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5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都是糖蛋白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C.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3、以下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A.血友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X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并指基因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属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上缺失一个基因所致D.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下列与细胞分子组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糖类外,动物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B.叶绿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色素,其分子中含有N、Mg等大量元素C.二糖的水解产物中都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D.DNA和RNA除所含有的碱基有所不同外,五碳糖的种类也不同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核膜C.细胞膜D.染色体6、多倍体育种中,常常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刚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它的作用是()A.促进染色体复制B.抑制纺锤体形成C.促进细胞分裂D.抑制高尔基体活动7、自2005年7月下旬以来,有关四川“怪病”--猪链球菌病致死多人的消息成为世界各地媒体关注的焦点.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细菌--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推测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是DNAB.没有核膜C.不含核糖体等复杂细胞器D.具有细胞壁8、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过程的顺序依次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营养级中,a所处级别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如图表示人体中某些激素分泌和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所表示的都是促进作用B.激素甲、乙、丙都有其特定的靶器官C.图中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D.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丙是甲状腺素1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丙酮酸和三碳化合物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滴A液,再滴B液12、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反应前后果胶酶的量不改变B.可使果汁变得更加澄清,提高品质C.分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果胶及细胞间质D.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13、在以下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实施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B.植物体细胞杂交C.动物细胞培养D.转基因作物14、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是()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未调节细准焦螺旋C.未调节反光镜的位置D.未换目镜1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B.②中可能含有乙酰胆碱等兴奋型神经递质C.①与②④相比,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①中不存在蛋白质16、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物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B.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Mg的有机分子,类胡萝卜素不含Mg元素C.若蛋白质失去三维结构,则它的生物化学活性不一定丧失D.组成ATP、三碳酸和RUBP共有元素只有H、O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2014秋•鲤城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__等元素.

(2)B是____,C是____.

(3)D、E在细胞中的分布可利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分布,物质D被____染成____色,物质E被____染成____色.18、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粒的颜色有黄色和紫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Y和y控制.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A和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该图表示植株C上所结的玉米穗的一面.请回答:

(1)根据下图紫色粒和黄色粒的数目,写出两者之间大致的比例.____.

(2)为检验A植株所结紫色玉米粒的基因型,任意选取A穗上紫色玉米粒两粒,单独种植,长成后的两个植株所结的全是紫色籽粒.由此推断: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粒均为纯种.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

(3)据图上的玉米粒色及数量比例,推测玉米植株,A、B、C的基因型:A为____,B为____,C为____.

19、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下图表示太阳能被固定后在生物体内的转化途径,其中①一⑥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太阳能固定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是图中的____(填数字),完成④、⑤过程必要的条件是环境中有一定浓度的____.

(2)C02参与③过程时首先与____结合形成____,在外界条件稳定时,这两类物质在叶绿体内的含量保持相对平衡,请列举两种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的主要外界因素:____.

(3)如果某叶肉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吸收氧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

(4)若测得培养在密闭容器中的某植物在黑暗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是22mg/h,光照下吸收C02的速率是44mg/h.则将该植物黑暗处理6小时,然后在同样光照下6小时后,可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mg/h.20、(2015•双鸭山校级四模)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1)水稻的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水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

(2)用纯合无香味植株做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①____

____;②____.21、基础知识回顾:

(1)写出鉴定下列化合物所用的试剂和实验现象。

还原糖____蛋白质____脂肪____DNA____

(2)每种氨基酸分子____都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

(3)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内的什么部位?____.

(4)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许多____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____为骨架的形式连接成的生物大分子.

(5)多细胞生物靠____密切合作,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生物体____的基本单位.22、(2013秋•信宜市校级月考)如图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

(1)该过程表明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

(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使酵母菌____获得葡萄酒,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来检验.

(3)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____.

(4)如果丙装置产生酒精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写出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与该过程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该菌种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

(5)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____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3、纤维素与淀粉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用斐林试剂加以区别.____(判断对错)24、柠檬酸循环发生于细胞溶胶中2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RNA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成红色.____(判断对错)26、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核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并不重要.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1题,共6分)27、如图为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它含有____个-NH2.

(2)该化合物由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图中R基____不同(标号).

(3)图中含有肽键____个,可表示肽键的是____;

(4)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

(5)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析】【解答】解:A;膜蛋白中部分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A错误;

B;膜蛋白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B错误;

C;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故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C正确;

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和胰岛素特异性结合;不能运输葡萄糖,D错误.

故选:C.2、C【分析】【分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解析】【解答】解: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A错误;

B;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而捕食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种间关系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C正确;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D错误.

