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页/19页2023年福田期中质量检测初三历史(11月)I卷(选择题)II卷(非选择题)I1-3570分,第II36-3730100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2B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I卷(70分)一、选择题(270分)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会在丰收节上割下第一束小麦;新王国时期,法老会将大量农业产品送给神庙作祭品。材料可体现出古埃及()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B.D.法老权威受到制约【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会在丰收节上割下第一束小麦;新王国时期,法老会将大量农业产品送给神庙作祭品”,可知古埃及法老的做法利于获得神庙的支持,促进了神权与王权结合,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老BDC项。一位来自罗马的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欣赏到了一件历史文物,上面写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就是()《拿破仑法典》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答案】C【解析】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代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题干材料描述“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符,排除A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排除B士丁尼统治时期编纂的,它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新疆,后传入中国内地,这得益于( )的开通。丝绸之路 B.新航路 C.陶瓷之路 D.一带一路【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项正确;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与“佛教传入中国新疆”不符,排除C项;“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的提出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与“1世纪”DA项。下图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脉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文明()由地理环境决定 B.相互交流融合 C.各地区发展均衡 D.呈现多元共生【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材料“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发展脉络”图示可知,在美洲、中国、印度、埃及以及西亚孕育出了早期文明,而且各个文明各具特色,呈现多元共生的特征,D项正确;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影响较大,但不是一直依赖着自然条件,排除A项;人类文明之初,受生产力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各个文明之间基本独立发展,排除B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早期文明并不是匀速发展的,发展速CD19世纪以前,人们依靠文献记载,认为古希腊信史从公元前776年算起。19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表明( )A.唯有考古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B.考古拓展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C.西方文明研究缺乏文献记载 D.历史的研究无法脱离考古资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现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使得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纠正了之前人们的认识,这说明考古成果拓展了人们对文明的认识,B项正确;考古有利于拓展人们对文明的认识,但不一定能还原历史的真相,如果是信史,才有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排除A项;材料“人们依靠文献记载”表明西方文明研究有一定的史料记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但未说历史的研DB项。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版图的扩张,整个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希腊语成为了官方语言,人们接受希腊化的生活,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 )被征服地区的灾难 B.希腊文化的传播C.希腊城邦的延续 D.殖民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版图的扩张,整个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希腊语成为了官方语言,人们接受希腊化的生活”可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亚历山大东征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排除A项;希腊CDB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的有产公民,皆有自备武装和给养服兵役的义务。公元前4世纪,罗马开始实行军饷制,军队也逐渐统一提供武器装备。这一变革( )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军事开支 B.推动了奴隶制的兴起与发展C.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D.加剧了罗马平民和贵族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但到公元前4世纪,罗马开始实行军饷制,与此同时,罗马军队也逐渐统一和改进武器装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罗马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军队控制的加强明显有利于对外进行打张,C项正确;罗马开始实行军饷制,增加了大量军事开支,排除A项;奴隶制早已经兴起,排除B与此同时,罗马军队也逐渐统一和改进武器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平民的负担,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矛盾,DC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他就是( )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伯里克利 D.柏拉图PAGE4页/19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A项正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排除B项;伯里克利统CDA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到11世纪,普遍形成了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如图与我国古代的( )最为相似。9图A.行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与我国古代的分封制最为相似。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D项正确;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制是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项;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D项。中世纪时期,领主在庄园内可以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不同封建领主之间经常彼此混战。这( )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王权 B.导致不同程度封建分裂割据C.刺激了庄园经济商业化 D.反映了领主已掌握最高权力PAGE5页/19页【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材料“领主在庄园内可以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不同封建领主之间经常彼此混战。”