1分)发展滩涂养殖(1分)

(2)缓解外海大浪和风暴潮冲击;形成大片新生土地为候鸟等动植物提供家园。(2分)

(3)位于暖温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沿海和潮间带的滩涂兼具陆地和海洋的环境特征;淤泥质滩涂可固定水分、盐分等营养物质,贝类丰富、草滩辽阔。(3分)

(4)围垦;捕捞、水产养殖、海上风电建设等。(任答3点得3分)

B.[城乡规划]

(1)商业区市中心;街角路口、交通干线两侧(2分)

(2)靠近煤矿;火电站;能源丰富;有铝土等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靠近道路,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下游,水源便利且污染小;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小;有绿化带与城区相隔,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任答三点得3分)

(3)不合理。(1分)靠近铁路;噪声污染严重;当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