故选:C.3、D【分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解析】【解答】解:A;血友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并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所致;而不是缺失一个基因,C错误;

D;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和猫叫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属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

故选:D.4、B【分析】解:A;除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糖类外;动物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A正确;

B;蓝藻细胞也含有叶绿素;B错误;

C;二糖的水解产物中都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C正确;

D;DNA和RNA除所含有的碱基有所不同外;五碳糖的种类也不同,D正确。

故选:B。

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分为DNA和R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可以起到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内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解析】B5、C【分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细胞膜,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A;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真核细胞只有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

B;原核生物没有核膜;真核生物有核膜,B错误;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细胞膜;C正确;

D;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C.6、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多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细胞在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由于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骤变等)的影响,使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于是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在此细胞基础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形成加倍的组织或个体.【解析】【解答】解:ABC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CD错误;B正确.

故选:B.7、C【分析】【分析】猪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此外,原核生物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解析】【解答】解:A;猪链球菌是含有细胞结构;同时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猪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B正确;

C;猪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

D;猪链球菌细胞具有细胞壁;D正确.

故选:C.8、D【分析】试题分析:如果M表示种群密度的话,只能得出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的大小,但是无法判断种内斗争哪个更激烈,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将知识进行图文转化的能力。【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B【分析】【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

因此可以确定,图中激素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丙表示甲状腺激素,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为抑制作用.【解析】【解答】解:A;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为抑制作用,A错误;

B;激素丙表示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B错误;

C;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C正确;

D;据分析可知;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丙是甲状腺素,D正确.

故选:AB.10、B|D【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③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图中X物质是三碳化合物、Y物质是丙酮酸.【解析】【解答】解:A;据图示分析可知:图中X、Y物质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A错误;

B;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这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H];②过程是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H],B正确;

C;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C错误;

D、①过程是1分子葡糖糖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②过程是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③过程是CO2被C5固定形成C3;④过程是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这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D正确.

故选:BD.11、B|D【分析】【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析】【解答】解:A;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脂肪的鉴定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错误;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后加B液,D正确.

故选:BD.12、A|B|D【分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反应前后酶的量不变,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解细胞壁时要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解析】【解答】解:A;果胶酶的作用是分解果胶;反应前后酶的量不会变,A正确;

B;果胶酶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B正确;

C;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C错误;

D;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D正确.

故选:ABD.13、A|B|D【分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形成愈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解析】【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流程:离体植物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A正确;

B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B正确;

C;动物细胞培养: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C错误;

D;转基因植物的培养流程:目的基因获得→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筛选重组细胞→愈伤组织→转基因植物体;D正确.

故选:ABD.14、A|B【分析】【分析】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并且在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过程中,先移动装片,然后转换高倍镜,光线不足就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解析】【解答】解:A;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需要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否则观察不到原来的物体,A正确;

B;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否则看不清原来的细胞,B正确;

C;未调节反光镜的位置;只会导致视野变暗,不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错误;

D;在使用高倍物镜的过程中;不需要换目镜,因此与换不换目镜无关,D错误.

故选:AB.15、A|D【分析】【分析】根据②→④→①是单向的,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③是细胞内液.【解析】【解答】解:A;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B正确;

C;血浆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多;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存在蛋白质,如抗体,D错误.

故选:AD.16、A|B【分析】【分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

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RuBP名称:1;5-二磷酸核酮糖,在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中(三碳途径)中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实现5碳酸和5碳糖之间的转换,在人教版书中称为五碳化合物;元素组成含有CHOP.

三碳酸名称是2,3-磷酸甘油酸,在光合作用中碳的还原中形成糖类,在人教版书中称为三碳化合物,元素组成含有CHOP.【解析】【解答】解:A;人体肌肉细胞可以靠厌氧呼吸维持短时间的活动;所产生的乳酸则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A正确;

B、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都是含Mg的有机分子,类胡萝卜素中胡萝卜素(C40H56)叶黄素(C40H56O2);都不含Mg元素,B正确;

C;若蛋白质失去三维结构;则它的生物化学活性一定丧失,C错误;

D;组成ATP(CHONP)、三碳酸(CHOP)和RUBP(CHOP)共有元素只有C、H、O、P;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C、H、O、N、P核苷酸核酸甲基绿绿色吡罗红红色【分析】【分析】1;分析图形: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E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说明D是DNA,E是RNA;构成DNA和RNA的单体是B核苷酸;核苷酸经过脱水缩合构成C核苷酸链;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A(是由C、H、O、N、P)构成.

2、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解析】【解答】解:(1)构成核苷酸的元素A包括C;H、O、N、P元素.