可知,欧洲中世纪封建庄园内封建领主掌握自己领地内的大权,并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和管理,会导致不同程度封建分裂割据,B项正确;封建领主的混战不利于形成强大的王权,排除A项;贵族领主割据一方,不利于庄园经济商业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领主在领地内的权力,而不是最高权力,排DB项。12世纪西欧教育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图中“?”处应填( )城市的兴起发展 B.专制王权的加强大学兴起C.市民文学的产生 D.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大学兴起”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进一步发展,导致大学兴起,A项正确;专制王权加强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市民文学与大学兴CDA14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克里夫将拉丁语《圣经》翻译成英文。一位修道院院长谴责道:“……《圣经》变成了普通的物品。相比以前只对博学的神职人员开放,现在它对平信徒和妇女开放……”这表明,约翰•威克里夫的行为()A.促进理性主义精神传播C.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答案】D【解析】B.旨在推动文化教育普及D.冲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详解】依据材料“将拉丁语《圣经》翻译成英文……相比以前只对博学的神职人员开放,现在它对平信徒和妇女开放教士的神职变成了平信徒的游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将《圣经》翻译成英文,普权威,D项项正确;材料与宗教有关,与理性精神无关,而且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威克里夫的行为对文化普及作用不大,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教会的控制,排除B项;威克里夫的行为仍是在传CD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这些措施使日本( )铲除豪强势力 B.依靠贵族统治 C.幕府独掌大权 D.封建关系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是为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封建生产关系得到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铲除豪强势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没有体现依靠贵族统治,排除B项;幕府独掌大权发生在大化改CD项。有学者认为,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下列史实最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是( )中国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入欧洲 B.中国的生产技术传入琉球C.日本大化改新,制度多以唐制为蓝本 D.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传佛教【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第一个千年指的是公元元年到公元999年。大化二年(646仿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对政治和经济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体现了“华夏化”,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国文化影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不是欧洲,排除A项;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排除B项;“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传佛教”反映的是中国向古印度学习佛DC项。《医典》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也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医药学的成就,汇集了欧亚两洲许多民族的医学成果,长期被医学界奉为经典。这表明( )阿拉伯的科学成果领先世界 B.世界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发展C.拜占庭是东西文化交流桥梁 D.世界医学理论体系趋于完备【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医药学的成就,汇集了欧亚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比较,所以不能表明阿拉伯的科学成果领先世界,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与拜CDB根据地图,图中包含了(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①埃及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罗马帝国④拜占庭帝国⑤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豪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②③④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⑤符合题意,排除B项;古代埃及帝国不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故选C项。学者侯建新认为,14世纪晚期,欧洲发展起来的富裕农民很善于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大批贵族领主自地租( 这新生方产了。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机械化农场 D.工厂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细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A项正确;手工工场促使了西欧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期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排除C项;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DA项。西方学者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得花钱,这些财富来自危险的东方航程……他们聘请米开朗琪罗把“金钱幻化成“美’,使财产带着艺术的芳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 )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D.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得以兴起,主要是与资本有关,即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因此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为文艺复兴提供了资金支持,B项正确;文艺复兴发生在新航路的开辟之前,不是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排除A项;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与材料强调原因不符,排除C项;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是文艺复兴的结果不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20-1436年,建筑师给佛罗伦萨的天主教堂建造了一个崭新的穹顶,高300多英尺,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盖子,阳光透过圆顶上的窗洞映照室内。这个设计体现出( )人类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 B.欧洲建筑史上的革命性变革C.人与宇宙融为一体的美好愿望 D.近代社会多层面的统一和谐【答案】A【解析】1420到1463年”“一位伟大的建筑师给佛罗伦萨的天主教堂建造了一个多面体构成的八角形的穹顶。”“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盖子,圆顶上有很多窗洞,能够射入阳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5世纪,此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设计体现出人类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A项正确;仅凭材料史实无法得出欧洲建筑史上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结论,排除B项;人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愿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近代社会多层面的统一和谐的相关论DA据下表可知,文艺复兴()国别意大利意大利意大利法国英国人物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作品《神曲》《歌集》《十日谈》《巨人传》《哈姆雷特》时间1307-1321年1348年1350-1353年1532-1564年1599-1602年中心发生转移B.