(2)B的名称是核苷酸;C是核酸.

(3)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

(1)C;H、O、N、P

(2)核苷酸核酸。

(3)甲基绿绿色吡罗红红色18、紫粒:黄粒=53:18≈3:1这个结论不正确YYyyYy【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是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所结种子的情况,其中紫色种子有53粒,黄色种子有18粒,比例约为3:1.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紫色粒:黄色粒=53:18≈3:1.

(2)A;B两植株相邻种植;既可能同株异化传粉,也可能相互传粉.A株玉米籽粒均为紫色,说明紫色对黄色呈显性,且A株为纯种.如果A、B相互传粉,则A上所结籽粒为杂合子;如果A株玉米同株异花传粉,则所结籽粒为纯合子,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紫色籽粒生于同一玉米穗上.任取穗上的两个籽粒种植自交以测定基因型,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能代表全部籽粒的基因型.因此这个结论不正确.

(3)A植株无论是自交还是杂交;所结籽粒均为紫色,说明其为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YY,则B为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yy.植株C所结种子中,紫色粒:黄色粒=53:18≈3:1,说明其基因型为Yy.

故答案为:

(1)紫粒:黄粒=53:18≈3:1

(2)这个结论不正确.

(3)YYyyYy19、①②③氧气五碳化合物(C5,)三碳化合物(C3,)光照强度C02:浓度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90【分析】【分析】由图示可知①②③过程属于光合作用过程,④⑤过程属于呼吸作用,⑥表示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被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通过①②③过程实现了光能到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转化,通过④⑤过程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产生ATP.

(2)CO2参与暗反应,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C3化合物被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还原为葡萄糖和C5化合物,C5化合物有参与下一个循环,所以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如果光照强度或CO2浓度突然改变;会打破这种平衡的状态.

(3)如果某叶肉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吸收氧气,说明此时细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因此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4)若某植物在黑暗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是22mg/h,光照下吸收C02的速率是44mg/h,则该植物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为66mg/h,将该植物黑暗处理6小时,然后在同样光照下6小时后,即光合作用6h,而有氧呼吸12h,光合作用中CO2的净吸收量是66×6-22×12=132,按照6CO2C6H12O6的对应关系;可得积累葡萄糖90mg/h.

故答案为:

(1)①②③氧气。

(2)五碳化合物(C5,)三碳化合物(C3,)光照强度C02:浓度。

(3)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4)9020、Aabb、AaBb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子代无香味:香味=3:1,推断亲代相关基因组成为Aa×Aa;子代抗病:感病=1:1,推断亲代相关基因组成为Bb×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故亲本基因型为Aa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AaBb,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1)据图分析,子代无香味:香味=3:1,推断亲代相关基因组成为Aa×Aa;子代抗病:感病=1:1,推断亲代相关基因组成为Bb×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故亲本基因型为Aa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AaBb.子代基因型为(1AA:2Aa:1aa)(1Bb:1bb),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为aaBB,子代只有AaBb(×=)和aaBb(×=)分别自交才能获得aaBB..AaBb()自交获得aaBB.比例为××=,aaBb()自交获得aaBB比例为×=,故aaBB比例为+=.

(2)纯合无香味植株做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即AA(母本)×aa(父本),子代为Aa,无香味.子代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可能为形成雌配子发生基因突变,A→a,形成aa个体;也可能是A基因染色体缺失,导致无A基因,形成a个体.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21、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橘黄色甲基绿、绿色至少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拟核和质粒单体碳链各种分化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解析】【解答】解:(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DNA位于细胞内的拟核和质粒上.

(4)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骨架的形式连接成的生物大分子.

(5)多细胞生物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

(1)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橘黄色;甲基绿、绿色。

(2)至少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

(3)拟核和质粒。

(4)单体碳链。

(5)各种分化的细胞结构和功能22、兼性厌氧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或发酵重铬酸钾充分接触并增加溶氧二氧化碳C2H5OH+O2→CH3COOH+H2O醋酸杆菌(醋酸菌)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分析】【分析】分析甲图:在该简易发酵装置中;一天搅拌2-3次的作用是增加氧溶量,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酵母菌;

分析乙图:该装置隔绝空气;创造了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分析丙图:该装置在气泡不再发生时,盖上盖子,进行酒精发酵.【解析】【解答】解:(1)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密封使酵母菌无氧呼吸或发酵获得葡萄酒;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3)甲装置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充分接触并增加溶氧;乙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如果丙装置产生酒精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说明有醋酸菌存在,并将乙醇转化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5)采用小苏打发酵的原理是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