涉及的领域广泛C.艺术成就丰硕D.在欧洲得到扩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分布在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这说明文艺复兴在欧洲得到拓展,D项正确;文艺复兴的中心没有发生转移,一直都在意大利,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都是文学作BCD项。根据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选出符合史实的一项()A航线B航线C航线平安返回PAGE10页/19页D航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中B航线是达·伽马开辟的,达·伽马船队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最终到达印度,B项正确;图中A航路是哥伦布开辟的,排除A项;图中C航线是麦哲伦舰队开辟的,麦哲伦本人没有能平安返回,排除C项;图中D航线是迪亚士开辟的,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排DB项。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引进作物表。据此推知,明清时期()作物名称马铃薯玉米番薯包菜芒果菠萝原产地南美洲墨西哥中美洲地中海沿岸印度、缅甸美洲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 B.已受益于世界贸易的发展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 D.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主要来自美洲,其次是地中海沿岸、部分南亚国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商品贸易发展,外来物种跨洲流动。因此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外来作物来自美洲、地中海沿岸、部分南亚国家,而不是西域,排除C项;材料反映外来物种的传入,而不是农作物面积迅速扩DB项。下图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数量(1492-1825年)统计情况,可以反映出( )新航路开辟促进拉美人口流动 B.三角贸易是美洲人口的灾难C.被殖民是美洲人口减少的根源 D.工业革命促使美洲人口迁移【答案】C【解析】【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拉美人口锐减和拉美人口流动无关,排除A项BDC项。164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两项法案,出售国王所拥有的动产及个人地产,以及原属王室的庄园、土地等财产。购买者有不少商人、富裕农民、议员。这主要是因为()政治体制的变化 B.法律确立议会主权地位C.王室财产的丰厚 D.封建势力退出政治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1649年7月4日至16日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两项法案,其主要内容是出售国王所拥有的动产及个人地产,原属王室的庄园、土地等财产。其购买者主要是乡绅,还有不少商人、富裕农民、议员和政府职员”可知,英国议会颁布法案出售国王所拥有的动产及个人地产,原属王室的庄园、土地等财产,这是因为1649得出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因此王室的财产被贩卖。A项正确;法律确立议会主权地位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王室财产的丰厚导致商人、富裕农民、议员购买,排除C项;封建势力退出政治舞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A项。“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与材料相关的法律文件是( )《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由材料“作为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可知指《权利法A项正确;1776年7月4列颠王国独立,排除B项;1789年8月26日的《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排除C项;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776年,在北美大陆流传的《常识》中提到:“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这( )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美利坚民族形成C.表明英国殖民体系瓦解 D.利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1776年”“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和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处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内容坚定了北美人民实现独立的信念,从思想上武装了北美人民,为美国的独立及建立没有国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做了舆论准备,D项正确;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排除A项;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就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排除B项;英国殖民体系瓦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CD项。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 D.国会至上【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分权制衡,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1787年,美国各州派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A项正确;联邦体制是由几个成员国(如共和国或邦、州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它是国际交往中的主体,有自己的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这种形式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排除C项;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DA项。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们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他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为解决这一困境,宪法规定实行( )联邦制 B.两党制 C.共和制 D.三权分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保障了各州的灵活性,符合材料中“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的要求,A项符合题意;两党制是美国的政党制度,与材料中“”的要求不符,排除B项;共和制是美国的政体,与材料中“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冬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的要求不符,排除C项;三权分立是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与材料中“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DA项。据下表可知,当时法国( )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基本情况统计表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人口比例0.5%1.5%98%土地比例10%25%65%社会的流动和分化加速 B.民主共和政体有待完善C.封建统治面临政治危机 D.大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中,第一二等级人口少土地占比大,第三等级人口多土地占比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第三等级土地少,却要承担国家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他们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这就表明封建统治面临政治危机,C项正确;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个人或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运动,具体而言是财富、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变动,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是法国大革命前的信息,还未确立民主共和政体,谈不上要完善,排除B项;据所学,法国大革命中,人民把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群众基础不薄弱,据材料,第三98%DC项。“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工厂制度的确立 B.内燃机的出现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计算机的问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改良蒸汽机的运用和蒸汽机车的运用,煤成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驶过铁轨”指的是煤为蒸汽机车提供动力,C项正确;工厂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的管理方式,与材料所述运输煤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B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与题干DC下表反映的是1801-1841年英国各行业产值(单位:万英镑。这些变化表明英国( )年份类别18011811182118311841农林渔755010750760079509990工矿建筑5430625093001171015550国民总收入2320030110291003400054230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局部调整C.寻求海外市场迫在眉睫 D.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21年至1841年英国的工矿建筑产值超过了农林渔业的产值,说明此时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由此可知,英国逐渐由农业国转向了工业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急需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与题意不符CDA项。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历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这种划分时代的标准是( )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B.社会制度的变革C.最具代表的生产工具 D.时代的先进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C项正确;人类文明的发展经过的历程通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时代,而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先进思想”,排除ABD项。故C项。19世纪上半期,欧洲的工人们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厂房狭小简陋,烟尘和漂浮物几乎使人窒息。女工怀孕后直到分娩前还在工作,七八岁甚至五六岁的儿童进入工厂,每天至少工作10-12小时。上述现象直接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B.西欧工业革命的开展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欧洲的工人们劳动条件极其恶劣,厂房狭小简陋,烟尘和漂浮物几乎使人窒息。女工怀孕后直到分娩前还在工作,七八岁甚至五六岁的儿童进入工厂,每天至少工作10-12小时。”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的待遇越来越差,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身的状况,进行斗争,早期工人运动兴起,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排除A项;西欧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题干中的现象,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是直接导致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恩格斯曾告诫说:“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这一“告诫”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 )指导了巴黎公社的成功 B.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C.抨击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D.鼓舞了亚非人民解放斗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可知,恩格斯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理论,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反对教条主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巴黎公社、殖民主义和亚非人民解放斗争,A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巴黎公社成立时,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的( )建立背景 B.政权性质 C.指导思想 D.运行机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巴黎公社“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和所学知识,可知此处“劳动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意思是无产阶级成为巴黎公社政权的领导者,因此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B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说明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ACDBII卷(30分)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43日,载有22一路南行,前往新落成的埃及国家文明博物馆。这场盛大的“法老王的黄金游行”以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三种语言向全球直播。——选编自《埃及法老的三次“搬家”:从古墓迷踪到盛大游行》材料二:古代奥运会追求人的勇敢、强壮和健美,它不仅是竞技大赛,更是全希腊人的节日。各城邦的代表参加祭祀活动和游行,政治使节缔结条约,艺术家展出作品,学者和教师研讨学术,雄辩家发表演说,商人展售商品……——选编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百度百科材料三: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希腊文明断绝于罗马城市的灰烬中,但它并没有消失,……当时的欧洲人只能经由穆斯林转译,才能了解希腊思想的只言片语。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大批学者逃亡至意大利,希腊文化才又回到欧洲……——选编自《青铜时代的希腊与世界》材料四:美洲大陆曾经出现过许多绚烂多彩的古文明,但是在生产工具应用方面相对迟滞。15、16世纪,面对强势外族文明的入侵,美洲顷刻间遭受了灭顶之灾,欧洲通过殖民将美洲塑造成欧洲的新边陲。——选编自《历史文献与研究视野:西文明清史文献漫谈》材料五:英国工业革命……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00字以内)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古代奥运会的盛况反映出怎样的古希腊社会图景?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哪一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453年,在哪一帝国的进攻下使得“君士坦丁堡沦陷”?(“英语”除外)(照抄材料不得分)(1)解说:2021年4月3日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游行,和别的游行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长眼几千年的“死者”,22具最著名的古埃及国王和王后乃伊,在这场名为“法老金色游行”的盛典中,将从现如今所处的古埃及博物馆,迁移到开罗南部的埃及文明博物馆。社会图景:追求人体健美、追求奋进、广泛交流。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哥伦布;传染病天花随着殖民者传入美洲大陆,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掠夺亚非拉地区的土地和财富,为殖民者侵略的扩大带来了便利,毁灭了印第安文明,三角贸易中贩卖黑奴,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与贫穷;西班牙语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